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狷夫紀念展‧蒐尋精品
良渚文化光輝燦爛的文明已是舉世聞名了,公眾,尤其是收藏界的朋友們說起良渚文化,無不對良渚古玉津津樂道。確實良渚古玉的光芒太奪目了,使大家一提起良渚文化,馬上聯想到的就是玉。筆者數十年考古發掘和研究的經歷,認為良渚文化有三大「高、精、尖」產品,即玉、漆、絲。甚至可以說,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物質代表就是玉、漆、絲,可以加上後來發明的瓷器,共同作為物質的代表,深刻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
大家深思一下:玉,是從自然界的石頭中選擇獲得的,所謂「石之美者」;漆,是從漆樹中流出的汁液;絲,是從昆蟲──蠶的分泌物抽絲形成的。我們的老祖宗從這些物質的東西中選出來製作成器,賦予精神層面上的高深內涵,充滿了大智慧,幾千年來長久地影響著中華民族,並擴展到世界各地,真是偉大至極。 從考古發現來說,玉器的出土已是成千上萬,僅良渚文化玉器,江蘇、浙江、上海的發掘品已超過萬件;而漆和絲,都是有機物,除非是特定的埋葬條件,一般情況都已腐朽不存。下面筆者就來講一個良渚文化嵌玉漆杯的故事。
1986年5月8日筆者任領隊的考古隊正式進駐浙江餘杭的反山工地,遵循考古發掘的操作規程,我們布方、揭表土、下挖,一切工作有序進行。發掘已經20天了,下挖深度已達160厘米了,除了發現、清理了11座東漢時期的磚室墓,良渚文化墓葬不見蹤影,但從5月29日下午開始,筆者已經慎重作出了在3號探方內一處封閉的土色土質邊框中向下發掘的決定,這裡一般讀者可能看不明白,需要作一些解讀。考古學者的野外發掘功夫,其實簡而言之,就是辨土和找邊,在不同時期中人類活動形成的土層中,分辨出不同的土質土色,從而正確地劃分地層和考古單元,最終確定不同土層所處的歷史座標,這是考古發掘的基本功,也是需要長期野外操作的經驗積累。在3號探方中下挖的過程中,形成一個310×165厘米的土坑,這個坑其實就是良渚文化的墓葬,確定以後編號為「餘反M12」,(上層的東漢墓葬已編號為「餘反M1~M11」)。這座「餘反M12」就是隨葬了「琮王」、「鉞王」等647件玉器的良渚文化「王陵」大墓。
從5月29日下午開始的餘反M12發掘,由筆者和考古技工陳越南一起操作,真可謂小心翼翼,每挖一小鏟土,都需仔細觀察,下挖10厘米,就要對邊和面審視一次,收工的時候還要打掃乾淨,把土坑用薄膜蓋好。直到5月31日,這個土坑已深達110厘米,清理的時候人要爬上爬下了,清理出所有的土中卻都不見任何遺物。
春夏之交,雷雨已是常來,5月31日下午3點左右,雷聲隆隆,烏雲壓陣,筆者走上3號探方160厘米高的北隔梁,與另外二位考古隊員商量應對雷雨的措施,不一會兒,仍在土坑中清理的陳越南手托一小塊黏有小玉粒和漆皮的土塊,從土坑中爬上來,又慢慢地走到隔梁下端,急促地說:「王老師,你看這是什麼?」筆者彎腰一瞅,急忙從160厘米高的隔梁上跳了下來(這是違反工地規則的,但當時顧不了這些了),快步走到坑邊,翻身爬入土坑中,在坑的北端俯身察看,一小塊火柴盒大小的範圍內,紅色的是漆皮,白色的是小玉粒,與陳越南手托的小土塊正好對應吻合。緊跟在我身後的陳越南給我遞一把小手鏟,我拿過就丟在一旁,從邊上的竹編土箕上折了一段竹片,輕輕地去剝剔那片剛剛露出的漆皮,大約不到十分鐘,筆者腰也痠了,汗也流下來了,眼前不足香煙盒大小的範圍內,朱紅色的漆皮上嵌滿了大小不等的玉粒。此時零星的雨點已在飄落,筆者用數層薄膜把清理的地方嚴密蓋好,鋪上泥土,全坑清理乾淨,再用整幅薄膜把全土坑蓋好加固,同時小聲叮囑陳越南不要宣揚挖到了什麼「寶貝」。當然在鋪蓋前,已悄悄讓另二位考古隊員觀看了剛才剝剔的現場遺物,同時筆者又在土坑中段用竹片挖開了一件玉琮的射口部分,心中的激動難以抑制,只是為安全計,表面上不動聲色罷了。
安排好一切,讓民工趕快提前收工,我們考古人員巡看工地一圈,此時急風驟雨,伴著閃電雷鳴已是呼嘯而降,我們大步跑回駐地,短短十分鐘已淋成落湯雞。如果不是此時此刻,一定要埋怨一通,而當時除了興奮,內心最急切的就是盼著探究這座墓葬內還會有什麼樣的「寶貝」!簡單的洗刷後,換了乾衣服,拉大嗓門對房東說:「晚飯多炒幾個菜,酒還有多少,今天要多喝點!」筆者喜酒,海內外的朋友都是知曉的,在考古工地上午餐是不准喝的,晚飯時是必喝的,在家不在都一樣。喝酒好了,筆者從未寫過,這裡一則遵編者之囑,說一說添趣;更重要的是想說,筆者喝過的酒無法記,但1986年5月31日晚上,在餘杭反山考古工地這頓酒(筆者大約喝了至少二斤以上的黃酒),是永遠銘刻在記憶中了!筆者邊喝邊和大家聊天,話一定說了不少,在場的同行一定記得筆者說的:「今天的發現日子,一定會載入考古史冊!」
反山良渚文化貴族墓地的重大發現,就不在此文詳說了,被評上「七五計畫」的十大考古新發現,入選百年考古重大發現等榮譽也眾所周知,迄今為止,良渚文化最高等級的貴族墓地非反山莫屬。我們還是繼續說嵌玉漆杯的事。
隨著發掘工作的進程,包括嵌玉漆杯的餘反M12基本清理出全貌,做完繪圖、照相、錄相等,野外發掘最後的工序就是起取隨葬品了。一般而言,對陶、石質的器物,只要對照平面圖、編號等,寫上標籤放入器物一齊起取包裝即可,但特殊器物就需要周密準備,如對良渚玉器,筆者在〈良渚玉器的故事〉一文中已有描述,而漆器、又是朽入土中的漆器,該如何取出?考古界還是前所未有。 我們先來瞭解一下嵌玉漆杯在墓中的原狀。經過精心的剝剔,位於墓內腳端右上角的部位平置這件漆杯,推測原來是立放的,周圍稍空,無法得知何時倒下的,但從整體狀況可斷定,倒下時杯體是完好的。我們在野外就能看清這是倒下來的帶把杯子,朱紅色的漆塗滿全器,器表嵌了數十顆小玉粒,顯得起伏不平,而且杯子顯然已被壓扁了(或者胎骨腐朽而塌平了),在土層下還有另一半面。筆者當時憑自己的考古經驗,隱約就主張邊泥整體起取,但技術上如何保證不散架是心中無底的,即使起取成功,怎樣才能修復?而今後的保護措施又怎樣?面對這樣一件極其罕見的良渚文化珍品,心中十分擔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馬上想到的是請上海博物館幫忙,時任副館長的黃宣佩先生是考古界的前輩,他在6月2日就已到過反山工地。一接我們電話,非常熱情地就答應了我們的請求。6月15日,黃副館長等上海博物館一行偕同吳福寶師傅同車到達反山。吳師傅住了下來,與我們共同工作了十天。
吳福寶師傅(1926~1988),蘇州人,從14歲開始就在古董店當學徒,掌握了不少文物修復的絕活,是上海博物館著名的技師。
吳師傅仔細察看了現場後,也主張整體起取。吳師傅是一位認真的人,考慮周到,工作踏實,操作細心,筆者與他在反山工地相處十天,留下深刻印象,此文瑣碎細節不盡詳述,僅把在他指導和一起操作的起取嵌玉漆杯的全過程描述如下: 用馬口鐵做成比漆器略大的無底框子,把漆器四周的泥土挖切整齊;然後把馬口鐵框子套住,一定要緊密,防止鬆散,慢慢用木棒輕輕打壓框子,並小心清理掉下面的泥土,估計到了不會碰到漆器的深度時再往裡掏土,框子全部套住漆器後,把框子捆綁結實;接下來將棉紙一層一層地鋪在漆器面上,一定要服貼,不留空隙;然後在綿紙上注入稀石膏,待石膏硬結後加蓋馬口鐵蓋板;最後將馬口鐵的底板插入框子底部,輕輕搬起,全部用繩子捆結實。
反山發掘結束後,筆者於10月把待修復的漆器等送到上海博物館吳師傅處,翌年初夏曾去探望過他(已得知他胃病加重,後來診斷為胃癌),經過吳師傅精心工作,大致是開封、剔泥、清器、加固這幾道操作順序,這些看似簡單的步驟,都是吳師傅一個人默默地在做,包含了非常高超的工藝水準。當時筆者除了看到修復後的嵌玉漆杯,吳師傅還對筆者說:「你現在不能拿回去,我要照樣做一件複製品,用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脫水後的木材做胎……」不曾想到,這是筆者與吳福寶師傅最後一次晤面,一年後,筆者再去上海時,是參加吳福寶師傅的追悼會!斯人已逝,經他親手修復的文物珍品永存!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典藏古美術2009年04月號】
大家深思一下:玉,是從自然界的石頭中選擇獲得的,所謂「石之美者」;漆,是從漆樹中流出的汁液;絲,是從昆蟲──蠶的分泌物抽絲形成的。我們的老祖宗從這些物質的東西中選出來製作成器,賦予精神層面上的高深內涵,充滿了大智慧,幾千年來長久地影響著中華民族,並擴展到世界各地,真是偉大至極。 從考古發現來說,玉器的出土已是成千上萬,僅良渚文化玉器,江蘇、浙江、上海的發掘品已超過萬件;而漆和絲,都是有機物,除非是特定的埋葬條件,一般情況都已腐朽不存。下面筆者就來講一個良渚文化嵌玉漆杯的故事。
1986年5月8日筆者任領隊的考古隊正式進駐浙江餘杭的反山工地,遵循考古發掘的操作規程,我們布方、揭表土、下挖,一切工作有序進行。發掘已經20天了,下挖深度已達160厘米了,除了發現、清理了11座東漢時期的磚室墓,良渚文化墓葬不見蹤影,但從5月29日下午開始,筆者已經慎重作出了在3號探方內一處封閉的土色土質邊框中向下發掘的決定,這裡一般讀者可能看不明白,需要作一些解讀。考古學者的野外發掘功夫,其實簡而言之,就是辨土和找邊,在不同時期中人類活動形成的土層中,分辨出不同的土質土色,從而正確地劃分地層和考古單元,最終確定不同土層所處的歷史座標,這是考古發掘的基本功,也是需要長期野外操作的經驗積累。在3號探方中下挖的過程中,形成一個310×165厘米的土坑,這個坑其實就是良渚文化的墓葬,確定以後編號為「餘反M12」,(上層的東漢墓葬已編號為「餘反M1~M11」)。這座「餘反M12」就是隨葬了「琮王」、「鉞王」等647件玉器的良渚文化「王陵」大墓。
從5月29日下午開始的餘反M12發掘,由筆者和考古技工陳越南一起操作,真可謂小心翼翼,每挖一小鏟土,都需仔細觀察,下挖10厘米,就要對邊和面審視一次,收工的時候還要打掃乾淨,把土坑用薄膜蓋好。直到5月31日,這個土坑已深達110厘米,清理的時候人要爬上爬下了,清理出所有的土中卻都不見任何遺物。
春夏之交,雷雨已是常來,5月31日下午3點左右,雷聲隆隆,烏雲壓陣,筆者走上3號探方160厘米高的北隔梁,與另外二位考古隊員商量應對雷雨的措施,不一會兒,仍在土坑中清理的陳越南手托一小塊黏有小玉粒和漆皮的土塊,從土坑中爬上來,又慢慢地走到隔梁下端,急促地說:「王老師,你看這是什麼?」筆者彎腰一瞅,急忙從160厘米高的隔梁上跳了下來(這是違反工地規則的,但當時顧不了這些了),快步走到坑邊,翻身爬入土坑中,在坑的北端俯身察看,一小塊火柴盒大小的範圍內,紅色的是漆皮,白色的是小玉粒,與陳越南手托的小土塊正好對應吻合。緊跟在我身後的陳越南給我遞一把小手鏟,我拿過就丟在一旁,從邊上的竹編土箕上折了一段竹片,輕輕地去剝剔那片剛剛露出的漆皮,大約不到十分鐘,筆者腰也痠了,汗也流下來了,眼前不足香煙盒大小的範圍內,朱紅色的漆皮上嵌滿了大小不等的玉粒。此時零星的雨點已在飄落,筆者用數層薄膜把清理的地方嚴密蓋好,鋪上泥土,全坑清理乾淨,再用整幅薄膜把全土坑蓋好加固,同時小聲叮囑陳越南不要宣揚挖到了什麼「寶貝」。當然在鋪蓋前,已悄悄讓另二位考古隊員觀看了剛才剝剔的現場遺物,同時筆者又在土坑中段用竹片挖開了一件玉琮的射口部分,心中的激動難以抑制,只是為安全計,表面上不動聲色罷了。
安排好一切,讓民工趕快提前收工,我們考古人員巡看工地一圈,此時急風驟雨,伴著閃電雷鳴已是呼嘯而降,我們大步跑回駐地,短短十分鐘已淋成落湯雞。如果不是此時此刻,一定要埋怨一通,而當時除了興奮,內心最急切的就是盼著探究這座墓葬內還會有什麼樣的「寶貝」!簡單的洗刷後,換了乾衣服,拉大嗓門對房東說:「晚飯多炒幾個菜,酒還有多少,今天要多喝點!」筆者喜酒,海內外的朋友都是知曉的,在考古工地上午餐是不准喝的,晚飯時是必喝的,在家不在都一樣。喝酒好了,筆者從未寫過,這裡一則遵編者之囑,說一說添趣;更重要的是想說,筆者喝過的酒無法記,但1986年5月31日晚上,在餘杭反山考古工地這頓酒(筆者大約喝了至少二斤以上的黃酒),是永遠銘刻在記憶中了!筆者邊喝邊和大家聊天,話一定說了不少,在場的同行一定記得筆者說的:「今天的發現日子,一定會載入考古史冊!」
反山良渚文化貴族墓地的重大發現,就不在此文詳說了,被評上「七五計畫」的十大考古新發現,入選百年考古重大發現等榮譽也眾所周知,迄今為止,良渚文化最高等級的貴族墓地非反山莫屬。我們還是繼續說嵌玉漆杯的事。
隨著發掘工作的進程,包括嵌玉漆杯的餘反M12基本清理出全貌,做完繪圖、照相、錄相等,野外發掘最後的工序就是起取隨葬品了。一般而言,對陶、石質的器物,只要對照平面圖、編號等,寫上標籤放入器物一齊起取包裝即可,但特殊器物就需要周密準備,如對良渚玉器,筆者在〈良渚玉器的故事〉一文中已有描述,而漆器、又是朽入土中的漆器,該如何取出?考古界還是前所未有。 我們先來瞭解一下嵌玉漆杯在墓中的原狀。經過精心的剝剔,位於墓內腳端右上角的部位平置這件漆杯,推測原來是立放的,周圍稍空,無法得知何時倒下的,但從整體狀況可斷定,倒下時杯體是完好的。我們在野外就能看清這是倒下來的帶把杯子,朱紅色的漆塗滿全器,器表嵌了數十顆小玉粒,顯得起伏不平,而且杯子顯然已被壓扁了(或者胎骨腐朽而塌平了),在土層下還有另一半面。筆者當時憑自己的考古經驗,隱約就主張邊泥整體起取,但技術上如何保證不散架是心中無底的,即使起取成功,怎樣才能修復?而今後的保護措施又怎樣?面對這樣一件極其罕見的良渚文化珍品,心中十分擔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馬上想到的是請上海博物館幫忙,時任副館長的黃宣佩先生是考古界的前輩,他在6月2日就已到過反山工地。一接我們電話,非常熱情地就答應了我們的請求。6月15日,黃副館長等上海博物館一行偕同吳福寶師傅同車到達反山。吳師傅住了下來,與我們共同工作了十天。
吳福寶師傅(1926~1988),蘇州人,從14歲開始就在古董店當學徒,掌握了不少文物修復的絕活,是上海博物館著名的技師。
吳師傅仔細察看了現場後,也主張整體起取。吳師傅是一位認真的人,考慮周到,工作踏實,操作細心,筆者與他在反山工地相處十天,留下深刻印象,此文瑣碎細節不盡詳述,僅把在他指導和一起操作的起取嵌玉漆杯的全過程描述如下: 用馬口鐵做成比漆器略大的無底框子,把漆器四周的泥土挖切整齊;然後把馬口鐵框子套住,一定要緊密,防止鬆散,慢慢用木棒輕輕打壓框子,並小心清理掉下面的泥土,估計到了不會碰到漆器的深度時再往裡掏土,框子全部套住漆器後,把框子捆綁結實;接下來將棉紙一層一層地鋪在漆器面上,一定要服貼,不留空隙;然後在綿紙上注入稀石膏,待石膏硬結後加蓋馬口鐵蓋板;最後將馬口鐵的底板插入框子底部,輕輕搬起,全部用繩子捆結實。
反山發掘結束後,筆者於10月把待修復的漆器等送到上海博物館吳師傅處,翌年初夏曾去探望過他(已得知他胃病加重,後來診斷為胃癌),經過吳師傅精心工作,大致是開封、剔泥、清器、加固這幾道操作順序,這些看似簡單的步驟,都是吳師傅一個人默默地在做,包含了非常高超的工藝水準。當時筆者除了看到修復後的嵌玉漆杯,吳師傅還對筆者說:「你現在不能拿回去,我要照樣做一件複製品,用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脫水後的木材做胎……」不曾想到,這是筆者與吳福寶師傅最後一次晤面,一年後,筆者再去上海時,是參加吳福寶師傅的追悼會!斯人已逝,經他親手修復的文物珍品永存!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典藏古美術2009年0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