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圖汐止大同分館 「在地知識學專區」啟用
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

2月21日為「世界母語日」,新北市立圖書館汐止大同分館「汐止在地知識學專區」今(20)日正式啟用,並邀請小朋友參觀「汐止水城的流年與光華」特展,同時聽汐止在地臺語故事,讓孩子們用聽、說、玩、做的方式,從生活化的閱讀過程中親近臺語,同時來趟家鄉的文化之旅。
新北市立圖書館長吳佳珊表示,舊稱「水返腳」的汐止,早期以茶葉、農業、煤礦及重工業為主,在基隆河運發達時,曾是重要的水運港口及貨物轉運站,近年來已發展成一個新興的科技城。現今汐止除了為基隆與臺北往來的交通要道,隨著外來人口大量移入,老市鎮也逐漸蛻變為工商發達的現代城市,為了讓大小朋友可以認識汐止的人文歷史與城市軌跡,特別於汐止大同分館設置「在地知識學專區」,除了展示文史資料、圖書、老照片,還有汐止在地文史收藏家珍藏的老物件,將帶大家穿梭時光,感受汐止過往的歷史面貌。
2月21日至3月31日「水城汐止的流年與光華」開幕特展,除了有「記錄汐止百年故事」老照片展,展出包括早年基隆河畔舊街景、汐止火車站周邊繁華商業活動、汐止公學校等珍貴照片;還有充滿歲月痕跡的早期生活器物,包括慶典食品「紅龜粿」的木製模具、計算工具砝碼秤、老算盤、銅製麵茶壺、轉盤電話等展品;以及《汐止的老契約文書與舊照片》、《水返腳の春天:蛻變新汐止》、《走讀水返腳汐說山河戀》等圖書文獻,展現汐止地區百年來的發展歷程。
響應2月21日世界母語日,汐止在地知識學專區也特別以臺語、客語、原住民語等不同語言形式,帶大家認識汐止的古往今來。2月22日(六)「古早古早」臺語講座暨經驗分享會與「水漲車高」臺語說故事活動,由汐止在地文物收藏家姚添進先生將從客棧起家的百年老店香鋪(明德堂香鋪)、汐止百年老店紅龜粿說起,以及每到夜晚便熱鬧非凡的「味珍香酒家」(黑肉樓),認識承載汐止在地人記憶和情懷的店舖。
臺語文學作家賴玉絲將為大家講《來汐止聽我們的故事》與《秀峰小市集快來買》繪本故事,透過說故事活動帶大小朋友了解汐止早期的生活故事與歷史軌跡。2月23日(日)「祝福繩」原住民稻草編織體驗,則邀請阿美族技藝師告訴大家汐止樟樹灣成為都市阿美族部落的由來,同時結合族語教學與手作,帶大家編織象徵吉祥、開運和趨吉避凶的「祝福繩」。日據時代「茶金」曾為汐止帶來繁景,3月1日(六)「茶無此地」喝茶趣,客語薪傳師將帶大家從水返腳的茶葉興衰史認識茶文化,並感受有趣的泡茶體驗。
更多新聞推薦
● 隱匿赴港行程為哪樁? 民進黨三問傅崐萁向社會說明清楚- 記者: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