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義英雄:熱愛海洋的淨灘二人組
Daniel、黃之揚帶領累積超過一萬人,在臺灣海灘撿垃圾
臺灣四面環海、擁有無敵海景,卻也因人群聚集製造不少垃圾。來自美國夏威夷的Daniel Gruber,與在臺灣土生土長的黃之揚,兩人在三年前發起一場環保革命,透過網路快速發酵。從二○一三年六月至今,已經在全臺各地完成四十場淨灘,累積超過一萬人參與,清出超過十八公噸的海灘垃圾。
黃之揚與Daniel接受講義專訪時,表露出對海洋的熱愛。七十九年次的黃之揚,大學念的是英語系,畢業後成為外語專長替代役,在高雄一間國小服役,因而認識在學校擔任外籍老師的Daniel。兩人共事一年多,成為默契十足的好朋友,一個熱情奔放,一個沈穩內斂,個性剛好互補。熱愛潛水的Daniel,有次與朋友到小琉球旅遊,在被小琉球的美麗海景打動之餘,卻發現海洋及海灘上有不少垃圾,於是彎身撿拾,而一張淨灘、背著大包垃圾的照片意外曝光後,也成為RE-THINK淨灘行動的起點。
Daniel說:「或許因為自己是外國人,所以在臺灣號召淨灘格外引人注目。」對他而言臺灣是第二個家,雖然不知道未來會在臺灣停留多久,但現在他在這裏,就像人們會打掃自己家園般,他希望自己的家也變得更好。黃之揚被這位明明是外國人,卻心甘情願替臺灣海灘撿垃圾的舉止打動,將感觸化成文字,發表臉書後造成回響,兩人決定將這股關注力轉化為實際行動,成立RE-THINK專頁,一同籌畫淨灘活動,號召民眾到臺灣各地海灘一起彎腰撿垃圾。
日前中度颱風蘇迪勒過境,全臺各地街道許多大樹折損倒地,看在兩人的眼中,卻一點也不算什麼。「這三年來,他們看過許多『荒謬垃圾』,在發起淨灘活動前,我未曾想過海邊會出現椅子、床單、油漆桶……等垃圾,」黃之揚笑說,或許是見過了大風大浪,風災留下來的垃圾,對他們而言反而只是「一塊蛋糕」。
雖是RE-THINK的發起人之一,黃之揚謙虛表示,大型活動鎂光燈通常是聚焦於個人身上,事實上許多參與者的情操更是偉大。例如之前宜蘭淨灘的活動中,來了一名高齡七十五歲的老伯伯,詢問之後才得知,這位老先生長期耕耘海洋環境教育,還曾經從基隆徒步走到墾丁沿途淨灘。「這位老先生一直單獨一個人默默為海洋付出,透過網路得知RE-THINK後,不僅熱情參與響應,更興奮的跟我們說,很高興能夠看到年輕人付出行動愛護自然環境,讓他有『終於等到接班人』之感。」每次淨灘活動,總有許多人無私付出,黃之揚與Daniel受到鼓舞,也更感責任。
Daniel指出,海灘上的各種垃圾,很可能沖進海裏,「不僅造成海洋環境污染,讓海中生物誤食,其實最後的受害者還是人類,」Daniel說,兩人發現臺灣的海洋並不如他們想像的樂觀,如他們在臺南安平的觀夕平臺,發現了成山的保麗龍;基隆的外木山海灘,堆滿塑膠碎片,號稱臺灣最後一片淨土的花東海域,也是垃圾滿地。黃之揚說,很多人認為,淨灘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短暫成效的活動,尤其每年夏天的颱風替臺灣海灘帶來一片狼藉,常淨灘完不久,又出現新的垃圾。但他與Daniel都認為,淨灘活動是一種教育意涵重於實質成效的行動。黃之揚說,「淨灘只是形式,重點是希望大家『重新思考』環保的本質,」淨灘絕對不只是淨灘,最終目的還是回歸到環保。每次活動他們都會趁機告訴大家,我們每天身處的環境,隨處都看到這麼多污染,但垃圾不會憑空消失,分解需要上百年。當地球上已經有這麼多垃圾,我們還要不要繼續製造?能不能從生活中減少製造垃圾做起?「透過淨灘,讓許多人親眼見證臺灣海灘遠比想像中還髒,親手撿拾垃圾的衝擊,絕對遠比學校老師講解還要強而有力,」他們兩人同聲說。
如今活動已進行了三年多,黃之揚說,開始有熟面孔重複出現在淨灘活動中,大多數是本身特別喜歡海洋的人,或是常到海邊衝浪、愛好水上活動者。「通常這些人比我們更早發現海洋被破壞、比我們更清楚現況有多糟糕,」黃之揚說,目前RE-THINK的幕後籌畫只有他和Daniel兩人,白天都各自有工作。黃之揚在臺北從事網路編輯工作,每天忙到七、八點才下班,但為了籌備RE-THINK常常忙到快十點。不過他明確知道,淨灘活動是「對的事情」,造成的影響力更讓他們想繼續把這份責任扛下去。
今年暑假他們舉行了十場以上的淨灘活動,成功喚醒民眾的環保意識,而九月也將和臺灣潛水TDC合作,舉辦一場淨灘外加淨海行動。他們說,未來如果有機會,也希望RE-THINK能從一場場淨灘活動,轉成為推動環保工作的基金會。黃之揚笑說,家人一直很支持他,身邊朋友也受到他的影響,開始互相告誡減少製造垃圾,一股革命力量開始在無形之中慢慢茁壯。「就像丟入水中的小石頭,力量微小卻漣漪不斷,」兩人說,臺灣的海灘因為大家的熱情,而更加美麗。
講義英雄的人生觀
請為幸福下個定義
幸福的定義是能夠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到最好,進而影響身邊的人。
請說出你最景仰的人
只要是熱情比我還巨大、執行力比我還要強悍的人,都可能成為景仰的對象。
你至今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麼?如何克服?
人生至今沒遇過很大的挫折,倒是會時不時感到迷惘,覺得自己似乎做得不夠好。但後來我會開始告訴自己,人生其實不需要所謂「明確的目標」,一邊走一邊調整對的方向就好。
你認為人生最有價值的事物是什麼?
「永不止息的學習」。隨時保有好奇心,伸出手去探究不同事物、學習新的領域。不停鞭策自己認識新的東西,並從中帶來成就感。
你還有什麼理想未實現?
現階段希望能讓淨灘活動更有影響力,未來能成立非營利組織,不限定在環保,只要能夠關懷社會、善盡社會責任等領域,都可以嘗試看看。
你認為講義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從小家裏就有訂閱講義,講義是一個能夠讓人很紮實吸收知識的平臺,尤其在網路資訊蓬勃的時代,愈來愈多快速而片面的資訊爆炸,講義更加顯得難能可貴。
臺灣四面環海、擁有無敵海景,卻也因人群聚集製造不少垃圾。來自美國夏威夷的Daniel Gruber,與在臺灣土生土長的黃之揚,兩人在三年前發起一場環保革命,透過網路快速發酵。從二○一三年六月至今,已經在全臺各地完成四十場淨灘,累積超過一萬人參與,清出超過十八公噸的海灘垃圾。
黃之揚與Daniel接受講義專訪時,表露出對海洋的熱愛。七十九年次的黃之揚,大學念的是英語系,畢業後成為外語專長替代役,在高雄一間國小服役,因而認識在學校擔任外籍老師的Daniel。兩人共事一年多,成為默契十足的好朋友,一個熱情奔放,一個沈穩內斂,個性剛好互補。熱愛潛水的Daniel,有次與朋友到小琉球旅遊,在被小琉球的美麗海景打動之餘,卻發現海洋及海灘上有不少垃圾,於是彎身撿拾,而一張淨灘、背著大包垃圾的照片意外曝光後,也成為RE-THINK淨灘行動的起點。
Daniel說:「或許因為自己是外國人,所以在臺灣號召淨灘格外引人注目。」對他而言臺灣是第二個家,雖然不知道未來會在臺灣停留多久,但現在他在這裏,就像人們會打掃自己家園般,他希望自己的家也變得更好。黃之揚被這位明明是外國人,卻心甘情願替臺灣海灘撿垃圾的舉止打動,將感觸化成文字,發表臉書後造成回響,兩人決定將這股關注力轉化為實際行動,成立RE-THINK專頁,一同籌畫淨灘活動,號召民眾到臺灣各地海灘一起彎腰撿垃圾。
日前中度颱風蘇迪勒過境,全臺各地街道許多大樹折損倒地,看在兩人的眼中,卻一點也不算什麼。「這三年來,他們看過許多『荒謬垃圾』,在發起淨灘活動前,我未曾想過海邊會出現椅子、床單、油漆桶……等垃圾,」黃之揚笑說,或許是見過了大風大浪,風災留下來的垃圾,對他們而言反而只是「一塊蛋糕」。
雖是RE-THINK的發起人之一,黃之揚謙虛表示,大型活動鎂光燈通常是聚焦於個人身上,事實上許多參與者的情操更是偉大。例如之前宜蘭淨灘的活動中,來了一名高齡七十五歲的老伯伯,詢問之後才得知,這位老先生長期耕耘海洋環境教育,還曾經從基隆徒步走到墾丁沿途淨灘。「這位老先生一直單獨一個人默默為海洋付出,透過網路得知RE-THINK後,不僅熱情參與響應,更興奮的跟我們說,很高興能夠看到年輕人付出行動愛護自然環境,讓他有『終於等到接班人』之感。」每次淨灘活動,總有許多人無私付出,黃之揚與Daniel受到鼓舞,也更感責任。
Daniel指出,海灘上的各種垃圾,很可能沖進海裏,「不僅造成海洋環境污染,讓海中生物誤食,其實最後的受害者還是人類,」Daniel說,兩人發現臺灣的海洋並不如他們想像的樂觀,如他們在臺南安平的觀夕平臺,發現了成山的保麗龍;基隆的外木山海灘,堆滿塑膠碎片,號稱臺灣最後一片淨土的花東海域,也是垃圾滿地。黃之揚說,很多人認為,淨灘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短暫成效的活動,尤其每年夏天的颱風替臺灣海灘帶來一片狼藉,常淨灘完不久,又出現新的垃圾。但他與Daniel都認為,淨灘活動是一種教育意涵重於實質成效的行動。黃之揚說,「淨灘只是形式,重點是希望大家『重新思考』環保的本質,」淨灘絕對不只是淨灘,最終目的還是回歸到環保。每次活動他們都會趁機告訴大家,我們每天身處的環境,隨處都看到這麼多污染,但垃圾不會憑空消失,分解需要上百年。當地球上已經有這麼多垃圾,我們還要不要繼續製造?能不能從生活中減少製造垃圾做起?「透過淨灘,讓許多人親眼見證臺灣海灘遠比想像中還髒,親手撿拾垃圾的衝擊,絕對遠比學校老師講解還要強而有力,」他們兩人同聲說。
如今活動已進行了三年多,黃之揚說,開始有熟面孔重複出現在淨灘活動中,大多數是本身特別喜歡海洋的人,或是常到海邊衝浪、愛好水上活動者。「通常這些人比我們更早發現海洋被破壞、比我們更清楚現況有多糟糕,」黃之揚說,目前RE-THINK的幕後籌畫只有他和Daniel兩人,白天都各自有工作。黃之揚在臺北從事網路編輯工作,每天忙到七、八點才下班,但為了籌備RE-THINK常常忙到快十點。不過他明確知道,淨灘活動是「對的事情」,造成的影響力更讓他們想繼續把這份責任扛下去。
今年暑假他們舉行了十場以上的淨灘活動,成功喚醒民眾的環保意識,而九月也將和臺灣潛水TDC合作,舉辦一場淨灘外加淨海行動。他們說,未來如果有機會,也希望RE-THINK能從一場場淨灘活動,轉成為推動環保工作的基金會。黃之揚笑說,家人一直很支持他,身邊朋友也受到他的影響,開始互相告誡減少製造垃圾,一股革命力量開始在無形之中慢慢茁壯。「就像丟入水中的小石頭,力量微小卻漣漪不斷,」兩人說,臺灣的海灘因為大家的熱情,而更加美麗。
講義英雄的人生觀
請為幸福下個定義
幸福的定義是能夠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到最好,進而影響身邊的人。
請說出你最景仰的人
只要是熱情比我還巨大、執行力比我還要強悍的人,都可能成為景仰的對象。
你至今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麼?如何克服?
人生至今沒遇過很大的挫折,倒是會時不時感到迷惘,覺得自己似乎做得不夠好。但後來我會開始告訴自己,人生其實不需要所謂「明確的目標」,一邊走一邊調整對的方向就好。
你認為人生最有價值的事物是什麼?
「永不止息的學習」。隨時保有好奇心,伸出手去探究不同事物、學習新的領域。不停鞭策自己認識新的東西,並從中帶來成就感。
你還有什麼理想未實現?
現階段希望能讓淨灘活動更有影響力,未來能成立非營利組織,不限定在環保,只要能夠關懷社會、善盡社會責任等領域,都可以嘗試看看。
你認為講義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從小家裏就有訂閱講義,講義是一個能夠讓人很紮實吸收知識的平臺,尤其在網路資訊蓬勃的時代,愈來愈多快速而片面的資訊爆炸,講義更加顯得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