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解、鑽縫的微游擊
越趨完善的台灣藝術生態,卻使藝術學院學生面臨更早熟與生涯規畫的壓迫,商業畫廊奔波於畢業展挑選具投資潛力的藝壇新秀,美術館藝術獎項成為藝術生涯延續的必備光環,除了進入商業與美術館體系,是否還存在著第三或第四條可能的路徑?由文賢油漆行策畫的「微影像:文賢油漆電影公司」,邀集南北部的藝術團體與另類替代空間,以影像做為集體串聯,呈現微型影像可能的藝術游擊策略與實踐,並同時於北部的乒乓與南部的文賢兩地放映。其中由吉田工寮所拍攝的《Lost Highway》雖以詢訪方式呈現藝術家、藝術團隊、替代空間各自面臨階段性的困境,與似乎最終會走向流散結局的態度,卻真實的呈現走在主流之外群體的真心話和現實面貌,為何這些在邊緣位置的小空間會走向滅亡?它們的存在又為看似二元的藝術生態,帶來如何的裂解作用?
就在「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簡稱「花博」)煙花施放的當晚,較於花博矯情的人工化,位於南海路「真實公園」—植物園旁的南海藝廊,有一群人放棄天空燦爛的煙花與激情,選擇在花博開幕與「台北雙年展」即將閉幕之際,進行台北雙年展聯動計畫的座談討論,當花博風靡整個城市,南海屋外散漫幽微的昏黃溫度,進行了一場有別於花博的敘述。當天與會的座談人皆為藝術界具指標性的人物,其中策展人鄭慧華談到經營「TheCube立方計畫空間」的原初構想,除了超越因為策展時間壓縮的掌控,也企圖去填補在文化大型機構與商業畫廊兩個極端取向外,中間可能性狀態的懸缺與二元的斷裂。面對資本浪潮、文化政策的資源分配與更加複雜的共謀關係,替代空間與邊緣的藝術行動成為二元外的避難場域,提供藝術圈生產獨立書寫與製造差異觀點的可能動源。
替代空間過去提供美術館白盒子之外的展覽場域選擇,今日替代空間以更具理想的自主性建構藝術的生存策略。藝術團體的集體創作與發想,集結呈現大於一個藝術家的團體力道,替代空間則實現難以被劃歸在美術館、商業藝廊區塊作品的實驗場域,成為挪動、抵抗被藝廊與美術館包覆路徑外的裂縫。邁入第五年的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雖難以避免面臨趨公式化呈現的創意市集,但仍有驚喜出現在獨立出版的主題展區。別於旁側精心佈置的市集攤位,以瓦楞紙箱、黑色塑膠袋拼貼而成的區塊,甚至以非商品販賣或以物易物的方式傳達理念,如另類空間臥龍貳玖以「熱血」的義工編輯,發行獨立刊物《假文青》,以年輕的觀點創意賦予藝文空間行動的可能。貼合了另類、草根在紙板的縫隙區塊間難以掩蓋的活力,一切可能的「新」也許都來自於主流以外,是這些佈局於主流之外邊緣的社群,在被均化的藝術生態紋理裂解與拓展縫隙,也許終將消亡或是因為茁壯而難以生產差異,但邊緣永遠會是藝術生態中最耀眼的光譜,活絡隨時可能僵化單一的藝術面貌,如同一場永不停歇的乒乓球賽,回擊、墜落卻始終推進著……
「微影像:文賢油漆電影公司」於乒乓放映場景。
就在「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簡稱「花博」)煙花施放的當晚,較於花博矯情的人工化,位於南海路「真實公園」—植物園旁的南海藝廊,有一群人放棄天空燦爛的煙花與激情,選擇在花博開幕與「台北雙年展」即將閉幕之際,進行台北雙年展聯動計畫的座談討論,當花博風靡整個城市,南海屋外散漫幽微的昏黃溫度,進行了一場有別於花博的敘述。當天與會的座談人皆為藝術界具指標性的人物,其中策展人鄭慧華談到經營「TheCube立方計畫空間」的原初構想,除了超越因為策展時間壓縮的掌控,也企圖去填補在文化大型機構與商業畫廊兩個極端取向外,中間可能性狀態的懸缺與二元的斷裂。面對資本浪潮、文化政策的資源分配與更加複雜的共謀關係,替代空間與邊緣的藝術行動成為二元外的避難場域,提供藝術圈生產獨立書寫與製造差異觀點的可能動源。
於南海藝廊所進行的台北雙年展聯動計畫的座談。
替代空間過去提供美術館白盒子之外的展覽場域選擇,今日替代空間以更具理想的自主性建構藝術的生存策略。藝術團體的集體創作與發想,集結呈現大於一個藝術家的團體力道,替代空間則實現難以被劃歸在美術館、商業藝廊區塊作品的實驗場域,成為挪動、抵抗被藝廊與美術館包覆路徑外的裂縫。邁入第五年的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雖難以避免面臨趨公式化呈現的創意市集,但仍有驚喜出現在獨立出版的主題展區。別於旁側精心佈置的市集攤位,以瓦楞紙箱、黑色塑膠袋拼貼而成的區塊,甚至以非商品販賣或以物易物的方式傳達理念,如另類空間臥龍貳玖以「熱血」的義工編輯,發行獨立刊物《假文青》,以年輕的觀點創意賦予藝文空間行動的可能。貼合了另類、草根在紙板的縫隙區塊間難以掩蓋的活力,一切可能的「新」也許都來自於主流以外,是這些佈局於主流之外邊緣的社群,在被均化的藝術生態紋理裂解與拓展縫隙,也許終將消亡或是因為茁壯而難以生產差異,但邊緣永遠會是藝術生態中最耀眼的光譜,活絡隨時可能僵化單一的藝術面貌,如同一場永不停歇的乒乓球賽,回擊、墜落卻始終推進著……
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獨立出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