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命未竟之美:讀殘瓷有感

近日編輯部收到某拍賣公司寄來的殘瓷拍賣圖錄,略一翻閱,發現其中多件作品釉色溫潤、紋飾優雅,可謂雖殘猶珍。想想這些過去被棄如敝屣的殘瓷,如今不但登上拍賣殿堂,更被賦予高額的預估價,頗有昨非今是之感。

猶記幾年前,市場還對瓷器的小瑕疵十分在意,有時甚至到了近乎吹毛求疵的地步,古董攤子上常聽到這樣的對話:

「老闆,你這個瓶子這裡衝了一道。」
「哪有衝,那是開片。」
「這不是開片,已經過牆了,過牆就是衝。」
(按:過牆,即超過器物的口、足邊緣。)
「沒有過牆。」
「有過牆,不然你用這放大鏡看看。」
「……」

的確,在早期中國文物大量湧現台灣古董市場之時,收藏家多的是空間可以好整以暇地挑精揀肥,從一堆堆文物中尋找器形端正、品相完美的全品瓷器。而古董商在幾件精品賺了大錢後,對於一些歪扭的瑕疵品、運輸中碰壞的瓷器、或批貨時一槍打的多餘貨品也經常不太在意,有時僅僅是一道裂紋,可能就以兩折價格隨便處理。

不過在中國古代,珍重文物的古人並不一定這麼輕視這些殘瓷,有些特別珍貴的殘件,更被視若拱璧。如清初的乾隆皇帝,當時雖貴為天下第一大收藏家,庋藏珍寶無數,卻依然珍視殘損品。他吩咐仔細修補殘瓷的紀錄處處可見,如用蠟補胎「……太監高玉等交哥窯膽瓶一件(足破)。傳旨:著將破足補蠟。欽此」,又或是過火補釉「太監胡世傑交哥窯四方瓶一件(裡外缺釉,係養心殿庫貯,三等),均釉大碗一件(底上缺釉,無地方)。奉旨:著交九江關監督,將瓶碗上缺釉處,照樣經火補釉,得時送來」等等,希望儘量將瓷器修補得完美如新。

晚明文人也能欣賞殘補瓷器,雖然相關紀錄不多,不過在許多晚明繪畫裡,經常可以看到修補過的瓶瓶罐罐,擺放在文人的座榻之旁。與乾隆喜歡將殘損處掩飾的習慣不同,畫中這些殘瓷修補部分的鋦釘都描繪得很鮮明,或許是喜歡博古吧!修補器物所帶有的滄桑之感,似乎頗能契合晚明文人的審美趣味。

與中國一水之隔的日本人也喜歡欣賞修補的瓷器,他們珍惜陶瓷破損的偶然,並將這個偶然視作藝術創造的良機。日本的傳統大多用漆來修補,有時用金,偶而也有使用鋦釘的例子。生性浪漫的他們一向喜歡以陶瓷變幻的釉色來聯想,並以此為器物取名字,如奧高麗「深山路」茶碗、肩衝茶入「初花」等等。同樣的,當陶瓷的修補成為鑑賞的對象時,修補處的特徵也成為他們發想的靈感來源,諸如一件修補過的黑樂茶碗被取名為「破衣」,一件以銀釘加固的龍泉青瓷碗被取名「雨龍」等等,而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帶有傳奇色彩的南宋龍泉窯青瓷花口碗「螞蝗絆」了。

「螞蝗絆」據說是12世紀時,日本武將平重盛向杭州育王山施捨黃金後,從住持佛照禪師處所得到的回禮(按:有學者依據考古成果,認為應晚至13世紀中葉),在平重盛之後輾轉成為將軍足利義政(1449~1473)的收藏。大約此時,可能是因注入熱水而炸出裂璺,於是足利將軍派人持殘碗到中國尋找相同的替代物品。但在當時的明朝,市面上一時難以找到類似的南宋青瓷,於是只好以鋦釘加固後原件送還。扣上六個鋦釘的瓷碗,因釘子狀似蝗蟲,因而被命名「螞蝗絆」,至此此碗更受珍愛,歷經無數名人的遞藏,現今存於東京國立博物館之中。

由此故事可知,許多代代流傳的名器,正因其殘損的裂痕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反而讓觀者在欣賞時投射了更多的情感,增添了器物本身的價值。

欲知更多詳細內容,請見第213期《典藏‧古美術》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