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衝擊基層 豬農憂信心崩盤

非洲豬瘟破防,基層豬農擔心市場信心潰散。圖為台中確診非洲豬瘟的養豬場外觀。(圖/記者陳偉周攝)
[NOWnews今日新聞] 台中養豬場確診非洲豬瘟,消息震撼全台,豬農人心惶惶。雲林是全台養豬重鎮,業者聞訊後「整個心都慌了」。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許裕聰與資深豬農林明彥在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專訪時坦言,這不只是防疫問題,更是一場關乎產業存亡的信任危機。
15天禁運重創生計 憂拍賣市場大亂
政府為防堵疫情擴散,疫情傳出當(10/22)日即宣布全台肉品市場暫停拍賣5天,後行政院長卓榮泰宣布禁宰禁運管制再延10天。對許裕聰而言,這是必要但沉重的決定。「我們1天成本30萬,15天就是450萬的開銷,還不能賣豬。」他說,自家一貫場養了七、八千頭豬,每週都有出豬循環,若市場停擺、豬隻無法移動,「整個循環就亂了」。他更憂心肉商趁機壓價,「以前一公斤95元,現在45元就要收,政府要盯緊,不要讓豬農再被剝一層皮。」
豬農震撼「政策防線沒做好」
同樣在雲林養豬超過40年的林明彥則語氣沉重:「這件事讓人心痛,台灣是海島國家,本來防疫就該有優勢,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他指出,早在七年前非洲豬瘟於中國爆發時,業界就建議政府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加強邊境檢查,「但後來政策不嚴謹,結果今天最怕的事還是發生了。」
農業部原先規定,若要採廚餘養豬,畜牧場需取得廚餘「再利用檢核」資格。對此林明彥直言,所謂「蒸煮一小時的廚餘消毒」只是紙上談兵。「養五千頭豬要煮半個游泳池的廚餘,誰做得到?很多人簽切結書,但根本沒照規定。」他說這次爆發點極可能與廚餘養豬有關,「農業部裡面有人要負責。」
林明彥分析,台灣多數廚餘養豬戶飼養黑豬,宣稱「吃廚餘的黑豬肉比較香」,但這只是行銷包裝。「黑豬肉味道重,是因為牠長得慢、肉質成熟,不是因為吃廚餘。」他苦笑說,有些人甚至收餐廳廚餘處理費,「就算豬養不好,也能靠收廚餘賺錢,怎麼會願意改?」
七年防疫成日常一夕破功 籲政府穩定民心
許裕聰表示,近年養豬戶防疫觀念已進步許多,從飼料、車輛到人員出入都嚴格控管,「外來車輛一定要消毒才能進場,場區每週定時消毒。」政府則每年進行抽血檢驗,他們也自聘獸醫兩個月巡場一次,「我們防疫是天天在做,不是疫情來了才臨時抱佛腳。」
林明彥也說,自2018年起政府撥出百億基金補助業者改善硬體設施,「我們改密閉豬舍、分流員工、建消毒通道,每一項都花錢也花心力。」他苦笑:「除了人力、設備成本,最難的是精神壓力。只要一場感染,全台都會崩盤。」
許裕聰呼籲政府迅速穩定民眾信心。「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政府要講清楚,不然消費者恐慌、不買豬肉,我們就完了。」在邊境檢查方面,林明彥直言,海關查驗仍過於鬆散:「漁港、機場都可能是破口,越南、菲律賓的漁船在海上交易,把吃剩的肉帶回台灣,這很危險。」他也回憶1997年台灣爆發口蹄疫時期,「連消毒水都不夠用」,林明彥呼籲政府應預先採購、建立儲備機制,必要時提供低利貸款,豬農才能撐下去。
相關新聞
豬瘟風暴1/防疫7年破功 揭中市府廚餘養豬政策3大缺失
豬瘟風暴2/全國禁廚餘養豬 495噸量能缺口待解
豬瘟風暴3/專訪豬瘟權威李淑慧 「同島一命拼清零」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