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沖炒幣上頭!男欠債治療半年戒賭癮

當沖炒幣上頭!男欠債治療半年戒賭癮
身心科醫師提醒,短線炒股、當沖、加密貨幣、電子遊戲課金與彩券等,都可能引發成癮。(示意圖/取自pexels)

[NOWnews今日新聞] 30歲的陳先生因投資短線股票與加密貨幣失利,陷入債務漩渦,最終確診賭博成癮合併憂鬱傾向,經半年心理、藥物治療後戒癮成功,逐步修復與家人的關係,恢復日常生活。

收治病例的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蕭彣卉說,陳先生原本有穩定工作,投資失利後向銀行、信貸公司借貸,也向親友籌錢,債務仍持續累積,導致情緒低落、家庭失和,經親友勸導決定就醫,診斷為賭博成癮,同時有憂鬱傾向,經治療後已可控制高風險投資衝動。

蕭彣卉指出,凡是將有價值物品置於風險中,以求更大利益回報的行為皆屬賭博,包括短線炒股、當沖、加密貨幣、電子遊戲課金與彩券等,都可能引發成癮,若出現負面後果仍持續加碼,甚至影響生活,便符合賭博成癮診斷。

據統計,青少年、低學歷、弱勢家庭、衝動型人格或曾受創傷者,較容易染上賭癮,有情緒疾患或有物質成癮史者,則產生賭癮的風險更高。

蕭彣卉表示,賭博行為牽涉腦部前額葉與邊緣系統,會因神經傳導物質變化,導致衝動控制降低,類似酒癮與毒癮;賭癮者常見心理扭曲包括「賭徒謬誤」、「接近中獎效應」與「控制錯覺」等,都可能強化賭博慾望。

診斷方面,醫師會使用國際量表與問診工具協助評估,治療則以心理諮商為主,包括認知行為療法與動機式晤談,同時協助患者封鎖賭博相關社群與平台,由家屬共同管理資金,降低再次涉賭風險;若合併腦部機能失調,則輔以藥物如拿萃松、抗憂鬱劑或神經保護劑,以助穩定情緒與衝動。

蕭彣卉強調,賭癮治療時間通常需半年以上,並持續追蹤一年,以防復發,而患者身旁如有穩定支持系統,則可顯著提升戒癮成功率。

此外,蕭彣卉建議,平日若遇到壓力,最好選擇健康社交如運動、旅行等,避免在情緒不穩時接觸賭博行為,而自己或親友若出現疑似成癮徵兆,則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相關新聞


川普關稅喊卡!台股暴漲一片紅 「漲停、當沖、牛市」意思一次看


搭飛機遇亂流!25歲女竟晃到「脊椎骨折」 骨鬆危險群及早用藥


中風針灸防跌倒有效!研究曝風險降26% 中醫:按「3穴位」身更穩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