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處方箋助偏鄉 花蓮慈院與慈大共獲金獎與研究創新獎


電子處方箋助偏鄉 花蓮慈院與慈大共獲金獎與研究創新獎


「2025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學術研討會」由財團法人台灣醫務管理學會、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及台灣醫院協會共同舉行,在11月7日頒獎典禮上,花蓮慈濟醫院與慈濟大學3篇產學合作論文從全國780篇論文中脫穎而出,榮獲2025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學術研討會2項口頭發表金獎、1項研究創新獎等殊榮。



電子處方箋助偏鄉 花蓮慈院與慈大共獲金獎與研究創新獎


2024年中央健康保險署委由花蓮慈院主責,創全台之先進行電子處方箋試辦計畫,邀請花蓮縣各層級醫院、診所、藥局(包含山地、偏鄉地區)共同參與,電子處方箋所有的資訊與運作都濃縮呈現在QRcode,民眾可於醫院或社區藥局出示領藥,不用再擔心遺失處方箋而無法領藥。


「偏鄉醫療數位轉型:電子處方箋試辦應用與效益評估」,不僅拿下智慧醫院與數位轉型領域的最高榮譽「口頭發表金獎」,同時也得到「研究創新獎」。研究團隊在副院長陳星助的帶領下,由醫事室副主任張菁育、專員褚惠瑛、人工智慧發展中心高專王志傑、企劃室組長黃雅君,及慈濟大學永續管理學院副院長蔡宗宏,針對系統設計、資訊安全、使用者接受度及政策環境等進行多面向探討,研究2024年8月21日至2025年3月20日期間,花蓮縣6家醫療院所、11家藥局進行電子處方箋試辦,驗證偏鄉醫療場域中數位轉型的可行性與效益。



電子處方箋助偏鄉 花蓮慈院與慈大共獲金獎與研究創新獎


醫事室專員褚惠瑛表示,研究採用全球公認的FHIR(Fast Healthcare Interoperability Resources)資料交換標準,結合「三卡雙重認證」機制,確保跨機構資訊傳輸安全與即時。民眾看診後可透過健保快譯通或院內APP取得加密QR Code處方資訊,經雙重驗證後即可於院內或鄰近藥局完成領藥,實現就醫流程全面數位化。


研究結果顯示,電子處方箋讓藥師作業時間由每人次2分鐘縮短至30秒,提升臨床效率,並有效降低重複領藥與過期處方的風險。試辦期間共完成17家醫療院所及藥局電子處方調劑作業,系統穩定、安全且相容性高。


研究團隊進一步估算,全台灣一年門診約開出3.6億張紙本處方箋,若全面電子化,預估每年可減少相當於73棟台北101大樓高度的紙張使用量,符合處方箋電子化在環境永續(ESG)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電子處方箋助偏鄉 花蓮慈院與慈大共獲金獎與研究創新獎


副主任張菁育說,回收10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達100%,結果顯示,在「服務品質」、「使用意圖」與「信任」三大構面中皆獲高度評價,受訪者普遍肯定電子處方箋能減少人為錯誤、提升用藥安全,並表示願意持續使用與推薦之外,並透過多場產官學座談會與全國標竿學習會議,彙整專家意見,蒐集關鍵建議,為系統最佳化及政策落地提供寶貴依據。


陳星助副院長表示,這份研究提供健保署分階段推動策略,涵蓋技術升級、法規調整、推廣模式、教育訓練及激勵機制,逐步推廣全國電子處方普及化,提高整體對醫療體系與資訊系統的信任度,實現無縫接軌的數位化就醫流程,達成數位醫療公平與健康平權之願景。



電子處方箋助偏鄉 花蓮慈院與慈大共獲金獎與研究創新獎


另一篇,與慈大合作的論文「探究電子處方系統實施成效之影響因素-以醫事人員為觀點」,以東台灣花蓮縣醫院、藥局之醫事人員為研究對象,探討電子處方系統初次實施經驗及其成效的潛在影響因素,研究結果顯示,醫藥可近性、數位健康服務品質、數位信任皆顯著正向影響使用者滿意度,獲得健保變革與醫管創新領域的最高榮譽「口頭發表金獎」。


蔡宗宏教授說,電子處方箋計畫結束不到半年,立刻完成論文分析,剖析數位轉型的具體成果,與未來提升方向,達到產官學合作的最佳效益,也更符合提升台灣醫療現況的最佳佐證。



電子處方箋助偏鄉 花蓮慈院與慈大共獲金獎與研究創新獎


除外,花蓮慈院也積極響應參與盛會,其中醫事室、人工智慧發展中心、總務室、人力資源室等團隊一共有4篇獲得卓越研究發表獎,與慈大產學合作共有2篇獲得卓越研究發表獎;同時,護理部、醫事室、人資室、職安室、總務室等展現東部醫療團隊在醫療品質、智慧照護、創新應用、環境永續與人文關懷上的成果,共有8篇海報獲得錄取佳績。



電子處方箋助偏鄉 花蓮慈院與慈大共獲金獎與研究創新獎


撰文/江家瑜;攝影/林永森、張菁育、江家瑜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