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中國的藝術品味

君不見2009年自紐約春拍開始, 中國買家橫掃各拍市,所向披靡,直衝刺至秋拍尾聲的香港佳士得; 不僅書畫作品突破人民幣億元門檻, 器物方面更是首次於高價明清官窯瓷器上睥睨海外買家,攻無不克。 挾著強大的經濟實力,中國買家能量於2009年全面爆發, 中國藝術市場已邁入中國人說了算的時代。

中國藝術傳播流布至世界各地,有其各自的歷史因由,而世界各地所承接之中國藝術,又有其各自的特色與偏好,反映出各自的文化樣貌。以兩岸三地的情況而言,香港由於承繼道光之後清末的廣東收藏、1949年自上海遷居香港的收藏家與古董商之收藏,以及1973年蘇富比進駐香港所帶來的英國影響,使得受英國殖民150餘年的香港,依舊深具滬粵玩古風氣和收藏傳統。至於傳統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台灣,於1949年後,雖有活躍上海的蔣祖詒來台,但一直要到1978年解除外匯管制、並於次年開放出國觀光與國際接軌之後,才大規模進行中國藝術購藏,除了自香港和日本接手因中國文化大革命大批流散的書畫文物,並於1987年開放赴大陸探親後,承接中國大陸無數的出土文物,之後更積極參與歐美日港各地國際拍賣,在豐厚的中華文化氛圍下接受國際市場的洗禮而逐漸累積收藏。


爭奇鬥富的奢華風

中國雖歷經實施共產主義和無產階級專政所導致的經濟發展停滯,並因文化大革命使得文化延續產生斷層,藝術市場與收藏飽受摧殘,然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經濟開始起飛,至1992年10月北京首次舉辦中國藝術拍賣,其日益茁壯的經濟力也逐漸反映在中國藝術市場上。尤其在1999年之後,中國買家急起直追,成為市場上強大的力量,其偏好進而影響中國藝術品類在市場上的興替,改變了過去由西方人主導的市場流行項目。較為明顯的例子,包括市場行情一波波往上攀升、購藏族群寬廣且熱潮不退的中國書畫;竹雕、犀角雕等文玩項目的先後發燒;以及從廣泛宮廷藝術聚焦至皇帝貼身使用之寶座、盔甲、刀劍、璽印的熱賣,在在都是中國文化的體現、民族美感的彰顯和當代中國價值觀的追尋。 除了中國偏好的藝術品類浮現並蔚為市場潮流,高價中國書畫文物藝術品的成交金額不斷暴衝,則是中國加入藝術市場之後的另一現象。後者肇因於2008年秋季的全球金融海嘯致使世界經濟局勢翻轉,中國於2009年率先復甦,即將取代日本,躍升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政府為因應全球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出口衝擊,推出人民幣4兆元的刺激經濟方案以及寬鬆貨幣政策,鼓勵內需市場的消費,於是大量游資炒高了房市、股市,同樣也湧入了藝術市場,君不見2009年自紐約春拍開始,中國買家橫掃各拍市,所向披靡,直衝刺至秋拍尾聲的香港佳士得;不僅書畫作品突破人民幣億元門檻,器物方面更是首次於高價明清官窯瓷器上睥睨海外買家,攻無不克。挾著強大的經濟實力,中國買家能量於2009年全面爆發,中國藝術市場已邁入中國人說了算的時代。

上述表現,只能說是中國開放改革30年有成所交出的漂亮成績單之一,然而表面的榮光,卻因市場未臻成熟而虛實難斷。姑且不論成交金額之虛實,光就帳面金額與藝術拍品對照看來,不少高價書畫文物時常脫離該藝術品在其藝術史上的脈絡,也不符市場行情的定位;令人咋舌的成交價往往是買家個人意氣隨性之舉,或經過人為操作的結果,雖無法提供市場行情等有意義、可資依據的市場訊息,但卻令人強烈感受到中國暴富後,爭奇鬥富之奢侈風氣瀰漫。

Gucci集團行政總裁Robert Polet便曾於去年(2009)指出,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市場,2009年,僅大陸內地富豪便購買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奢侈品。五年內更將以146億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費額首位。文化觀察家南方朔在〈看華人社會奢侈風大盛,想到亞當斯密〉一文中,引奢侈產業專家Michel Chevalier與復旦大學教授盧曉合著《奢侈中國:市場機會和潛力》之內容指出,目前全球奢侈品市場年達2,650億美元,中國約150億,加上港澳台為270億;按目前年成長百分之三十的速度,到了2015年,單單大陸即占全球奢侈品市場的百分之十五,加上港澳台則可能占全球四分之一。而此項數據尚不包括豪華汽車、私人飛機遊艇、豪宅和奢侈飲食在內。


關鍵還是在品味

呼應上述有關中國在全球奢侈品消費上之比重與日俱增的報導,中國買家在藝術市場上或基於投資或為炫耀財富、一擲千金的表現,正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所出現之新富階級奢侈崇拜風氣的一個切片。然而異於其他商品的消費,藝術品有其於文化和美學上的殊異性,非僅由金錢或數量所能論斷,其中還牽涉到品味這件事,而品味的建立則源自日常生活的經營。東吳大學副教授劉維公在他所著之《風格社會》一書中便曾寫道:「生活風格的表現是在累積象徵資本。然而,必須明白的是,增加象徵資本的方式不是靠財富或物件的占有,不是買得愈多,花的錢愈多,象徵資本就一定累積愈多。雖然消費者要具備金錢能力並且從事購物行為,才能去表現自己的生活風格,但真正讓生活風格具備象徵能力的並不是財富或物件。生活風格象徵資本的累積是奠基於消費者所主張的品味。象徵資本的多寡不是取決於人們所擁有的財富與物件有多少,而是取決於其品味得到社會認可的程度。」「我們對暴發戶生活風格的負面評價是在於,暴發戶只知道購買高價位的消費物件,從事奢華的消費活動,而不知道品味的重要性。沒有品味,即使有再多的財富和物件,也沒有辦法提高生活風格的象徵資本。」

面對兩岸三地新富買家購藏中國書畫文物時,比價比量占有藝術品的現象,有位市場前輩十年前也曾經評論過:「現在已經沒有收藏家了,有的只是買家。錢能辦得到的事情都不是難事,只要有錢,隨便想要標得封面或大名頭高價拍品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收藏最困難的是,要憑藉個人學養、美感、品味與眼力去挑選出他人所未識的藝術佳製,並受到收藏同儕的讚賞、肯定。」俗話說:「富過三代才知穿衣吃飯。」香港和台灣如上所述都有1949年自中國遷徙定居以及在地的舊富階級,台灣還承繼了未曾中斷的中華文化內涵,因此藝術收藏對這些舊富階級而言,並非如新富階級是擴充其帝國的武器、炫耀的事蹟,也非投資的對象,而是用來賞玩,是生活的一部分,隨意而閒散,沒有強烈的目的性,且與金錢無涉。中國現在有著舉世羨慕的財富,最有本錢和條件學習如何培養品味,雖然路途迢遙,依舊期待有朝一日能見其接續中國歷史上曾有的藝術收藏盛世,在底蘊猶豐的沃土上建立起泱泱的現代文化大國,而非徒留滿布烙印文革歷史傷痕的文化遺骸。

【典藏古美術2010年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