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新視界:驚悚小說之王,再出新作

The New York Times
All Texts and Photos Provid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Syndicate Used with Permission

講義開闢「紐約時報新視界」這個專輯,收錄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新聞機構——紐約時報近日特別精彩且具啟發性的篇章,分為時事、新知、科技、教育、人物、藝術、旅遊等單元,相信使我們對整個世界的趨勢,有更完整更清晰的了解。
此外,紐約時報有不少充滿人性關懷的文章,令人讀後熱淚盈眶,這是特別要跟讀者分享的。

暢銷書作家丹‧布朗在自家接受採訪
熟讀丹‧布朗(Dan Brown)的作品的讀者應該都清楚,比起完全虛構的小說,他更偏愛寓教於樂的文學創作。
好比他最新的驚悚小說《起源》(Origin),故事中穿插了英國政治家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的天賦才華,抽象藝術令人迷惑不解的魅力,巴塞隆納聖家堂的絕世之美,以及人工智慧最新的瘋狂發展。
布朗受訪時直言,與其閱讀,不如將寶貴時間用來學習。因此,他所寫的小說類型,一定是他自己會認真拜讀的那種小說。
《起源》是布朗的第八本小說,書中主人翁仍舊是讀者所熟悉的哈佛教授蘭登博士。聰明過人的蘭登再度捲入挑戰智商的可怕冒險,勇敢面對殘暴的狂熱分子、幽靈般的祕密組織與左右人類未來的顛覆性祕密。這部作品與布朗先前的作品一樣,沒有刻意閃避難以回答的問題,反而直撲問題的核心。這一次,布朗所提出的大哉問是:科學將會淘汰宗教嗎?
五十多歲的布朗花了四年才完成這本書。四年時間並不短,他如何持之以恆呢?全靠兩個字:自律。
他每日清晨四點就起床,用藍莓、菠菜、香蕉、椰子水、奇亞籽、亞麻籽與豌豆蛋白粉調製一杯蔬果汁。他也喝摻了奶油和椰子油的「防彈咖啡」,宣稱這種飲料能改變大腦處理咖啡因的方式,讓思路變得更為清晰。他寫作到中午便休息,但故事仍舊在腦中揮之不去。他說,書中人物整天都在對他說話。
布朗的作品為他帶來財富,但他絲毫沒有富豪習氣,住家也不是庸俗的豪宅。他帶我參觀他的家,但有個條件:我不能用「闊綽」向讀者介紹他的房子。

紐約時報新視界:驚悚小說之王,再出新作
圖說:丹‧布朗的住家不算奢華,處處可見謎題般的擺設

闊綽確實無法精準描述這幢房子。他帶我走進書房,按下書架上的按鈕,書架猛然往外旋開來,露出一個祕密書架,架上擺的是布朗五歲時所寫的故事,嚴格來說是他的第一本書。
屋子的機關與巧思不只這樣。你若碰一下客廳角落的那幅畫,畫會往一旁滑開,後方的密室掛著一張金唱片,那是他的小說德語有聲書的暢銷認證。浴室外頭有一部老舊的《聖經》,翻開到《約伯記》第三十八章第十一節─「你到此為止,不可越過」─布朗說這表示廁所裏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