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辦桌料理征服美國社區 打造臺灣美食文化饗宴




「由臺灣做主人,邀請大家一起作伙吃桌!」2024年8月25日,美國金山灣區文教中心成為街頭巷尾最熱鬧的地方,席開20桌,一道道令人垂涎三尺的臺灣辦桌菜餚,勾起海外僑胞對家鄉的美食記憶。這場「臺灣辦桌之旅(Taste of Taiwan)」,連結僑務委員會國際青年親善大使李文心的童年回憶,她將小時候回臺參加表姊婚宴的感動作為靈感,創造出一場獨具臺灣特色的美食饗宴。


今年24歲的李文心,作為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臺灣二代,小時候時常會跟著父母一起回臺灣探親,而最印象深刻、也最喜歡的就是夜市和小吃,特別是滷肉飯。「我很喜歡臺灣人一起團結互相幫忙、溫馨吃飯的氛圍!」李文心回想當時就是被辦桌文化所呈現的熱鬧氛圍所感染,這也是她從小身在美國很少能體會到的。


「我想要將臺灣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帶到從小居住的金山灣區。」2023年李文心提出參與親善大使計畫,希望藉由臺灣美食文化征服主流社會的味蕾,傳達臺灣社區凝聚力的感動。


從構思活動細節,包括菜色規劃、表演節目安排、貴賓邀請名單和贊助等,李文心花費近一年的時間進行籌劃,並在僑委會媒合下,與僑團「真心愛臺灣(Amazing Taiwan)」合作,特別選在僑胞們共同的家—文教中心來舉辦。


「光靠我一個人,是無法完成這場活動的!」李文心感謝文教中心、當地僑領與僑胞們的支持和協助。為了完美還原、呈現出臺灣各式經典辦桌料理,李文心與4間臺營餐廳合作,事前和老闆們互相討論菜單;讓原本同業的競爭對手,為了家鄉,轉眼變成團結一致的合作夥伴,更不藏私地拿出手路菜,像是在當地餐廳中也點不太到的「筍乾封肉」。





不僅如此,當天除了FASCA海外青年文化大使、留學生,甚至是外派來工作的工程師等,許多年輕人看到活動訊息都自發性地來參與;僑青們也帶來精彩的上菜秀,呈上多道經典臺菜,包括由五種涼拌小菜組成,代表五福臨門寓意的「五福拚盤」、開胃爽口的「生財蝦鬆」,紅燒子排、鰻魚米糕、富貴松鼠魚等,還有甜點紅豆車輪餅,以及喜宴必備的炸湯圓。


李文心也規劃充滿臺灣傳統廟會風情的表演,邀請當地文化老師、臺灣薪傳歌仔戲劇團前執行長劉玲霞演唱歌仔戲名曲、愛臺灣掌中戲團精彩的布袋戲,以及FASCA的電音三太子與擊鼓演出;此外還精心準備伴手禮—「臺灣LV」茄芷袋,搭配被譽為臺灣黑科技的「綠色乖乖」。


無論是澎湃的菜色、臺味十足的節目,以及讓人愛不釋手伴手禮,都展現出臺灣的軟實力。現場成功吸引大批的僑胞、僑青前來參與,不只有許多當地重要的主流政要與民眾,包括鄰近的Apple總公司所在地Cupertino及Sunnyvale市長們都到場支持,甚至還有第一次接觸到臺灣的市議員都表示活動讓人大開眼界、超乎預期。


「這是第一次和這麼多臺灣人舉辦這麼大型的活動!」李文心直言,當下只記得非常擔心會有人沒有位置坐而掃興,所以趕緊與志工們到處搬椅子;但現場不但沒有人不耐煩,反而都笑說互相擠一擠就好,這讓李文心再次感受到臺灣人的熱情好客,也正呈現了辦桌的魅力—濃厚的人情味以及緊密的感情。


而現在就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院的李文心,也運用自身醫學生的背景,邀請到史丹佛和舊金山醫學中心現場宣導FANS(Female Asian Never Smokers)亞裔女性患肺癌研究,並同時將活動所得盈餘全數捐給El Camino Health Foundation CHI(華人健康促進計劃),不只落實Taiwan Can Help的精神,同時也展現臺灣的醫療實力與貢獻。





「這場辦桌之旅不只讓臺灣美食發揚光大,也讓當地的臺灣餐廳、臺灣的文化表演者被更多人看見!」李文心與有榮焉地說,雖然當時為了活動,在東岸與西岸之間來回飛了好幾趟,但是看到參與者滿意、開心的表情,就讓她非常有成就感,再累都值得。


深受家庭薰陶,李文心從不吝嗇地表達自己對臺灣的認同,並樂於和身邊好友分享臺灣的美食和文化,許多不同族裔的朋友們都因此對臺灣充滿好奇,紛紛想來臺灣旅行;甚至有位朋友說:「臺灣人如果都像妳一樣,那我一定會超愛臺灣的!」


透過「辦桌之旅」,李文心認為自己不僅對臺灣更加瞭解,也同時意識到更大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未來她希望能延續「臺灣辦桌」的核心概念,繼續擴大活動規模,並結合更多不同的臺灣特色,讓更多年輕世代和美國當地民眾關注臺灣,拉近臺美的關係。


(資料來源:僑委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