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杉原灣?

杉原灣位於台東市北邊,是整個東岸極為稀少的天然沙灘,過去是公立杉原海水浴場,南段則為阿美族刺桐部落世居地。如今卻成為台東爭議不斷的首件BOT案,起因為開發商在沙灘上違法興建一棟五層樓的「美麗灣飯店」。因此,在飯店營運前夕,由東部藝術家達卡鬧、饒愛琴、王郁雯等人聯合發起的「違.離集體藝術行動」,以「違.離」(圍籬)做為藝術行動的概念,採用杉原灣當地竹子、茅草等天然素材創作裝置,包圍飯店鐵皮圍欄,以驅離這棟違法建築。連續一個月的沙灘搭帳棚創作行動,最後發展成兩個週末的「百人肉身圍籬」、「千人吼海洋」,以及「不要告別東海岸」音樂晚會,台東音樂人巴奈、Suming、Matzka、原舞者,與角落劇團等接連演出,構成7月10日一場包含音樂、舞蹈、戲劇,與視覺藝術的千人公民藝術抗爭。

藝術家抗爭的重點,亦即美麗灣飯店的爭議在於此BOT案侵占原有住民生活領域,且規畫期間未經環評核可。2004年台東縣政府與廠商簽訂開發契約,開發面積達5.96公頃,縣政府卻變更地目,分割成加路蘭段346與346-4兩地,其中346-4地號土地為0.99公頃,開發商據此以未達一公頃不需環評的理由直接動工,2006年再申請全區開發,完成總面積5.96公頃的開發案。經刺桐部落居民與環保團體的抗議下,行政院環保署遂於2007年發文「此案整體開發面積約5.9公頃,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否定分割開發案的做法;2008年高等法院進而判決台東縣政府敗訴,應勒令業者停工。但2007至2008年間此案雖經歷四次環評未過 (前三次未通過,第四次環評會議流會),仍於第五次在具爭議性的環評委員組成之下通過此案;之後,經過環保團體與環保律師的提告,去年高等法院最終判決此案環評無效、建照無效。

參與民眾在原住民音樂人那布的領唱下,一邊吟唱,一邊牽手圍成肉身圍籬,包圍飯店工地。

發起藝術家達卡鬧表示「美麗灣飯店是第一張骨牌,如果違法不當開發無法抵擋,將會有更多的東部BOT案淪陷。」2008年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研究中心曾發表台東杉原灣多達119種珊瑚種類,佔台灣珊瑚種類1/3,並擁有首次在台灣發現的「貝氏耳紋珊瑚」。而此案環評的環境影響說明書中未完整調查珊瑚生態也是爭議之一,飯店建築本體距離海岸線僅50公尺,同時沿岸建造一道高1.5公尺的水泥堤防,在沙灘上埋進鋼筋、灌入水泥、興建人工游泳池,正式營運之後上百間客房的污水,預計將直接衝擊海灣脆弱的珊瑚生態。

杉原灣的抗爭仍持續進行,日前發起「我發誓,絕對不住黑心美麗灣」的消費者自決運動,在東岸開發即將展開的生態/經濟、公眾/私有論辯中,揭櫫提問消費者是否有力量主動提出反抗,要求更健全的旅遊環境。藝術家亦表示將繼續在杉原灣創作,以各種形式宣告藝術就是對生活的持續發聲;而沙灘上自發集結的各地民眾,以藝術參與的姿態表達身為消費結構的一分子,有不沉默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