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資智慧
本文摘自《睿智:巴菲特》(高寶國際出版),蒐集了巴菲特數十年來的投資心得,充滿素人的睿智和幽默,值得每一個人銘記在心
思考投資
思考要投資什麼時,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個人待在房裏靜靜思考。如果這個方法沒有效,其他的方法也不會有什麼用。
投資人的性情
投資成功與否跟智商無關,智商只要超過二十五就夠了。有了普通智力之後,接下來就需要自制力,也就是克制自己的衝動,避免犯下跟別人一樣的投資錯誤。
才能平凡,成果不凡
我們的才能並沒有優於任何人,我對管理的看法也跟投資一樣:要取得不凡的成果,不見得非得做不凡的事才可以。
怎樣擊敗棋王巴比.費雪?
什麼都可以跟他比,就是不要比下棋。我只參加自己有優勢的比賽。
投機與投資
投機無關不道德、不合法或灌水,但是,你買進一堆某種東西,然後希望兩年後有人付更高的價格跟你買,這跟你買進某個東西,然後期待它長期下來可以為你創造收入,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做法。
三十年前我買了一座農場,離這裏不遠,從此就沒去注意它的價格,而是留意它每年的產量。相較於我當初的買價,它的產值是很令人滿意的。
如果股市休市十年,而我們手上持有可口可樂、富國銀行……等公司的股票,我一點也不擔心,因為我看的是這些公司生產的東西。如果我買下一個麥當勞小攤子,我不會去看它每天值多少錢,而是看它每天生意如何。所以,這就是我喜歡持有的資產類型,真正有產出的資產,然後希望長期下來的報酬可以符合我的期待。
如果你對公司營運真的很懂
如果你對公司營運真的很懂,手中持股就不該超過六家,只要能找出六家很棒的公司,這樣的分散投資就很夠了,一定可以讓你賺到很多錢。我敢保證,如果你再去找第七家來投資,而不是把多餘的錢拿去投資第一家,絕對是大錯特錯。很少人是靠第七個好點子致富的。
巴菲特的第一支股票
我十一歲時買進人生第一支股票,不知道為什麼等這麼久才買,其實我更早之前就躍躍欲試,不過一直到十一歲才有一百二十美元出手買。我買進三股城市服務石油優先股,價位是三十八美元,結果跌到二十七美元―這種事你一定會記得。我姐姐也跟我一起買了三股,因為她受不了眼睜睜看著我發財,她卻沒有。
那時我們會一起走路去上學,股票下跌時,她就不停提醒我,等到漲回四十美元時,我就賣了。我們各自靠三股賺了五美元,後來那支股票漲到兩百美元。現在你明白了,在上學途中和姐妹講你的股票沒有什麼好處。
最重要的問題
買進的時候,我們從來不會在心中預設一個目標價。我們不會用三十元買進的時候一面想:如果漲到四十元就要賣掉,或是漲到五十、六十、一百元的時候……衡量一家企業的方式,是看它會不會隨著時間賺進愈來愈多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其他問題就不用問了。
巴菲特的加油站
當年我有一萬美元時,拿出兩千美元投資一家辛克萊加油站,最後賠掉了,所以以現在來看,那筆錢的機會成本大概是六十億美元,真是一個超大的錯誤。不過,現在每當波克夏的股價下跌時,我心裏會好過一點,因為這代表我的辛克萊加油站成本也跟著下降了。
泡沫破掉時
景氣好的時候,就像灰姑娘優游在舞會上。她雖然知道午夜一到就會變回南瓜和老鼠,可是舞會實在太好玩,她可以翩翩起舞,身旁的紳士比較帥,飲料上得更勤,而且牆上沒有時鐘。資本主義也是如此,泡沫愈吹愈大時,我們都玩得很開心,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可以在午夜來到之前五分鐘安全退場,但是大家都忘了牆上根本沒有時鐘。
聰明人與槓桿操作
不玩槓桿就不會惹上麻煩,一個聰明人如果搞到破產的地步,一定就是玩槓桿。我總是說:如果你很聰明,那就用不著玩槓桿;如果你很笨,那你根本就不該玩槓桿。
知道自己懂什麼
重點是,要知道自己懂什麼、不懂什麼,如果可以擴展自己懂的領域,那就更好。很顯然,如果你懂很多種行業,會比只懂一些行業更有機會成功。
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擅長的圈子界限在哪裏,然後鎖定在圈子裏發揮―當然圈子愈大愈好。
如果某件事並不在我擅長的圈子範圍內,我就不會跨到那個領域去。我是從二十歲的挪威棋王身上學到這一點。你如果是八十歲,可能會認為自己比他行,但我不這麼想,如果我和他比賽,他肯定把我打個落花流水,大概三步棋就可以讓我舉白旗。
放任自尊心催眠自己相信自己在不擅長的領域也很行,是沒有用的。某個程度上,我可以準確地在我擅長與不擅長的領域之間畫出一條線。以蘋果為例,五年前我預見得到現在的發展嗎?沒辦法,但是賈伯斯看到了,他和其他人的腦袋看到了。我以後還是會守著我懂的領域就好。
了解自己的局限
如果我們有什麼強項,那一定是我們很清楚知道哪些是我們能力所及可以做得很好的,哪些又是超出我們能力範圍的。
從網際網路賺錢
網際網路形成一股巨大的現象,我知道的就這麼多了,我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從網際網路賺到錢……我沒有嘗試要從網際網路獲利,但我很想了解它對既有的行業會造成什麼傷害。我們的判斷方法比較像是靠「不改變」來賺錢,而不是靠「改變」來賺錢。箭牌口香糖就是「不改變」才吸引我,我不覺得網際網路會傷害到它,這就是我喜歡的公司類型。
要特別提防吹噓
要特別提防那些喜歡吹噓獲利預測及成長預期的公司。做生意很少能夠在平穩無波、毫無意外的環境下運作,獲利也很難一路平穩地成長(那只有券商提供的公開上市說明書才看得到)。至今,查理和我不僅無法知道我們旗下事業明年能賺多少錢,甚至連下一季能賺多少都無法知道。所以那些老愛說自己知道未來的執行長總是令我們心存懷疑,如果他們每次都能達到自己宣稱的獲利目標,我們一定馬上認為其中有鬼。總是保證會「達成目標數字」的經理人,總有一天會忍不住「捏造」數字。
成本意識
在我的公司,我們很重視成本意識,我的榜樣是一個寡婦,她到當地報社要刊登訃聞,報社告訴她登一個字要二十五美分,她要求刊登「老富去世」(Fred Brown died.),接著報社又告訴她,至少要刊登七個字,這位喪偶的婦人回答:「好吧,那就寫『老富去世,售球證』(Fred Brown died, golf clubs for sale)。」
刪減成本
每當我看到有某家企業正在進行刪減成本計畫,我就知道這家公司沒有真正了解成本是什麼。突然心血來潮來一陣刪減是沒有用的。真正優秀的經理人不會一早醒來突然說「今天我要來刪減成本」,就像他不會一早醒來才決定練習呼吸一樣。
從不回頭看
我們從不回頭看,我們只是認為,前方要看的東西那麼多,老想著過去做了什麼一點意義也沒有,又不能改變什麼。人生只能一路往前看。
叛逆童年
我小時候真的很反叛。有些老師預言我將來一定沒出息。我的操行被記的缺點次數是破紀錄新高,但我爸從不放棄我,我媽也沒有。他們都沒有放棄我,能夠擁有相信自己的父母是很棒的事。
泰德.威廉斯
泰德.威廉斯在著作《擊球的科學》(The Science of Hitting)中說:「對打擊者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等待『對』的球。」這也是我的投資哲學,等待對的球、等待對的交易出現,一定會等到的。這就是投資的關鍵。
註:泰德.威廉斯(Ted Williams):美國棒球名人堂選手,一生都效力於波士頓紅襪隊,曾獲得兩次美聯MVP,六次打擊王,兩次三冠王。
思考投資
思考要投資什麼時,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個人待在房裏靜靜思考。如果這個方法沒有效,其他的方法也不會有什麼用。
投資人的性情
投資成功與否跟智商無關,智商只要超過二十五就夠了。有了普通智力之後,接下來就需要自制力,也就是克制自己的衝動,避免犯下跟別人一樣的投資錯誤。
才能平凡,成果不凡
我們的才能並沒有優於任何人,我對管理的看法也跟投資一樣:要取得不凡的成果,不見得非得做不凡的事才可以。
怎樣擊敗棋王巴比.費雪?
什麼都可以跟他比,就是不要比下棋。我只參加自己有優勢的比賽。
投機與投資
投機無關不道德、不合法或灌水,但是,你買進一堆某種東西,然後希望兩年後有人付更高的價格跟你買,這跟你買進某個東西,然後期待它長期下來可以為你創造收入,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做法。
三十年前我買了一座農場,離這裏不遠,從此就沒去注意它的價格,而是留意它每年的產量。相較於我當初的買價,它的產值是很令人滿意的。
如果股市休市十年,而我們手上持有可口可樂、富國銀行……等公司的股票,我一點也不擔心,因為我看的是這些公司生產的東西。如果我買下一個麥當勞小攤子,我不會去看它每天值多少錢,而是看它每天生意如何。所以,這就是我喜歡持有的資產類型,真正有產出的資產,然後希望長期下來的報酬可以符合我的期待。
如果你對公司營運真的很懂
如果你對公司營運真的很懂,手中持股就不該超過六家,只要能找出六家很棒的公司,這樣的分散投資就很夠了,一定可以讓你賺到很多錢。我敢保證,如果你再去找第七家來投資,而不是把多餘的錢拿去投資第一家,絕對是大錯特錯。很少人是靠第七個好點子致富的。
巴菲特的第一支股票
我十一歲時買進人生第一支股票,不知道為什麼等這麼久才買,其實我更早之前就躍躍欲試,不過一直到十一歲才有一百二十美元出手買。我買進三股城市服務石油優先股,價位是三十八美元,結果跌到二十七美元―這種事你一定會記得。我姐姐也跟我一起買了三股,因為她受不了眼睜睜看著我發財,她卻沒有。
那時我們會一起走路去上學,股票下跌時,她就不停提醒我,等到漲回四十美元時,我就賣了。我們各自靠三股賺了五美元,後來那支股票漲到兩百美元。現在你明白了,在上學途中和姐妹講你的股票沒有什麼好處。
最重要的問題
買進的時候,我們從來不會在心中預設一個目標價。我們不會用三十元買進的時候一面想:如果漲到四十元就要賣掉,或是漲到五十、六十、一百元的時候……衡量一家企業的方式,是看它會不會隨著時間賺進愈來愈多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其他問題就不用問了。
巴菲特的加油站
當年我有一萬美元時,拿出兩千美元投資一家辛克萊加油站,最後賠掉了,所以以現在來看,那筆錢的機會成本大概是六十億美元,真是一個超大的錯誤。不過,現在每當波克夏的股價下跌時,我心裏會好過一點,因為這代表我的辛克萊加油站成本也跟著下降了。
泡沫破掉時
景氣好的時候,就像灰姑娘優游在舞會上。她雖然知道午夜一到就會變回南瓜和老鼠,可是舞會實在太好玩,她可以翩翩起舞,身旁的紳士比較帥,飲料上得更勤,而且牆上沒有時鐘。資本主義也是如此,泡沫愈吹愈大時,我們都玩得很開心,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可以在午夜來到之前五分鐘安全退場,但是大家都忘了牆上根本沒有時鐘。
聰明人與槓桿操作
不玩槓桿就不會惹上麻煩,一個聰明人如果搞到破產的地步,一定就是玩槓桿。我總是說:如果你很聰明,那就用不著玩槓桿;如果你很笨,那你根本就不該玩槓桿。
知道自己懂什麼
重點是,要知道自己懂什麼、不懂什麼,如果可以擴展自己懂的領域,那就更好。很顯然,如果你懂很多種行業,會比只懂一些行業更有機會成功。
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擅長的圈子界限在哪裏,然後鎖定在圈子裏發揮―當然圈子愈大愈好。
如果某件事並不在我擅長的圈子範圍內,我就不會跨到那個領域去。我是從二十歲的挪威棋王身上學到這一點。你如果是八十歲,可能會認為自己比他行,但我不這麼想,如果我和他比賽,他肯定把我打個落花流水,大概三步棋就可以讓我舉白旗。
放任自尊心催眠自己相信自己在不擅長的領域也很行,是沒有用的。某個程度上,我可以準確地在我擅長與不擅長的領域之間畫出一條線。以蘋果為例,五年前我預見得到現在的發展嗎?沒辦法,但是賈伯斯看到了,他和其他人的腦袋看到了。我以後還是會守著我懂的領域就好。
了解自己的局限
如果我們有什麼強項,那一定是我們很清楚知道哪些是我們能力所及可以做得很好的,哪些又是超出我們能力範圍的。
從網際網路賺錢
網際網路形成一股巨大的現象,我知道的就這麼多了,我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從網際網路賺到錢……我沒有嘗試要從網際網路獲利,但我很想了解它對既有的行業會造成什麼傷害。我們的判斷方法比較像是靠「不改變」來賺錢,而不是靠「改變」來賺錢。箭牌口香糖就是「不改變」才吸引我,我不覺得網際網路會傷害到它,這就是我喜歡的公司類型。
要特別提防吹噓
要特別提防那些喜歡吹噓獲利預測及成長預期的公司。做生意很少能夠在平穩無波、毫無意外的環境下運作,獲利也很難一路平穩地成長(那只有券商提供的公開上市說明書才看得到)。至今,查理和我不僅無法知道我們旗下事業明年能賺多少錢,甚至連下一季能賺多少都無法知道。所以那些老愛說自己知道未來的執行長總是令我們心存懷疑,如果他們每次都能達到自己宣稱的獲利目標,我們一定馬上認為其中有鬼。總是保證會「達成目標數字」的經理人,總有一天會忍不住「捏造」數字。
成本意識
在我的公司,我們很重視成本意識,我的榜樣是一個寡婦,她到當地報社要刊登訃聞,報社告訴她登一個字要二十五美分,她要求刊登「老富去世」(Fred Brown died.),接著報社又告訴她,至少要刊登七個字,這位喪偶的婦人回答:「好吧,那就寫『老富去世,售球證』(Fred Brown died, golf clubs for sale)。」
刪減成本
每當我看到有某家企業正在進行刪減成本計畫,我就知道這家公司沒有真正了解成本是什麼。突然心血來潮來一陣刪減是沒有用的。真正優秀的經理人不會一早醒來突然說「今天我要來刪減成本」,就像他不會一早醒來才決定練習呼吸一樣。
從不回頭看
我們從不回頭看,我們只是認為,前方要看的東西那麼多,老想著過去做了什麼一點意義也沒有,又不能改變什麼。人生只能一路往前看。
叛逆童年
我小時候真的很反叛。有些老師預言我將來一定沒出息。我的操行被記的缺點次數是破紀錄新高,但我爸從不放棄我,我媽也沒有。他們都沒有放棄我,能夠擁有相信自己的父母是很棒的事。
泰德.威廉斯
泰德.威廉斯在著作《擊球的科學》(The Science of Hitting)中說:「對打擊者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等待『對』的球。」這也是我的投資哲學,等待對的球、等待對的交易出現,一定會等到的。這就是投資的關鍵。
註:泰德.威廉斯(Ted Williams):美國棒球名人堂選手,一生都效力於波士頓紅襪隊,曾獲得兩次美聯MVP,六次打擊王,兩次三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