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新鮮聞:象牙買賣的兩難
美國國家地理會社(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已有百年歷史,對人類知識和心智的影響及貢獻,是無遠弗屆的。這個會社也是目前世界上組織最大的非營利組織。
除了雜誌和電視頻道之外,這個會社也提供一項新聞服務(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Service),由他們的專家提供最新的有關人、動物、環境等訊息,分別出現在該會社的新聞頻道及網站,講義與國家地理會社的這項合作,每月以固定專輯方式出現,由留美化工博士謝勳主編、翻譯,相信謝博士的理工背景何人文素養將使這個專輯多采多姿。
無論是否開放象牙公開買賣,象群都逃不過滅絕命運
一項新研究認為,象牙買賣的合法化,會加速象群滅絕。研究發現,象牙的需求量之高,根本難以讓象群永續生存。這項結論和支持象牙買賣者的主張恰好相反。
英國斯特陵大學研究員莉怡參與了這項新研究,她指出:「沒有什麼管制的方法能收穫足夠的象牙,而又不會導致象群滅絕。我們的論點根據受到最佳保護的象群資料。如果這裏的象牙買賣模式行不通,那麼更遑論別處。」
象群正面臨危機,大家都在想辦法拯救牠們免於絕種。亞洲對象牙的需求,導致偷獵者每年屠殺兩萬七千隻象。現在這些偷獵者變得更有組織、更專業。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各國正在辯論恢復國際象牙買賣的好處。自從一九八九年開始,象牙被禁止買賣。有些人認為,合法的象牙買賣將為非法取得的象牙提供掩護,造成非法買賣增加。另外一些人則說,合法買賣將迫使黑市浮上檯面接受管制,這對於象來說是有幫助的。或者說,非洲某些地區象群的數量穩定,能夠承受象牙獵取的壓力。
納米比亞和辛巴威都曾根據後者的論調,主張恢復象牙買賣,並聯合南非,要求國際社會設立象牙買賣程序。在這種程序裏,象牙的來源包括政府沒收的庫存、自然死亡或控制象的數目以及合法的打獵。庫存、自然死亡和象隻的控制加起來,只能提供目前需求量的一小部分。換句話說,為了供需平衡,其餘的象牙必須來自狩獵。
兩種處境可能發生:第一種情形是,象牙生產國設定高配額以便供給需求,這樣會導致象的絕種。第二種情形是,生產國設定可永續維持的配額,卻無法供給足夠的象牙,而使偷獵很可能繼續存在。這項新研究總結說,不管是哪種情形,「象牙合法化」對於象群來說是無濟於事的。莉怡強調:「現在或未來,合法買賣將是個問題。我們必須面對現實:非法買賣仍然廣泛,象牙需求仍很巨大。」
莉怡和艾伯丁大學研究員魯索採用群族模式,算出獲取象牙而殺死的象隻超過某個數目後,象群的總數便開始遞減。不同於贊成象牙公開買賣所用的模式,他們的研究考慮到狩獵者最可能鎖定的象隻年齡與性別。例如,年長公象的象牙較大,是獵人的首選。但是,一旦大公象被殺完後,獵者勢必殺掉更多的小象,才能獲得同樣多的象牙。這對象群來說影響巨大。研究團隊握有肯亞一千三百六十隻象的實際資料,分析結果顯示,每年獲取一百到一百五十公斤的象牙還可以讓象群得以永續生存。但根據每年沒收的象牙重量而估計的需求量,卻是介於四百到六百公斤之間。這說明,永續生存的象牙獲取量只能供給百分之三十七的需求。
以上還是傷害最少的狀況。研究假設需求量不會增加,以及象牙買賣合法後偷獵就會停止。還有,它也假設,每個國家有足夠知識和專長,得以精準地估計在它境內的象牙總量,而這總量恰恰是決定永續生存該有的上限。
莉怡指出:「偷獵已經嚴重到無法掩飾的地步。我們必須趕緊想辦法改變消費者的行為。唯有如此,象牙買賣的悲劇才有解。」
圖說:當成象都被偷獵,小母象只好充當族群領袖
除了雜誌和電視頻道之外,這個會社也提供一項新聞服務(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Service),由他們的專家提供最新的有關人、動物、環境等訊息,分別出現在該會社的新聞頻道及網站,講義與國家地理會社的這項合作,每月以固定專輯方式出現,由留美化工博士謝勳主編、翻譯,相信謝博士的理工背景何人文素養將使這個專輯多采多姿。
無論是否開放象牙公開買賣,象群都逃不過滅絕命運
一項新研究認為,象牙買賣的合法化,會加速象群滅絕。研究發現,象牙的需求量之高,根本難以讓象群永續生存。這項結論和支持象牙買賣者的主張恰好相反。
英國斯特陵大學研究員莉怡參與了這項新研究,她指出:「沒有什麼管制的方法能收穫足夠的象牙,而又不會導致象群滅絕。我們的論點根據受到最佳保護的象群資料。如果這裏的象牙買賣模式行不通,那麼更遑論別處。」
象群正面臨危機,大家都在想辦法拯救牠們免於絕種。亞洲對象牙的需求,導致偷獵者每年屠殺兩萬七千隻象。現在這些偷獵者變得更有組織、更專業。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各國正在辯論恢復國際象牙買賣的好處。自從一九八九年開始,象牙被禁止買賣。有些人認為,合法的象牙買賣將為非法取得的象牙提供掩護,造成非法買賣增加。另外一些人則說,合法買賣將迫使黑市浮上檯面接受管制,這對於象來說是有幫助的。或者說,非洲某些地區象群的數量穩定,能夠承受象牙獵取的壓力。
納米比亞和辛巴威都曾根據後者的論調,主張恢復象牙買賣,並聯合南非,要求國際社會設立象牙買賣程序。在這種程序裏,象牙的來源包括政府沒收的庫存、自然死亡或控制象的數目以及合法的打獵。庫存、自然死亡和象隻的控制加起來,只能提供目前需求量的一小部分。換句話說,為了供需平衡,其餘的象牙必須來自狩獵。
兩種處境可能發生:第一種情形是,象牙生產國設定高配額以便供給需求,這樣會導致象的絕種。第二種情形是,生產國設定可永續維持的配額,卻無法供給足夠的象牙,而使偷獵很可能繼續存在。這項新研究總結說,不管是哪種情形,「象牙合法化」對於象群來說是無濟於事的。莉怡強調:「現在或未來,合法買賣將是個問題。我們必須面對現實:非法買賣仍然廣泛,象牙需求仍很巨大。」
莉怡和艾伯丁大學研究員魯索採用群族模式,算出獲取象牙而殺死的象隻超過某個數目後,象群的總數便開始遞減。不同於贊成象牙公開買賣所用的模式,他們的研究考慮到狩獵者最可能鎖定的象隻年齡與性別。例如,年長公象的象牙較大,是獵人的首選。但是,一旦大公象被殺完後,獵者勢必殺掉更多的小象,才能獲得同樣多的象牙。這對象群來說影響巨大。研究團隊握有肯亞一千三百六十隻象的實際資料,分析結果顯示,每年獲取一百到一百五十公斤的象牙還可以讓象群得以永續生存。但根據每年沒收的象牙重量而估計的需求量,卻是介於四百到六百公斤之間。這說明,永續生存的象牙獲取量只能供給百分之三十七的需求。
以上還是傷害最少的狀況。研究假設需求量不會增加,以及象牙買賣合法後偷獵就會停止。還有,它也假設,每個國家有足夠知識和專長,得以精準地估計在它境內的象牙總量,而這總量恰恰是決定永續生存該有的上限。
莉怡指出:「偷獵已經嚴重到無法掩飾的地步。我們必須趕緊想辦法改變消費者的行為。唯有如此,象牙買賣的悲劇才有解。」
圖說:當成象都被偷獵,小母象只好充當族群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