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董藝術品的長短期投資

隨著中國文物市場的升溫,近幾年來陸續有各種不同類型的藝術基金展開資金募集活動,各藝術基金設定的投資周期長短不一,3年、5年、10年、15年、甚至25年等,時間大多很長。著名藝術基金操盤手Philip Hoffman 就建議,如果資金壓力是在3個月到2年之間,就不太適合藝術投資,因為藝術品市場沒辦法在這麼短的期間獲利,投資人至少要有3到10年的投資心理準備。另外也有藝術投資專書提到,藝術品至少需保有5至10年,最理想的狀況是可以持有20至30年,因長期持有可以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

然而3年到25年的時間跨距頗大,到底應該預期投資多長的週期?而且,藝術基金經常混雜著當代藝術及古董,對於這兩者是否應有不同的投資策略?隨著市場溫度升高,古董價格變動越來越激烈,這幾年市場當紅的犀角杯、鎏金佛、明清白玉等等,各有一波又快又猛的漲勢,短時間內行情增幅以倍數計算。投資人到底應該長期持有,還是獲利了結?


英國鐵路員工退休基金會的投資績效

我們先來看一個藝術基金長期投資的例子。在眾多基金中,最著名的就是開創藝術基金先河的英國鐵路員工退休基金會。該基金自1974年起,花費約4,000萬英鎊先後購進2,400餘件不同類別的藝術品,原先設定投資周期為25年,但1988年左右藝術市場大好,於是基金會提前委託蘇富比開始陸續售出藏品,1989年的倫敦拍賣會,基金會出售25件藝術品,原購入價格340萬英鎊,成交價高達3,520萬英鎊,獲利豐厚。同年香港拍賣亦拍出許多驚人名品,如2,035萬港元成交的洪武〈釉裡紅大碗〉、2,200萬港元成交的南宋〈官窯青瓷〉等,成為藝術投資的傳奇故事。時至今日,許多具有該基金會著錄的古董,仍是拍賣場上的金字招牌。

僅管如此,該基金會亦有不少收益不佳、甚至虧損的藝術品投資,曾有人對於基金會的經營效益作過整體評估,至1999年底關閉此檔基金時,英國鐵路員工退休基金會的藝術品投資組合平均年收益率約11.3%,雖是不錯的成績,但相較於房地產、股票等其他金融投資,並不特別突出。這還是號稱傳奇的藝術基金,有些專門以古董為投資標的的基金,不但沒有獲利,還以慘賠作收。可見古董投資有許多因素須要考量,也未必是擺越久越賺錢。
雖然買古董不一定以投資為主要目的,但考慮持有時間還是有其必要之處,畢竟每個人的資金有限,有進無出的結果,收藏就如一灘死水。據說石油大王洛克斐勒夫婦在拍賣會上購買古董從不考慮價錢,但小額投資人恐怕必須對此多作評量。實際上現在古董價格越來越高,聯合投資的情況時有所聞,類似這樣的投資方式更需要協調、規劃好投資周期。


古董現買現賣是傻瓜?

如同上述的例子,藝術基金操盤者多主張投資週期必須很長,古董界也常告誡買家「現買現賣的是傻瓜」。的確,以現今資訊快速透明的程度,現買現賣的獲利通常不高,想要從甲市場買50萬,馬上到乙市場賣500萬,以類似套利的方式發大財的機會已漸漸減少,「開張吃三年」似乎是很久以前的故事。然而,長期投資就一定賺得多嗎?

再來看一個市場的例子。2003年行家小陳以全部資金40萬買了一尊鎏金佛,賞玩一個月後以50萬轉讓小王,獲利只有僅僅25%。小王買到後,非常喜歡珍藏了五年,運氣不錯,遇上鎏金佛一波狂飆的行情,在2007年送到拍場以150萬賣出,扣掉手續費、保險費、運輸費、圖錄費以及一些該打點的紅包錢等,實收100萬,獲利高達100%。小陳看到拍賣結果,整整少賺50萬,氣得捶胸頓足、五內俱傷。

然而若是考量持有期,小陳賞玩一個月就賺10萬,月利率高達25%。小王賺了一倍,平均下來以複利計算年利率14.87%,雖亦是不錯的成績,不過相比之下,小陳短進短出的獲利速度並不見得弱於小王。

當然,如此比較有時也不免失之偏頗,因小陳必須每個月不斷進行這類交易,頻繁買進賣出,才能真正達到高獲利的目標,相當辛苦。反之小王只需把鎏金佛擺著,偶而供點沉香,翹腳掄鬍鬚,輕輕鬆鬆就達成14.87%的年獲利目標,兩者付出的努力差距頗多。最重要的是,以小陳的投資方式來說,古董來源要不虞匱乏,東西要夠好,價格要合適,甩貨要輕鬆,才能進行短進短出的操作,種種條件缺一不可,否則一尊鎏金佛賣出後就沒貨,或是40萬買了就黏手甩不掉,都會讓小陳的高報酬率瞬間破滅。
短期與長期,投機與投資?

不過這也說明了短期投資的微利,有時並非真的少賺,長期持有所獲得的倍數獲利,平均下來也不一定是很驚人的投資,長短期的選擇必須考量自己的條件。有許多藝術投資專家對藝術品的長短期投資有一些解讀,認為短期投資藝術品,投機成分居大,通常志不在美的欣賞或收藏的樂趣。拍賣市場也把一兩年內重複出現的拍品稱為熟貨,這類熟貨常被認為是投機炒作的商品而價格受到影響。可見長短期投資給人的觀感不大相同,相關論述經常有貶抑短期投資的意味在內。

不過筆者見過收藏字畫的人,經常將藏品仔細臨摹學習,消化吸收後,就繼續轉手,加碼投資。也有朋友買了件小陶器後,就在燈光下反覆琢磨研究,觀察出土文物的皮殼包漿等現象,並大量收集考古資料參考。然而,有更多的人是將投資的古董放在錦盒中,深埋十多年不見天日,在整個持有過程中,只在買與賣之際看過兩次。可見古董的投資或投機,並非單以長短期作為評價的標準,時間的拿捏端看投資者的心態、目的等。


短期投資的優缺點

不過若要進行古董的短期投資,必須考慮的要素頗多。古董的一進一出之間其實風險很大,首先要面對的即是鑑定上可能會產生失誤,即便判斷準確也有可能一時大意買到破損、修理的東西。因此在頻繁交易時,要面對巨量的挑戰,每一次的交易便不能不將這些風險成本加計在內。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古董商買賣時,若非達到一定利潤就不會出手。若是做活的(借物販賣),沒有投入資金的風險,則可以微利轉讓。

同樣的,要清楚地掌握行情以及貨源亦很困難,在大波段的上漲行情中,不僅收藏家,許多古董商也對某些品類的古董開始惜售,因一旦賣出就可能因價格上漲而無法回補。在這樣的情況下,短進短出就顯得較為困難,可見密切掌握現實的行情走勢,並瞭解自己進場的價格位置是相當必要的。不過知易行難,如同股票一樣,買在起漲點,賣在最高點,是每個人的夢想,對於古董行情的判斷以及長短期持有,端看個人對古董的價值評判以及對市場敏感度的掌握。另外,貨源方面也不光只是去哪裡買而已,同時也要考慮存世量、分布點等問題,此點類似股票買賣所謂的籌碼。籌碼過多、過凌亂,或是籌碼稀少、過度集中,都不利於炒作,就算放再久也不一定會漲。這也是決定長短期投資的關鍵要素之一,古董是否能經過長期的存放而上漲,與籌碼關係很大,須詳細調查並清楚掌握。

此外,如同英國鐵路員工退休基金會的投資組合中,雖有成功大賺的例子,也有失敗之作,若沒有足夠的市場經驗,如何確信自己持有之物25年後會受到市場的肯定而大漲?這也是短進短出的優勢之一,這種投資方式雖無法享受到大波段的上漲行情,然而也的確可以規避掉諸如不景氣所帶來的下跌走勢,也就是說閃避掉長期持有的市場風險,相對安全。況且,若設定25年為投資周期,則投資人一生只有少數幾次投資機會,只要失敗一、兩次,可能終身就無反敗為勝的機會,風險極大。頻繁的進出可以審視市場對自己眼光的評價,不斷地修正學習。常見有些人買古董只進不出非常執著,終日懷抱夢想一擺數十年,最後只留給遺孀滿屋子贗品,景況淒涼。

以上這些討論,主要是考慮持有時間與報酬率之間的簡單想法,事實上,古董的長短期投資有還有很多方面的利弊可以討論,例如資金的配置或是處理藝術品所花費的時間成本等,還有如何買如何賣等技術問題。除了金錢之外,短期投資還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例如藉由頻繁的換手,鑑賞品味各種不同的藝術作品,就是很有趣的經驗。經由換手的過程,買賣雙方真實的交流,透過赤裸的批評挑剔,學習到寶貴的經驗以及多元的審美觀點。比方一尊觀音造像,學美術的人重神韻,多麼殘破都無所謂,但也許有信仰的愛好者則是一根漆線也要斤斤計較,其價值判斷南轅北轍,類似經驗必須透過長期的實踐才能習得。

每個人的財力、時間等背景狀況不一,藉由各種要素綜合分析來決定自己每件藝術品投資周期的長短,是一件複雜又有趣的工作。如果能夠透過分析,對投資作不同的分配,有潛力的壓寶放長,有些則是短進短出培養經驗實力,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說到底,古董投資與其他金融投資最大的不同就是金錢數字外的其他收穫,若只看數字,績效未必勝過其他金融投資。而且古董並不像股票等金融商品有統一公開的市場,貨源與客源的網路布建等並不容易,送拍賣公司也不如想像中的單純,各種技術門檻極高,未必是投資的首選。回到原點,投資古董藝術品最大的樂趣還是審美以及求知的樂趣吧!一塊玉、一張老椅子,在仔細品味20年後就算原價賣出,對喜愛古董的同好來說,依然是成功的投資!

【典藏古美術2010年0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