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瑰寶:台北故宮舉辦法象風規金銅宗教文物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揭開序幕的「法象風規(Enduring Splendor)──彭楷棟先生遺贈文物特展」,為聞名於世的金銅佛收藏大家彭楷棟(新田棟一),捐贈台北故宮的48件金銅文物及一件西魏石刻〈坐佛四面龕像〉之特展。48件以造像為主之金銅文物,來源地域分布廣泛,包括南亞、東南亞及東亞各國,時代上起公元2世紀下至20世紀,上下近兩千年。涵括發源於印度之耆那教、佛教、印度教三大宗教傳統之藝術,計有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風格文物21件,東南亞風格文物七件,中、日、韓三國風格之造像共21件,包羅萬象,具體而微地展現亞洲精神文明之內涵。在不到半年內責任押運文物回台、開辦展覽的有限時間下,目前可以確定至少有八分之一強的文物,除了定期在日本各展覽展出,亦被東西洋學者收入其權威性的教科書式書籍,為世界學界熟悉。是展展至8月30日。以下擇要介紹,以饗讀者。

此批捐贈以佛教造像為主。南亞地區的精彩造像,首先有巴基斯坦古犍陀羅地區的〈青銅彌勒立像〉,時代約3到4世紀,1970年代便在日本大和文華館、奈良博物館等處展出。菩薩深目高鼻,五官立體感分明,有光素無文的圓盤形頭光。左手持修行者的淨瓶,右手施賜眾生無畏的無畏印。胸膛寬厚、體軀富體積感。全像保留從希臘、羅馬傳來對人體骨骼與肌肉結構的重視,富犍陀羅造像特色。




另一件出自鄰近地區,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的8世紀〈銅鎏金立佛〉,為印度地域佛教造像傳統互相融合創新之佳例。佛臉形圓潤,雙頰飽滿,結圓形螺髮,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握衣裙,穿通肩袈裟,其下部鑄刻出層疊垂墜的下襬。繼承西北印度犍陀羅造像體軀健碩之餘緒,但佛像之開臉、螺髮、合身貼體的袈裟下富有彈性的肌肉,則明顯受到笈多美術之影響。

而來自南方印度洋之珠、斯里蘭卡的9世紀〈銅鎏金釋迦佛坐像〉,為典型錫蘭造像之佳作。坐佛威儀堂堂,端正莊嚴,眼觀鼻端,如沉浸在甚深禪觀。著右袒式袈裟,手做定印,雙腿單盤,為此地造像特色之一,肉髻上方的智慧之焰則嵌有錫蘭特產之紅寶石。

而8到9世紀的〈度母三尊像〉,則為密教興起後產生的尊像。一手持蓮花、一手施與願印的度母,坐在由獅子撐舉的台座,兩旁有跪坐的供養人。婀娜多姿、手持長莖蓮的?侍,則與主尊的頭光合鑄在可拆卸的背板。此像應來自斯瓦特地區,是此時期較少有的女尊造像。捐贈文物中另有一件印度密教女尊像——9世紀〈一面四臂毘俱胝〉,小像錯銀錯銅,製作精細。佛母台座四面刻有應為梵字之銘文,但海內外尚無方家可釋讀。

東南亞風格文物有柬埔寨的四件肩輿配件,另有緬甸〈佛坐像〉及爪哇〈濕婆神立像〉等小品。東亞文物中,時代最早的一件重要文物,當屬5世紀北魏〈佛坐像〉,是少見的尺寸較大的中國早期金銅佛,為台北故宮楷棟堂北魏太和元年〈釋迦佛像〉之外,另一彌足珍貴的中國早期造像。比起後趙建武四年紀年(388)、舊金山亞洲博物館的佛坐像,在比例與鑄造上更自然、細節更細緻。佛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持袈裟的一角,在早期中國造像不多見。從鏽色觀察,應源出於西北的陝西等地。除此之外,彭楷棟逝世前捐贈的石刻〈坐佛四面龕像〉,此次一併展出,為難得的西魏紀年(大統十四年,548)石刻造像。龕像採硬山頂闕形結構,每面各開一龕,龕內皆為高浮雕造像。正面龕內刻坐佛三尊像、兩側分別雕菩薩立像一尊,背面龕內雕倚坐菩薩一尊,並於龕外兩側各淺浮雕一?侍菩薩,從其材質為黃華石觀察,應出自陝西。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典藏古美術2009年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