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藝術市場現象

擔任「改造歷史」大展台灣區策展人的高千惠,對於此次展覽裡中國大陸展區中,商業機制的涉入,有其獨到的觀察與批判。並比較新興的中國大陸藝術收藏市場裡,歐美藝術收藏市場、藝術家創作的不同。以下,是高千惠的觀察。

這次的改造歷史展覽,大陸地區的藝術作品,感覺是有商業市場的運作,台灣地區應是乾淨的,在現場可鑑之,它力求美術館式的非賣品展現目標。我過去一直不涉入藝術市場領域,但針對中國大陸藝術市場的崛起現象,卻不能忽略市場這個區塊的力量。此次台灣展區雖不涉及商業行為,純粹在於爭取被看到的機會,但是身在大展現場,我還是觀察到一些有關華人藝術市場的獨特現象。

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這個展場,我發現一個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圈獨特的現象,可謂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切片之一,那就是在現場裡出現口耳相傳的推薦。現場總有人用耳語來傳播那位藝術家「深具潛力」,造成一窩蜂的認知現象。然而,你如果有機會去對照中國大陸部份媒體的報導,在展覽前,那些藝術家的名字已不斷出現了,這應該算是一種操作上的斧鑿痕跡。

如果藏家只因為口耳相傳而去購買藝術品,那麼這個市場是非常幼稚的。為什麼藏家只看到這些別人想讓他看到的呢?這樣的操作手法,讓我十分感慨。中國當代藝術的高價神話都已經崩盤了,還這樣操作的話,令人惋惜。

台灣策展人高千惠。


市場天王的挑戰?

學術與市場原本應該有一個距離,但如果藝術市場要以高價排名來書寫藝術史,那麼,近些年的市場藝術史則是不穩定的。許多高價的創作者,作品形式內容都還很粗糙。一些藝術市場人士也不真的尊重藝術文字的評介,他們只是要書寫者從事蓋章式的背書,文字可刪可改,或以高價買之。這現象,使書寫者對書寫藝術市場紅牌藝術家,失去榮譽感。如今,如果藝術市場界仍相信用「葡式蛋塔」的熱炒方法,再製造一組天王,那這些天王的在位時間也不會太久。

昔日天王,有其歷史興衰背景。當年後八九這一批藝術家,到了21世紀,其作品價值已包括過去那段時間的獨有年代性。比如說,張曉剛和方力鈞等人的人像作品,原本有其年代、歷史代表意義,如今,當他們轉變成為個人語彙或迎合世俗品味的創作,其新作品強度,自然沒有前期作品那麼具年代力量。他們從過去的「the one」,變成「one of the many」。這不僅僅是這幾位天王的問題。當數百位上千件作品被放在一個展場,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成為「one of the many」。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告訴你,在其間發現新秀某某某,你相信嗎?我個人印象較深的都是影錄,因為那樣的區隔空間,你至少可以花多一點時間閱讀。

這次展覽,也發現一些年長藝術家長期被藝壇所忽略,單從學術上的創作力,我看到了陳丹青和尚揚對東西藝術史的當代性新詮釋,其中,尚揚是我近幾年一直默默觀看的一位創作者。從2008年北京雙年展發現他的「山系列」,到改造歷史展覽的數件大作,都是我駐足較久的作品。他在市場不顯眼,但作品很耐看,或許因為不趕時潮,在人文學術上的美學研究多了些。從傳統到現代的結合,他具備過去的傳承與現代性。他的作品不熱鬧不時尚,但像尚揚這樣的藝術家,值得多一點人去欣賞、研究。這部份,可以作為我個人的主觀認知。我無收藏作品的癖好,看到自己能欣賞的好作品,便算是精神受益了。台灣的年輕藝術家,沒有參加青年藝術家獎項的評選,這樣比較好。他們愈清純,作品發展空間就愈大一些。不會太早僵化。開幕時的青年藝術家獎項頒發,沒有青年藝術家上台,以至取消流程,這是耐人尋味的現象。

欲知更多詳細內容,請見第213期《典藏‧今藝術》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