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的詩與畫

詩人為何要作畫?畫家又為何要寫詩?或許凝練的瞬間與流動的時空之間終究有段微妙的界線,於是吸引著藝術家尋覓創作的另一項可能;也或許「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文化全才觀下的文人思想養成與精神性的自由,形塑了藝術家的性格。對於諾貝爾文學獎桂冠得主高行健而言,繪畫可說是從小既有的興趣,只是人生的轉折處讓他選擇了外文而非專職藝術家。直到近年來,他對小說、戲劇以外的興趣,包括詩作、水墨繪畫、攝影、錄像等創作領域才漸漸為人所知悉。

此次高行健在亞洲藝術中心的「光與影」個展除了展出水墨畫作外,個展期間也將同時放映其實驗影片《洪荒之後》,以及早期短片《側影與背影》。對高行健而言,語言並非一種純然的聽覺,它需要經過大腦翻譯、運作,但是純粹的聲音卻不用。因此他希望嘗試製作打破敘述結構、無台詞,由演員的肢體、表情,以及聲響組合而成的電影。結合其個人繪畫創作、舞蹈與音響的《洪荒之後》,正是他對「電影擺脫敘事後,還可以是藝術嗎?」的再次提問與試驗。

除了早期的紙本水墨,此次較為特別的是近20幅於油彩畫布上創作的水墨作品。而此批材質特殊,又有其一貫寧靜悠遠特質的作品,也在甫一推出即受藏家廣泛青睞。至於為何要在畫布上表現水墨?坦言一開始純粹只是因為在法國宣紙取得不易的高行健,在此一創作歷程中逐漸形塑出個人的探求。水墨是否只能受限於宣紙的尺寸而無法做大尺幅表現?是否不能表現光影?畫布上又該如何傳達水墨渲染或自身墨色的韻味?一連串提問與摸索的成果也就這麼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談及繪畫創作中為何獨好人物的側影與背影,欠缺具體的面部影像或描繪?高行健以為影像不是為了具體描摹,而是喚起人們的聯想。那一種撩撥、勾起的情感在視覺創作上是重要的,而這與寫作不同。即便文學中的人物,對他而言重要的也不是身分、性格、特質等描述,而是如何以一個人物的觀點來觀看萬物。誰在說話?任何語言的寫作中,你、我、他三個人稱就像三個角度與象限,我們透過不斷轉換人稱與視角,而非視覺,形塑了立體的心理感受。或許就在這字裡行間內,我們依稀明白詩人為何要作畫了。

宜勳、高行健、李敦朗與李宜霖(由左至右),於展覽開幕現場合影。(攝影/林亞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