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略美術館展新貌‧湯姆森收藏獻明珠
歷史超過一世紀、擁有近七萬件收藏的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美術館(Art Gallery of Ontario),於2002年在加拿大政府、安大略省和安大略文化魅力基金支持下啟動改造工程。此項費時六年、耗資2億5,400萬美元的工程,由甫獲第11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生成就金獅獎、出生於多倫多後移居美國加州的國際知名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操刀。美術館的新面貌訂於11月14日向大眾展現。
重新面世的美術館將與城市結合,新建築具標誌性的元素有:美術館內不規則下降的螺旋樓梯,獨特的雕塑畫廊──以戲劇性的玻璃設計和成排道格拉斯冷杉延伸至城市街區的「義大利畫廊」,以及可眺望城市景致的鈦金屬高塔,觀眾將置身於110間光線充足的展廳中欣賞超過四千件作品。改建後的美術館觀賞空間將新增約50%。
美術館重新開放的另一個焦點,落在加拿大首富──傳媒巨擘肯恩‧湯姆森(Ken Roy Thomson,1923~2008)累積半世紀的藝術收藏。此批收藏為數甚豐,高達兩千餘件,包括從早期基督教與中世紀藝術、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巴洛克時期工藝品、18與19世紀英國藝術、船舶模型、19與20世紀加拿大繪畫到中國鼻煙壺等。代表藏品有數件魯本斯成熟初期的傑作,如國際知名的〈屠殺無辜者(The Massacre of the Innocents)〉、12世紀馬姆斯伯里骨灰盒、中世紀象牙雕刻等數一數二的九百餘件歐洲藝術收藏,收藏主軸則為750餘件加拿大藝術,包括湯姆‧湯姆森(Tom Thomson)的七人社(Group of Seven)、加拿大大師科爾內留斯‧克里格霍夫(Cornelius Krieghoff)和大衛‧米爾納(David Milne)等人作品,內容豐富,展現收藏家廣泛的文化好奇心與獨一無二的個人特質,其收藏質量俱佳,頗受博物館研究人員推崇。此批收藏將以30個展廳呈現。除了捐贈收藏,湯姆森另捐贈超過上億美元予美術館改造工程,其中包括2,000萬美元的常態營運費用。
在湯姆森的一片歐美藝術收藏中,中國鼻煙壺看似另類,實符合其對精巧工藝的偏好,也具體而微地展現出中國藝術的精緻、傳奇、神話和民間傳說。倫敦古董商Robert Hall助其建立了約三百件的鼻煙壺收藏,其中115件將常態展出。湯姆森談到鼻煙壺時曾感性的說:「觸感很好。當你發現某項你愛的東西,你一定要觸摸它,持握它,過程中你會越來越接近並瞭解製作者。如果當你非常接近地感受和注視某件東西時,它讓你心跳加速,你就會知道它是為你而做的。」
湯姆森第一件購藏的鼻煙壺為具乾隆款的1736~1795年清乾隆〈象牙雕佛道人物鼻煙壺〉(6.3×5.1×2.5厘米),另一件出自北京造辦處的為清乾隆〈黃料雕仿古夔龍紋鼻煙壺〉(5.4×4.1×2.8厘米)。由於對擁有宮廷物件有興趣,此類鼻煙壺便成為收藏中的特色之一。他對自然的愛好也反映在有機材質的鼻煙壺藏品上,他認為琥珀是最可親的材質,加上因琥珀可吸納老虎靈魂而象徵勇氣的傳說,故琥珀鼻煙壺有14件之多,其中1780~1850年〈琥珀刻詩人孟浩然鼻煙壺〉(5.9×5.1×2.8厘米)十分可愛。另外一種是婆羅洲的犀鳥鳥喙,組織類似象牙但較軟(hornbill ivory),中心呈金色,邊緣則為紅色,十分珍罕,少見於鼻煙壺。湯姆森收有數件,包括1821~1850年清道光〈犀鳥喙刻老者與攜琴童子鼻煙壺〉(6.3×5.4×1.8厘米)和1800~1850年〈犀鳥喙素面龍紋鼻煙壺〉(6.3×5.3×1.7厘米)。
瓷製鼻煙壺則有1780~1820年〈粉彩瓷塑躺臥少女〉(3.8×8.6×3厘米)及〈粉彩瓷塑孩童〉(5.8×2.2×2.3厘米),皆十分俏皮可愛。玉和翡翠鼻煙壺有1780~1850年〈紫翡翠刻籃紋鼻煙壺〉(6×5×3.3厘米)及〈翡翠鼻煙壺〉(6.2×4×1.9厘米),同時期還有具迷人天然紋理的〈布丁石鼻煙壺〉(5.3×4.6×2.7厘米)。19世紀開始而於百年後達到巔峰的料器和水晶鼻煙壺,則有1780~1850年製、1910年葉仲三後繪〈水晶內繪魚藻紋鼻煙壺〉(6×3.4×1.6厘米)和約1910年馬少宣繪〈透明料內繪英雄(鷹熊)圖鼻煙壺〉(6.3×4×1.9厘米)。上述面貌豐富的鼻煙壺亦將於改建完成的美術館中展出。
肯恩‧湯姆森是1953年在英國南方小鎮伯恩茅斯(Bournemouth)度假時與藝術結緣,他當時受到維多利亞時期雕刻家班傑明‧薛佛頓(Benjamin Cheverton)刻的一對胸像所吸引,自此踏上藝術收藏之路直到生命終點。如長期為其服務的倫敦知名古董商Sam Fogg所言,不論歷史意義深重、高價值或不起眼的作品,肯恩‧湯姆森皆十分寶愛。周遭的親友和藝術顧問皆表示,在把玩或欣賞收藏時,他總是神采煥發,對於高超的技巧總是給予最大的敬意,不論是中世紀的象牙雕刻或拿破崙戰俘所做的船舶模型。肯恩‧湯姆森曾說,把玩藝術品讓他對藝術家創作過程感同身受。他亦對瞭解每件作品的歷史深感興趣,花費很大精神去追溯流傳過程,甚至遠溯至作品剛離開藝術家手中的時刻。
肯恩‧湯姆森是艦隊街湯姆森男爵一世(1st Baron Thomson of Fleet)洛依‧赫伯特‧湯姆森(Roy Herbert Thomson)與艾德娜夫婦(Edna Thomson)的獨子,出生於多倫多並於安大略北灣和多倫多長大,二次世界大戰時服役於皇家加拿大空軍,之後於英國劍橋大學取得經濟與法律學位,畢業後參與其父在南安大略剛起步的報業。其父於1954年移居蘇格蘭並買下《蘇格蘭人報》(Scotsman newspaper),肯恩成為加拿大的湯姆森報系總裁,然而英國報業迅速擴張,使他不得不舉家移居倫敦。1966年成為泰晤士報系副主席,1968年升為主席,1971年再升為總裁,直到1981年出售報社。1976年其父過世,他繼承家族事業和艦隊街湯姆森男爵二世的頭銜,然而行事十分低調,從不曾出席英國上議院,亦未曾在加拿大使用頭銜。
在肯恩的領導下,湯姆森報系在加拿大和美國迅速擴張,成為北美地區擁有最多日報的報業集團,其最自豪的成績為1980年取得加拿大《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因這是20多年前其父併購失敗的報紙。出版業之外,湯姆森事業還包括總部位在英國的旅遊公司、北海原油、加拿大歷史最悠久且規模最大的零售商──哈德遜灣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2000年撤出英國和北美報紙前(《環球郵報》除外),肯恩一直是全世界領先的資訊提供者。其父過世時,家族財產約5億美元,30年後肯恩過世,家族財產已高達210億美元,為加拿大首富且名列世界前十大富豪。
【典藏古美術2008年11月號】
重新面世的美術館將與城市結合,新建築具標誌性的元素有:美術館內不規則下降的螺旋樓梯,獨特的雕塑畫廊──以戲劇性的玻璃設計和成排道格拉斯冷杉延伸至城市街區的「義大利畫廊」,以及可眺望城市景致的鈦金屬高塔,觀眾將置身於110間光線充足的展廳中欣賞超過四千件作品。改建後的美術館觀賞空間將新增約50%。
美術館重新開放的另一個焦點,落在加拿大首富──傳媒巨擘肯恩‧湯姆森(Ken Roy Thomson,1923~2008)累積半世紀的藝術收藏。此批收藏為數甚豐,高達兩千餘件,包括從早期基督教與中世紀藝術、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巴洛克時期工藝品、18與19世紀英國藝術、船舶模型、19與20世紀加拿大繪畫到中國鼻煙壺等。代表藏品有數件魯本斯成熟初期的傑作,如國際知名的〈屠殺無辜者(The Massacre of the Innocents)〉、12世紀馬姆斯伯里骨灰盒、中世紀象牙雕刻等數一數二的九百餘件歐洲藝術收藏,收藏主軸則為750餘件加拿大藝術,包括湯姆‧湯姆森(Tom Thomson)的七人社(Group of Seven)、加拿大大師科爾內留斯‧克里格霍夫(Cornelius Krieghoff)和大衛‧米爾納(David Milne)等人作品,內容豐富,展現收藏家廣泛的文化好奇心與獨一無二的個人特質,其收藏質量俱佳,頗受博物館研究人員推崇。此批收藏將以30個展廳呈現。除了捐贈收藏,湯姆森另捐贈超過上億美元予美術館改造工程,其中包括2,000萬美元的常態營運費用。
在湯姆森的一片歐美藝術收藏中,中國鼻煙壺看似另類,實符合其對精巧工藝的偏好,也具體而微地展現出中國藝術的精緻、傳奇、神話和民間傳說。倫敦古董商Robert Hall助其建立了約三百件的鼻煙壺收藏,其中115件將常態展出。湯姆森談到鼻煙壺時曾感性的說:「觸感很好。當你發現某項你愛的東西,你一定要觸摸它,持握它,過程中你會越來越接近並瞭解製作者。如果當你非常接近地感受和注視某件東西時,它讓你心跳加速,你就會知道它是為你而做的。」
湯姆森第一件購藏的鼻煙壺為具乾隆款的1736~1795年清乾隆〈象牙雕佛道人物鼻煙壺〉(6.3×5.1×2.5厘米),另一件出自北京造辦處的為清乾隆〈黃料雕仿古夔龍紋鼻煙壺〉(5.4×4.1×2.8厘米)。由於對擁有宮廷物件有興趣,此類鼻煙壺便成為收藏中的特色之一。他對自然的愛好也反映在有機材質的鼻煙壺藏品上,他認為琥珀是最可親的材質,加上因琥珀可吸納老虎靈魂而象徵勇氣的傳說,故琥珀鼻煙壺有14件之多,其中1780~1850年〈琥珀刻詩人孟浩然鼻煙壺〉(5.9×5.1×2.8厘米)十分可愛。另外一種是婆羅洲的犀鳥鳥喙,組織類似象牙但較軟(hornbill ivory),中心呈金色,邊緣則為紅色,十分珍罕,少見於鼻煙壺。湯姆森收有數件,包括1821~1850年清道光〈犀鳥喙刻老者與攜琴童子鼻煙壺〉(6.3×5.4×1.8厘米)和1800~1850年〈犀鳥喙素面龍紋鼻煙壺〉(6.3×5.3×1.7厘米)。
瓷製鼻煙壺則有1780~1820年〈粉彩瓷塑躺臥少女〉(3.8×8.6×3厘米)及〈粉彩瓷塑孩童〉(5.8×2.2×2.3厘米),皆十分俏皮可愛。玉和翡翠鼻煙壺有1780~1850年〈紫翡翠刻籃紋鼻煙壺〉(6×5×3.3厘米)及〈翡翠鼻煙壺〉(6.2×4×1.9厘米),同時期還有具迷人天然紋理的〈布丁石鼻煙壺〉(5.3×4.6×2.7厘米)。19世紀開始而於百年後達到巔峰的料器和水晶鼻煙壺,則有1780~1850年製、1910年葉仲三後繪〈水晶內繪魚藻紋鼻煙壺〉(6×3.4×1.6厘米)和約1910年馬少宣繪〈透明料內繪英雄(鷹熊)圖鼻煙壺〉(6.3×4×1.9厘米)。上述面貌豐富的鼻煙壺亦將於改建完成的美術館中展出。
肯恩‧湯姆森是1953年在英國南方小鎮伯恩茅斯(Bournemouth)度假時與藝術結緣,他當時受到維多利亞時期雕刻家班傑明‧薛佛頓(Benjamin Cheverton)刻的一對胸像所吸引,自此踏上藝術收藏之路直到生命終點。如長期為其服務的倫敦知名古董商Sam Fogg所言,不論歷史意義深重、高價值或不起眼的作品,肯恩‧湯姆森皆十分寶愛。周遭的親友和藝術顧問皆表示,在把玩或欣賞收藏時,他總是神采煥發,對於高超的技巧總是給予最大的敬意,不論是中世紀的象牙雕刻或拿破崙戰俘所做的船舶模型。肯恩‧湯姆森曾說,把玩藝術品讓他對藝術家創作過程感同身受。他亦對瞭解每件作品的歷史深感興趣,花費很大精神去追溯流傳過程,甚至遠溯至作品剛離開藝術家手中的時刻。
肯恩‧湯姆森是艦隊街湯姆森男爵一世(1st Baron Thomson of Fleet)洛依‧赫伯特‧湯姆森(Roy Herbert Thomson)與艾德娜夫婦(Edna Thomson)的獨子,出生於多倫多並於安大略北灣和多倫多長大,二次世界大戰時服役於皇家加拿大空軍,之後於英國劍橋大學取得經濟與法律學位,畢業後參與其父在南安大略剛起步的報業。其父於1954年移居蘇格蘭並買下《蘇格蘭人報》(Scotsman newspaper),肯恩成為加拿大的湯姆森報系總裁,然而英國報業迅速擴張,使他不得不舉家移居倫敦。1966年成為泰晤士報系副主席,1968年升為主席,1971年再升為總裁,直到1981年出售報社。1976年其父過世,他繼承家族事業和艦隊街湯姆森男爵二世的頭銜,然而行事十分低調,從不曾出席英國上議院,亦未曾在加拿大使用頭銜。
在肯恩的領導下,湯姆森報系在加拿大和美國迅速擴張,成為北美地區擁有最多日報的報業集團,其最自豪的成績為1980年取得加拿大《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因這是20多年前其父併購失敗的報紙。出版業之外,湯姆森事業還包括總部位在英國的旅遊公司、北海原油、加拿大歷史最悠久且規模最大的零售商──哈德遜灣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2000年撤出英國和北美報紙前(《環球郵報》除外),肯恩一直是全世界領先的資訊提供者。其父過世時,家族財產約5億美元,30年後肯恩過世,家族財產已高達210億美元,為加拿大首富且名列世界前十大富豪。
【典藏古美術2008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