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 啟動數位時代思辨力

教育部國教署為推動全國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自108學年度起辦理「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基地學校計畫」,補助新竹市立育賢國民中學、宜蘭縣羅東鎮北成國民小學等5校成立媒體素養基地學校,以專業學習社群模式,逐步提升學校教師媒體素養知能與融入策略,使具備相關教學及教材教案開發能力,將媒體素養教育融入中小學課程與教學。
新竹市立育賢國中在校長黃淑文的帶領下成立「媒開眼笑」教師社群,研發建立媒體素養課程模組,以「培育思辨力方案」與「看見家鄉人文關懷方案」兩大主軸實踐媒體素養教育。「培育思辨力方案」係集結教師專業社群團隊學習型組織力量,透過共同備課、觀課、實踐媒體素養課程,建立「我的眼睛有業障—談假新聞、廣告裡的商業秘密、網紅的異想世界、無法抗劇—劇中亂象探討」等課程模組,全面於八年級實施;「看見家鄉人文關懷方案」則著重採訪、編輯、製播電子報和微紀錄片等課程,帶領學生實地走訪都市原住民,探討自然農法、採訪黑蝙蝠中隊耆老、春池玻璃產業瞭解循環經濟的價值、將軍村歷史建物的活化再造,讓孩子透過電子報編輯與影音製作,展現文字與影音傳播的影響力,引發閱聽大眾對在地生活環境與歷史人文的關注。

黃淑文表示,育賢國中規劃的媒體素養課程,要讓孩子的生活經驗與媒體素養交織連貫,並聚焦整合在地人文環境、產業文化,培養學生正確使用媒體、科技及行銷能力。同時,學校也辦理全市教師、家長的媒體素養增能研習,全方面的媒體素養教育,培養親師生對媒體更高的掌握力與敏感度。
宜蘭縣北成國小校長劉珀伶將媒體素養安排於五、六年級校訂課程,課程設計以培養使用媒體、思辨媒體、近用媒體的行動轉化與實踐為目標,並結合生活議題將課程內容分為「媒體素養」、「電影賞析」、「媒體創製」三大類。「媒體素養課程」舉辦辨識假新聞活動,讓學生學會查證與思辯媒體的知識和技巧,善選資訊,保持個人資訊健康,免受資訊環境的污染;「電影賞析課程」藉由觀看影片、映前導讀與映後討論賞析活動,讓學生從電影中吸收情意學習與生活經驗,並內化為自己的品格素養;「媒體創製課程」提供學生近用媒體的能力,從腳本構思到拍攝剪輯,讓學生學習團隊組織、解決問題、合作溝通與關懷家鄉,在畢業前能完成團隊創作,進而參加畢業影展、影片競賽等相關大型活動,讓學生擁有一個肯定自己、找到成就的舞臺。

經過兩年教學實施,透過課程評鑑收集回饋,北成國小校長劉珀伶發現學生普遍熱愛媒體課,上課時踴躍發言,有高度參與感;在實作過程中孩子也意識到在同儕合作下,一起努力找出可能的解釋與思考方向。因此學習不再是單打獨鬥,而是孩子們針對不同立場的論述,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同時學生回家後也願意主動與開心的與家人分享「媒體課」的學習樂趣。媒體素養已內化成為學生帶得走的能力,也融入學生生活中。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未來透過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基地學校的運作,將逐步擴大發展成跨校之區域推廣模式,以利各校均能將媒體素養融入各領域或跨領域,並發展出校本課程模組及教材教案落實媒體素養教育。
(撰文、攝影/教育部提供)
-
新聞關鍵字:
假新聞、 在地、 教育部、 電影
‧ 媒體 、 素養 、 課程 、 學生 、 教育 、 中小學 、 學校 、 學習 、 生活 、 教師 、 融入 、 方案 、 透過 、 孩子 、 思辨力 、 教育部 、 基地 、 育賢 、 北成 、 社群 、 教學 、 能力 、 模組 、 家鄉 、 人文 、 關懷 、 實踐 、 團隊 、 環境 、 培養 、 電影 、 賞析 、 活動 、 資訊 、 國教署 、 辦理 、 新竹 、 市立 、 宜蘭縣 、 成立 、 專業 、 模式 、 逐步 、 相關 、 教材 、 教案 、 國中 、 帶領 、 建立 、 培育‧ 影片 、 歷史 、 教師 、 學生 、 資訊 、 北成國小 、 思辨力 、 建立 、 生活 、 採訪 、 模式 、 育賢 、 能力 、 教育部國教署 、 培育 、 使用 、 教材 、 學校 、 關懷 、 教學 、 影音 、 北成 、 環境 、 表示 、 媒體 、 提供 、 探討 、 辦理 、 領域 、 專業 、 電影 、 看見 、 育賢國中 、 電子報 、 產業 、 基地 、 透過 、 學習 、 畢業 、 新竹市立 、 模組 、 教案 、 課程 、 解決 、 團隊 、 家鄉 、 春池 、 實踐 、 方案 、 育賢國民中學‧ None
- 新聞來源:TCnews慈善新聞網
- 更多生活新聞 »
‧
媒體
、
素養
、
課程
、
學生
、
教育
、
中小學
、
學校
、
學習
、
生活
、
教師
、
融入
、
方案
、
透過
、
孩子
、
思辨力
、
教育部
、
基地
、
育賢
、
北成
、
社群
、
教學
、
能力
、
模組
、
家鄉
、
人文
、
關懷
、
實踐
、
團隊
、
環境
、
培養
、
電影
、
賞析
、
活動
、
資訊
、
國教署
、
辦理
、
新竹
、
市立
、
宜蘭縣
、
成立
、
專業
、
模式
、
逐步
、
相關
、
教材
、
教案
、
國中
、
帶領
、
建立
、
培育
‧
影片
、
歷史
、
教師
、
學生
、
資訊
、
北成國小
、
思辨力
、
建立
、
生活
、
採訪
、
模式
、
育賢
、
能力
、
教育部國教署
、
培育
、
使用
、
教材
、
學校
、
關懷
、
教學
、
影音
、
北成
、
環境
、
表示
、
媒體
、
提供
、
探討
、
辦理
、
領域
、
專業
、
電影
、
看見
、
育賢國中
、
電子報
、
產業
、
基地
、
透過
、
學習
、
畢業
、
新竹市立
、
模組
、
教案
、
課程
、
解決
、
團隊
、
家鄉
、
春池
、
實踐
、
方案
、
育賢國民中學
‧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