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而不捨醫病 體現醫者鍥而不捨信念

臺灣偏鄉始終面臨醫師匱乏的難題,然而,還是有些不一樣的醫師,自願到偏鄉行醫,甚至為偏鄉醫療開創出一番新天地!東臺灣器官移植的推動者李明哲醫師即是如此仁醫。
儘管寒流來襲,靜思書軒依然湧入了八十餘位的醫護與讀者,他們都是來參與花蓮慈濟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李明哲醫師的《器而不捨,以愛延續生命》新書分享會。李醫師的醫界友人,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呂宜興醫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麻醉科主任余佩燁醫師、花蓮慈院的李仁智醫師等都到場祝福。

這場由慈濟醫療法人、原水文化出版主辦的新書會,外科教授李明哲醫師及團對醫護暢談三十年來駐守偏鄉的行醫路,以及一手推動東部器官移植醫學發展的心路,在一個個器而不捨的動人醫病故事中,體現醫者鍥而不捨的救人信念。
主持人倪銘均主播開場感謝大家不畏低溫踴躍出席相挺,看完新書,他深覺李醫師正如今日寒冬中的暖陽一般,耀眼而溫暖。
1991年,家住北部、前途看好的外科醫師李明哲,不欽羨都會的五光十色,卻胸懷大志,拖著一只皮箱,從臺北去到人人口中的偏鄉——花蓮,開始他的行醫之路,沒想到一待便是三十年。當年醫界大老從不看好偏鄉花蓮也能成立器官移植中心,但李明哲卻做到了!
李明哲醫師曾參與過花蓮慈濟醫院三次連體嬰分割手術,擔任要角。他是臺灣東部器官移植醫學的開拓者,從捨身勇者捐贈的腎臟、肝臟移植,親屬間活體器官的捐贈與移植手術,到現在發展「血型不相容活體器官移植」手術,樣樣精通。

致詞貴賓花蓮慈院一般外科主任陳言丞醫師表示,恩師李明哲可說東臺灣器官移植暨捐贈發展的開拓者,從無到有成立器捐中心,到2002年第一例活體腎臟移植,再到2007年第一活體肝臟移植,都是在李明哲醫師的手上完成,真的是非常辛苦。「他凌晨四點,從臺北榮總的中正樓,一個人背著十公斤重的冰桶,等不到車,但是要想辦法帶回來動手術。」陳醫師說,包含自己從外科到移植醫療的專業養成,整個移植團隊的建立和訓練,都是在老師李明哲醫師的幫助下完成,這麼多年下來,「可以說花蓮東海岸沿線最強的外科醫師都是老師訓練出來的。」陳醫師指著身上戴著李老師送的領帶,與花蓮慈濟制服相似,他笑稱自己只是看起來不太慈濟,「老師所帶的團隊正在做的事,都是真正符合慈濟精神的事。」

花蓮慈院器官移植中心的協調護理師施明蕙則分享,20年前器官移植中心招募護理師時,沒什麼人敢來應徵,「因為大家都知道李明哲醫師非常嚴厲,但是我不怕,因為我知道他的出發點是為了病人好。」正如李明哲醫師常說的,「病人的生命只有一條,不容絲毫差錯,這些死去的人,都是他們親人的唯一,唯一的父親、唯一的母親、唯一的孩子。」李醫師的嚴厲造就中心的建立和如今的成績。
她記得移植中心早期曾被戲稱為「禿鷹」單位,因為徘徊在器官與生死之間,團隊夥伴跟著李醫師把器官勸募中心從無到有地建立起來,是非常用心地在做,也曾經歷不少困難、衝突與挫折,但李醫師總是勉勵大家:「要相信自己做的是對的事,如果沒有信念,就會動搖。」她很感謝這一路走來,李醫師及團隊的陪伴,讓她生命更加成熟與勇敢。另一位協調護理師周桂君也說,自己的專師生涯、血液透析上的學習,還有移植照護專業,來自李醫師帶給她的學習,還有病人身上的學習。
花蓮慈院移植團隊、外科醫護團隊也上臺獻花致意。開刀房外科護理師林幸樺分享,李醫師嚴格出了名,跟他的刀會發抖,但是熟悉了就知道他真的就是對病人很在乎。「移植醫師就是我們(護理師團隊)的靠山,所以我們也是李醫師的靠山。」
-
新聞關鍵字:
國道、 寒流、 李明哲
‧ 醫師 、 移植 、 李明哲 、 花蓮 、 器官 、 病人 、 團隊 、 中心 、 外科 、 偏鄉 、 慈濟 、 臺北 、 感謝 、 捐贈 、 護理師 、 臺灣 、 醫院 、 主任 、 生命 、 慈院 、 手術 、 醫者 、 行醫 、 新書 、 分享 、 祝福 、 活體 、 老師 、 唯一 、 一位 、 努力 、 不捨 、 醫病 、 信念 、 醫療 、 醫護 、 醫界 、 三十年 、 發展 、 一個 、 當年 、 成立 、 建立 、 精神 、 知道 、 造就 、 學習 、 病友 、 來到 、 花東‧ 楊金燕 、 慈濟 、 覺得 、 器官 、 親切 、 生命 、 醫界 、 依然 、 花蓮慈院器官移植中心 、 花東 、 中心 、 讀者 、 表示 、 慈院 、 祝福 、 建立 、 陪伴 、 求醫 、 大老 、 造就 、 正在 、 醫護 、 團隊 、 知道 、 東部 、 林幸樺 、 病友 、 努力 、 相信 、 花蓮慈院 、 能力 、 學習 、 周桂君 、 主任 、 成立 、 余佩燁 、 溫暖 、 感謝 、 呂宜興 、 醫學 、 臺灣 、 外科 、 家屬 、 真的 、 李玉如 、 宜花高速公路 、 臺北 、 參與 、 器官移植中心 、 腎臟‧ 花蓮 、 陳福安 、 李明哲 、 臺北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麻醉科 、 林幸樺 、 宜花高速公路 、 花蓮慈院 、 花蓮慈院器官移植中心 、 周桂君 、 臺灣 、 花東 、 余佩燁 、 花蓮慈濟醫院器官移植中心 、 器官移植中心 、 楊金燕 、 倪銘 、 國道興建工程局 、 慈濟 、 花蓮慈濟醫院 、 陳言丞 、 李玉如 、 李仁智 、 洪靜茹 、 羅景譽 、 呂宜興 、 花蓮慈濟 、 馬偕醫院耳鼻喉科 、 慈濟大學護理學系 、 蔡娟秀 、 施明蕙‧ None
- 新聞來源:TCnews慈善新聞網
- 更多生活新聞 »
‧
醫師
、
移植
、
李明哲
、
花蓮
、
器官
、
病人
、
團隊
、
中心
、
外科
、
偏鄉
、
慈濟
、
臺北
、
感謝
、
捐贈
、
護理師
、
臺灣
、
醫院
、
主任
、
生命
、
慈院
、
手術
、
醫者
、
行醫
、
新書
、
分享
、
祝福
、
活體
、
老師
、
唯一
、
一位
、
努力
、
不捨
、
醫病
、
信念
、
醫療
、
醫護
、
醫界
、
三十年
、
發展
、
一個
、
當年
、
成立
、
建立
、
精神
、
知道
、
造就
、
學習
、
病友
、
來到
、
花東
‧
楊金燕
、
慈濟
、
覺得
、
器官
、
親切
、
生命
、
醫界
、
依然
、
花蓮慈院器官移植中心
、
花東
、
中心
、
讀者
、
表示
、
慈院
、
祝福
、
建立
、
陪伴
、
求醫
、
大老
、
造就
、
正在
、
醫護
、
團隊
、
知道
、
東部
、
林幸樺
、
病友
、
努力
、
相信
、
花蓮慈院
、
能力
、
學習
、
周桂君
、
主任
、
成立
、
余佩燁
、
溫暖
、
感謝
、
呂宜興
、
醫學
、
臺灣
、
外科
、
家屬
、
真的
、
李玉如
、
宜花高速公路
、
臺北
、
參與
、
器官移植中心
、
腎臟
‧
花蓮
、
陳福安
、
李明哲
、
臺北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麻醉科
、
林幸樺
、
宜花高速公路
、
花蓮慈院
、
花蓮慈院器官移植中心
、
周桂君
、
臺灣
、
花東
、
余佩燁
、
花蓮慈濟醫院器官移植中心
、
器官移植中心
、
楊金燕
、
倪銘
、
國道興建工程局
、
慈濟
、
花蓮慈濟醫院
、
陳言丞
、
李玉如
、
李仁智
、
洪靜茹
、
羅景譽
、
呂宜興
、
花蓮慈濟
、
馬偕醫院耳鼻喉科
、
慈濟大學護理學系
、
蔡娟秀
、
施明蕙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