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自造基地結合智慧製造×精準健康×無人載具 助國內產業大邁進

由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營運之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3年來累計超過15項技術成果,特於今(2/25)日舉辦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成果展示交流會暨場域實證專案,展示智慧製造、精準健康與無人載具技術等領域之重要合作開發成果。
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蘇振綱局長表示,南科未來要扮演產業在數位轉型過程及創新研發裡面的一個樞紐,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正是這個樞紐的心臟,有源源不斷的動能進來,經過平台的加值後,對產業及新創產生貢獻;今日舉辦這個活動技術分享交流媒合成果展示,就是要讓這樣的能量帶動起來,讓臺灣產業能夠繼續前行。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林仁益董事長表示,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非常樂意一些新創產業的夥伴在初期沒有資金沒有設備的時候,透過這裡AI技術的加持,讓新創廠商可以一間一間崛起,實現我們大家願望。
司圖科技林詩頎執行長表示,藉由南科自造基地的引介,可以有機會與電子大廠合作,將司圖的室內定位技術應用到奇美醫院來做復健資訊管理。
今(110)年1月7日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曾在高雄市六龜新威大橋舉辦臺灣首次無人載具橋梁檢測場域實證專案,5隊新創團隊均成功達成檢測任務;為展現此項無人載具技術成果,今日特別以南科園區迎曦湖旁大型鋼構公共藝術「舞彩迎賓」做為示範,並由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自主開發的「科南一號」無人機及5隊場域實證團隊進行實機技術展演,展示如無GPS訊號之定位導航與自動飛行避障能力、上下多角度高解析影像拍攝能力並可即時AI影像辨識標註橋梁瑕疵特徵等技術;開發成果將媒合應用於橋梁檢測及其他測繪巡檢專案,包含交通部運研所、公路總局三工處、國家地震研究中心、鼎漢工程、自強工程、臺灣整合防災工程、美林能源與景翊科技等需求單位,擴大應用於各專業領域,透過實證將研發與應用兩端首尾串聯,促進新興技術導入產業應用。
「死亡之谷」(Valley of Death)是所有新創公司惡夢,需克服各種因素如資金、技術、團隊、市場需求等挑戰,而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掌握產業導入AI技術需求,從107年至今媒合多家新創公司與需求產業合作,完成轉型及開創市場新契機;例如國內近期成功實現SSA癌篩檢的俊質生醫團隊,本身就擁有相當強大的研發團隊,自造基地協助其重新建立預測模型及客製AI軟體系統,準確率由原先50-60%提高至85%,協助成功募得資金6,820萬元,並由新創事業成為設立於南科之園區事業;又如新創事業合盛雲公司之震動感測器整合AI設備監測感知技術,其成果已成功導入傳統產業及科學園區科技業廠房應用。
合盛雲科技施文宗總經理表示,感謝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幫助我們鏈結及介紹客戶,讓我們把振動量測產品實踐到扣件產業,更應用到半導體產業設備,讓本來要走10年的路,2年就可以走到了!
自造基地也幫助有夢想/有創意/有技術的新創從想法開始,到完成產品上市,輔導新創團隊進行客製化試作服務應用及提供加速共享資源,如協助亞星健康科技試作開發生活化主被動手足訓練機,以及連續式生理監控裝置,應用於醫療照護評估,其針對復健病人用之主被動訓練器增加使用訊號即時傳送與接收功能,輔助醫護人員或照顧者了解使用者復健進度,進而作為復健狀況評估指標;還有5G AIoT品質預測及監診智慧機上盒、無人機技術加值平台、數位分身、FRC機器人、PLA數位再造產品之小型循環經濟及仿生組織開發等多項技術成果於現場展示,成功吸引園區各界需求單位關注。
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表示,將持續以技術移轉/授權、專案輔導、共同開發分潤、學習服務、專案輔導與委託服務等自主營運模式,提供園區事業、中小企業、學研單位與公部門需求之專業技術服務,推動新興技術整合導入產業應用,成為臺灣最具影響力之新創加值及產業數位轉型技術加值服務中心。


-
新聞關鍵字:
5G、 交通、 半導體、 地震、 機器人
‧ 技術 、 南科 、 AI 、 自造 、 基地 、 產業 、 新創 、 成果 、 應用 、 ROBOT 、 開發 、 團隊 、 需求 、 展示 、 專案 、 表示 、 成功 、 服務 、 載具 、 中心 、 實證 、 無人 、 數位 、 加值 、 臺灣 、 科技 、 復健 、 園區 、 導入 、 事業 、 健康 、 研究 、 舉辦 、 場域 、 合作 、 轉型 、 研發 、 媒合 、 資金 、 設備 、 橋梁 、 檢測 、 工程 、 整合 、 單位 、 公司 、 協助 、 產品 、 輔導 、 智慧‧ 中心 、 智慧 、 團隊 、 開發 、 今日 、 南科AI_ROBOT 、 表示 、 定位 、 迎曦湖 、 展示 、 施文宗 、 新創 、 盛雲公司 、 司圖 、 預測 、 實現 、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 需求 、 科學園區 、 市場 、 林仁益 、 載具 、 營運 、 蘇振綱 、 使用 、 成為 、 導入 、 樞紐 、 新興 、 自造 、 轉型 、 完成 、 自主 、 領域 、 工業 、 橋梁 、 提供 、 六龜新威大橋 、 產品 、 進行 、 協助 、 公司 、 南科自造基地 、 交通部 、 媒合 、 影像 、 AI 、 國內 、 科技部 、 GPS
- 新聞來源:勁報
- 更多生活新聞 »
‧
技術
、
南科
、
AI
、
自造
、
基地
、
產業
、
新創
、
成果
、
應用
、
ROBOT
、
開發
、
團隊
、
需求
、
展示
、
專案
、
表示
、
成功
、
服務
、
載具
、
中心
、
實證
、
無人
、
數位
、
加值
、
臺灣
、
科技
、
復健
、
園區
、
導入
、
事業
、
健康
、
研究
、
舉辦
、
場域
、
合作
、
轉型
、
研發
、
媒合
、
資金
、
設備
、
橋梁
、
檢測
、
工程
、
整合
、
單位
、
公司
、
協助
、
產品
、
輔導
、
智慧
‧
中心
、
智慧
、
團隊
、
開發
、
今日
、
南科AI_ROBOT
、
表示
、
定位
、
迎曦湖
、
展示
、
施文宗
、
新創
、
盛雲公司
、
司圖
、
預測
、
實現
、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
需求
、
科學園區
、
市場
、
林仁益
、
載具
、
營運
、
蘇振綱
、
使用
、
成為
、
導入
、
樞紐
、
新興
、
自造
、
轉型
、
完成
、
自主
、
領域
、
工業
、
橋梁
、
提供
、
六龜新威大橋
、
產品
、
進行
、
協助
、
公司
、
南科自造基地
、
交通部
、
媒合
、
影像
、
AI
、
國內
、
科技部
、
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