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10問:楊定一

楊定一常被外界稱為「天才」,13歲以全國第一名成績考上巴西醫學院,21歲拿到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生化、醫學雙博士,27歲當上洛克菲勒大學分子免疫及細胞生物學系系主任,是該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系主任,現為兼任教授。站上科學研究巔峰的楊定一,卻捨棄了眼前安全的成功路徑,走上了一條另類的醫學之路。著有《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為2012年全臺排行第一名的暢銷書,今年與女兒楊元寧共同完成《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並出版《等著你》音聲專輯

《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一書,完整地從「靜坐」各面向提出問答,你能談談什麼是靜坐?有一定的方法嗎?
靜坐是一種技巧、過程,也是最後的結果,是果也是因,也是一個行為,可以讓一個人比較舒暢、健康,做人也比較自在。
就過程而言,靜坐是一種能引發身心靈變化的轉化經驗,有些是可逆的,有些則是永遠的。若追求結果,靜坐能帶來全新的價值觀,賦與人對生命全新的意義和觀感。
靜坐有非常多方法,呼吸、朗誦、禱告、聽音樂……等,甚至「沒有方法」的方法,但一切都離不開「集中意識」。一個人若有很多雜念,就難安靜。靜坐,必須集中念頭,甚至「沒有念頭」。說到底,靜坐是一門用心追尋的領域。

每個人都適合靜坐嗎?請分享簡易的靜坐技巧。
每個人都能靜坐,但比起靜坐本身,領悟人生真相才是首要之務。靜坐無關坐姿,而是一種鍛鍊心靈、調理思維的練習,幫助我們擺脫讓心靈不得清明的雜念。
很多人說:「我很容易分心,坐下來就雜念不斷,覺得自己不是靜坐的料。」這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
我常教人以非常簡單的「守息練習」來幫助靜坐,叫「瓶子瑜伽」,可以躺著或用舒服的姿勢坐著,試著儘量拉長呼吸時間,愈久愈好。
首先緩緩吸氣,想像自己猶如不斷擴張的氣球,吸飽氣之後,儘可能守住氣息。再也守不住時,用力將所有的氣一次完全吐出去,這樣至少重複三次。
這是源自西藏和印度傳統的古老瑜伽技巧,用來淨化散亂的身心狀態,當體內的氣脈打通時,就不用再焦慮了。

請談談靜坐對身心的影響及好處。
站在科學角度,靜坐可以讓一個人的代謝慢下來,內分泌變得活躍,消化系統也能變健康,讓一個人身心合一。
現代人每天都要面對「一心多用」的問題,無不同時處理好幾件事、好幾個概念。在心智塞進太多的思考造成感官失衡,正是萬病之源。
人體內有一個主要的神經系統,即自律神經系統,若沒有這個系統,人可能就沒命了。自律神經系統則可再細分成「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交感神經系統會「加速」身體新陳代謝,讓心跳加速,肺部支氣管擴張、促進壓力賀爾蒙反應,讓肌肉緊繃;副交感神經則能放鬆身體、並將人體的恆定和調控機制帶回悠閒的平衡狀態,緩和心跳、呼吸和內分泌反應的速度。
交感神經的運作,原是為了典型的「打或逃(Fight or Flight)」反射而生,例如我們去嚇一隻狗,這隻狗不是逃走就是朝我們撲來,只有打或逃兩種反應,這時狗的交感神經必須完全啟動才能引發這兩種反應,因此交感神經系統又稱為「壓力反應系統」。人也是如此,遭受攻擊時,會立即活化交感神經,短暫爆發能量,幫助我們全力對抗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