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兩岸交流

自1990年代起,中國當代藝術一直依賴著西方,特別是歐洲藏家的支持在發展。這種依存關係在2008年的金融風暴後,開始發生質變—雖然中國的金融體系由於並未和歐美緊密接軌,整個國家的經濟受創情形相對輕微,但中國當代藝術體系的發展在風暴中仍受到了頗大的衝擊,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收藏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的歐美藏家變少了!

2008年金融風暴發生之前的7月,台灣擴大開放陸客團體來台觀光,這一新的政策,讓兩岸的藝術交流,從過去只有中國拍賣行老總來台灣徵件的情形,開始有了結構性的變化。觀念藝術家趙半狄,就曾經在2009年初以參加旅行團的方式來台灣,他策畫了一場行為藝術,不但簽保證書脫隊,還跑到總統府門口,把他當年度的「熊貓人物大獎」頒給馬英九,這個新聞,在2009年還被TVBS獨家報導。

2009年是中國藝術家來台灣辦展覽的開端,方力鈞和蔡國強分別在那年的年中和年尾在北美館舉辦個展,這兩檔展覽引發了台灣當代藝術界對於北美館展覽安排制度的懷疑和反彈,中國藝術家在當時成了官方美術館的燙手山芋—這個爭議延燒到今天仍未完全解決。

作為一個相對有彈性的藝術機構,台北當代藝術館2010年的張洹個展,引發的爭議則是因為作品形象觸發民眾對不吉利的想像,顯然中國當代藝術1990年代充滿挑釁和暴力美學的形式不能立即被台灣觀眾所接受,事隔一年,李暉去年於當代藝術館舉辦的個展,則以強烈的視覺效果引起了年輕世代的關注,獲得好評。

「ART TAIPEI」一直以來都是日韓畫廊的天下,直到2010年,開始有許多北京的重要畫廊參展,雖然某些畫廊可能因為首次參加,銷售結果暫時不如預期,但持續參加的畫廊幾年下來,已和台灣藏家建立了不錯的關係,維持著穩定的銷售,甚至找到了在台灣的合作夥伴。北京奧運之前幾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發展處於「井噴期」,兩岸當代藝術圈的交流多是台灣藝術家前往中國定居尋求發展,甚至許多藝術行政人才也因為市場的需求而在中國表現亮眼。當時台灣本土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關注因為投資獲利的考量,相對偏重於幾個大名頭的藝術家,這兩年兩岸關係和緩,往來交流更頻繁,因此當歐美市場急凍,中國收藏家又仍方興未艾時,開始漸漸出現中國藝術家往台灣和東南亞尋求機會的現象。

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藝術家期待在台灣畫廊辦個展,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後,「台灣遊」已成為許多中國人躍躍欲試的目的地,誠品書店、故宮等也是許多藝術家心嚮往之流連忘返之地,許多藝術家對於台灣的明星如數家珍,是「康熙來了」的粉絲團,他們在來過台灣後,這裡的美食、悠閒和自由都成為他們念念不忘的回憶。




欲知更多內容,請見《典藏‧今藝術》第233期2月號雜誌。

筆者與藝術家王光樂(左)和佩斯北京畫廊總監冷林(右)於台北索卡畫廊的個展開幕式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