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視70‧以影像回顧真情人生

簡單一張影像,往往記錄了人生某個真情流露的片段,讓人得以在時間的洪流中稍稍停駐,並且回味這些別具意義的時刻。台灣攝影家莊靈在來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70歲這一年,特別於台北國父紀念館盛大舉辦「靈視70──莊靈攝影回顧展」,以影像來回顧超逾半世紀,他一路走遍世界各地、遇見眾多人事,難以盡數的真情人生點滴。

莊靈生於紛亂的1940年代,其父莊嚴是護運故宮精華文物來台的重要人士,曾擔任台北故宮副院長,更為知名書法家、教育家。因此莊靈自幼便隨父母輾轉經貴州、四川、南京等地,最後來到台灣,且在家學薰陶下對藝術文化產生濃厚興趣,只是有別於父親拿的是毛筆,他揹起了相機。

此次展出共分為「我的第一張照片」、「北溝村的記憶」、「父親‧洞天山堂和家人」、「走進現代」、「電視攝影記者眼裡的世界」、「藝師藝友」、「逆旅行色」、「人間偶遇」和「心照自然」等九個以時間縱軸區分的不同主題,共215件作品,呈現莊靈自1953年成功拍出第一張黑白照片開始,隨著家庭與生活環境的改變,在攝影創作上不同的嘗試與實踐。有幸隨著作者在展場中對每張作品如數家珍、娓娓道來,觀眾彷彿也一同進入了這個充滿光影變化的私密世界。




其中,莊嚴故居「洞天山堂」的真面目首次曝光,雖是一間破舊農舍,然而其中蘊藏的樸素生活與溫馨回憶,卻清晰地躍然紙上。從1954年在庋藏故宮文物的北溝庫房前所拍攝的〈全家福〉,到莊嚴1963年在北溝村外小溪舉辦的第一次「曲水流觴修褉雅集」,1973年於台北故宮右後方山澗舉辦的「民國第二癸丑曲水流觴修褉雅集」,對照〈北溝文物庫房鳥瞰〉、〈台北外雙溪故宮博物院剛落成的時候〉兩張作品,可說是個人記憶與時代歷史的重疊,彌足珍貴。

此展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該是莊靈隨父親莊嚴至臺靜農溫州街的宿舍,為這兩位摯友所拍下的經典之作。畫面中室內光線黯淡,莊嚴左手扠腰,右手食指、中指間夾煙,站在臺靜農身旁,看著老友戲筆寫梅;後者口啣煙斗,一朵煙雲自口中裊裊飄出,為寧靜和煦的氣氛增添盎然生意。觀之令人為兩人一輩子的交情動容不已。另外,一代攝影宗師郎靜山生前最後一張身影、張大千在親手打造的摩耶精舍後園梅丘神情愉悅地面對鏡頭、王壯為專注奏刀的景象、秦孝儀自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一職退休後難得一見的自在笑顏……在在讓人感受到上一代文人溫厚、清樸、耿介的性情,都將成為後世永恆的典範。

【典藏古美術2008年0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