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幸福圈:「親子行銷」輕鬆談

「行銷」真是無所不在,就連親子關係也用得上。其實,「行銷」本身就是一種溝通和傳達。
在我和李曙共同完成的這本書─《讓孩子自己找答案》中,簡單地說,前半部的內容就是把行銷觀念用在與孩子的溝通互動上;後半部則是李曙強調的一些「自學英文的竅門」。這本書對我們而言,就是記下真實的經驗來分享給大家。
畢竟,十幾年前的我,初為人父時也是「新手上路」,和全天下父母一樣,對於教育、養育等問題充滿著疑惑和不知所措。然而,在摸索過程中,我慢慢地從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和回饋。現在連李曙都學會了怎麼樣把自己的想法,透過「行銷」,或者該說是溝通、傳達,來說服我這個老爸接受。
每一位父母親都會遇到這樣的狀況:很想把自己一身本事傳授給孩子,而且愈快愈好,最好像電腦一樣,按兩個鍵就可以複製再貼上,如此就能永久儲存在孩子的記憶中。
記得李曙九歲時,我想跟他談論一些嚴肅的話題,但不免懷疑自己該怎麼說?這個年紀的小孩聽得懂嗎?會不會左耳進右耳出?於是,我想了一個不錯的行銷模式:送他一張耶誕卡,並在卡片中寫下我對他的期望和一些鼓勵的話,來沖淡那種教條式的感覺。
「謙沖為和、讀書為樂、幾番努力、成功在即」一句Slogan,雖然只是簡單的十六個字,卻是一個父親對兒子滿心的期許,意涵很深,且目的明顯。這項不錯的行銷模式也延續到第二年,同樣是耶誕節前夕的一張卡片,不同的是那份父親對兒子的期許──因為孩子又長了一歲,又體驗了不少挫折和成功。我希望他能學著檢視自己,提醒自己「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巔峰」,要能從挫折中成長。這些祝福和勉勵的文字在平安夜中讀來更有感覺,所以李曙一直保留著這些卡片,久久回味一下,每次閱讀的感覺都不一樣,因為他正持續成長中。
其實,要給孩子答案並不難。課業上的問題,只要丟給他一本解答參考書就搞定了;但人生問題不是那麼簡單,很多時候都找不到標準答案,又該怎麼辦?
答案就是訓練孩子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做父母親的不可能一直跟在孩子身邊,所以趁著還能陪伴他的時候,就該培養他這個本事,以儲備未來單飛時的能量。
該從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孩子的思考能力?雖說「學習」永遠不嫌晚,不過當然愈早開始愈好。正如李曙在自序中特別提到,感謝父母讓他「開竅」,很顯然思考能力深刻影響了他的人生。
思考能力需要花時間培養,尤其小學生課業壓力小,最為適合。但有多少父母願意「放手」讓孩子試試看?尤其放手的初期,孩子剛開始摸索,時常發生「時間排擠效應」,造成讀書時間減少,成績因此退步,又有多少父母親能接受這個事實?
也許你會擔心孩子考試成績不如以往,但讓我們仔細想想,我們哪會記得學生時期幾次月考、段考的成績?人生那麼長,相較之下,這些考試的重要性也就相對變得微小了。
因此,父母親如果能夠看得遠一些,就會比較容易放手,讓孩子得以學會自我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說實在的,我還真是一個願意放手和看得開的父親呢。李曙小學時,曾到一家有名的英文補習班上課,因為英文程度差,沒多久就被踢出來了。當時,媽媽覺得很沒面子,因為她是台北市知名國中的英文老師,當下她信誓旦旦要親自「調教」這個兒子。而身為父親的我,卻一派輕鬆地決定:「讓孩子再試試看,看他有多大的能耐。」
如果換做是你,會對這樣的孩子懷抱多大的期望呢?我選擇了信任孩子,我相信他的能耐絕不僅於此,我相信他有潛力。誰會願意相信一個失敗者?我想只有父母了。如果身為父母,連這點支持都做不到,那要孩子如何建立自信心?然而,我們該信任孩子,卻不要盲目。以我而言,我對兒子的唯一要求,就是「找出解決方法、找到答案」。記得當時全家還去吃了一頓大餐,在席間我鼓勵他找出自己的學習方法,完全沒有責備,那種氣氛像極了歷史課本裏寫的「誓師北伐」。我太太還私下問我:這是什麼教養哲學?
之後,李曙跟我們到了美國並就讀七年級,第二年讀八年級時,他就參加美國SAT考試(美國升大學的考試),不但成績不錯,還獲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資優生認證,看起來他是真的領悟出「自學英文的竅門」了。
結果還不只如此。兩年後他回到台灣,參加英國華威大學甄選全球十二名資優生的活動,也幸運地獲選,因此得到華威大學贊助一年的研習活動,兩次在英國舉行,一次在新加坡舉行;國三時,他也通過了全民英檢高級的複試測驗,在托福iBT的測驗中,也得到一百一十一分(滿分一百二十分)。
誰能想到,一個被英文補習班踢出來的小孩,竟然有朝一日能靠著優異的英文能力競逐國際舞台?如果我當初不放手,也許就看不到李曙現在的潛力。我相信每個父母,都很想把自己人生中最寶貴的經驗或觀念傳承給子女,讓他們受用一生,因此,「親子行銷」將是不可或缺的過程。試著用這種模式與子女溝通互動,相信一定能看到可預見的未來。

本文將於中廣流行網「晨光序曲」節目(楊月娥主持,周一~周五清晨六點~七點)播出,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