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特展申請機制出爐,環策爛尾拖棚

在去年前文化局長謝小韞、前北美館長吳光庭雙雙下台後,北美館特展疑雲似乎踏入討論的停損點,但日前《時報周刊》以「北美館3,000萬倒帳新事證:謝小韞女兒是承包商藝術總監」為標題,報導揭露謝小韞女兒王蘭兮於環策任職之事實。當時謝小韞對該項指控極力撇清,連市長郝龍斌也保證經市府政風處調查結果均無不法、謝局長女兒並未在環策上班,但在周刊刊登王蘭兮任藝術總監的名片後,謝小韞又改口說女兒僅有掛名無領薪資,並再次強調「簽約的人都是吳光庭,這個公司是什麼公司,應該要去問他。」(時報周刊No.1764,頁33)北美館也在該報導後發布新聞稿,說明環策公司辦理「高更展」、「莫內展」的後續狀況。

北美館特展申請機制出爐,環策爛尾拖棚
攝影/林怡秀

北美館表示因環策公司主辦之「高更展」、「莫內展」未完成款項支付作業,導致廠商權益受損,已依約於4月、6月、8月分別發函催辦結案,但目前仍未完成結案程序。日前亦曾與下游廠商召開法律權益的說明會議,收集各公司應收款項等資料,要求環策提出還款計畫且不排除提出法律告訴,當天環策公司無代表出席,僅有書面回應。持續調查此案的吳思瑤議員辦公室表示環策公司目前並無公告倒閉,也沒有繼續營運,處於空殼公司的狀態。先前一口氣承攬北美館四檔特展,其中「蘇格蘭國家畫廊展」、「比利時皇家美術館」大開天窗,「高更展」、「莫內展」至今仍爛尾無法結案。自吳思瑤議員所提供文化局之環策積欠款項資料顯示,環策於「高更展」積欠相關廠商新台幣758萬元(以下幣值皆同),最大宗197萬為「協助借件費用」,其次為木工施作與展覽宣傳,最小筆則是「說明版輸出」4,100元;「莫內展」積欠金額更高達3,359萬,以「保險」超過八位數的1,020萬為最大宗,最小筆為雜誌廣告兩筆各14,000元。而除了兩檔積欠各方廠商至少3,358萬元尚未償還之外,吳思瑤也收到環策員工申訴該公司連員工薪資都不給付,積欠薪資共80多萬元。

歷經多方批評官民合辦卻無審查機制、策展商遲遲未完成尾款支付、謝小韞女兒任職策展公司的特展風波後,北美館於去年11月公告表示已廣納各界建言,正式設置「臺北市立美術館特展審查作業須知」(以下簡稱「特展須知」)且11月9日已由市府核准,自今年開始施行。「特展須知」依據政府採購法規定辦理,以對外公開招標方式進行,明文規定每年以辦理一項為原則,審查委員會除文化局指派一名、館長指派館內人員三名、期於五名委員則由專家聘派之。前來北美館申請特展案的公司,也須提出相關策展經驗及結案證明等,並提交單位之信用與財力證明文件,避免日前環球策展公司風波、兩檔特展尾款擺爛的窘境再次發生。但目前有關環策公司相關結案後續,仍未見公司與館方採取任何積極的解決方式,雙方互指欠款、違約,與謝小韞對特展責任歸屬的說法,都還是需要釐清的羅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