快篩陽=確診今上路!6大QA一次看

今(26)日開始全民快篩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示意圖/記者詹鎰睿攝影)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宣布調整新冠肺炎病例定義,讓「快篩陽性經診斷即判定確診」擴大為全民適用,今(26)日開始全民快篩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NOWnews今日新聞》也整理6大常見問題,QA呈現讓您一次搞懂。
●「快篩陽=確診」是什麼?
「快篩陽性、經診斷即確診」適用全民的新制上路後,民眾只要使用家用抗原快篩,呈現陽性反應,經過醫事人員確認,即可判定是否確診,不需再做PCR。

● 確認快篩陽性後,醫事人員評估管道有哪些?
目前指揮中心開放2種方始,包含「視訊醫療」、「現場評估看診」,民眾可以使用健保快易通、健康益友APP等預約視訊診療,或是實際前往醫療院所(包含衛生所)或是社區篩檢站,由醫師鑑定。
現場評估看診部分,民眾在可自行開車、騎車、步行,或由家人親友接送前往醫療院所或篩檢站,但過程中不得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沒辦法自行前往,可聯繫地方衛生單位派遣防疫計程車接送,但需自行負擔計程車費用。
●確認快篩陽性後,要準備什麼讓醫事人員評估?
1.自行快篩陽性後,於判讀陽性之檢測卡匣/檢測片,寫上檢測者姓名及檢測日期。
2.將檢測判讀後之檢測卡匣/檢測片及健保卡放在一起拍照。
3.如至診所請醫師確認,應以夾鏈袋或塑膠袋密封包好攜帶至診所。
4.配合於醫師視訊或現場評估時出示判讀陽性之檢測卡匣/檢測片。
5.外出時務必佩戴口罩,請勿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可自行開車、騎車、步行或家人親友接送(雙方應全程佩戴口罩)。
●面對醫事人員評估結果有疑慮時,仍可以去做PCR嗎?
可以,醫師與民眾間無法達成共識,醫師可請民眾再進行PCR複驗;指揮中心也整理6大情況,可去檢驗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