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 / 僅存 / 國寶,小心用辭

自去年(2011)年底中國國家林業局為保育瀕危動物下達犀角、象牙雕刻全面禁止拍賣規定,到今年5月當代藝術品自海外進口中國逃漏稅案件所引發的藝術品關稅問題,再到7月2日中國文物局一口氣發布了三項規定,包括〈關於進一步做好文物拍賣標的審核工作〉以規範拍賣圖錄的用字遣詞與八類禁拍文物、〈關於加強對文物鑑定類廣播電視節目管理的通知〉以導正偏失的宣傳角度,以及〈中國文物、博物館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以強化文物工作者的紀律,在在顯示有關當局長期關注文物交易與宣導等各方面的表現,企圖維護交易秩序、建立安全環境和導正不良風氣的用心。

7月2日中國文物局三項規定布達的背景,出於文物拍賣市場目前存在的種種問題,像是2010年以來,由博物館專家學者與拍賣公司等各方涉入的「金縷玉衣」、「漢代玉凳」和「壺王」等不實鑑定事件,引起廣泛的輿論迴響和公眾質疑,導致文物鑑定的誠信和政府管理部門的公信力面臨極大的危機。而目前全中國17個電視台即開辦了20多個文物鑑寶類節目,十分熱門,然內容上過度關注文物的經濟價值,有的上鏡文物涉嫌違法,節目邀請所謂的「專家」對文物評價亦未能獲得業內人士的認同,有誤導一般大眾鑑賞與收藏觀念之嫌。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便指出四大亂象:第一,個別拍賣企業「知假拍假」。第二,少數文物鑑定人員職業道德缺失,虛假鑑定,影響惡劣。第三,一些電視節目為追求收視率,片面強調文物經濟價值,甚至違規從事文物現場交易。第四,古玩舊貨市場未受有效監管,為盜竊、盜掘、走私文物提供了銷贓管道。

上述諸法令與規定皆立意良善,只是一把劍有兩面刃,法令也存在適用性與副作用的問題,且加強管理並不一定抓得到壞人,如果反而抑制了產業的生存與發展,得失之間,孰輕孰重,不可不慎。犀角、象牙雕刻全面禁止拍賣的結果是,中國大陸不論新品加工或古董藝術的犀角、象牙雕刻市場瞬間凍結,高額的關稅和交易環節增值稅等綜合稅率則可能導致中國大陸當代藝術畫廊將因此倒閉、外移,進一步造成當代藝術市場的衰退,與兩者相關的鑑賞與收藏風氣亦將進而消退,影響不可不謂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