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館惹爭議,鎖國情結還是資源分配失當?
台北市立美術館於11月19日下午,以新聞稿的方式公布了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策展人與參展藝術家人選,此屆以公開徵件方式,一共徵得六件提案參與評選,最後由呂岱如提出包括藝術家許家維、白伯恩(Bernd Behr,台灣/德國)與色達(Kateřina Šedá,捷克)的展覽提案,獲得了由林平、王嘉驥、徐文瑞、張芳薇與斯洛維尼亞盧比亞那當代藝術館館長帕朵維尼克(Zdenka Badovinac)所組成的評審團青睞。然而,自台灣館於1995年設立以來,首次由外籍藝術家代表參展的決議,立即引起了藝術圈的高度關切,初步看似針對藝術家的國籍身分,實質上卻開展了更深入的討論層次,例如兩位外籍藝術家與台灣的關聯為何?台灣館成立的定位與用意又為何?北美館以去年波蘭館邀請以色列藝術家芭塔娜(Yael Bartana)提出個展,以及德國館繼2009年由英國藝術家基里克(Liam Gillick)代表參展後,明年又將邀請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展出等案例作為回覆,由此亦可見得其對於當代藝壇風向的敏銳與趨近,試圖逐漸擺脫台灣館純然作為文化櫥窗角色的努力,然而,芭塔娜的創作脈絡與波蘭具有深厚淵源,其所展出的《波蘭三部曲》(Polish Trilogy)影片,更是花費長達四年、內容充滿沉重歷史背景與複雜隱喻的創作計畫,更遑論芭塔娜的知名度如何助益於波蘭館在國際上的有效發聲,於是我們希望能早日得知,剛出爐的提案除了「抽象的熱情與理念」之外,進一步能夠帶來什麼樣的藝術對話與生產?
再則,「台灣館不是對外展出唯一平台」的說法,對於台灣的藝術界來說,是否真能如歐美藝術家抱持同樣的平常心?未能掌握國際藝術發展詮釋權的台灣,與歐美又具有同等的主體性與資源?因而,雖然跨越藩籬是藝術家所應抱持的創作精神,但同時我們也該正視,台灣的藝術家甚至是策展人,仍亟需培植的資源與舞台,如同此次提案者所指出的,評審委員在過程中表現出強烈的指導者姿態,並多次提出對他們於國際展覽情勢之不熟悉的擔憂與否定,於此不是正可看出,美術館更應將資源挹注於這些在台灣為數眾多,有志於架接國外展覽經驗者?以及善用許多人無法得知的細節,讓少數有機會能夠擁有相關經驗跟知識的先行者,進行更多有意義的分享與協助。
再則,「台灣館不是對外展出唯一平台」的說法,對於台灣的藝術界來說,是否真能如歐美藝術家抱持同樣的平常心?未能掌握國際藝術發展詮釋權的台灣,與歐美又具有同等的主體性與資源?因而,雖然跨越藩籬是藝術家所應抱持的創作精神,但同時我們也該正視,台灣的藝術家甚至是策展人,仍亟需培植的資源與舞台,如同此次提案者所指出的,評審委員在過程中表現出強烈的指導者姿態,並多次提出對他們於國際展覽情勢之不熟悉的擔憂與否定,於此不是正可看出,美術館更應將資源挹注於這些在台灣為數眾多,有志於架接國外展覽經驗者?以及善用許多人無法得知的細節,讓少數有機會能夠擁有相關經驗跟知識的先行者,進行更多有意義的分享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