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陽陵裸體陶俑的幾點認識

國立歷史博物館「微笑彩俑——漢景帝的地下王國」展於6月27日盛大開幕,關於這檔暑期大展的背景資料已於本刊7月號報導,本篇不再贅述。展覽開幕一個多月以來,觀眾反應熱烈,報章雜誌相關介紹亦頗為豐富。因陽陵規模龐大且出土文物眾多,對陵墓再做介紹必顯得浮光掠影。本文擬針對這次展覽的主角,也是陽陵最具特色的明星文物——裸體陶俑,做重點討論與整理。

目前陽陵的考古工作者多把陽陵出土陶俑區分為兩類,分別是塑衣式以及著衣式陶俑。所謂塑衣式陶俑就是在製模的時候先刻劃好服裝的細節,壓模完成後陶俑就具備服裝整齊的形象。著衣式陶俑則是先製作俑的裸體身軀,燒製完成後再為其穿上代表各自身分的衣物。因本文單獨討論著衣式陶俑,為求清晰明瞭,以下擬沿用傳統的裸體陶俑稱謂。一般出土陽陵裸體陶俑高約52~62厘米,原穿有紡織品衣物或木片鎧甲,但入土之後因風化腐壞,露出服飾下橙紅色的肌膚。由此可知裸體陶俑原非刻意裸露,而是時間的雙手慢慢褪去了他們的衣衫,使之漸漸地赤身裸體了。





陽陵裸體陶俑的考古

介紹裸體陶俑之前,必須就陽陵的基本資料,以及陵園布局作一簡單敘述,才能方便讀者們理解陶俑出土位置,並作進一步的討論。陽陵為西漢第四位皇帝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141)之墓,坐落於陝西關中盆地渭河北岸的咸陽原上。渭河沿岸分布著九座西漢帝陵,陽陵為最東方的一座,陵園面積近20平方公里,主要由帝陵陵園、后陵陵園、南區從葬坑、北區從葬坑、禮制建築、陪葬墓園、刑徒墓地以及陽陵邑等幾個主要部分組成。1990年5月陽陵正式開始發掘,帝陵、后陵至今尚保持原貌未開挖,考古活動主要從周圍的從葬坑開始進行,萬餘座陪葬墓園中也已清理二千餘座,另外1、2號禮制建築、陽陵邑等也在持續整理中。

在目前已經清理的陽陵遺址範圍內,裸體陶俑共出於三個地點,分別是帝陵陵園內東側從葬坑、南區從葬坑、以及陪葬墓園中的9號陪葬墓。帝陵周圍放射狀排列的從葬坑共計86條,寬度大約3~4公尺,最長的坑超過100公尺,最短的約4公尺,目前只發掘東北側的11座從葬坑,出土了男俑、女俑、宦官俑、騎兵俑等裸體陶俑。南區從葬坑位於帝陵東南,24條從葬坑分14行排列,最長的291公尺,最短的25.2公尺,最寬的10公尺,一般寬度約3.5公尺。90~97年在已發掘的15座坑中發現數量龐大、排列密集的騎兵、步兵武士俑群,反映了漢景帝時期軍事建設的布局與內涵。陪葬墓園中的9號陪葬墓是唯一一座出土裸體俑的陪葬墓,共發掘出裸體俑177件。


其他西漢裸體陶俑

除了漢景帝陽陵,漢文帝灞陵、漢武帝茂陵、漢昭帝平陵、漢宣帝杜陵等四座帝陵也有出土裸體陶俑,其中武帝茂陵的一座陪葬墓中也有發現。帝陵之外,河南商丘永城芒山漢梁王陵中也有出土。出土裸體陶俑的墓葬還可見於西安東南郊的新安機磚廠積炭墓。另外漢長安故城的陶俑作坊遺址、陶俑窯址,也發現了尚未燒製完成的陶俑半成品數百件。曾有學者做過統計,目前考古發現的裸體俑將近5,000件左右。

就現有的資料來看,裸體陶俑主要出土於關中中部,即長安城及幾座西漢帝陵附近,關中以外目前只有河南商丘梁王墓一例,出現時間皆不晚於西漢。裸體陶俑主要出自漢代帝王陵墓,象徵著最高封建等級,雖然有少數幾例出於諸侯王墓以及貴族墓葬,但這幾個墓葬是目前已發現數萬座漢墓中極稀有的珍例,推測可能具有某些特別的理由。


裸體陶俑的製作工藝

目前燒製漢代陶器的窯址多尚未發現,不過,幸運的是,1987、1990、199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長安故城西北,今六村堡、相農巷一帶,發掘了主要燒造裸體陶俑的窯址27座,使我們對裸俑的製作方法有進一步的理解。

利用X光技術對出土陶俑的觀察分析可知,西漢裸體俑皆為合模製作,模具分為頭顱、軀幹、腿、腳四大段。壓模成型後先將諸如鼻、耳、陽具等小部件粘接至適當位置,並穿出象徵鼻、耳等不同人體竅孔的小洞。為了避免模製陶俑千人一面的弊病,工匠們還對其面部進行了捏、塑、刻等藝術加工,使同模的陶俑形象各具表情,最後再將俑體的各部分粘接成型。

待陶俑粗坯製作完成後,將其放入陶窯內做第一次的焙燒。根據窯址的情況可知,陶俑在窯中皆為頭下腳上燒製。出窯後將焙燒好的陶俑根據真人形象繪彩,顏面軀體的皮膚塗上橙紅色,再以赭黑色顏料描繪頭髮、眉毛、眼睛、鬍鬚等。為避免顏料脫落,再將之二次入窯焙燒。燒成後將木製胳膊和手安裝在陶俑肩部預留的圓孔處,基本造型就算完成,最後再依陶俑代表的身分穿著服裝、配置裝備等。例如陽陵南區從葬坑的陶俑代表軍隊,便穿上戰袍,披上鎧甲,雙手執戟擁盾,然後按當時軍隊的建制放入從葬坑中。

由上述製作流程可知,裸體陶俑較之一般漢代陶俑,製作工藝相對複雜。一般陶俑只須對模壓製即可,裸體陶俑則需要多模壓製組裝。全身細節較多,體積大且雙腿細長容易變形,燒造不易,燒成後又必須另製手臂及著衣,相當費工。




欣賞過展覽的朋友經常有個疑問,為何裸體俑要另接木製手臂而不用陶土一次成形?過去的文獻多指出這個設計是為了陶俑著衣方便,不過筆者認為或許另有工藝方面的原因。首先,裸俑必須執戟持盾、提韁乘車等,雙手演出許多不同的動作,若以陶作手,則每件陶俑所佔的窯位空間將大增且無法規格化,置窯困難。另外,裸體陶俑的四肢都很細長,若手部提起做出一些複雜動作,則在燒窯過程中容易變形軟塌,失敗機率增加。不過,凡事都有特例,在茂陵博物館以及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就收藏有裸體陶俑,陶製雙手俱全,相當稀有。


裸體陶俑的風格來源

自1990年代陽陵研究展開以來,數十篇相關文獻中,很高的比例著重在陽陵俑與秦兵馬俑的比較研究上,多指出秦俑較大、較肅穆,陽陵俑較小、較生活化等等。事實上,看過陽陵南區從葬坑那樣排列整齊、陣容龐大的裸體俑軍隊,也必然會想起秦始皇的兵馬俑吧!秦始皇陵與陽陵建造年代差距僅數十年,兩墓以兵馬俑從葬,雖在陶俑外觀表現上有些微差異,然在本質上並無二致。這種從葬軍陣概念,不但為陽陵所承襲,還可見於其他西漢墓,如著名的西漢初年咸陽楊家灣漢高祖長陵陪葬墓,就出土了3,000多件彩繪兵馬俑,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墓也出土2,000多件兵馬俑。

然而為陶俑穿衣的概念從何而來呢?學者多將來源指向戰國時期的楚木俑。戰國初年楚地仍流行人殉,至戰國中期人殉少見,木俑便於此時漸漸興起。由於南方楚墓埋葬方式特殊,例如以「白膏泥」密封葬具等,可有效阻絕空氣,因此亦有木質等有機物保存完好的例子,使我們今日仍有機會研究木俑。木俑出現初期使用數量規定較嚴,封君級、大夫級的貴族也只能使用9~12個,戰國晚期僭越情況增加,但至多也只有數十件。楚木俑服飾的裝飾方法有雕刻、彩繪、著衣三種,雕刻彩繪的較少,大部分都著絹、麻質等衣物。著衣俑雕刻重點多在頭部,被衣服掩蓋的部份僅稍加修飾。這種木俑隨葬的習俗也延續到西漢時期,如湖北雲夢睡虎地數座秦漢墓出土少量木俑,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M1、M3也各出土木俑百餘件等。劉邦及西漢貴族,有許多都來自楚地,學者也早已指出漢賦與楚辭、漢畫與「楚風」之關連,如今看來陽陵裸俑的著衣概念的確很有可能來自楚地的著衣木俑。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典藏古美術2009年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