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灑粉節 「粉」好玩-化悲憤為快樂 加拉西迪傳統節慶

希臘灑粉節 「粉」好玩-化悲憤為快樂 加拉西迪傳統節慶

我的心臟持續亢奮,怦怦響跳,團員也個個心癢難耐,猛按快門,連脫了隊都不自知,廣場會合時才驚覺少了三個人……

「苦難很多時候是變裝的祝福。」

-西諺

千萬不要以為只有西班牙有灑粉大戰,西方文明的鼻祖-希臘也有灑粉節的傳統。加拉西迪(Galaxidi)位於希臘首都雅典以西兩百公里,是一座居民一千兩百人的海濱小鎮,這裏流傳著一個兩百多年的習俗。據說一八○一年,當時的統治者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不准東正教徒舉辦嘉年華會,民眾為了反抗威權於是用煤灰把臉塗黑,變裝在街道上狂歡,如今麵粉取代炭粉,歡樂的氣氛延續下來,卻嗅不到歷史的悲情。

麵粉甩屈辱 聰明避鎮壓
根據當地官方資料,希臘於十八世紀淪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版圖,東正教的嘉年華活動都在禁止之列。忍無可忍的加拉西迪人終於在十九世紀,某次嘉年華季結束那天,眾人用煤灰塗髒臉孔走上街頭、朝彼此灑麵粉,把受異族統治的屈辱悲憤發洩而出,或許武器只是毫無殺傷力的麵粉,輕巧的避開了被鎮壓的風險,流傳至今變成鎮民最期待的狂歡節日。
加拉西迪的灑粉節在潔淨周一(Clean Monday)舉行。絕大多數的希臘人習慣在這天全家動員到戶外野餐或放風箏,唯獨海畔小鎮加拉西迪以粉塵四射的街頭大混戰來度過─不分男女老幼人手一袋麵粉,在街頭玩起麵粉追逐突襲戰,直到「粉盡援絕」。
二○一六年三月十四日,我跟著世界旅遊達人黃丁盛到加拉西迪,來自雅典的導遊Rena也是第一次來,她唯恐自己地形不熟,特地安排大家提早三十分鐘抵達現場,尋找比較有利的位置。
由於我們的防護裝備都不夠,就先待在「安全區」。
到了下午兩點,我們到碼頭附近的市民廣場,這裏可欣賞遊行隊伍走向終點碼頭,又不必擔心麵粉罩頂。
黃丁盛老師事前一再叮嚀:「現場人很多,大家務必跟緊,不要走丟了。」但是前往碼頭的路上,沿途看到當地鎮民紛紛全家出動,男男女女或者奇裝異服,或者全副裝備,準備大戰一場,人潮洶湧,讓人看得眼花撩亂。我的心臟持續亢奮,怦怦響跳,團員也個個心癢難耐,猛按快門,連脫了隊都不自知,廣場會合時才驚覺少了三個人。黃丁盛請大家自由活動,自己回頭去找這三名團員。

希臘灑粉節 「粉」好玩-化悲憤為快樂 加拉西迪傳統節慶
圖說:人手一袋麵粉,熱戰方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