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院長鄭欣淼訪台親善之旅

座落於台北信義區的「雙清館」,鬧中取靜,是甫卸任「中華文物學會」和「清翫雅集」理事長職位的洪三雄之私人收藏處所。身為華人地區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收藏家團體「清翫雅集」的一員,洪三雄在鎏金佛像、石雕、唐卡、琺瑯器、銅爐、竹雕、漆器及文房方面收藏都相當知名。然而由於雙清館並未對外開放,外界只能由《雙清年鑑:30古吧2007~2010》、《雙清藏硯》、《雙清藏爐》、《雕刻之珍─明清竹/木刻精選》等圖錄略窺其部分藏品堂奧。

北京故宮院長鄭欣淼訪台親善之旅
雙清館主人洪三雄、陳玲玉伉儷與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中)合影。攝影/于愛娣。

而洪三雄在擔任「清翫雅集」理事長期間,曾促成2009年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辦「盛世氣象─海峽兩岸重要藏家文物收藏展」,這是繼1995年「台灣清翫雅集收藏文物精品展」後,清翫會員再度於北京故宮舉行的大型收藏展。緣此淵源,北京故宮院長鄭欣淼於11月16日抵台進行為期5天的參訪時,除了既定的官方行程,亦將雙清館列為參訪的重點。

鄭欣淼除了親自見證被譽為「足以與故宮媲美」的「清翫雅集」成員之收藏,在聚會中也特別強調近幾年兩岸故宮交流的經驗,包括為促成2009年10月北京與台北故宮合辦「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的兩岸文化破冰之旅,他與台北故宮院長周功鑫商定協議,在互信的基礎上共同解決了兩岸故宮交流時棘手的名稱問題;而關於最近成為焦點話題的《龍藏經》,在台北故宮決定進行複製作業時,鄭欣淼也促成北京故宮提供乾隆本《龍藏經》之部分數位影像檔,以解決台北故宮康熙本《龍藏經》第91函經葉因受潮無法揭開的難題。他表示「從故宮學的角度來看,兩岸的文物具有不可分割性,唯有暫時擱置爭議和岐見,相互體諒對方的立場,才能順利推動、建立合作機制,達成交流的真正目的。」此話一出,立即博得在場貴賓的滿堂采。

事實上,在拜訪雙清館之前,鄭欣淼即先參加了由兩岸故宮為「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所舉辦的「兩岸故宮第三屆學術研討會」,此外,他也特地前往台中霧峰北溝,走訪1949~1965年台北外雙溪故宮開放前、用來暫存國寶的山洞庫房,並至基隆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參觀現正展出的1949年招商局運送國寶文物來台之商船模型及檔案祕辛。對積極推動「故宮學」研究與促成2010年「兩岸故宮重走文物南遷路線」活動的鄭欣淼來說,此趟行程可說是別具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在雙清館聚會的來賓中,台灣當代翡翠藝術大師胡焱榮亦列席其間,他在10月甫將兩件玉雕代表作〈百年好合〉與〈一露甘甜〉捐贈給北京故宮。對此鄭欣淼提到:「這是北京故宮博物院首次典藏當代翡翠作品,而且是來自台灣藝術家的原創性,這也讓北京故宮與台灣民間的文化交流更上一層樓。」從維繫兩岸官方的互動,到加強中國大陸官方與台灣民間的交流,鄭欣淼本次台灣行,留下了豐碩、具體的成果。

北京故宮院長鄭欣淼訪台親善之旅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右二)凝神欣賞雙清館收藏的石雕佛像。攝影/于愛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