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仁游藝寫丹青‧七友風華永流傳

文人雅集團體「七友畫會」,自1950年代後期就為台灣的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傳承扮演重要推手,其首次展出至今剛好屆滿半個世紀,多位成員的子女門生積極奔走,終於得以假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辦「蘭譜清華──七友畫會50週年紀念展」,一方面提供愛藝人士得以重探各家手筆的絕佳機會,另一方面也希冀透過表彰七友行事風範與人格修養,予當今爭名逐利之世風一記棒喝。

1955年,馬壽華(1893~1977)、陳方(1897~1962)、陶芸樓(1898~1964)、鄭曼青(1902~1975)、張穀年(1906~1987)、劉延濤(1908~1998)、高逸鴻(1908~1982)齊聚台北悅賓酒樓,由鄭曼青提議「以七人皆具脫略形骸之性,聲應氣求之雅,組成七友畫會」。1958年人日(農曆正月初七)於婦聯會孺慕堂舉行首次聯展。展覽期間只供欣賞觀摩,旨在提倡藝術與青年的模範,在當時台灣畫壇實乃引領風氣之先,所謂「丹青自成千秋約,水墨題詠七友會」,一時俊彥,頗為世人津津樂道。
到了晚清,由於西風東漸,西洋肖像寫真在畫壇逐漸形成風氣,加上沿海地區商業活動日趨繁榮,吸引不少有感於官場險惡或仕途無望的文人雅士避居此間,成日沉溺粉青,職業畫家也因廣大的市場誘因群聚在此,種種因素自然使仕女畫題材日趨流行,到後來更堪稱與山水畫分庭抗禮、相互頡頏,故高崇瑞《松下清齋集》便說:「天下名山勝水、奇花異鳥,惟美人一身可以兼之,雖使荊、關潑墨,崔、艾揮毫,不若仕女之集大成也。」而這時期的仕女畫家中,費丹旭絕對有不可磨滅的重要地位。




此七人無一不才情早發,書畫詩詞內涵豐厚,再加上品德節操高曠,故作品毫無煙塵之味,體現了傳統文人的書畫精神內涵。他們的藝術風格大致上承襲了宋元明清以來的文人繪畫傳統,例如山水均受清初四王影響,偶爾亦見明末四僧個性化的表現。劉彬彬所藏一件王壯為特為1962年七友畫會所撰之〈丹青七友歌〉,內容寫:「丹青七友首木軒,藹然仁者和而寬。筆墨涵厚出自天,性行學藝誠兼全。芸樓對客總謙謙,興來點染鋪雲煙。脫手便欲追古賢,司農?矱能躋攀。荒齋寫竹從酒邊,彷彿酒氣出筆端。一時睥睨無古今,邇來病臂刪便娟。玉井字號曰曼髯,世稱三絕醫酒拳。我重其畫醇且淵,青山白眼無人間。穀年舅氏馮超然,海上老師推主壇。幼傳法乳一脈延,晚看紙墨生波瀾。延濤鬚髮何鬑鬑,變化毫穎亦鬖鬖。水暈舒舒墨團團,兩鶴一僧相遇參。逸鴻五十人翩翩,猶是當時美少年。不知畫與人孰妍,忽驚老筆蛟龍蟠。」透過精湛詩文,言簡意賅地將七友之生平、特色與藝術成就勾勒而出。

另如姚孟谷於〈引書入畫七友之藝術造境〉一文中,認為:「今人畫人精於書者,當推『七友』,『七友』非僅以『六法』通於『八法』,且其內涵人格融之於畫。故筆墨不凡,各顯天趣。馬壽華之竹,氣厚神和,從容閑逸,間作松柏山水,亦蒼潤古樸,一如仁者。陳芷町氏之竹,清雅秀拔,意態瀟灑,有高士風。陶芸樓氏山水,於法度中,見其瀟灑,思致綿密,而情意悠遠。鄭曼青氏山水花卉,長於觀照,水墨淋漓,所寫層山疊水,咫尺有千里之勢,間作四君子,運以書法之韻律,窮其靈腑之感性。高逸鴻氏之花鳥,師法古人,上承宋元道規,攝其物態,年來兼運乾濕筆,以使畫面蒼古潤秀。張穀年氏之山水人物,上承宋元道規,謹言有度,與其書法媲美。近年來,開徑而行,放筆寫實,所寫大幅山水,匯南北宗皴法而代以草書,揉擦成趣,明暗自顯,功力深厚,自不待言。」可說具體點出各人藝貌風格所在,確為允論。




5月22日晚間的開幕典禮上,相當難得地將馬漢寶(馬壽華之子)夫婦、陶晴山(陶芸樓之子)夫婦、鄭沛倫(鄭曼青之子)夫婦、徐憶中(鄭曼青門生)、張正暘(張穀年之子)、王壽諼(張穀年學生)、龔書綿(高逸鴻夫人)、劉彬彬(劉延濤之女)與陳方長女陳春明以降的多位子女、家屬等七友相關人士齊聚一堂,其他包括李奇茂、倪占靈、郭燕橋、羅芳、沈以正、陳宏勉等書畫家,林柏亭、黃光男等藝文界人士亦到場,場面之熱鬧,堪稱台灣藝壇近年少見。

此次展出作品中頗多未曾示人,殊為難得。除每人筆底書畫,亦蒐羅多件相互唱和、切磋畫藝之作,以及往來信札等,可說是蔚為大觀。尤其四君子之畫題多所能見,正巧可從中體會各人畫藝、氣韻異同之處。馬壽華指畫之〈芝蘭競秀〉,尺幅雖小卻氣韻生動;陳方〈風竹〉開畫竹創格,不讓前人;陶芸樓〈秋山清爽〉用筆幽逸,上追元明;張穀年〈雨影雲歸〉純用墨色濃淡點染,便得逸趣;鄭曼青〈不可無一不能有二〉長卷寫蘭草之幽,不惹俗塵;劉延濤〈憶寫日本大瀧瀑〉一作,觀之直似飛雪濺人、水聲濤濤,全件文質流露,堪稱罕見鉅作;高逸鴻〈畫松如篆篆如龍〉用筆勁健,猶勝復堂,均值細細賞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