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義英雄:推廣兒童哲學的楊茂秀
每個孩子都是蝴蝶,自由地在空中飛舞、盡情地探索這個世界;長大後,我們都變成了毛毛蟲,習慣在地上蠕蠕前行。蝴蝶很快樂,可是卻不懂得腳踏實地;當毛毛蟲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因為我們仍可以透過學習,找回飛行的方法。」任教於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的楊茂秀教授,他說的每一句話,都讓人的腦海中浮現一幅幅鮮活的畫面,更使人忍不住細細咀嚼其中的哲理。而也正是基於上述理念,楊茂秀創辦了「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替孩子寫故事、說故事,並培養種子教師、故事媽媽,希望藉此讓孩子、家長,都能得到提昇生命的機會。
出生於一九四四年的楊茂秀,成長過程中接受的是再傳統也不過的教育方式,「從小我心裏就很不平,覺得大人只是『以強壓弱』,強制我們小孩接受他們的看法,」楊茂秀說。
小時候,有一次爸爸不讓他吃雞腳,理由是「吃雞腳的小孩會撕書」,他不相信地追問,才知道這只是大人編來哄騙孩子的話,讓他當下無法釋懷。「還有,大人時常說『好孩子要誠實』,可是我說了實話,卻又被他們懲罰。」
深具追根究柢精神的楊茂秀,長大後也嘗到為人父的滋味,「與孩子的相處是非常有趣的經驗,甚至改變了我對家庭、社會的看法,」楊茂秀說,「有一次,我們六、七個朋友聚在一起談政治,談得很不愉快,幾乎吵起架來,突然兩歲多的孩子從臥室走了出來,嚷著要找爸爸。剎那間,只見幾個大男人瞬間解凍,臉上的表情真是『鋼鐵變玫瑰』。這就是孩子的力量。」過去在輔仁大學、美國愛荷華大學主修哲學的楊茂秀,於是開始對兒童哲學產生興趣。
早在一九七六年,他就將美國兒童哲學之父──李普曼(Matthew Lipman)教授的《哲學教室》譯成中文,在國內引起了廣泛的回響。接著,楊茂秀募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到幼稚園裏替小小孩說故事。
推廣工作就這麼默默進行了許多年,終於在一九九○年,「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正式成立了,基金會也發行了《毛毛蟲兒童哲學月刊》,希望透過文字,與更多人分享兒童哲學的理念與經驗。
對多數人而言,兒童哲學仍是一個相當陌生的領域,究竟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
楊茂秀說,兒童哲學能讓成人「學會轉換觀點,像孩子一樣思考」,而這也是和諧親子關係不可或缺的。
此外,他也引用《聖經》中的一句話,指出兒童哲學可以讓孩子「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透過說故事、團體討論等方式,進而學會「蛇的智慧」──能洞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懂得退讓和妥協;但同時也具備「鴿子的美德」──諸如智慧、善良、忠誠……等特質。最重要的是,兒童哲學讓孩子懂得「思考」,而這將是他們一生受用不盡的禮物。
「我心目中所謂『成功的教育』,不是追求優秀的學業成績,而是培養出『獨處時不慌亂,亦能與人互動;不過度倚賴他人,卻也不怕被人倚賴』的孩子,」楊茂秀說,「許多人不知道該如何與別人,甚至與自己相處,遇到問題時手足無措,是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獲得思考的機會。」
楊茂秀也說,在推廣兒童哲學的過程中,自己也受益匪淺,「學到了許多反省的智慧。」
他舉例,某次說故事時,突然有一個孩子走來聞聞他的頭髮,接著說:「為什麼你頭髮這麼香、嘴巴這麼臭?」當場讓孩子的母親尷尬不已。但楊茂秀一點也不在意,認為孩子不但展現出成年人身上少見的坦誠,也給與了他改善自我的機會。
目前任教於台東大學的楊茂秀,時常得像個空中飛人般,往返台灣東、西部,而且被診斷出罹患遺傳性糖尿病。但楊茂秀不以為苦,反而覺得等著他做的事,還有很多。
「希望將來基金會能擁有一個活動空間,要好像一座圖書館一樣,裏面放滿了書籍,老師、父母、小朋友都可以來看書。同時,這裏也要成為一個交流的平台,讓大家能直接與作家交流溝通。」
此外,他也希望能想辦法「提昇學校對孩子的服務」,例如他認為,少子化的現代,與其減班,不如降低師生比,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與照顧;應培訓更多人才進入校園,讓孩子放學後不是被送進安親班寫功課,而是能在校園中從事更多活動……談到未來,楊茂秀的語氣充滿了熱情,他還要繼續說出一個個充滿啟發的故事,因為只要能給孩子帶來一點改變,對他而言就是最快樂的事。
(陳輝明攝影,遠流出版公司提供)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網站:http://www.caterpillar.org.tw/html/front/bin/home.phtml
請為幸福下個定義
一個人能夠不斷地呼吸,而且活得輕鬆、愉快,願望可以經常實現,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請說出你最景仰的人
莊子與白居易,他們對人生有自己的主張,且能不斷地探索、常保心靈的活潑,是我最景仰的人。
你至今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麼?如何克服?
我有遺傳性的糖尿病,儘管平時很注重身體健康,但仍然逃不過疾病的打擊。不過我想,既然這是我的「命」,就坦然地面對吧。
你認為人生最有價值的事物是什麼?
人生最有價值的事物,就是學會和自己、別人,還有環境好好地相處。
你還有什麼理想未實現?
如果人跟植物一樣,體內有葉綠素,那麼我們只要曬太陽就能得到足夠的營養,那該有多好呢?不過,我想這個願望短期內應該很難實現吧。
你認為講義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我平時很少看雜誌,因此不是很了解,但時常聽朋友提起講義。
出生於一九四四年的楊茂秀,成長過程中接受的是再傳統也不過的教育方式,「從小我心裏就很不平,覺得大人只是『以強壓弱』,強制我們小孩接受他們的看法,」楊茂秀說。
小時候,有一次爸爸不讓他吃雞腳,理由是「吃雞腳的小孩會撕書」,他不相信地追問,才知道這只是大人編來哄騙孩子的話,讓他當下無法釋懷。「還有,大人時常說『好孩子要誠實』,可是我說了實話,卻又被他們懲罰。」
深具追根究柢精神的楊茂秀,長大後也嘗到為人父的滋味,「與孩子的相處是非常有趣的經驗,甚至改變了我對家庭、社會的看法,」楊茂秀說,「有一次,我們六、七個朋友聚在一起談政治,談得很不愉快,幾乎吵起架來,突然兩歲多的孩子從臥室走了出來,嚷著要找爸爸。剎那間,只見幾個大男人瞬間解凍,臉上的表情真是『鋼鐵變玫瑰』。這就是孩子的力量。」過去在輔仁大學、美國愛荷華大學主修哲學的楊茂秀,於是開始對兒童哲學產生興趣。
早在一九七六年,他就將美國兒童哲學之父──李普曼(Matthew Lipman)教授的《哲學教室》譯成中文,在國內引起了廣泛的回響。接著,楊茂秀募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到幼稚園裏替小小孩說故事。
推廣工作就這麼默默進行了許多年,終於在一九九○年,「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正式成立了,基金會也發行了《毛毛蟲兒童哲學月刊》,希望透過文字,與更多人分享兒童哲學的理念與經驗。
對多數人而言,兒童哲學仍是一個相當陌生的領域,究竟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
楊茂秀說,兒童哲學能讓成人「學會轉換觀點,像孩子一樣思考」,而這也是和諧親子關係不可或缺的。
此外,他也引用《聖經》中的一句話,指出兒童哲學可以讓孩子「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透過說故事、團體討論等方式,進而學會「蛇的智慧」──能洞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懂得退讓和妥協;但同時也具備「鴿子的美德」──諸如智慧、善良、忠誠……等特質。最重要的是,兒童哲學讓孩子懂得「思考」,而這將是他們一生受用不盡的禮物。
「我心目中所謂『成功的教育』,不是追求優秀的學業成績,而是培養出『獨處時不慌亂,亦能與人互動;不過度倚賴他人,卻也不怕被人倚賴』的孩子,」楊茂秀說,「許多人不知道該如何與別人,甚至與自己相處,遇到問題時手足無措,是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獲得思考的機會。」
楊茂秀也說,在推廣兒童哲學的過程中,自己也受益匪淺,「學到了許多反省的智慧。」
他舉例,某次說故事時,突然有一個孩子走來聞聞他的頭髮,接著說:「為什麼你頭髮這麼香、嘴巴這麼臭?」當場讓孩子的母親尷尬不已。但楊茂秀一點也不在意,認為孩子不但展現出成年人身上少見的坦誠,也給與了他改善自我的機會。
目前任教於台東大學的楊茂秀,時常得像個空中飛人般,往返台灣東、西部,而且被診斷出罹患遺傳性糖尿病。但楊茂秀不以為苦,反而覺得等著他做的事,還有很多。
「希望將來基金會能擁有一個活動空間,要好像一座圖書館一樣,裏面放滿了書籍,老師、父母、小朋友都可以來看書。同時,這裏也要成為一個交流的平台,讓大家能直接與作家交流溝通。」
此外,他也希望能想辦法「提昇學校對孩子的服務」,例如他認為,少子化的現代,與其減班,不如降低師生比,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與照顧;應培訓更多人才進入校園,讓孩子放學後不是被送進安親班寫功課,而是能在校園中從事更多活動……談到未來,楊茂秀的語氣充滿了熱情,他還要繼續說出一個個充滿啟發的故事,因為只要能給孩子帶來一點改變,對他而言就是最快樂的事。
(陳輝明攝影,遠流出版公司提供)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網站:http://www.caterpillar.org.tw/html/front/bin/home.phtml
請為幸福下個定義
一個人能夠不斷地呼吸,而且活得輕鬆、愉快,願望可以經常實現,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請說出你最景仰的人
莊子與白居易,他們對人生有自己的主張,且能不斷地探索、常保心靈的活潑,是我最景仰的人。
你至今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麼?如何克服?
我有遺傳性的糖尿病,儘管平時很注重身體健康,但仍然逃不過疾病的打擊。不過我想,既然這是我的「命」,就坦然地面對吧。
你認為人生最有價值的事物是什麼?
人生最有價值的事物,就是學會和自己、別人,還有環境好好地相處。
你還有什麼理想未實現?
如果人跟植物一樣,體內有葉綠素,那麼我們只要曬太陽就能得到足夠的營養,那該有多好呢?不過,我想這個願望短期內應該很難實現吧。
你認為講義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我平時很少看雜誌,因此不是很了解,但時常聽朋友提起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