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國立博物館亞洲青花展盛夏開幕

@亞洲青花展




東京國立博物館位在東京上野區美麗廣闊的上野公園內,從公園南端的地鐵上野站下車後,穿過長長的林蔭步道,也許繞道欣賞一下蓮花盛開的不忍池後,就能到達北端的東博館。博物館由本館、東洋館、表慶館、法隆寺寶物館、黑田紀念館、平成館等幾個主要建築所組成。其中平成館內有面積很大的特別展示室,因此許多大規模的展覽經常在此舉行,今年的7月14日~9月6日就在此推出一個頗具規模的「亞洲青花瓷展」。

所謂青花瓷就是在白瓷胎上,用含有鈷為呈色劑的顏料描繪紋樣,最後再施罩透明釉一次燒成的瓷器。在歐美叫做Blue and White,在日本則因聯想到藍染的布料而叫做染付。這次的特別展「青花──施藍彩的亞洲之器(染付──藍?彩?????器)」,即亞洲青花瓷展,匯集來自日本各公私立收藏之中國、越南、韓國、日本等國的優質青花瓷於一堂,盛況空前,充分呈現亞洲青花瓷的發展,以及時代、地域等多樣性面貌。

閱讀展覽資料,首先就會注意到,這次的展覽並不侷限以國家為單元來陳列展品,而是安排了八大主題加以呈現,分別是一、元青花,二、明青花,三、越南青花,四、朝鮮青花,五、明末清初的民窯青花,六、伊萬里和鍋島的青花,七、京燒和地方窯的青花,八、幕末的伊萬里青花大盤。乍看之下讓人頗為困惑,然而這樣的主題安排與亞洲青花瓷的發展歷程息息相關,其實蘊含深意!

青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近年新增的沉船出水資料以及考古發掘的青花塔式罐,使作為先驅式的唐青花瓷器形象逐漸清晰,但資料仍稀少,之後的五代、宋、元初幾乎沒有可靠的考古例子。青花瓷技法及樣式的成熟大約要晚至元代後期,江西景德鎮燒製的至正型青花,華麗精美,令人驚豔。接著,明代燒造宮中御用品的官窯開始燒製青花,成為往後瓷器繪畫技法的主流。同時期,青花技法也傳到越南以及朝鮮,各自產生了獨特風格的陶瓷,越南商人趁著明代海禁重創景德鎮窯業的機會,入侵了亞洲市場。晚明海禁漸鬆,景德鎮民窯復甦,在葡萄牙、西班牙人開拓的大航海時代,商人將景德鎮青花瓷器大量銷往海外。日本則是在江戶初期,經由朝鮮半島移民陶工傳來的技術,在九州肥前地區開始生產,不久即完成了技法成熟的青花瓷器,並且在明末動亂景德鎮無法量產瓷器的情況下,趁勢接手歐洲訂單,將數量龐大的青花瓷從伊萬里港輸出外銷。接著日本京燒系青花以日本內銷市場為導向,參考中國文人趣味的優美設計亦廣受世人珍愛。





由上述簡短的亞洲青花歷史可知,這次展覽的八項主題,即是依整個亞洲青花瓷發展重心的轉移來設計的,商品的流通以及技術、風格的交流,亦是這次展覽欲呈現的重點。走完一次展場,就如同閱讀了一本脈絡清楚的陶瓷史般,讓人心曠神怡。東京國立博物館策展人對陶瓷史的深刻觀察,以及站在亞洲高度的宏觀視野,令人稱賞。

以下就重點展品加以介紹:


〈明代青花樓閣人物紋罐〉

這次的展覽,元青花共有六件,其中一件將於後文專述。展場中還有不少明代官窯青花瓷器,尤其難得的是同時展出精美的民窯青花瓷,本件15世紀的〈青花樓閣人物紋罐〉即為其中代表性精品。

這件大罐直口豐肩,腹下內收,較之一般的廣口豐肩罐略修長一些。口飾一圈菱格紋,肩部繪一圈錦地開光,開光內繪折枝蓮花。器腹描繪亭台樓閣立於雲霧掩映間,一高士及二童子於樓中觀賞風景,其中一童子手持玉壺春瓶,一童子手指向遠方,兩童子額上均飾一圓點。近器足處則飾一圈仰式蓮瓣。青花呈現清爽的淡藍色調,布局繁密。

明代官窯樣式的演變,基本上是藉由帶有年款的官窯瓷器之風格排比歸納而成,由於明代宣德到成化之間的正統、景泰、天順時期,不論官窯、民窯都少書年款,整體情況隱晦模糊,向來有黑暗時期之稱。民窯青花因出土於墓葬之中,因此在考古資料漸增的情形下,藉由明確紀年的墓葬出土的青花瓷器,逐漸可以確認一群風格與本件展品類似,繪有雲氣紋、亭台樓閣紋的廣口豐肩大罐、梅瓶等日本人稱之為「雲堂手」的青花瓷器,為此一時期的產品。這些穿梭團團雲紋之間的人物,多被描繪成飄逸出塵模樣,有的甚至頭後帶有環形頭光或眉間飾有白毫相,也有某些器物上繪有八仙或西王母的形象,因此謝明良推測,這些雲氣樓閣,可能即表示仙境。仙境題材於官窯陶瓷上偶爾也可見到,雲氣紋也非創新,說明黑暗時期的青花風格仍與前後時期包括官窯在內的陶瓷有許多關連。不過青花仙人、樓閣、雲氣紋的組合主要流行於正統至天順時期民窯,風格獨特,呈顯出這個時代特殊的品味及題材選擇。


@〈越南青花鶴紋大盤〉

這次展出的16世紀〈越南青花鶴紋大盤〉,盤弧壁有一圈卷草紋飾,細小的蓮花、蓮葉均勻分布,有點類似中國青花上常見的纏枝蓮花紋樣。盤心一隻瑞鶴自天而降,其餘空地飾草葉坡石。由於胎土並不像景德鎮製品那樣潔白,加上釉面略帶乳黃色,因此白地釉色偏暗黃。燒成溫度較低,青花發色偏灰,整體色澤溫厚內斂,呈現自然的氣質。

繼中國之後,越南於14世紀中後期左右開始生產青花瓷器,過去學者多主張越南青花的起源是受到中國景德鎮窯的啟發開始生產,不過近年亦有學者指出由當地鐵繪陶瓷衍生而來的可能性。越南青花主要生產地為與中國國境交接附近的北方窯場,初期的青花瓷胎含有較多雜質,故多施有化妝土,紋樣也可看到濃厚的中國風味,許多研究者早已指出景德鎮青花的影響,近年施靜菲更具體指出中國雲南青花與越南青花交流互動的情況。

15、16世紀是越南青花生產的黃金時代,或許是海禁的因素,此時期中國陶瓷在東南亞的市場佔有率急遽下降,而有所謂「明代斷層」之議。近年Roxanna Brown指出此時期東南亞的中國陶瓷雖然減少,但數量仍有起伏,恐怕仍有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不能以海禁為由一概論之。無論如何,越南商人抓住此時中國青花外銷減少的時機,大量生產並向周圍國家輸出。直到16世紀後半期,景德鎮及福建窯業才再度興起,瓜分大部分青花的海外市場,越南青花的生產規模才又漸漸萎縮。

越南青花在江戶初期時引進日本,被稱為「安南染付」,其樸素溫和的形象廣受日人歡迎。現今在日本也流傳許多造型奇特的越南青花,不見於它處,被認為是當時專為日本市場燒製的訂製品。


〈朝鮮青花秋草紋筆筒〉

朝鮮的青花在15世紀中期左右於京畿道廣州官窯開始生產,當時朝鮮鈷藍顏料很稀有,因此初期青花瓷非常珍貴,近年考古發掘的初期青花瓷亦十分有限。《慵齋叢話》卷十記載:「世宗朝御器,專用白磁,至世祖朝,雜用彩磁。求回回青於中國,畫樽罍盃觴,與中國無異,然回青罕貴,求中國亦未多得。朝廷議曰:『中國雖窮村茅店,咸用畫器,豈皆回青所畫,應有他物可畫者,訪於中國,則皆曰此土青也。然所謂土青者,亦未求得,由是我國畫磁器甚少。』」

由上述文獻內容可知,當時朝鮮因青花料不足,曾求於中國亦未能得,因此青花生產不多。但朝鮮王室對青花這個新品種瓷器的關心程度提高,不斷投注心力突破,除持續搜求青料來源,還曾有宮廷畫家被派遣至朝鮮廣州繪製青花瓷的紀錄。或許是青花料稀有的緣故,當時繪製青花瓷器時用料較省,青料色極淡,並留下大片的空白素地,形成一種淡雅孤寂的美感,日後逐漸成為朝鮮青花特有的風格,與構圖繁密的明代青花大相逕庭。也因為有宮廷畫家的參與,朝鮮此時期青花瓷設計的洗鍊程度,幾乎凌駕同時期的中國青花之上。

16、17世紀朝鮮瓷器生產品質趨於停滯,遺品較少。到18世紀前半葉,在今日首爾附近金沙里的官窯完成了朝鮮青花獨特的樣式,多見蘭菊、竹石等植物母題,構圖清秀簡練,在日本被稱為「秋草手」。以這次展出18世紀朝鮮時代〈青花秋草紋筆筒〉為例,雪白色的素地之上,畫著精謹簡素的紋樣,釉光柔和,極為高雅。口沿的小缺損被日本人以金補上,充滿裝飾感,表現出另一個民族的鑑賞品味。1752年後朝鮮官窯被設置於分院里,胎質趨於堅致,生產出各種變化豐富的青花瓷。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典藏古美術2009年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