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紀念館「建國一百年館藏經典作品展」

許多的博物館、美術館都有自己的經典館藏,國父紀念館也不例外。它的館藏可不只是和國父相關的文物,真正的國父真蹟墨寶僅有3件:〈博愛〉、〈天下為公〉和國父自傳手稿,而藏有最多珍貴文獻檔案的則是國民黨黨史館。實際上國父紀念館館藏最多的是台灣名家作品,7月2日至24日於中山國家畫廊舉辦「建國一百年館藏經典作品展」,打破既定印象,精彩獻寶。館藏五千選一百,評議審核過三關,品質百分百;書畫名家親手捐贈,真蹟百分百。

國父紀念館是一個多功能的文教機構,與專業博物館或美術館功能不同,故沒有編制研究單位,也未編列購買藝術品的預算。然而,中山國家畫廊向來為台北市內重要的展覽空間,館方亦舉辦多檔邀請展和專案活動,和藝術家們結緣,並成為水墨書畫的展覽重鎮,館藏中即有高達七成的水墨書畫作品。服務該館30年的展覽組主任梁竹生表示,「當時不少渡海來台的書畫家,對國父思想和故國鄉土有著濃厚的情愫,都拿出最好的作品捐贈。」

此次展覽為該館史上最大規模的館藏展,分為西畫與水墨二類,共百家百畫,清楚可見社會脈動與時代變遷,更有許多罕見的名家早期作品。西畫類中,可見翁倩玉的版畫〈綠葉翠歌〉,並具其簽名及版次編號;還有張旭光本人都想拿現今的畫作換回的〈藍色組曲〉,另有冉茂芹〈孫中山〉、馬白水〈教堂〉等諸多佳作。

國父紀念館「建國一百年館藏經典作品展」
黃君璧於1975年3月,為紀念國父50週年冥誕所作〈高山仰止〉,121×60厘米。

水墨類中,除有藝術家江明賢大讚為黃君璧代表作的〈高山仰止〉,眼尖的觀眾更可發現不少寫於1978年、為紀念蔣公逝世3週年的作品,如:江兆申〈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張光賓〈農莊春曉〉寫四合院台灣農村景色,並錄寫蔣中正文句「現代經濟的目的與我們現代化經濟的前提,乃在均富與安和」;沈耀初個性大寫意的〈墨梅〉,涂璨琳奼紫嫣紅〈國花〉、蔣青融雅逸清麗之〈梅花〉「清氣滿寰宇」,皆以梅花為題,競相爭秀;周澄〈松〉「耐霜雪凌雲霄,長青翠永不凋」、吳文彬〈陽明先生像〉等。而畫家們落款題寫「恭繪」、「恭畫」、「恭寫」,以及畫題選擇、題識內容,都反映出當時特殊的政治環境與時代氛圍。另外,呂佛庭〈北迴鐵路〉、林玉山〈石油化學工業〉則見證了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台灣所推行的基礎建設「十大建設」。

李奇茂〈奔騰〉,墨瀋淋漓,初看不似物象,經畫名點醒,直如萬馬奔騰;劉國松〈山水變奏曲〉20幅小圖氤氳變幻,山川如此多嬌、氣勢磅礡各成一世界等等。時代的巨輪不斷向前,過往的歲月未曾遺忘,諸多畫作是畫家的個人情思,也是歷史與社會的真實縮影。而館藏的書法作品未來亦可望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