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10問:胡立陽

美國加州聖塔克拉大學會計學士、企管碩士,26歲進入美國證券界,30多歲成為美國最大證券公司副總裁。1986年返台擔任證券市場發展基金會祕書長,被媒體喻為「股市教父」。多年來胡立陽亦在海內外舉行多場演講,與聽眾分享投資與成功之道,著有《胡立陽股票投資100招》、《胡立陽出人頭地100招》。



你曾經從一個貧困的留學生搖身成為華爾街股市名人,請與讀者分享你的成功祕訣。
我學生時一度窮到身上只剩二十幾塊美金(約新台幣六百四十元),到餐廳打工連當服務生都沒有資格,只能洗盤子。在美國讀大學所費不貲,於是我興起申請獎學金的念頭,同學們聽了都認為不可能這麼容易。我大膽地直闖校長室,告訴校長我需要這筆錢。校長認為我勇氣可嘉,竟然就答應了。我認為「錢真的會從天上掉下來」,只是你要站對地方,而且要搞清楚誰會丟錢下來。
我進入證券界的過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時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我,直接跑到證券公司敲總經理辦公室的門,結果真的被錄取了;希望獲得升遷和加薪,我跑去跟老闆搭同一部電梯,只花了二十四秒就說服他。其實出人頭地不難,但臉皮要厚一點,要懂得積極地替自己爭取。可是,這不表示想要成功不需要腳踏實地。剛進入證券界時,我規定自己一天一定要打五百通電話開發新客戶,時常從清晨打到深夜,有時乾脆睡在公司。
多年來我四處演講,接觸了成千上萬的人。我感嘆的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成功其實也需要方法。


進入證券業之前,你曾擔任會計,是什麼原因讓你決定轉換跑道?
我曾在福特汽車擔任會計,工作雖然穩定,但每天上班都感覺很痛苦,老闆也對我很不滿意,埋怨我總不在座位上─因為我老是跑去跟同事聊天。後來我提出辭呈,一度窮到每天只能喝一鍋綠豆湯果腹。
我究竟有多麼喜歡跟人聊天?從一個小故事可見一斑:小學時,老師交給負責管理秩序的風紀股長七個口罩,要他給愛講話的同學戴上,我臉上已經戴了一個,卻還是說個不停,最後七個口罩全都戴在我臉上。由這件事可知,「喜歡說話」就是我的天性,是沒有辦法改變的。後來我靈機一動:既然我這麼愛講話,為什麼不找一個需要不斷說話的工作呢?而證券業每天要開發新客戶、聯繫老客戶,剛好是個需要「說個不停」的行業,因此我轉行之後如魚得水。
選擇自己真正有興趣的工作,才可能做得長遠,做得好。不過也要提醒大家,除了「興趣」,也要考慮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專長」。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好比一個人很喜歡唱歌,但唱起歌來卻五音不全,他如果立志要當歌星,那也註定會失敗。


你曾為了選讀自己感興趣的科系,放棄碩士班,重讀學士班,對你而言,「讀書」最大的目的為何?
從小到大,老師、父母都會叫我們「把書讀好」,而且讀了大學不夠,還要再讀碩士、博士。可是卻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其實,書讀得再多、再好,都不能保證一個人能出人頭地。我認為讀書最重要的是藉由廣博地了解不同領域知識後,發掘出自己的興趣和專長;如果離開了大學校園,卻還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專長是什麼,那麼簡直就是白混了。興趣和專長對一個人來說太重要了,能幫我們找到「此生不悔」的工作;從反面來說,若你不先了解自己,就隨便選擇了一份工作,不但會誤了自己,更會害慘雇用你的老闆,是很不道德的。


你認為台灣的投資環境最欠缺的是什麼?
不妨把股市喻為季節,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夏天來臨的時候,不會有人還傻傻地穿著貂皮大衣,而會換上涼爽的衣服。這是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我們不可能去改變季節,股市也是如此,無論我們怎麼抱怨,股市都不可能轉而適應投資人,既然如此,埋怨又有什麼意義呢?不如嘗試「逆向思考」,想一想:當我賠錢的時候,錢究竟被誰賺走了?巴菲特之所以成為「股神」,不就是因為別人覺得股票好做的時候,他做股票;別人覺得股票不好做的時候,他也做股票嗎?


是什麼原因,讓你在演講與著作中反覆強調閱讀的重要?
大學時候的聖誕節,我有幾個好朋友到法國巴黎旅遊,但是我沒錢,沒辦法同行。當時羨慕得不得了,為了排解心中的鬱悶,到圖書館看介紹巴黎的書,過過乾癮。我幾乎翻遍圖書館所有介紹歐洲的書籍,吸收到很多有趣的知識。同學回來之後,我問他們:「你們知不知道巴黎鐵塔有一隻腳居然是『浮動』的?」他們儘管已經去了巴黎一趟,卻被我問得瞠目結舌。可見讀書對充實我們的知識,開拓我們的視野有很大的幫助。此外,我也喜歡讀偉人傳記,藉此吸收成功者的經驗。現在年紀漸漸大了,工作也很忙碌,讀書的時間愈來愈少。我也要藉此機會奉勸年輕人,把握記憶力、吸收力最好的「讀書黃金時間」,多看一點書。


許多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你有什麼建議給普天下的父母?
我演講時,常跟聽眾說「千萬不要聽父母的話」,很多人聽了大吃一驚。因為我們的父母都是「正常人」,但只有「不正常」的人,才可能出人頭地。從過去的貝多芬,到現代創辦蘋果電腦的賈柏斯(Steve Jobs),如果他們是一個「正常人」,是一個不會「胡思亂想」的人,又怎麼可能創造出動人的樂章,或是轟動世界的iPhone呢?所以,我建議所有父母,不要設定一個框框,硬要孩子變得方方正正的,應該要引導子女順著天性發展,不但要指導孩子「正向思考」,更要鼓勵他們「逆向思考」,因為「不正常」才可能「不平凡」。


你最害怕發生什麼事?
我曾經連續三年,每年舉行超過一千場演講,最高紀錄一天總共講了七場,連大年初一都在演講。我最害怕一早起來發現自己沒聲音了,或是演講時體力不支暈倒,連做夢夢到都會嚇醒。有人問我為什麼要讓自己這麼辛苦,何不減少演講的場次呢?首先,很多演講都是各方好朋友邀請的,我實在不能辜負大家;此外我到世界各地演講,總遇到許多熱情的「粉絲」,也結交了許多好朋友,讓我感動又感恩,站在講台上的我,最喜歡聽到的,就是台下聽眾的掌聲,這也是讓我欲罷不能的原因。我最討厭聽到年紀輕輕的人說:「我三十五歲就要退休。」我都想問他們:「難道工作對你們來說只是賺錢,沒有其他意義嗎?」我認為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舞台,才可能有成就感,生命也才會快樂。況且一旦離開舞台,要再回去就不容易了;因此,就算你被人踢下舞台,爬也要爬回去才對。老天爺既然安排我成為老師,我就要努力地寫書、演講,直到我做不動為止。


想給職場新鮮人什麼建議?
我還是要強調找出自己的「興趣」和「專長」,讓自己能「適才適所」。若發現自己從事的工作不符合興趣與專長,就快點換跑道吧,不要因為懶散或膽小,怯於轉職。人生很長,花一點時間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是很值得的投資,等工作了十年、二十年再來後悔,那就太遲了。
另外,現在不少年輕人「說話一流,做事三流」,眼高手低的人最可悲。既然選擇了某項工作,就要讓自己做到頂尖,就算工作是擦鞋匠,擦的皮鞋也要比別人亮,才可能脫穎而出。


誰是影響你最深的人?
應該是我在福特擔任會計時的老闆。當時我提出辭呈時,他沒有留我,我想他心中也明白,我並不適合這份工作。現在回想起來,他真的是幫了我,也改變了我往後的人生。在人生中,我們的「恩人」,往往未必是那個提拔我們的人,而是那個能激勵我們創造自我價值的人。


你心中最幸福的片刻是什麼?
結束一天工作後,躺在自家浴缸裏泡澡,頓時忘記所有紛擾,身心完全放鬆,這就是讓我最感到幸福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