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鳥看熱鬧也看門道〉之十四:天下烏鴉一般黑?
─白化禽鳥,是野地裏最孤單的鳥兒
徒步行走野地,可以說是親近大自然最私密的一種方式,或說也是一種「儀式」吧─至少對我個人而言。
只有深深走入闃靜林子深處,才能清楚聽見風的手輕輕撫過每一片葉子時似有若無的歎息。如果靜心,就有機會看見葉身在風的拂觸下,顛顛顫抖的細節;如果定身,就會看得見葉子在光束不斷變化的明暗中,無聲墜落的孤影。
走進樹林,總以為耳邊就會響起鳥兒忽遠忽近的鳴囀。其實不然,大半時候林子裏只是無邊的寂靜,甚至聽不到自己腳步的回響,除非偶然不小心踩斷了地面枯枝。那種「寂靜」與「孤單」,每次走出林子離開水邊再回到山下喧囂的市街,總深深讓我有「恍如隔世」的感覺,一時難以適應。
最近有一次,我在加拿大西岸較偏遠有「熊鄉」之稱的北方山區健走,意外遇見兩隻黑熊出沒林邊草原,情急下我小心翼翼緩步後退,又興奮又害怕,想屏息又禁不住喘氣。兩隻黑熊正專心忙著越冬前的進食,似乎未因為我的貿然出現而動氣,也或許因為我在下風。走遠後再回首,竟突然也有一股蒼蒼然「恍如隔世」的感覺,恍然湧入心頭,只是兩次「隔世」不盡相同。
下次再走進林間,但願你也能帶回一身的「寂靜」,運氣好也許還有一、兩首鳥兒唱的歌,或是幾下難忘的清脆拍翅聲,瞳井裏更是注滿了大自然數不盡說不出的各種醉人顏色─然後,然後就收藏在那只有自己知道,心的某一個角落,或者壓在心房某一本書的書頁裏。
自從學會如何在野地裏走動觀察野鳥,我先後邂逅了無數的野鳥朋友,親眼目睹不少野鳥的故事,許多年來也陸陸續續在《講義》寫了出來,並且出版了一本「鳥」書─不過心裏一直以為,我說的雖是野鳥的故事,其實也是人的故事─而,雖然是「故事」,其實就是野地鳥兒每天都在過的「日子」。
那,也就是牠們的「生活」吧。
我相信你已讀過我許多的野鳥故事,如果你在字裏行間讀出了什麼,如果你也認同,也有所感動,那就請大聲傳播出去。當這些「故事」藉著你的一言一行廣傳而出,從此─就是你的,也是大家的,而不再僅僅屬於我一個人了。
「糞囊」,是大自然巧手設計的拋棄式尿布?
當我有生第一次親眼看見巢中幼雛,翹起小小屁股,活生生擠出一團白色囊袋─「糞囊」─你不知道我當時心裏充滿了多大的「驚奇」。再看見一旁親鳥隨即叼起,毫不遲疑一口吞了下去,當時的心情只能說,大自然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我相信,這也是許多人第一次觀察禽鳥育雛,目睹親鳥吞食自己孩子糞囊時的感受。
全世界萬種禽鳥,並非每一種的幼雛都以「糞囊」的方式,來排除體內廢物。大體而言,這種現象較常見於鶯燕雀這類較小型鳥兒身上。通常,這些鳥種的幼雛留待巢中的時間多半也比較長。
「糞囊」是一只小小的帶有一點韌性的膜袋,用來盛裝幼雛排出的大小便,讓親鳥可以方便叼離巢窠丟棄他處,可以說是鳥兒天然的「拋棄式嬰兒尿布」─一向令人頭痛的便便問題,就這麼一次解決,用了就丟,無需沖洗,乾淨溜溜。
我們知道的黑枕藍鶲、黃鸝、家燕、白頭翁、褐頭鷦鶯、紫嘯鶇、臺灣林鴝、白尾八哥、臺灣藍鵲、八色鳥、綠繡眼、茶腹 、青背山雀、小彎嘴畫眉、小雲雀、火冠戴菊、赤腹山雀、大卷尾、河烏,以及鉛色水鶇等等臺灣野鳥的孩子,長久以來都以「糞囊」辦事。
你知道嗎?剛孵出不久全身無毛的雛鳥,雙眼雖然尚未睜開,一旦開始接受餵食隨即能夠開始排出糞囊。雛鳥排便都有跡象,若非事先高高翹起屁股,就是左右搖擺身子,親鳥就在旁邊攲頭專心注意,如果不見動靜,有時也會輕戳雛鳥泄殖腔口周圍,或嘖嘖出聲催促,給與刺激。
雛鳥初期排出的糞囊,大多由親鳥一口吞食。稍長,大家處理的方式就不盡相同。有些鳥種,譬如紫嘯鶇就不再吞食而改以拋棄方式處理;有些鳥種,譬如家燕小孩,似乎特別愛乾淨,本來糞囊都由親鳥啣離,大約十天之後改由雛鳥自己叼起拋出巢外,再過兩天,大家就都懂得靠近或站立巢緣,轉身把屁股朝外,將糞便直接排出巢窠,這樣的排便行為通常持續到離巢為止,猶似人類小孩,二歲大左右經過大小便訓練之後,即無需再「包裹尿布」了。所以只要有燕子築巢的屋簷或騎樓下,地面上免不了總是濺滿一地開花似的鳥糞。
至於將糞囊啣離巢窠丟棄遠處,不同鳥類似乎也有不同習性,譬如我觀察黑枕藍鶲,似乎都將糞囊拋棄水中,池塘水窪都好,地點好像也都固定不變。我觀察加拿大的旅鶇(知更鳥),則發現親鳥大半將糞囊啣至三、五十公尺之外,在空中隨處拋棄。鳥類學家說,鳥兒將糞囊丟棄水中是本能動作,譬如有些鳥種原本習慣築巢水邊,後來雖然移至離水較遠之處,依然經常將糞囊棄於人家院子裏的泳池,或供鳥兒戲水的盆子裏。不過,也有人記錄到冠藍鴉都將糞囊丟棄在陸地上固定的「糞坑」中。
親鳥為何吞食「糞囊」,「糞囊」可以吃嗎?
雛鳥初生,大概五、六天大之前,腸子裏大致上還沒有多少細菌,這些細菌是用來幫助消化分解食物的,但也因為這些細菌,才使得鳥兒後來的糞便帶菌,而且發出臭味。所以在此之前,雛鳥的「糞」含有大半未完全消化的殘餘食物,營養也還算豐富。
初生幼雛雖然吃個不停,也吃很多,但消化力不夠,入口食物難免大半都「浪費」了,所幸這段時期所需營養,有一部分仍然倚靠卵黃囊的供給,才未因此造成營養不良。我觀察黑頭山雀,就經常看見親鳥從巢中叼出的糞囊,常常還包裹著一粒粒沒有消化的漿果果實。
親鳥「吞食」了糞囊,多少能夠從中汲取一些養分,也因而多少可以減少自己覓食需要消耗的精力與時間,也就可以給孩子多抓些蟲蟲,加速幼雛的成長。當雛鳥長得一天比一天大,一旦糞便裏的細菌增多了,親鳥就不再吞食「糞囊」了。
也許有人會好奇,吞食「糞囊」,雄鳥與雌鳥誰吞得比較多呢?
科學研究顯示,雌鳥比雄鳥吞食得更多,因為「生育」關係雌鳥需求營養甚於雄鳥。甚至,那些例如牛鸝、杜鵑習於托蛋的鳥種,也曾經有吞食宿主幼雛糞囊的紀錄。
據我所知,臺灣的綠繡眼、八色鳥、粉紅鸚嘴、河烏、火冠戴菊、鉛色水鶇,以及紫嘯鶇等等鳥種,都有吞食糞囊的行為。
為什麼有些鳥種,就不需要「製造」糞囊?
鴨子、松雞與雉雞等這些鳥類,牠們的孩子出生後,只要身上羽毛乾燥了,還沒開始吃東西就離開了巢窠,而且通常從此不再回來,根本無需擔心巢內究竟乾不乾淨,衛不衛生。有沒有糞囊,都沒有關係。
猛禽、許多鷺科鳥種,以及那些在懸崖峭壁上築巢的海鳥,只要翹起屁股,朝著巢外或對準崖下「射」出一股糞柱,就算辦完「大事」─無需糞囊,一樣解決了衛生問題。至於少數那些毫不在意臭不臭、髒不髒的鳥兒,就更不需要什麼「糞囊」了。
鳥兒為什麼需要處理幼雛的便便?
這樣子問,就好像問說「寶寶大便了要不要揩屁股?」,恐怕要被當媽媽的讀者訕笑了。
就動物而言,「排泄」就是排除體內新陳代謝後所產生的廢物。一隻不斷成長尚未離巢小鳥,每天排泄量不能不說「極為可觀」,親鳥每次餵食之後,幾乎隨即排遺。雛鳥一天進食多少次,大概就排便多少次。
就以家燕為例,出生後的前兩個星期,大約每隔二、三分鐘就得餵哺一次,尤其晨昏時段。一只鳥巢裏,不要說很多,就算只有四隻小鳥,一天累積下來就夠「『糞』滿為患」。科學家說,鳥兒一天餵食最高可以多達四百次,負擔可謂繁重,我就曾看過親鳥餵食完畢卻忘了撿拾糞囊,急急忙忙就趕緊離巢再出門,顯然匆忙間也有「疏忽」的時候。
排泄物多了就必須處理,不僅事關「衛生」,也涉及「安全」,強烈的氣味免不了引來各式各樣掠食者,再說衛生沒顧好,巢中幼雛就容易得病。維持巢中清潔的工作,二話不說,親鳥自然一肩扛起。對於絕大部分鶯燕雀鳥類來說,繁殖期間一天工作除了覓食育雛,剩下時間大概就是不停地「清掃」,凡不屬於巢內的「異物」一概驅除。所以巢中「糞囊」並非親鳥唯一無法容忍的「多餘物」,幼雛孵化後殘留的蛋殼也是其中之一,親鳥若非一樣吞食,就是啣棄巢外。甚至有一次,我就發現在地面上築巢的斑點唧鵐,不知什麼時候將一隻死去的雛鳥,移置到了巢外。
還有,巢中小鳥有時會被研究人員繫上腳環,有些親鳥看見孩子身上突然多了五顏六色、奇怪發亮的「異物」,就會不斷啄擊,企圖移除,直到後來慢慢習慣了為止;偶爾甚至還會將孩子趕出巢外,之後大概知道自己「弄錯」了,又趕緊接了回來。
猛禽幼鳥則具有內在的反射本能,可以感覺「內在需要」,適時處理,而不致污穢了巢窠,牠們會站上巢緣,讓糞便自然排出巢外。至於像蒼鷺以及其他大型涉禽,巢窠結構通常比較稀疏簡陋,糞便等穢物常常就由空隙間自然掉落。
不過,猶如我們有些人一樣,有些鳥類也是會將自己棲居的場所弄得污穢不堪,譬如家朱雀或某些猛禽(譬如大鵰鴞),似乎一點不在乎自己居家衛不衛生,牠們的巢窠經常臭氣沖天,不堪靠近。
一般說來,製造「糞囊」需要耗費不少蛋白質,不過為了「衛生」與「安全」,還是值得。
「糞囊」裏面大概有什麼?
大體而言,「糞囊」外面裹了一層密封的韌膜,裏面則分成兩部分:一大部分是乳白色的尿酸,尾端則是小部分(有時大部分)沒有消化完全的殘剩食物,一般色澤看起來有點褐,又有點黑,不過還是端視沒消化的是什麼食物。不過談到排泄,不要忘了,我們人類是「尿糞分家」,鳥類則是「尿糞合一」。雛鳥的「糞囊」裏,有「尿」也有「糞」。
鳥類為何以「尿酸」方式排毒,跟人不一樣?
動物吸收蛋白質,分解後會產生有毒的含氮廢物,必須排出體外。這些含氮廢物主要有三種不同形式:氨、尿酸和尿素。大自然中,各種動物根據各自不同的生存條件、生活方式與環境,尤其是獲得水的難易程度,以及體內含水量,各自演化出了特有的排除含氮廢物方式。
三種形式中以「氨」的毒性最高,但因為易溶於水,也很容易穿透細胞膜,能夠快速擴散到環境中,所以很多生活於水中的動物,譬如水生無脊椎動物就直接藉由體表將氨排出體外,魚類則以氨鹽形式由鰓排出。
非生活水中的動物,則需將氨轉變為毒性較低的「尿素」或「尿酸」,再排出體外,只是過程中需消耗一些能量,並且牽涉到耗水多寡的問題。換句話說,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究竟選擇以「尿素」或「尿酸」方式排除代謝廢物,不同的物種有不同的選擇─大家都在尋找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
絕大部分鳥類,多以「尿酸」形式來排除。
尿酸可以說是「比尿素更濃縮的尿」,溶解度很低,通常呈白堊色半固體或半糊狀,因為毒性較弱(愈乾燥毒性愈低),排放時就無需那麼多的水分來稀釋,非常「節水」,正適合鳥類生活型態,只是有個缺點,就是相當耗能。換言之,這是一種以「耗能」換取「節水」的生存方法。鳥類為了保存體內水分,只有付出昂貴的能源代價。雛鳥以如此這般方式,不必消耗太多水分,就能持續排除體內廢物,並以「糞囊」的形式方便親鳥處理,非但實用,而且十分有趣。
大部分的哺乳類動物,包括我們人類,則主要以「尿素」形式來排放含氮廢物。尿素可以藉著尿液排出體外,也可以經由汗水排除一部分,這也就是為何我們容易汗濕的腋下,如果穿了白色衣服就容易變黃的原因。
「氨」轉換成「尿素」比轉換成「尿酸」更節能,尿素的毒性雖然比尿酸高,但比氨低了十萬倍,需要用來稀釋的水量相對地不算很多─總之,這是哺乳類動物經過了漫長的演化,在「耗能」與「節水」之間取得的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說到了這裏,三種排毒方式的用水量究竟差別如何,我們不妨舉個例子就不難明白:以排除一公克的「氮」為例,若以氨的模式排出,需要零點五公升的水,但如果以尿素模式排出,只需零點零五公升。如果是尿酸,更省水了,僅僅需要零點零零一公升。
鳥兒所謂的「第三眼瞼」是什麼?
我們人的眼睛分上、下兩片眼瞼,鳥類則比人類多了一片俗稱「第三眼瞼」的─瞬膜。
全世界所有鳥類都有「瞬膜」,但鳥並非唯一具有瞬膜的動物,其他譬如鱷魚、青蛙、鯊魚、海獺、北極熊、海獅,還有住在沙漠的駱駝等等,也都有瞬膜,雖然每一種動物瞬膜的長相與操作方式並非全然一樣。其實我們人類也有,只是早已退化失去了作用,成為不能活動的半月形皺襞,殘留在眼角內,如果用手指拉開上下眼瞼就會看到。一般而言,靈長類動物極罕見有瞬膜,狐猴大概是唯一的例外吧。
鳥類的「瞬膜」為一層薄薄的保護膜,有的透明,有的半透明。需要時候可以水平或斜角方向,由前向後拉開─青蛙的瞬膜則是由下往上蓋─罩住了整個眼球,平常就收藏在靠近嘴喙基部的眼角內。
說起「眨眼」,你我三不五時都會眨眨眼睛,這時的眨眼指的是眼瞼瞬間的開闔,若是鳥類則是瞬膜迅速的開闔。鳥的瞬膜無時無刻不在眨動,尤其轉動頭部時,眨得更厲害,只是因為一「眨」即逝,我們人眼往往難以跟上,瞬膜倘若完全透明,就更難發覺了。
鳥為什麼需要「瞬膜」?「瞬膜」有什麼用?
我們知道,全世界的魚,除了鯊魚,眼睛不但沒有瞬膜亦無眼瞼,所以魚睡覺眼睛都是睜著。因為一生都在水中生活,水不斷地「清洗」著牠的眼睛,但一點也不會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水之於魚,一如空氣之於人,都是極自然的事。
然而,動物經歷了從水裏到陸地的演化,慢慢發展出「眼瞼」與「淚腺」,讓眼睛在空氣中得以保持乾淨,並且看得清楚,可是對於像鳥兒這樣不時在「動」,而又如此依賴眼睛維持生存的動物,莫說永久,即使只因眼球一時的乾燥或有沙塵吹入,造成眼睛剎那間短暫的「失明」,都極可能影響了牠當下的求生能力,威脅了牠的生存。所以,鳥兒為了解決這個「又要看得見又可以閉起眼睛」的兩難困境,除了眼瞼之外,還需要另外一項工具,那就是─「瞬膜」。
野地鳥兒僅僅依賴瞬膜的眨動,即解決了不少生活難題。下面我簡單整理一下,幫助我們了解「瞬膜」究竟幫助鳥兒做了些什麼事─
「雨刷」:瞬膜一開一闔,猶如車窗雨刷,只要左右來回刷動,即刻有效清除了擋風玻璃上面任何的污穢雜渣。相信很多人都有異物入眼經驗,那種坐立不安感覺,正如「眼裏容不了一粒沙」這句話所形容的。
「防風罩」:鳥兒的瞬膜既是「雨刷」也是「防風罩」,當牠在風聲颼颼高空中做長途遷徙,或者譬如金鷹以時速二百四十公里追捕兔子,游隼以三百二十公里俯衝獵殺鴿子時,沒有瞬膜簡直就睜不了眼睛,看不準獵物,猶如早期飛行員坐在開放式座艙內,必須戴上防風目鏡一樣。
「潛水鏡」:很多鳥類都依賴潛水捕魚為生,譬如鸕鶿入水如果只能閉起眼睛,恐怕一天也捕不到半條魚,若是張開眼瞼,眼睛又無法適應,這時候瞬膜就好比潛水蛙鏡,戴了上去,視線便無障礙。有些鳥類,例如大西洋海雀,瞬膜中央甚至有個小小「窗戶」,更是方便不過。
「護目鏡」:猛禽追逐小鳥,小鳥穿梭密林濃葉之間,不管追或被追,如果都能有一副保護眼睛的「護目鏡」,就能避免被枝葉刺傷的可能。很多親鳥餵食時「戴」上護目鏡,也是為了避免被小鳥嘴喙戳傷。
禿鷲經常撿食大型死去的動物,頭部免不了需要深入軀骸,童山倘若濯濯,就不易沾染殘肉穢血,即使弄髒了也容易清理,此外,有了瞬膜,眼睛還可以避免細菌感染。當啄木鳥以每秒六、七公尺的速度鑿擊樹幹,戴上了「護目鏡」,就可以防止迸射的木屑射傷了眼睛。
「太陽眼鏡」:鳥兒的瞬膜,有時好比太陽眼鏡,來自水面或玻璃帷牆眩目的迴光,或是雪地強烈的反射,都不再那麼「刺眼」了。
「保濕機」:我們人倚靠上下眼瞼眨動,保持眼睛濕潤,鳥類則以瞬膜遮住角膜,濕潤眼球。眼睛一旦過度乾燥,視力往往就會變模糊。然而反過來說,很多鳥兒洗澡時候也會拉上瞬膜。鳥兒洗澡,動作看起來十分「誇張」,雙翅鼓動極為激烈,經常霹拍有聲,水花亂濺,這時候瞬膜的作用就不是為了保濕,而是預防洗澡水濺濕了眼睛。
說來說去,每一種鳥兒使用瞬膜的方式,顯然並非都是一樣,不過歸根究柢,無不為了「保護」眼球,但又不致因此失去─至少沒有完全失去了謀生與保命的重要工具─「視力」。
那麼,鳥兒的眼瞼還有什麼用處嗎?
眼瞼就是俗稱的「眼皮」。鳥類眼瞼的功能似乎不如瞬膜那般「多才多藝」,最大用途大概就是用來睡覺。眼皮一拉,宛如臥室拉上了窗簾,遮去了窗外的亮光。
每次看見大蒼鷺站在太陽底下整理羽毛,不知因為累了,還是曬得太溫暖太舒服了,只見長長嘴喙,慢慢愈垂愈低,顯然禁不住打起了瞌睡,沈重眼皮明明蓋了下來,卻又突然勉強睜開,一副矇矓掙扎的模樣。
有時候牠會舉起一隻腳爪用力抓搔,也許搔到了癢處,只見眼皮緊閉,只差沒哼出兩聲─「喔,真是舒服啊。」就像有人啃雞爪子啃入了神,兩隻眼睛不知不覺地,也是緊緊閉了起來。這,也算是鳥兒眼皮的另一種「功能」吧。
鳥類之外,其他動物的瞬膜又是做什麼用的?
前面說過,鳥類並非唯一擁有瞬膜的動物,那麼非鳥類動物的瞬膜又是做什麼用呢?說真的,小小一片瞬膜,還真有一些學問,故事也挺有意思。實在忍不住,就讓我說一些給大家聽聽,或許可以增添一家人茶餘飯後的開心。
就拿青蛙來說。
除了瞬膜,青蛙也有一對平常的眼瞼,那是用來濕潤與清潔眼球用的。青蛙的下眼瞼固定不能動,若要眨眼全靠一片上眼瞼,半透明「第三眼瞼」則另有其用。
我們知道,青蛙游水多半在池塘或洿池裏,池塘洿池不比泳池,漂浮著各種渣滓,「第三眼瞼」可以防水,也可用來抵擋渣滓撞擊。青蛙視力雖然甚佳,可是拉上瞬膜就難免減弱了。因為是半透明的,所以很多青蛙潛水時候也依靠嗅覺來幫助導路。
青蛙不只在水裏,上了陸地也用得著瞬膜。平常眨動眼瞼只是為了濕潤眼球,拉上了瞬膜才有保濕作用。青蛙瞬膜可以全拉,也可以半拉,非常方便。半拉時既可保濕又能保有部分的視力,尤其風大或乾旱時節。
青蛙會冬眠,但不是所有青蛙到了冬天就停止一切活動,專心睡覺。有的在水底,有的則把自己埋在泥巴裏過冬,然而不管水中陸地,牠都會拉上瞬膜保護眼睛,同時將突出的眼睛儘量內縮,以減少體熱流失。臺灣氣候還沒有冷到讓青蛙需要冬眠,不過短期的「蟄伏」卻是有的。
最後,青蛙的瞬膜,還有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功能。
我們知道青蛙視力超級好,不過牠的眼睛卻也經常洩漏了牠的所在位置,讓天敵一眼就看見了。青蛙眼睛表面像鏡子一般,黑暗中只要附近有一點光芒,就會閃閃反射,難以遁形。有些青蛙眼睛的顏色又十分鮮豔,同樣惹人注意。譬如生活在中美洲熱帶雨林的紅眼樹蛙,不僅體色華麗,兩顆紅紅大眼睛更是搶眼,雖然晚上才出來活動,若不花點心思加點偽裝,很容易就被看見了。休息時,紅眼樹蛙只要拉上瞬膜,就遮去了鮮紅的虹膜。牠的瞬膜不但半透明,上面還有類似虎皮紋路的網紋。瞬膜一罩,紅眼樹蛙的「紅眼」頓時消隱不見,偽裝效果十足。
其他動物,比較特殊的就屬北極熊。北極熊雖然也在水中活動,不過瞬膜最主要的功能,乃在防止雪地強烈反射光可能造成的「雪盲」,猶如人在雪地行走,不能不戴眼罩保護眼睛。至於住在陸地乾旱地區的駱駝與鴕鳥,瞬膜顯然是用來阻擋風沙。非洲的食蟻獸,則是為了避免螞蟻的叮咬。
河烏眼睛那一閃一閃的白,是「瞬膜」嗎?
河烏一身暗褐,尤其陰天更不易一眼就看見,然而牠的兩隻眼睛卻不斷隨著身體的上下起伏而眨動,閃著醒目的白色,忽明忽暗,好似海上戰艦在打燈號互相傳訊一般,卻是顯然可見,也十分撩人好奇,牠那般的動作實在跟其他鳥類太不一樣了。
河烏是燕雀目中唯一會潛水,而且能在水底行走覓食的鳥類,很多人難免認為這閃爍的眼瞼,必然跟牠特殊的水中覓食習性有關,是用來幫助牠在水裏可以看得清楚,而誤以為那就是河烏的「瞬膜」。
我們知道,所有鳥兒都有瞬膜,無論透明或半透明,當它一闔一開的瞬間,確實給人一「閃」一「閃」的感覺,只不過河烏的「閃」白晃晃,而且上下閃動,非由前往後,如果再看仔細,就會發現上面布滿了細微的白色絨毛─那是河烏的「眼瞼」,不是「瞬膜」。
河烏白色的眼瞼,襯著「烏」黑的身體,當然十分醒目。
那麼,河烏的眼瞼,為何閃個不停?
為什麼?─沒有人知道。你知道嗎?
有一個說法是:河烏多半活動在比較湍急的水域,環境「嘈雜」,同類彼此溝通不易,以醒目的白色眼瞼互相打訊號「說話」,不失為有效的溝通方式。不過,這也只是一個說法而已,因為還沒有人說得出來,牠們究竟是如何「溝通」,都在說些什麼。
也,或許沒有什麼原因,河烏就是愛眨眼─我是這麼想的。因為,我經常看牠不斷眨眼的時候,旁邊或附近並沒有什麼別的河烏。
天下烏鴉,真的都是一般「黑」嗎?
大家都說「天下烏鴉一般黑」,真的這樣嗎?
其實,這句話不管用來形容人或事,或者指城市與山區裏那一隻隻真實的烏鴉,都不必然正確。
走在野地裏,我們看到的每一種不同鳥兒,身上羽氅的顏色與花紋都不相同,各有特色,我們人根據這些特色,多半即能判斷出眼前的鳥兒是什麼鳥。麻雀就是麻雀的樣子,蜂虎也不會看成五色鳥。同一種鳥,大家的穿著與打扮大概都差不多,很多時候根本就分辨不出誰是誰來。
可是天下烏鴉,並不全然如諺語所說的都是一樣的黑抹抹,有時候幾隻烏鴉中竟然有一隻打扮,就是與眾大為不同─竟是一身雪白,難以相信。這樣的「變種」烏鴉,就是所謂的「白子」,也就是一種「白化症」。
「白化症」並非只有烏鴉才有,幾乎任何鳥種都有可能發生。有人看過白鵪鶉、白企鵝,有人看過白鷹斑鷸、白鷿鷈、白蜂鳥、白紅尾鵟,也有人記錄到白色的藍鵲與麻雀。「白化症」亦不僅僅發生在鳥類身上,其他動物也有,我們也許沒看過,卻時有所聞,譬如白老虎、白獅子、白烏龜、白殺人鯨,甚至白壁虎等等,我相信你說得出來的,一定比我一時能想到的還多。
「白化症」是什麼?
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物種─包括了我們人類─都會有「白化症」。就外表而言,白化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粉紅的眼睛,蒼白的皮膚、蒼白的鱗甲、羽毛或毛皮─一切,都是因由體內細胞或組織缺乏「正常」色素之故。
「色素」,簡單地說就是「能夠使物體染上顏色的物質」。不同色素,能吸收日光光譜中不同的「色」。動物如果缺乏了色素,就無法吸收顏色,別人看到的將只是一身「雪白」。然而,眼睛缺乏了色素,卻讓我們看見了其中的血管,所以白化症動物的眼睛若非紅的,就是粉紅。
可是,為什麼有的動物會缺乏色素?
一言以蔽之─都是「基因」的關係。
白化症屬於隱性特徵,只有在雙親同時都含有白化基因的時候,下一代才會顯露出白化的性狀。雖說白化症是因由遺傳而來,有時候也可能是別的因素造成,譬如環境。來自遺傳的「白」,羽毛儘管蛻換了,再生之後還是一樣的白;不過因由環境或營養等因素所導致的白化,卻是可以還原的。
什麼是「輕白化」?什麼又是「花白化」?
嚴格說來,我們在野地裏發現的「白子」野鳥,很多時候並非屬於真正的「白化症」。
這樣的鳥兒,一般可以粗分成兩種。一種是渾身彷彿經過漂洗了一般,若與正常同類鳥兒相比較,宛若一張年代久遠褪了色的照片,不過再細看,眼睛卻仍舊保持原來色澤,這樣的「白化」我姑且稱之為「輕白化」,也可以說是平常鳥兒的「淡色版」。
猶記得七年前我在《講義》寫了一篇「春天的孩子」,裏頭講到一隻白化大雁跟牠一群孩子的故事。這隻身高一百二十公分的加拿大雁鵝,分明就是一般大雁的「淡色版」,我給牠取名「白『先生』」,因為牠是公的。在那之前,我們已經認識有四、五年了,牠是我所見過唯一大雁,眼神中有一股難以形容的「溫柔」。每年,白先生都會跟牠的伴侶生養一窩或多或少的孩子,我從牠們身上學到不少事情,也分享了不少樂趣,隨著我的年歲愈來愈大,我對牠們的記憶卻愈來愈加明顯清晰,尤其是白先生的眼神。文章發表隔年後的那個春天,就再也沒看見過牠了。
另一種則像似漂白不勻,或者染色不均的布塊,東一塊白,西一塊白,不時仍可看見鳥兒身上原來的顏色,只是斑駁雜亂不全,但眼睛也仍然是原來「正常」顏色,這樣的白化我稱之為「花白化」。
舉個例子,有些鳥兒羽毛雖然缺乏黑色素,但仍保有紅和橘色素,所以有些白化的旅鶇,胸前依舊一片磚紅,白化啄木鳥的頭頂,卻還是原來一樣的紅。又譬如北朱雀,公鳥渾身原本搶眼的朱紅,泛白後卻顯出東一抹西一撮的殘跡,彷彿一張失敗了的水彩畫。
「花白化」野鳥,過去我在野地也有幾次相遇的機會,都是小型林鳥,每次出現樹頭或灌叢,總是一閃就不見,我揣想牠們大概知道自己是誰,舉止行動,比起別的鳥兒似乎特別「謹慎」與「小心」。
說來我們野外看見所謂的「白子」,多半若非「輕白化」,就是「花白化」,而非真正的「白化症」。那麼,是不是真正「白子」要如何分辨呢?這個不難,牠們之間最大也最明顯的差別就在眼睛的顏色,下次有機會請不妨注意。
那隻白化藍鵲,你看過嗎?
臺灣鳥界曾經一度盛傳的白化藍鵲,其實應該屬於「花白化」,而非真正的「白化症」。我看過鳥友拍攝白化藍鵲育雛的紀錄片,(這隻藍鵲母鳥非但找到了伴侶,而且顯然育雛成功,我真的為牠的幸運感到滿心歡喜),也看過白化家燕雛鳥巢中乞食的畫面,這些「特殊鳥兒」的長相與行為確實令人「拍案驚奇」,然而這都不算真正「月亮的鳥兒」,看看牠們眼睛,看看牠們嘴腳,你就知道。
話說回來,「真白化」、「輕白化」或「花白化」不同的形成原因究竟在哪裏呢?
我讀遍文獻,鳥類學家似乎沒有完全一致的說法,不過我們可以嘗試簡化歸納如下:前者不論身體與羽氅,都缺乏了黑色素;後兩者則是黑色素雖然無法沈積羽毛結構中,但身體內部卻含有黑色素─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這類白化鳥兒的眼睛,不是漂洗過似的紅或粉紅,而是暗色的。
或許,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方向來思考:「白化」乃是一種漸進式的突變,每一隻鳥兒的白化程度都不盡然相同,什麼「樣子」都有可能發生。
誰是野地裏最孤單的鳥兒?
想一想,一隻因為罕見的基因缺陷而變成純白的鳥兒,無論藏身萬綠叢中,抑或襯著百花雜卉,都再明顯不過,不僅難逃天敵的追獵捕食,當自己覓食時也提高了獵物的警覺,不免加添了生存的艱難與辛苦。
有些「白子」還會因為「與眾不同」而遭受同類排斥,甚至因此不易覓得伴侶。不說別的,只談生存就有問題,更不用說什麼社群生活。雖然,並非所有白子都是一樣遭遇,然而一般白化症鳥兒身體通常比較羸弱,不但經常視覺薄弱,聽力不足,羽毛也脆弱易斷,無法遠飛。
這樣的鳥兒生存機率很低,除非有人類伸出援手出面保護,在野地裏多半存活不久,因此我們也就鮮少有機會遇見「真正的」白子。
相較於絕大多數「正常」禽鳥,白化「特殊」鳥兒,說起來真的是野地裏最孤單的鳥兒─不僅死的時候孤單,活著的時候也很孤單。
徒步行走野地,可以說是親近大自然最私密的一種方式,或說也是一種「儀式」吧─至少對我個人而言。
只有深深走入闃靜林子深處,才能清楚聽見風的手輕輕撫過每一片葉子時似有若無的歎息。如果靜心,就有機會看見葉身在風的拂觸下,顛顛顫抖的細節;如果定身,就會看得見葉子在光束不斷變化的明暗中,無聲墜落的孤影。
走進樹林,總以為耳邊就會響起鳥兒忽遠忽近的鳴囀。其實不然,大半時候林子裏只是無邊的寂靜,甚至聽不到自己腳步的回響,除非偶然不小心踩斷了地面枯枝。那種「寂靜」與「孤單」,每次走出林子離開水邊再回到山下喧囂的市街,總深深讓我有「恍如隔世」的感覺,一時難以適應。
最近有一次,我在加拿大西岸較偏遠有「熊鄉」之稱的北方山區健走,意外遇見兩隻黑熊出沒林邊草原,情急下我小心翼翼緩步後退,又興奮又害怕,想屏息又禁不住喘氣。兩隻黑熊正專心忙著越冬前的進食,似乎未因為我的貿然出現而動氣,也或許因為我在下風。走遠後再回首,竟突然也有一股蒼蒼然「恍如隔世」的感覺,恍然湧入心頭,只是兩次「隔世」不盡相同。
下次再走進林間,但願你也能帶回一身的「寂靜」,運氣好也許還有一、兩首鳥兒唱的歌,或是幾下難忘的清脆拍翅聲,瞳井裏更是注滿了大自然數不盡說不出的各種醉人顏色─然後,然後就收藏在那只有自己知道,心的某一個角落,或者壓在心房某一本書的書頁裏。
自從學會如何在野地裏走動觀察野鳥,我先後邂逅了無數的野鳥朋友,親眼目睹不少野鳥的故事,許多年來也陸陸續續在《講義》寫了出來,並且出版了一本「鳥」書─不過心裏一直以為,我說的雖是野鳥的故事,其實也是人的故事─而,雖然是「故事」,其實就是野地鳥兒每天都在過的「日子」。
那,也就是牠們的「生活」吧。
我相信你已讀過我許多的野鳥故事,如果你在字裏行間讀出了什麼,如果你也認同,也有所感動,那就請大聲傳播出去。當這些「故事」藉著你的一言一行廣傳而出,從此─就是你的,也是大家的,而不再僅僅屬於我一個人了。
「糞囊」,是大自然巧手設計的拋棄式尿布?
當我有生第一次親眼看見巢中幼雛,翹起小小屁股,活生生擠出一團白色囊袋─「糞囊」─你不知道我當時心裏充滿了多大的「驚奇」。再看見一旁親鳥隨即叼起,毫不遲疑一口吞了下去,當時的心情只能說,大自然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我相信,這也是許多人第一次觀察禽鳥育雛,目睹親鳥吞食自己孩子糞囊時的感受。
全世界萬種禽鳥,並非每一種的幼雛都以「糞囊」的方式,來排除體內廢物。大體而言,這種現象較常見於鶯燕雀這類較小型鳥兒身上。通常,這些鳥種的幼雛留待巢中的時間多半也比較長。
「糞囊」是一只小小的帶有一點韌性的膜袋,用來盛裝幼雛排出的大小便,讓親鳥可以方便叼離巢窠丟棄他處,可以說是鳥兒天然的「拋棄式嬰兒尿布」─一向令人頭痛的便便問題,就這麼一次解決,用了就丟,無需沖洗,乾淨溜溜。
我們知道的黑枕藍鶲、黃鸝、家燕、白頭翁、褐頭鷦鶯、紫嘯鶇、臺灣林鴝、白尾八哥、臺灣藍鵲、八色鳥、綠繡眼、茶腹 、青背山雀、小彎嘴畫眉、小雲雀、火冠戴菊、赤腹山雀、大卷尾、河烏,以及鉛色水鶇等等臺灣野鳥的孩子,長久以來都以「糞囊」辦事。
你知道嗎?剛孵出不久全身無毛的雛鳥,雙眼雖然尚未睜開,一旦開始接受餵食隨即能夠開始排出糞囊。雛鳥排便都有跡象,若非事先高高翹起屁股,就是左右搖擺身子,親鳥就在旁邊攲頭專心注意,如果不見動靜,有時也會輕戳雛鳥泄殖腔口周圍,或嘖嘖出聲催促,給與刺激。
雛鳥初期排出的糞囊,大多由親鳥一口吞食。稍長,大家處理的方式就不盡相同。有些鳥種,譬如紫嘯鶇就不再吞食而改以拋棄方式處理;有些鳥種,譬如家燕小孩,似乎特別愛乾淨,本來糞囊都由親鳥啣離,大約十天之後改由雛鳥自己叼起拋出巢外,再過兩天,大家就都懂得靠近或站立巢緣,轉身把屁股朝外,將糞便直接排出巢窠,這樣的排便行為通常持續到離巢為止,猶似人類小孩,二歲大左右經過大小便訓練之後,即無需再「包裹尿布」了。所以只要有燕子築巢的屋簷或騎樓下,地面上免不了總是濺滿一地開花似的鳥糞。
至於將糞囊啣離巢窠丟棄遠處,不同鳥類似乎也有不同習性,譬如我觀察黑枕藍鶲,似乎都將糞囊拋棄水中,池塘水窪都好,地點好像也都固定不變。我觀察加拿大的旅鶇(知更鳥),則發現親鳥大半將糞囊啣至三、五十公尺之外,在空中隨處拋棄。鳥類學家說,鳥兒將糞囊丟棄水中是本能動作,譬如有些鳥種原本習慣築巢水邊,後來雖然移至離水較遠之處,依然經常將糞囊棄於人家院子裏的泳池,或供鳥兒戲水的盆子裏。不過,也有人記錄到冠藍鴉都將糞囊丟棄在陸地上固定的「糞坑」中。
親鳥為何吞食「糞囊」,「糞囊」可以吃嗎?
雛鳥初生,大概五、六天大之前,腸子裏大致上還沒有多少細菌,這些細菌是用來幫助消化分解食物的,但也因為這些細菌,才使得鳥兒後來的糞便帶菌,而且發出臭味。所以在此之前,雛鳥的「糞」含有大半未完全消化的殘餘食物,營養也還算豐富。
初生幼雛雖然吃個不停,也吃很多,但消化力不夠,入口食物難免大半都「浪費」了,所幸這段時期所需營養,有一部分仍然倚靠卵黃囊的供給,才未因此造成營養不良。我觀察黑頭山雀,就經常看見親鳥從巢中叼出的糞囊,常常還包裹著一粒粒沒有消化的漿果果實。
親鳥「吞食」了糞囊,多少能夠從中汲取一些養分,也因而多少可以減少自己覓食需要消耗的精力與時間,也就可以給孩子多抓些蟲蟲,加速幼雛的成長。當雛鳥長得一天比一天大,一旦糞便裏的細菌增多了,親鳥就不再吞食「糞囊」了。
也許有人會好奇,吞食「糞囊」,雄鳥與雌鳥誰吞得比較多呢?
科學研究顯示,雌鳥比雄鳥吞食得更多,因為「生育」關係雌鳥需求營養甚於雄鳥。甚至,那些例如牛鸝、杜鵑習於托蛋的鳥種,也曾經有吞食宿主幼雛糞囊的紀錄。
據我所知,臺灣的綠繡眼、八色鳥、粉紅鸚嘴、河烏、火冠戴菊、鉛色水鶇,以及紫嘯鶇等等鳥種,都有吞食糞囊的行為。
為什麼有些鳥種,就不需要「製造」糞囊?
鴨子、松雞與雉雞等這些鳥類,牠們的孩子出生後,只要身上羽毛乾燥了,還沒開始吃東西就離開了巢窠,而且通常從此不再回來,根本無需擔心巢內究竟乾不乾淨,衛不衛生。有沒有糞囊,都沒有關係。
猛禽、許多鷺科鳥種,以及那些在懸崖峭壁上築巢的海鳥,只要翹起屁股,朝著巢外或對準崖下「射」出一股糞柱,就算辦完「大事」─無需糞囊,一樣解決了衛生問題。至於少數那些毫不在意臭不臭、髒不髒的鳥兒,就更不需要什麼「糞囊」了。
鳥兒為什麼需要處理幼雛的便便?
這樣子問,就好像問說「寶寶大便了要不要揩屁股?」,恐怕要被當媽媽的讀者訕笑了。
就動物而言,「排泄」就是排除體內新陳代謝後所產生的廢物。一隻不斷成長尚未離巢小鳥,每天排泄量不能不說「極為可觀」,親鳥每次餵食之後,幾乎隨即排遺。雛鳥一天進食多少次,大概就排便多少次。
就以家燕為例,出生後的前兩個星期,大約每隔二、三分鐘就得餵哺一次,尤其晨昏時段。一只鳥巢裏,不要說很多,就算只有四隻小鳥,一天累積下來就夠「『糞』滿為患」。科學家說,鳥兒一天餵食最高可以多達四百次,負擔可謂繁重,我就曾看過親鳥餵食完畢卻忘了撿拾糞囊,急急忙忙就趕緊離巢再出門,顯然匆忙間也有「疏忽」的時候。
排泄物多了就必須處理,不僅事關「衛生」,也涉及「安全」,強烈的氣味免不了引來各式各樣掠食者,再說衛生沒顧好,巢中幼雛就容易得病。維持巢中清潔的工作,二話不說,親鳥自然一肩扛起。對於絕大部分鶯燕雀鳥類來說,繁殖期間一天工作除了覓食育雛,剩下時間大概就是不停地「清掃」,凡不屬於巢內的「異物」一概驅除。所以巢中「糞囊」並非親鳥唯一無法容忍的「多餘物」,幼雛孵化後殘留的蛋殼也是其中之一,親鳥若非一樣吞食,就是啣棄巢外。甚至有一次,我就發現在地面上築巢的斑點唧鵐,不知什麼時候將一隻死去的雛鳥,移置到了巢外。
還有,巢中小鳥有時會被研究人員繫上腳環,有些親鳥看見孩子身上突然多了五顏六色、奇怪發亮的「異物」,就會不斷啄擊,企圖移除,直到後來慢慢習慣了為止;偶爾甚至還會將孩子趕出巢外,之後大概知道自己「弄錯」了,又趕緊接了回來。
猛禽幼鳥則具有內在的反射本能,可以感覺「內在需要」,適時處理,而不致污穢了巢窠,牠們會站上巢緣,讓糞便自然排出巢外。至於像蒼鷺以及其他大型涉禽,巢窠結構通常比較稀疏簡陋,糞便等穢物常常就由空隙間自然掉落。
不過,猶如我們有些人一樣,有些鳥類也是會將自己棲居的場所弄得污穢不堪,譬如家朱雀或某些猛禽(譬如大鵰鴞),似乎一點不在乎自己居家衛不衛生,牠們的巢窠經常臭氣沖天,不堪靠近。
一般說來,製造「糞囊」需要耗費不少蛋白質,不過為了「衛生」與「安全」,還是值得。
「糞囊」裏面大概有什麼?
大體而言,「糞囊」外面裹了一層密封的韌膜,裏面則分成兩部分:一大部分是乳白色的尿酸,尾端則是小部分(有時大部分)沒有消化完全的殘剩食物,一般色澤看起來有點褐,又有點黑,不過還是端視沒消化的是什麼食物。不過談到排泄,不要忘了,我們人類是「尿糞分家」,鳥類則是「尿糞合一」。雛鳥的「糞囊」裏,有「尿」也有「糞」。
鳥類為何以「尿酸」方式排毒,跟人不一樣?
動物吸收蛋白質,分解後會產生有毒的含氮廢物,必須排出體外。這些含氮廢物主要有三種不同形式:氨、尿酸和尿素。大自然中,各種動物根據各自不同的生存條件、生活方式與環境,尤其是獲得水的難易程度,以及體內含水量,各自演化出了特有的排除含氮廢物方式。
三種形式中以「氨」的毒性最高,但因為易溶於水,也很容易穿透細胞膜,能夠快速擴散到環境中,所以很多生活於水中的動物,譬如水生無脊椎動物就直接藉由體表將氨排出體外,魚類則以氨鹽形式由鰓排出。
非生活水中的動物,則需將氨轉變為毒性較低的「尿素」或「尿酸」,再排出體外,只是過程中需消耗一些能量,並且牽涉到耗水多寡的問題。換句話說,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究竟選擇以「尿素」或「尿酸」方式排除代謝廢物,不同的物種有不同的選擇─大家都在尋找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
絕大部分鳥類,多以「尿酸」形式來排除。
尿酸可以說是「比尿素更濃縮的尿」,溶解度很低,通常呈白堊色半固體或半糊狀,因為毒性較弱(愈乾燥毒性愈低),排放時就無需那麼多的水分來稀釋,非常「節水」,正適合鳥類生活型態,只是有個缺點,就是相當耗能。換言之,這是一種以「耗能」換取「節水」的生存方法。鳥類為了保存體內水分,只有付出昂貴的能源代價。雛鳥以如此這般方式,不必消耗太多水分,就能持續排除體內廢物,並以「糞囊」的形式方便親鳥處理,非但實用,而且十分有趣。
大部分的哺乳類動物,包括我們人類,則主要以「尿素」形式來排放含氮廢物。尿素可以藉著尿液排出體外,也可以經由汗水排除一部分,這也就是為何我們容易汗濕的腋下,如果穿了白色衣服就容易變黃的原因。
「氨」轉換成「尿素」比轉換成「尿酸」更節能,尿素的毒性雖然比尿酸高,但比氨低了十萬倍,需要用來稀釋的水量相對地不算很多─總之,這是哺乳類動物經過了漫長的演化,在「耗能」與「節水」之間取得的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說到了這裏,三種排毒方式的用水量究竟差別如何,我們不妨舉個例子就不難明白:以排除一公克的「氮」為例,若以氨的模式排出,需要零點五公升的水,但如果以尿素模式排出,只需零點零五公升。如果是尿酸,更省水了,僅僅需要零點零零一公升。
鳥兒所謂的「第三眼瞼」是什麼?
我們人的眼睛分上、下兩片眼瞼,鳥類則比人類多了一片俗稱「第三眼瞼」的─瞬膜。
全世界所有鳥類都有「瞬膜」,但鳥並非唯一具有瞬膜的動物,其他譬如鱷魚、青蛙、鯊魚、海獺、北極熊、海獅,還有住在沙漠的駱駝等等,也都有瞬膜,雖然每一種動物瞬膜的長相與操作方式並非全然一樣。其實我們人類也有,只是早已退化失去了作用,成為不能活動的半月形皺襞,殘留在眼角內,如果用手指拉開上下眼瞼就會看到。一般而言,靈長類動物極罕見有瞬膜,狐猴大概是唯一的例外吧。
鳥類的「瞬膜」為一層薄薄的保護膜,有的透明,有的半透明。需要時候可以水平或斜角方向,由前向後拉開─青蛙的瞬膜則是由下往上蓋─罩住了整個眼球,平常就收藏在靠近嘴喙基部的眼角內。
說起「眨眼」,你我三不五時都會眨眨眼睛,這時的眨眼指的是眼瞼瞬間的開闔,若是鳥類則是瞬膜迅速的開闔。鳥的瞬膜無時無刻不在眨動,尤其轉動頭部時,眨得更厲害,只是因為一「眨」即逝,我們人眼往往難以跟上,瞬膜倘若完全透明,就更難發覺了。
鳥為什麼需要「瞬膜」?「瞬膜」有什麼用?
我們知道,全世界的魚,除了鯊魚,眼睛不但沒有瞬膜亦無眼瞼,所以魚睡覺眼睛都是睜著。因為一生都在水中生活,水不斷地「清洗」著牠的眼睛,但一點也不會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水之於魚,一如空氣之於人,都是極自然的事。
然而,動物經歷了從水裏到陸地的演化,慢慢發展出「眼瞼」與「淚腺」,讓眼睛在空氣中得以保持乾淨,並且看得清楚,可是對於像鳥兒這樣不時在「動」,而又如此依賴眼睛維持生存的動物,莫說永久,即使只因眼球一時的乾燥或有沙塵吹入,造成眼睛剎那間短暫的「失明」,都極可能影響了牠當下的求生能力,威脅了牠的生存。所以,鳥兒為了解決這個「又要看得見又可以閉起眼睛」的兩難困境,除了眼瞼之外,還需要另外一項工具,那就是─「瞬膜」。
野地鳥兒僅僅依賴瞬膜的眨動,即解決了不少生活難題。下面我簡單整理一下,幫助我們了解「瞬膜」究竟幫助鳥兒做了些什麼事─
「雨刷」:瞬膜一開一闔,猶如車窗雨刷,只要左右來回刷動,即刻有效清除了擋風玻璃上面任何的污穢雜渣。相信很多人都有異物入眼經驗,那種坐立不安感覺,正如「眼裏容不了一粒沙」這句話所形容的。
「防風罩」:鳥兒的瞬膜既是「雨刷」也是「防風罩」,當牠在風聲颼颼高空中做長途遷徙,或者譬如金鷹以時速二百四十公里追捕兔子,游隼以三百二十公里俯衝獵殺鴿子時,沒有瞬膜簡直就睜不了眼睛,看不準獵物,猶如早期飛行員坐在開放式座艙內,必須戴上防風目鏡一樣。
「潛水鏡」:很多鳥類都依賴潛水捕魚為生,譬如鸕鶿入水如果只能閉起眼睛,恐怕一天也捕不到半條魚,若是張開眼瞼,眼睛又無法適應,這時候瞬膜就好比潛水蛙鏡,戴了上去,視線便無障礙。有些鳥類,例如大西洋海雀,瞬膜中央甚至有個小小「窗戶」,更是方便不過。
「護目鏡」:猛禽追逐小鳥,小鳥穿梭密林濃葉之間,不管追或被追,如果都能有一副保護眼睛的「護目鏡」,就能避免被枝葉刺傷的可能。很多親鳥餵食時「戴」上護目鏡,也是為了避免被小鳥嘴喙戳傷。
禿鷲經常撿食大型死去的動物,頭部免不了需要深入軀骸,童山倘若濯濯,就不易沾染殘肉穢血,即使弄髒了也容易清理,此外,有了瞬膜,眼睛還可以避免細菌感染。當啄木鳥以每秒六、七公尺的速度鑿擊樹幹,戴上了「護目鏡」,就可以防止迸射的木屑射傷了眼睛。
「太陽眼鏡」:鳥兒的瞬膜,有時好比太陽眼鏡,來自水面或玻璃帷牆眩目的迴光,或是雪地強烈的反射,都不再那麼「刺眼」了。
「保濕機」:我們人倚靠上下眼瞼眨動,保持眼睛濕潤,鳥類則以瞬膜遮住角膜,濕潤眼球。眼睛一旦過度乾燥,視力往往就會變模糊。然而反過來說,很多鳥兒洗澡時候也會拉上瞬膜。鳥兒洗澡,動作看起來十分「誇張」,雙翅鼓動極為激烈,經常霹拍有聲,水花亂濺,這時候瞬膜的作用就不是為了保濕,而是預防洗澡水濺濕了眼睛。
說來說去,每一種鳥兒使用瞬膜的方式,顯然並非都是一樣,不過歸根究柢,無不為了「保護」眼球,但又不致因此失去─至少沒有完全失去了謀生與保命的重要工具─「視力」。
那麼,鳥兒的眼瞼還有什麼用處嗎?
眼瞼就是俗稱的「眼皮」。鳥類眼瞼的功能似乎不如瞬膜那般「多才多藝」,最大用途大概就是用來睡覺。眼皮一拉,宛如臥室拉上了窗簾,遮去了窗外的亮光。
每次看見大蒼鷺站在太陽底下整理羽毛,不知因為累了,還是曬得太溫暖太舒服了,只見長長嘴喙,慢慢愈垂愈低,顯然禁不住打起了瞌睡,沈重眼皮明明蓋了下來,卻又突然勉強睜開,一副矇矓掙扎的模樣。
有時候牠會舉起一隻腳爪用力抓搔,也許搔到了癢處,只見眼皮緊閉,只差沒哼出兩聲─「喔,真是舒服啊。」就像有人啃雞爪子啃入了神,兩隻眼睛不知不覺地,也是緊緊閉了起來。這,也算是鳥兒眼皮的另一種「功能」吧。
鳥類之外,其他動物的瞬膜又是做什麼用的?
前面說過,鳥類並非唯一擁有瞬膜的動物,那麼非鳥類動物的瞬膜又是做什麼用呢?說真的,小小一片瞬膜,還真有一些學問,故事也挺有意思。實在忍不住,就讓我說一些給大家聽聽,或許可以增添一家人茶餘飯後的開心。
就拿青蛙來說。
除了瞬膜,青蛙也有一對平常的眼瞼,那是用來濕潤與清潔眼球用的。青蛙的下眼瞼固定不能動,若要眨眼全靠一片上眼瞼,半透明「第三眼瞼」則另有其用。
我們知道,青蛙游水多半在池塘或洿池裏,池塘洿池不比泳池,漂浮著各種渣滓,「第三眼瞼」可以防水,也可用來抵擋渣滓撞擊。青蛙視力雖然甚佳,可是拉上瞬膜就難免減弱了。因為是半透明的,所以很多青蛙潛水時候也依靠嗅覺來幫助導路。
青蛙不只在水裏,上了陸地也用得著瞬膜。平常眨動眼瞼只是為了濕潤眼球,拉上了瞬膜才有保濕作用。青蛙瞬膜可以全拉,也可以半拉,非常方便。半拉時既可保濕又能保有部分的視力,尤其風大或乾旱時節。
青蛙會冬眠,但不是所有青蛙到了冬天就停止一切活動,專心睡覺。有的在水底,有的則把自己埋在泥巴裏過冬,然而不管水中陸地,牠都會拉上瞬膜保護眼睛,同時將突出的眼睛儘量內縮,以減少體熱流失。臺灣氣候還沒有冷到讓青蛙需要冬眠,不過短期的「蟄伏」卻是有的。
最後,青蛙的瞬膜,還有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功能。
我們知道青蛙視力超級好,不過牠的眼睛卻也經常洩漏了牠的所在位置,讓天敵一眼就看見了。青蛙眼睛表面像鏡子一般,黑暗中只要附近有一點光芒,就會閃閃反射,難以遁形。有些青蛙眼睛的顏色又十分鮮豔,同樣惹人注意。譬如生活在中美洲熱帶雨林的紅眼樹蛙,不僅體色華麗,兩顆紅紅大眼睛更是搶眼,雖然晚上才出來活動,若不花點心思加點偽裝,很容易就被看見了。休息時,紅眼樹蛙只要拉上瞬膜,就遮去了鮮紅的虹膜。牠的瞬膜不但半透明,上面還有類似虎皮紋路的網紋。瞬膜一罩,紅眼樹蛙的「紅眼」頓時消隱不見,偽裝效果十足。
其他動物,比較特殊的就屬北極熊。北極熊雖然也在水中活動,不過瞬膜最主要的功能,乃在防止雪地強烈反射光可能造成的「雪盲」,猶如人在雪地行走,不能不戴眼罩保護眼睛。至於住在陸地乾旱地區的駱駝與鴕鳥,瞬膜顯然是用來阻擋風沙。非洲的食蟻獸,則是為了避免螞蟻的叮咬。
河烏眼睛那一閃一閃的白,是「瞬膜」嗎?
河烏一身暗褐,尤其陰天更不易一眼就看見,然而牠的兩隻眼睛卻不斷隨著身體的上下起伏而眨動,閃著醒目的白色,忽明忽暗,好似海上戰艦在打燈號互相傳訊一般,卻是顯然可見,也十分撩人好奇,牠那般的動作實在跟其他鳥類太不一樣了。
河烏是燕雀目中唯一會潛水,而且能在水底行走覓食的鳥類,很多人難免認為這閃爍的眼瞼,必然跟牠特殊的水中覓食習性有關,是用來幫助牠在水裏可以看得清楚,而誤以為那就是河烏的「瞬膜」。
我們知道,所有鳥兒都有瞬膜,無論透明或半透明,當它一闔一開的瞬間,確實給人一「閃」一「閃」的感覺,只不過河烏的「閃」白晃晃,而且上下閃動,非由前往後,如果再看仔細,就會發現上面布滿了細微的白色絨毛─那是河烏的「眼瞼」,不是「瞬膜」。
河烏白色的眼瞼,襯著「烏」黑的身體,當然十分醒目。
那麼,河烏的眼瞼,為何閃個不停?
為什麼?─沒有人知道。你知道嗎?
有一個說法是:河烏多半活動在比較湍急的水域,環境「嘈雜」,同類彼此溝通不易,以醒目的白色眼瞼互相打訊號「說話」,不失為有效的溝通方式。不過,這也只是一個說法而已,因為還沒有人說得出來,牠們究竟是如何「溝通」,都在說些什麼。
也,或許沒有什麼原因,河烏就是愛眨眼─我是這麼想的。因為,我經常看牠不斷眨眼的時候,旁邊或附近並沒有什麼別的河烏。
天下烏鴉,真的都是一般「黑」嗎?
大家都說「天下烏鴉一般黑」,真的這樣嗎?
其實,這句話不管用來形容人或事,或者指城市與山區裏那一隻隻真實的烏鴉,都不必然正確。
走在野地裏,我們看到的每一種不同鳥兒,身上羽氅的顏色與花紋都不相同,各有特色,我們人根據這些特色,多半即能判斷出眼前的鳥兒是什麼鳥。麻雀就是麻雀的樣子,蜂虎也不會看成五色鳥。同一種鳥,大家的穿著與打扮大概都差不多,很多時候根本就分辨不出誰是誰來。
可是天下烏鴉,並不全然如諺語所說的都是一樣的黑抹抹,有時候幾隻烏鴉中竟然有一隻打扮,就是與眾大為不同─竟是一身雪白,難以相信。這樣的「變種」烏鴉,就是所謂的「白子」,也就是一種「白化症」。
「白化症」並非只有烏鴉才有,幾乎任何鳥種都有可能發生。有人看過白鵪鶉、白企鵝,有人看過白鷹斑鷸、白鷿鷈、白蜂鳥、白紅尾鵟,也有人記錄到白色的藍鵲與麻雀。「白化症」亦不僅僅發生在鳥類身上,其他動物也有,我們也許沒看過,卻時有所聞,譬如白老虎、白獅子、白烏龜、白殺人鯨,甚至白壁虎等等,我相信你說得出來的,一定比我一時能想到的還多。
「白化症」是什麼?
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物種─包括了我們人類─都會有「白化症」。就外表而言,白化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粉紅的眼睛,蒼白的皮膚、蒼白的鱗甲、羽毛或毛皮─一切,都是因由體內細胞或組織缺乏「正常」色素之故。
「色素」,簡單地說就是「能夠使物體染上顏色的物質」。不同色素,能吸收日光光譜中不同的「色」。動物如果缺乏了色素,就無法吸收顏色,別人看到的將只是一身「雪白」。然而,眼睛缺乏了色素,卻讓我們看見了其中的血管,所以白化症動物的眼睛若非紅的,就是粉紅。
可是,為什麼有的動物會缺乏色素?
一言以蔽之─都是「基因」的關係。
白化症屬於隱性特徵,只有在雙親同時都含有白化基因的時候,下一代才會顯露出白化的性狀。雖說白化症是因由遺傳而來,有時候也可能是別的因素造成,譬如環境。來自遺傳的「白」,羽毛儘管蛻換了,再生之後還是一樣的白;不過因由環境或營養等因素所導致的白化,卻是可以還原的。
什麼是「輕白化」?什麼又是「花白化」?
嚴格說來,我們在野地裏發現的「白子」野鳥,很多時候並非屬於真正的「白化症」。
這樣的鳥兒,一般可以粗分成兩種。一種是渾身彷彿經過漂洗了一般,若與正常同類鳥兒相比較,宛若一張年代久遠褪了色的照片,不過再細看,眼睛卻仍舊保持原來色澤,這樣的「白化」我姑且稱之為「輕白化」,也可以說是平常鳥兒的「淡色版」。
猶記得七年前我在《講義》寫了一篇「春天的孩子」,裏頭講到一隻白化大雁跟牠一群孩子的故事。這隻身高一百二十公分的加拿大雁鵝,分明就是一般大雁的「淡色版」,我給牠取名「白『先生』」,因為牠是公的。在那之前,我們已經認識有四、五年了,牠是我所見過唯一大雁,眼神中有一股難以形容的「溫柔」。每年,白先生都會跟牠的伴侶生養一窩或多或少的孩子,我從牠們身上學到不少事情,也分享了不少樂趣,隨著我的年歲愈來愈大,我對牠們的記憶卻愈來愈加明顯清晰,尤其是白先生的眼神。文章發表隔年後的那個春天,就再也沒看見過牠了。
另一種則像似漂白不勻,或者染色不均的布塊,東一塊白,西一塊白,不時仍可看見鳥兒身上原來的顏色,只是斑駁雜亂不全,但眼睛也仍然是原來「正常」顏色,這樣的白化我稱之為「花白化」。
舉個例子,有些鳥兒羽毛雖然缺乏黑色素,但仍保有紅和橘色素,所以有些白化的旅鶇,胸前依舊一片磚紅,白化啄木鳥的頭頂,卻還是原來一樣的紅。又譬如北朱雀,公鳥渾身原本搶眼的朱紅,泛白後卻顯出東一抹西一撮的殘跡,彷彿一張失敗了的水彩畫。
「花白化」野鳥,過去我在野地也有幾次相遇的機會,都是小型林鳥,每次出現樹頭或灌叢,總是一閃就不見,我揣想牠們大概知道自己是誰,舉止行動,比起別的鳥兒似乎特別「謹慎」與「小心」。
說來我們野外看見所謂的「白子」,多半若非「輕白化」,就是「花白化」,而非真正的「白化症」。那麼,是不是真正「白子」要如何分辨呢?這個不難,牠們之間最大也最明顯的差別就在眼睛的顏色,下次有機會請不妨注意。
那隻白化藍鵲,你看過嗎?
臺灣鳥界曾經一度盛傳的白化藍鵲,其實應該屬於「花白化」,而非真正的「白化症」。我看過鳥友拍攝白化藍鵲育雛的紀錄片,(這隻藍鵲母鳥非但找到了伴侶,而且顯然育雛成功,我真的為牠的幸運感到滿心歡喜),也看過白化家燕雛鳥巢中乞食的畫面,這些「特殊鳥兒」的長相與行為確實令人「拍案驚奇」,然而這都不算真正「月亮的鳥兒」,看看牠們眼睛,看看牠們嘴腳,你就知道。
話說回來,「真白化」、「輕白化」或「花白化」不同的形成原因究竟在哪裏呢?
我讀遍文獻,鳥類學家似乎沒有完全一致的說法,不過我們可以嘗試簡化歸納如下:前者不論身體與羽氅,都缺乏了黑色素;後兩者則是黑色素雖然無法沈積羽毛結構中,但身體內部卻含有黑色素─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這類白化鳥兒的眼睛,不是漂洗過似的紅或粉紅,而是暗色的。
或許,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方向來思考:「白化」乃是一種漸進式的突變,每一隻鳥兒的白化程度都不盡然相同,什麼「樣子」都有可能發生。
誰是野地裏最孤單的鳥兒?
想一想,一隻因為罕見的基因缺陷而變成純白的鳥兒,無論藏身萬綠叢中,抑或襯著百花雜卉,都再明顯不過,不僅難逃天敵的追獵捕食,當自己覓食時也提高了獵物的警覺,不免加添了生存的艱難與辛苦。
有些「白子」還會因為「與眾不同」而遭受同類排斥,甚至因此不易覓得伴侶。不說別的,只談生存就有問題,更不用說什麼社群生活。雖然,並非所有白子都是一樣遭遇,然而一般白化症鳥兒身體通常比較羸弱,不但經常視覺薄弱,聽力不足,羽毛也脆弱易斷,無法遠飛。
這樣的鳥兒生存機率很低,除非有人類伸出援手出面保護,在野地裏多半存活不久,因此我們也就鮮少有機會遇見「真正的」白子。
相較於絕大多數「正常」禽鳥,白化「特殊」鳥兒,說起來真的是野地裏最孤單的鳥兒─不僅死的時候孤單,活著的時候也很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