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上皮細胞癌「台灣發生機率更高」

泌尿道上皮細胞癌每年約有4000名患者。(圖/記者張乃文攝)
[NOWnews今日新聞] 泌尿道上皮細胞癌每年新增4000名患者,裡面包括了輸尿管、腎臟、腎盂及膀胱等。醫師指出,泌尿道上皮細胞癌沒有什麼生物標記可檢測,症狀通常會出現血尿,有些人就診時,發現已經是晚期。提醒有少數族群,包括吸菸者、還有馬兜鈴酸,雖然已經禁用許久,但長期影響仍在,因此這也是台灣泌尿道上皮細胞癌比國外好發率相對較高的原因。
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理事長王弘仁說,根據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台灣每年約近4000名泌尿道上皮細胞癌患者,有不少人確診已經是晚期。醫師說,晚期泌尿道上皮細胞癌復發率高,一旦轉移,存活率更不到一成。
王弘仁表示,泌尿道上皮細胞癌沒有什麼生物標記可檢測,不像攝護腺有PSA可測。症狀上,通常會以血尿表現,因此提醒民眾要有警覺性,不要認為血尿是很簡單的事情,一定要盡快就醫。
王弘仁解釋,隨著年紀愈大,風險也會愈高。醫師說明,但有部分族群,包括吸菸者、還有已經禁用的「馬兜鈴酸」,長期影響仍在,因此台灣的泌尿道上皮細胞癌發生機率也相對比國外高;另外男性也會多於女性。
治療部分,健保署也擴大給付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於晚期泌尿道上皮細胞癌化學治療後維持治療,不再限制生物表現量檢測,
健保署長陳亮妤回應,此次擴大給付預估每年再增加300名泌尿道上皮細胞癌患者受惠、總計500人,平均可為每位患者節省105萬元以上的人年藥費。
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賴峻毅指出,過去在臨床上,經常看到許多患者在化療結束後,僅能被動等待復發,如今不僅能減少患者等待時的不確定性,對醫師而言,不必再有看著病友有藥卻無法使用的無力感。
相關新聞
台灣每5人就1人慢性蕁麻疹!醫:不是單純過敏 女發作三度送急診
10歲童中耳炎→敗血症!醫示警「1細菌」很狡猾:發燒超過3天小心
流感脫離流行!40歲女重症「發病一週亡」 下波疫情12月恐再升溫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