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正、保利、匡時器物春拍解析
今年(2011)6月,北京三家拍賣公司包括保利、匡時與東正的春拍成績已經出爐,總計人民幣85.86億元(以下皆以小數點後兩位四捨五入計。又,以下幣值皆為人民幣)的成績,又再度創下歷史新高。如果扣除今年以老店新開之姿的東正成績,即4億5,681萬元,那麼其他兩家的春拍總成績81.29億元,亦比去年(2010)同季由保利與匡時共同締造的43.97億元,還要多出37.33億元,成長幅度高達84.9%。
排名重新洗牌
先以拍賣公司的個別表現來看,北京地區四大指標型拍賣公司,今年春拍成績依然由保利以49項專場,總計61.28億元的佳績蟬聯冠軍寶座。而成績亦頗稱亮眼的中國嘉德,則以39項專場所締造出的50.91億元位居其次。至於去年同期分居第三、第四的北京翰海與北京匡時,今年春季拍賣猶分別以20項專場的24.58億元以及19項專場的20.01億元,維持不變的四強局勢。
不過倘若我們只以古董器物為計算標準,那麼前四大的順位排行,在北京東正的翻然鵲起下,竟也出現重新洗牌的有趣現象。今春北京地區的古董器物拍賣,由於保利一口氣推出15項專場,因此古董器物的總成績也由去年同期的5.67億元猛然增加到15.79億元,而多出來的10億元業績,也讓保利打下穩居第一的基礎。至於總成績位居第二的中國嘉德,加總今春12項專場的古董器物總成績亦高達12.24億元,同樣也保持名符其實的第二寶座。然而,原本位列第三的北京翰海,加總其6項與古董器物有關的專場成績,因為總數只達2.66億元,因此非但不能與北京匡時的6項古董器物的總成績4.39億元互別苗頭,更無法與北京東正僅以5項器物專場即創造出4.57億元的佳績相提並論。換句話說,經過重新改組的北京東正,儘管今春只推出5項古董器物專場而沒有書畫或當代藝術,但在古董器物方面的初試啼聲,卻一舉勇奪第三順位的季軍寶座,亮眼的成績表現委實讓人刮目相看。
北京東正清雍正〈青花折枝三多果浮雕蓮瓣紋橄欖尊〉,成交價人民幣3,450萬元。
再以個別拍品的表現與整體交易的盤勢觀察,北京春拍予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眾多拍品有如過江之鯽,但弔詭的是,多樣的購藏選擇其實並沒有撩動激烈的市場買氣,儘管綜觀今春的北京春拍不乏有百分百成交的「白手套」專場。但深入每個專場的個別拍品不難發現,今年北京春拍的古董專場人氣明顯不如以往,而且所成交的拍品,由於買家相互對決的氛圍冷淡,因此具體的成交價格,一來殊少有讓人為之驚豔的天價標的出現;二來即使成交的拍品,一般也多在低預估價與高預估價之間遊走。說得更露骨一些,今春的拍賣成績之所以猶能比去年同季出色,幾乎可以說是以數量堆累出來的加總數字好看而已。這種以量「製」價的吸金大法,其實也說明了各家拍賣公司目前正面臨頂級拍品愈來愈難尋覓,以及賣家普遍提高委託價格的「真氣反噬」,已然開始在市場運作中產生或多或少的經營衝擊。
東正表現不俗
北京6月舉辦的古董器物春拍,首先登場的是北京東正。北京東正過去雖沒有太多亮麗的成績表現,但經過改組後,由於總經理鄭健生曾有協助匡時器物徵件的實務經驗,而且他在兩岸三地擁有豐沛的人脈資源,因此改組後的首拍也獲得兩岸三地諸多行家的鼎力支持。根據筆者的比較觀察,東正的人氣指數不僅略勝保利與匡時兩家,同時所推出的5項古董器物專場中,更有包括「寄閑樓珍藏─中國古代象牙雕刻」、「寄閑樓珍藏─中國古代犀角雕刻」以及「玲瓏百態─中國古代生肖玉雕」3項專場以百分百成交,初試啼聲的不俗表現,可謂交出了第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北京東正清乾隆〈銅鎏金嵌百寶瑞獸香薰〉,成交價人民幣1069.5萬元。
欲知更多詳細內容,請見《典藏.古美術》雜誌第226期。
排名重新洗牌
先以拍賣公司的個別表現來看,北京地區四大指標型拍賣公司,今年春拍成績依然由保利以49項專場,總計61.28億元的佳績蟬聯冠軍寶座。而成績亦頗稱亮眼的中國嘉德,則以39項專場所締造出的50.91億元位居其次。至於去年同期分居第三、第四的北京翰海與北京匡時,今年春季拍賣猶分別以20項專場的24.58億元以及19項專場的20.01億元,維持不變的四強局勢。
不過倘若我們只以古董器物為計算標準,那麼前四大的順位排行,在北京東正的翻然鵲起下,竟也出現重新洗牌的有趣現象。今春北京地區的古董器物拍賣,由於保利一口氣推出15項專場,因此古董器物的總成績也由去年同期的5.67億元猛然增加到15.79億元,而多出來的10億元業績,也讓保利打下穩居第一的基礎。至於總成績位居第二的中國嘉德,加總今春12項專場的古董器物總成績亦高達12.24億元,同樣也保持名符其實的第二寶座。然而,原本位列第三的北京翰海,加總其6項與古董器物有關的專場成績,因為總數只達2.66億元,因此非但不能與北京匡時的6項古董器物的總成績4.39億元互別苗頭,更無法與北京東正僅以5項器物專場即創造出4.57億元的佳績相提並論。換句話說,經過重新改組的北京東正,儘管今春只推出5項古董器物專場而沒有書畫或當代藝術,但在古董器物方面的初試啼聲,卻一舉勇奪第三順位的季軍寶座,亮眼的成績表現委實讓人刮目相看。

再以個別拍品的表現與整體交易的盤勢觀察,北京春拍予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眾多拍品有如過江之鯽,但弔詭的是,多樣的購藏選擇其實並沒有撩動激烈的市場買氣,儘管綜觀今春的北京春拍不乏有百分百成交的「白手套」專場。但深入每個專場的個別拍品不難發現,今年北京春拍的古董專場人氣明顯不如以往,而且所成交的拍品,由於買家相互對決的氛圍冷淡,因此具體的成交價格,一來殊少有讓人為之驚豔的天價標的出現;二來即使成交的拍品,一般也多在低預估價與高預估價之間遊走。說得更露骨一些,今春的拍賣成績之所以猶能比去年同季出色,幾乎可以說是以數量堆累出來的加總數字好看而已。這種以量「製」價的吸金大法,其實也說明了各家拍賣公司目前正面臨頂級拍品愈來愈難尋覓,以及賣家普遍提高委託價格的「真氣反噬」,已然開始在市場運作中產生或多或少的經營衝擊。
東正表現不俗
北京6月舉辦的古董器物春拍,首先登場的是北京東正。北京東正過去雖沒有太多亮麗的成績表現,但經過改組後,由於總經理鄭健生曾有協助匡時器物徵件的實務經驗,而且他在兩岸三地擁有豐沛的人脈資源,因此改組後的首拍也獲得兩岸三地諸多行家的鼎力支持。根據筆者的比較觀察,東正的人氣指數不僅略勝保利與匡時兩家,同時所推出的5項古董器物專場中,更有包括「寄閑樓珍藏─中國古代象牙雕刻」、「寄閑樓珍藏─中國古代犀角雕刻」以及「玲瓏百態─中國古代生肖玉雕」3項專場以百分百成交,初試啼聲的不俗表現,可謂交出了第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欲知更多詳細內容,請見《典藏.古美術》雜誌第2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