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藏視野漸寬‧各朝瓷器齊上榜
2008年中國瓷器前十大高價排行,清代乾隆官窯占四件,三件粉彩,一件青花;明代瓷器占三件,分別為鈞窯、釉裡紅和甜白釉,年代皆集中在15世紀前半的明代初期;南宋官窯兩件,元代青花一件,雖仍以明清官窯瓷器為多數,清代彩瓷也占一定比例,但已較往年減少,反之,宋元瓷器所占比例較往年提高。此外,單色釉瓷器達三件、青花兩件、窯變釉一件,居最高價者為南宋官窯等,由此數點觀之,顯示出中國瓷器市場益形多元,藏家買主購藏視野更加開闊,陶瓷相關知識更加深入。成交價與去年相比大體相若,成交地點仍以香港七件占大多數,其次中國兩件,紐約一件,香港高價瓷器的國際市場地位依舊不可動搖。至於成交時間則有八件落在上半年的春拍,兩件在秋拍,符合去年9月中旬後,全球性金融風暴爆發影響藝術市場交易的事實。十大高價瓷器詳細介紹如下。
第一名為香港蘇富比4月11日編號2601南宋〈官窯粉青釉紙槌瓶〉(高22.5厘米),小口,細長頸,豐肩,圓腹,全器滿施如絲緞般飽滿的粉青色釉,釉厚度在肩膀和足部變薄,故產生金線般的細長龜裂紋,器底刻寫「玉津園」三字,刻劃處發現硃砂顏料殘留,失去碟形口的長頸邊緣與器底鑲有金邊,購藏於二次大戰前的日本關西,1978年10月15日~11月12日曾於大阪市立美術館「宋元美術」特展展出,原估價待詢,底價超過5,500萬港元,成交價6,752萬7,500港元。 第二名為香港佳士得12月3日編號2388清乾隆〈御製粉紅地粉彩軋道蝴蝶瓶〉(高45.7厘米),器頸與器腹通體在粉紅色地上,以各色粉彩描繪姿態各異的蝴蝶飛舞於各種折枝花卉間,粉紅色地上滿施軋道紋樣,口沿處另飾黃地紫花,肩部飾如意雲飾帶,近足處飾含紋樣之花瓣形飾帶,為目前僅見例子。此瓶源於19世紀英國最負盛名的中國藝術品收藏──阿爾弗雷得‧莫里森(Alfred Morrison)的放山居(Fonthil)舊藏,阿爾弗雷得為英國19世紀平民首富紡織業大亨詹姆斯次子並繼承家業,畢生致力於藝術收藏。放山居珍藏傳至約翰‧莫里森手中時,此拍品方由英國學者詹寧斯(Soame Jenyns)收錄於其1951年的著作《Later Chinese Porcelain》中,預估價4,500萬~6,000萬港元,成交價5,330萬港元。
第三名為香港蘇富比4月11日編號2508的15世紀明代〈鈞窯天青釉仰鐘式花盆〉(高22厘米、徑28.2厘米),圈足微外撇,全器施天青色乳濁釉,口沿釉薄呈鐵褐色,內外壁有明顯的蚯蚓走泥痕,盆底有五圓孔,圈足內露胎呈深褐色,並有數字「二」戳印紋,為戴福保舊藏,1985年5月21日香港蘇富比上拍,收錄於2005年出版的《樂山堂藏瓷》。仰鐘式器形在鈞窯花盆中少見,器形、釉色、戳印數字皆相同的例子可見於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其他同器形但施紫紅釉且尺寸不一的數字鈞窯花盆可見於日本出光美術館和台北故宮。原估價待詢,成交價3,952萬7,500港元。
第四名為香港佳士得5月27日編號1566明洪武〈釉裡紅梅竹茶花紋軍持〉(高15.2厘米),小口出沿,短頸,扁球形腹,平底。一側有流,小口,包金,無執柄。通體釉裡紅紋飾,口下飾蓮瓣紋、忍冬紋,肩飾雲頭紋,腹繪竹、梅和牡丹紋,近足處飾蓮瓣紋一周。釉色潔白瑩潤,發色鮮明豔麗,原為Ruth Dreyfus所藏,後由賽克勒博士(Dr. Arthur M.Sackler)收藏,1994年12月1日於紐約佳士得拍賣。軍持是梵語「kundika」的音譯,為佛教僧侶和伊斯蘭教徒飲水或淨手所用的盛水用具。軍持屬於外銷瓷,明初洪武年間雖然一度實行海禁,但瓷器的出口卻沒有停止,作為宗教器物的軍持遠銷到亞洲、非洲和歐洲許多國家和地區。在東南亞就有釉裡紅和其他品種的軍持出土,表明了當時東南亞地區的教徒對中國軍持的賞識。原估價待詢,成交價3,392萬7,500港元。
第五名為香港佳士得5月27日編號1582清乾隆〈御製青花躍龍捧壽六方尊〉(高51厘米),器呈六方形,撇口,細長頸,頸飾螭龍耳,垂鼓肩,斂腹,底足外撇,通體以鈷藍青花描繪各式紋樣,口沿、肩及足牆均飾回紋,頸上下飾如意紋和蓮紋,中間飾篆體「壽」字,腹繪五爪龍抱篆體「壽」字珠寶,近足處繪蟬紋、螭龍紋和連珠紋,底書青花「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為乾隆督陶官唐英設計創新作品,乾隆七年的清宮檔案中有相關記載,北京故宮收有一相同物件,1998年11月香港佳士得和1994年香港蘇富比分別拍出相同器形和紋樣的黃地青花物件,先後經戴福保和Evelyn Annenberg Hall收藏。原估價待詢,成交價3,280萬7,500港元。
【典藏古美術2009年3月號】
第一名為香港蘇富比4月11日編號2601南宋〈官窯粉青釉紙槌瓶〉(高22.5厘米),小口,細長頸,豐肩,圓腹,全器滿施如絲緞般飽滿的粉青色釉,釉厚度在肩膀和足部變薄,故產生金線般的細長龜裂紋,器底刻寫「玉津園」三字,刻劃處發現硃砂顏料殘留,失去碟形口的長頸邊緣與器底鑲有金邊,購藏於二次大戰前的日本關西,1978年10月15日~11月12日曾於大阪市立美術館「宋元美術」特展展出,原估價待詢,底價超過5,500萬港元,成交價6,752萬7,500港元。 第二名為香港佳士得12月3日編號2388清乾隆〈御製粉紅地粉彩軋道蝴蝶瓶〉(高45.7厘米),器頸與器腹通體在粉紅色地上,以各色粉彩描繪姿態各異的蝴蝶飛舞於各種折枝花卉間,粉紅色地上滿施軋道紋樣,口沿處另飾黃地紫花,肩部飾如意雲飾帶,近足處飾含紋樣之花瓣形飾帶,為目前僅見例子。此瓶源於19世紀英國最負盛名的中國藝術品收藏──阿爾弗雷得‧莫里森(Alfred Morrison)的放山居(Fonthil)舊藏,阿爾弗雷得為英國19世紀平民首富紡織業大亨詹姆斯次子並繼承家業,畢生致力於藝術收藏。放山居珍藏傳至約翰‧莫里森手中時,此拍品方由英國學者詹寧斯(Soame Jenyns)收錄於其1951年的著作《Later Chinese Porcelain》中,預估價4,500萬~6,000萬港元,成交價5,330萬港元。
第三名為香港蘇富比4月11日編號2508的15世紀明代〈鈞窯天青釉仰鐘式花盆〉(高22厘米、徑28.2厘米),圈足微外撇,全器施天青色乳濁釉,口沿釉薄呈鐵褐色,內外壁有明顯的蚯蚓走泥痕,盆底有五圓孔,圈足內露胎呈深褐色,並有數字「二」戳印紋,為戴福保舊藏,1985年5月21日香港蘇富比上拍,收錄於2005年出版的《樂山堂藏瓷》。仰鐘式器形在鈞窯花盆中少見,器形、釉色、戳印數字皆相同的例子可見於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其他同器形但施紫紅釉且尺寸不一的數字鈞窯花盆可見於日本出光美術館和台北故宮。原估價待詢,成交價3,952萬7,500港元。
第四名為香港佳士得5月27日編號1566明洪武〈釉裡紅梅竹茶花紋軍持〉(高15.2厘米),小口出沿,短頸,扁球形腹,平底。一側有流,小口,包金,無執柄。通體釉裡紅紋飾,口下飾蓮瓣紋、忍冬紋,肩飾雲頭紋,腹繪竹、梅和牡丹紋,近足處飾蓮瓣紋一周。釉色潔白瑩潤,發色鮮明豔麗,原為Ruth Dreyfus所藏,後由賽克勒博士(Dr. Arthur M.Sackler)收藏,1994年12月1日於紐約佳士得拍賣。軍持是梵語「kundika」的音譯,為佛教僧侶和伊斯蘭教徒飲水或淨手所用的盛水用具。軍持屬於外銷瓷,明初洪武年間雖然一度實行海禁,但瓷器的出口卻沒有停止,作為宗教器物的軍持遠銷到亞洲、非洲和歐洲許多國家和地區。在東南亞就有釉裡紅和其他品種的軍持出土,表明了當時東南亞地區的教徒對中國軍持的賞識。原估價待詢,成交價3,392萬7,500港元。
第五名為香港佳士得5月27日編號1582清乾隆〈御製青花躍龍捧壽六方尊〉(高51厘米),器呈六方形,撇口,細長頸,頸飾螭龍耳,垂鼓肩,斂腹,底足外撇,通體以鈷藍青花描繪各式紋樣,口沿、肩及足牆均飾回紋,頸上下飾如意紋和蓮紋,中間飾篆體「壽」字,腹繪五爪龍抱篆體「壽」字珠寶,近足處繪蟬紋、螭龍紋和連珠紋,底書青花「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為乾隆督陶官唐英設計創新作品,乾隆七年的清宮檔案中有相關記載,北京故宮收有一相同物件,1998年11月香港佳士得和1994年香港蘇富比分別拍出相同器形和紋樣的黃地青花物件,先後經戴福保和Evelyn Annenberg Hall收藏。原估價待詢,成交價3,280萬7,500港元。
【典藏古美術2009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