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越南青花瓷展」嘉義新登場
故宮院藏的越南青花瓷,彷如芙蓉出水般,綻放在嘉義的土地上!10月31日,「芙蓉出水─越南青花瓷展」在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與嘉義市副市長李錫津的見證下,於嘉義市立博物館隆重揭幕!開幕活動中安排了亞洲文化相關活動,如兒童舞蹈、印度哈奴曼舞蹈、東南亞美食嚐鮮等表演藝術及教育推廣活動,使民眾認識亞洲文化的多元性。
國立故宮博物院自2002年啟動南部院區籌建計畫,近年來已陸續在嘉義縣舉辦了「異國風情─亞洲文物展」、「天下第一家─清代帝王文物展」以及「探索亞洲─故宮南院首部曲特展」等展覽。延續故宮與嘉義地區的緣分,今年首度與嘉義市政府合作,共同推出以院藏品為主的越南青花瓷展,展覽名稱訂為「芙蓉出水」,除因展出作品絕大多數都是海底打撈的出水瓷器,也取自越南青花瓷清新脫俗、溫婉內斂的美感。
本次展出的越南青花瓷器雖僅38件,卻具體而微地展現了在15、16世紀中國實行海禁時,中國青花瓷暫時退居亞洲青花瓷市場的背景下,越南青花瓷趁勢而起,並獨霸海上貿易黃金時期的歷史縮影。展場共分五個單元,分別為「什麼是青花瓷」、「海底寶藏」、「文化交融結晶」、「龍與仙的子孫」以及「登上貿易舞台」,旨在說明青花瓷的製造工序,以及中國青花瓷及越南青花瓷的分別,再以出水瓷器中帶有貝殼珊瑚等海中生物、鹽花結晶、海水沖刷而剝釉等特徵的例子,說明這些瓷器曾長存海底的歷史痕跡,富有教育意義。
此外,越南長期受中國與印度文化的影響,作品中顯現文化交融的證據。傳說越南民族是神農氏與仙女的後代,他們自稱「龍與仙的子孫」。而越南從漢屬地脫離中國統治後,在陶瓷器上越發顯現出民族特色,並且品質精美。在透過陶工生產技術提高等因素,越南青花瓷終能登上貿易舞台,與中國青花瓷競場,其貿易瓷足跡踏遍了琉球首里城王國、印尼滿者伯夷王國,甚至進入西亞兩大皇宮成為收藏。
作品中最令人注目者,是以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神猴哈奴曼為原型的〈青花加彩猴王〉。據傳此件作品為越南會安附近廣義(Quang Ngai)沉船打撈之出水品,除了釉下施付青花顏料,全身重點部位還加有綠彩、紅彩、黃彩以及金彩,敷色鮮豔亮麗。此種體態較為豐腴且全身彩繪的猴王,據知全世界僅存四件,而故宮收藏的這件是其中品相最佳者,十分值得一看!此展展期從今年10月31日起至明年3月14日,有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失良機。
【典藏古美術2009年12月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自2002年啟動南部院區籌建計畫,近年來已陸續在嘉義縣舉辦了「異國風情─亞洲文物展」、「天下第一家─清代帝王文物展」以及「探索亞洲─故宮南院首部曲特展」等展覽。延續故宮與嘉義地區的緣分,今年首度與嘉義市政府合作,共同推出以院藏品為主的越南青花瓷展,展覽名稱訂為「芙蓉出水」,除因展出作品絕大多數都是海底打撈的出水瓷器,也取自越南青花瓷清新脫俗、溫婉內斂的美感。
本次展出的越南青花瓷器雖僅38件,卻具體而微地展現了在15、16世紀中國實行海禁時,中國青花瓷暫時退居亞洲青花瓷市場的背景下,越南青花瓷趁勢而起,並獨霸海上貿易黃金時期的歷史縮影。展場共分五個單元,分別為「什麼是青花瓷」、「海底寶藏」、「文化交融結晶」、「龍與仙的子孫」以及「登上貿易舞台」,旨在說明青花瓷的製造工序,以及中國青花瓷及越南青花瓷的分別,再以出水瓷器中帶有貝殼珊瑚等海中生物、鹽花結晶、海水沖刷而剝釉等特徵的例子,說明這些瓷器曾長存海底的歷史痕跡,富有教育意義。
此外,越南長期受中國與印度文化的影響,作品中顯現文化交融的證據。傳說越南民族是神農氏與仙女的後代,他們自稱「龍與仙的子孫」。而越南從漢屬地脫離中國統治後,在陶瓷器上越發顯現出民族特色,並且品質精美。在透過陶工生產技術提高等因素,越南青花瓷終能登上貿易舞台,與中國青花瓷競場,其貿易瓷足跡踏遍了琉球首里城王國、印尼滿者伯夷王國,甚至進入西亞兩大皇宮成為收藏。
作品中最令人注目者,是以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神猴哈奴曼為原型的〈青花加彩猴王〉。據傳此件作品為越南會安附近廣義(Quang Ngai)沉船打撈之出水品,除了釉下施付青花顏料,全身重點部位還加有綠彩、紅彩、黃彩以及金彩,敷色鮮豔亮麗。此種體態較為豐腴且全身彩繪的猴王,據知全世界僅存四件,而故宮收藏的這件是其中品相最佳者,十分值得一看!此展展期從今年10月31日起至明年3月14日,有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失良機。
【典藏古美術2009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