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雁北歸又南回
在開始進入本文正題之前,請容我分享一則我在湖邊親眼看見的「故事」。故事發生,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幾天之前。
天氣愈來愈冷了,我常常去的這個大湖,雁鵝也愈聚愈多。
湖的北邊有一片淺水區,是眾多水鳥覓食與遊戲的聚集場所,大雁鵝也不例外。牠們多半在上午時分陸續飛抵,然後下午三四點左右,再分批離開。群雁升空離去之前,都由領頭的一隻率先發聲為訊。起初只是寥寥幾聲,低沈而響亮,慢慢聲音愈來愈急,愈來愈密,偶爾旁邊也會有一兩隻同行的夥伴,忍不住加入召喚,也或許表示呼應申援。一會兒之後,可以感覺空氣裏,緊張騷動的氣息愈來愈濃。我知道,牠們隨時就要升空了,不知不覺我把手中的相機抓得更緊。
突然間——即使心裏早已有所準備,依然不免「大吃一驚」——一陣霹靂嘩啦巨響,只見湖面水花四濺,群雁夾著嘹唳的嘎叫,爭先恐後奔馳起來,很多時候,甚至迎面直接衝了過來。舒展開來的巨大翅膀,颯颯生風,一隻接一隻,一群接一群,低空掠過,場面豈止「驚心動魄」。有好幾次,我被逼得不得不立刻蹲下身子,低下頭來。真的是,「一一雁聲飛上天」。
這時候,我往往會不自覺地放下相機,在不止息的風聲雁鳴中,禁不住想像自己,將身一聳,雙臂一伸,一把抓住即將離去的隊伍,最末一隻大雁的尾翼。我以為自己,也跟著一起飛上了天空,手臂瞬間變成了一雙翅膀。再回頭看看自己在地上的那個「我」,被斜陽拉得細細長長的影子,愈來愈遠,愈來愈渺小,終至於完全再也看不見。
不瞞你說,這是我長久以來觀察大雁鵝,每每最開心最興奮的一刻。
那一天,有一小群雁鵝就這樣升空離開,好不喧鬧。眼見隊伍轉個大彎,就要朝湖的東端飛去,沒想到其中一隻雁鵝,突然脫離了隊伍。我遠遠看牠緊急煞車,猛地掉頭轉向;一邊高聲嘎叫,一邊向著原來的湖面急速滑降。
如此異常的情景,我在湖邊觀察水鳥多年也是首見。「奇怪,一定有什麼事情發生了。」我搔首忖思,「不過,究竟是什麼事呢?」一時也想不出來。
我的眼睛,自然而然隨著牠滑落的方向轉了過去,一眼望見湖面上另有一隻孤單的雁鵝,正吐著舌頭,伸直脖頸,半甩半抖,用力對著半空嘎嘄,聲音十分急切。
兩隻焦急的雁鵝會面之後,嘎叫並未立刻就此停止,雙方仍然面對面,輕輕互叫了幾聲。彷彿有一隻在「責罵」,另一隻在「道歉」。不過,留在湖面的那一隻似乎叫得比較「久」一些,多叫了一兩聲。我仔細看了看,留下來的顯然是雌雁,因為牠的體格比飛回來的那一隻略小了一些。
我不知道,為什麼當時只有大雄雁獨自飛上了天空。也許性急,一聽到呼喚,立刻本能地鼓動雙翅跟著大夥兒一起升空,一時沒有注意到另一半還留在湖中;也或許牠根本跟錯了領袖,跟錯了隊伍。不過,牠在半空中一聽見湖上另一半的喊叫,卻也即時「慌慌張張」,立刻掉頭轉向。
對我來說,所有雁鵝的叫聲,聽起來幾乎都一樣,然而牠們個個卻都具有清楚分辨,「不容錯誤」的神奇辨音本領,就好像企鵝媽媽有本事在一萬隻的企鵝裏,找到自己的孩子一樣。
雖然大雄雁如此的「糊塗」只是一時,雖然後來也在第一時間立刻「道歉」,最後好像仍然免不了惹來另一半幾句的「數落」。不過我相信,讀者如果跟我一樣身在現場,親眼目睹大雄雁突然轉彎折返的動作與模樣,一定能夠會心同意,我為什麼選擇「慌慌張張」這四個字來形容——我覺得那樣的「慌慌張張」裏頭,除了「焦急」之外,還揉雜了幾分的「擔心」與「抱歉」。
老實說,當我把事情本末弄清楚之後,忍不住在心裏笑出聲來,覺得整個過程不但生動而且有趣,至少大雄雁的「慌張」,讓我心有戚戚焉,油然「感動」。
也許你也曾經注意到,常常有很多的鳥,昨天明明還看見牠們在枝頭上高興跳躍,還聽見牠們晨昏努力叫唱,隔日一覺醒來,山林水邊,任你走遍野地各個角落,突然再也看不見牠們的身影,再也聽不到那些熟悉的聲音。過了幾天,依舊如此。於是你心裏知道,也終於肯定,牠們走了,走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了。縱使知道牠們會有再回來的時候,心頭間仍會禁不住升起一絲淡淡的落寞——那是一種想念朋友的心情。
鳥類有很多種,如果按照居留的類型來區分,一年四季與我們住在一起的這些鳥鄰居,我們稱為「留鳥」。有的或許經常相見,譬如大冠鷲、「烏秋」大卷尾、紫嘯鶇,或者「魚狗」翠鳥;有的隨時擦身而過,譬如「青笛仔」綠繡眼、紅嘴黑鵯、白頭翁、小白鷺鷥、紅鳩,或者經常停立電線屋角唧唧喳喳講話,不然就是忙著在地上覓食的「厝鳥」麻雀。
而那些時候一到就要搬家遷離,然後隔年或隔了一陣子,有一天又再回來的鳥,我們則稱之為「候鳥」,不過有些候鳥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也常常選擇留下來變成了「永久居民」。譬如黑面琵鷺,在臺灣純粹屬於冬候鳥;綠頭鴨雖然也屬於冬候鳥, 不過留下來申請居留權的似乎愈來愈多了。「暗光鳥」夜鷺,則既是留鳥,也是夏候鳥;至於高蹺鴴,當然是冬候鳥,但也是普遍的留鳥,都算是雙重身分的。
「迷鳥」,顧名思義就是「迷途了的鳥」。譬如有一天,有一隻加拿大的北方大雁,不知何故迷失了路途,趴噠趴噠跑到了我們亞熱帶的臺灣,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孤伶伶的只有自己,就成為了臺灣的迷鳥。這次雖然意外碰面,下次再見,就不知何時何日。對不少鳥友來說,那種心情就好像集郵迷見到印刷錯誤了的郵票一般。
還有一種,可以說是不小心從飼養的籠子裏逃了出去,但也或許是不負責任的主人蓄意棄養的鳥,我們一律稱之為「逸鳥」,通常多屬外來種。譬如中山高速公路沿途可見,臺北士林棒球場旁邊的公園也有不少,鼎鼎大名,但也可以說「惡名昭彰」的林八哥。不過,這類逸鳥現在恐怕要改名換姓,稱做「非法留鳥」了。他們對本地的生態,通常「過」大於「功」。
至於「過境鳥」,寬鬆地講,好像也可以歸納為「候鳥」的一種吧,只是牠們不以我們的居住地做為遷徙的終起點,只當作暫時歇息的中繼站。譬如,現在愈來愈有機會看見的紫鷺;或者每年當恆春半島吹起落山風時節,就可以看見的赤腹鷹,則是秋季過境臺灣,暫時落地休憩的猛禽。
禽鳥為什麼要「搬家」?每一次遷徙,往往數千甚至數萬公里,有的不吃不喝,有的根本沒有睡覺,究竟如何辦到?穹蒼無垠,往哪裏看都是一樣的藍天一樣的白雲。漫漫長路,難分東南西北,又怎麼不會迷失方向呢?
地球上有很多的動物,都有遷徙的行為與現象。有的靠著四條腿桿子,埋頭努力走路;有的在水裏拚命游泳,甚至在深深的海底,大夥兒結伴慢慢爬行;有的則不停凌空鼓翅,攜家帶眷,翻山越嶺。路途不管多近多遠,「搬家」不能不說是一樁備極辛苦的事情,不但要能夠吃苦,還要有耐勞的本領,更不用說事前需要做很多很多的準備。
灰鯨原來在地球北方水域覓食,為了生育孩子,不得不迢迢向南泅水八千二百公里;嬌小的黑頭黃鶯,體重不過只有十公克,卻必須一口氣堅忍飛越墨西哥灣將近一千公里的距離。美洲馴鹿為了追尋食物,也大概要跋涉一千三百公里的陸路;簑羽鶴,則必須翻越地球上最高的山脈,才能到達印度過冬。北極燕鷗,每年都要披星戴月往返地球南北極一次,計算起來共要飛行四萬公里,大約等於一個地球的圓周長。記得三年前,科學家以衛星跟蹤一隻黑尾鷸,發現牠以八天的時間,一口氣從阿拉斯加飛到紐西蘭,全程一萬一千七百公里。截至目前為止,根據人類所知,地球上所有物種能夠全程不休,遷徙距離最遠的,就是黑尾鷸。
我們知道,臺灣南北長達三百九十四公里,請不妨換算一下,這樣的旅程有幾個臺灣呢?如果我們用自己身上的兩條腿來行走,你說——要走多少天呢?如果,不吃不喝也不睡,又能走多久呢?
三、四十年來,鳥類科學家雖然不斷有了一些新的發現,但也還沒能夠完全解答所有的謎題,甚至可以說,還有很多的問題尚未解決。不過,鳥類的遷徙,大概有三個主要的原因:氣候的變化、食物的不足以及繁殖的需求。基本上,我們不可忘記,動物的遷徙乃是一種求生的行為。
我住的這座城市北端有一條泱泱大河,河水從上游挾帶大量的泥沙,經過數不盡歲月的淤積,在入海口的地方,堆成了一片大到可以在上面建造城市住人的沖積平原,大河又分支從中切過,在外緣割出了幾個大大小小的洲渚,洲渚又慢慢變成了島嶼。
其中有一個島嶼位於大三角洲的最西端,依靠著一條長長的翠綠色木橋與平原相連繫。木橋狹窄,只能容一輛車子通過,兩端的車子常常必須耐心等待,互相禮讓。島上的人家都為農戶,種植一些馬鈴薯、玉米、草莓等等。經過了一大片一大片的農田之後,在面對海峽的岸邊,有一塊面積三百四十四公頃大的候鳥保護區,過了海峽,再去就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了。
保護區位於各種飛鳥南北遷徙必經之途,飛累了的禽鳥,也就是那些「過境鳥」,就在這裏降落,加油或加水,休憩一陣時日之後,再繼續未完成的旅程。每年的四、五月,以及八月至十月這兩段時期,可以說是保護區鳥口最密集的時間,往往不止以「千」而是以「萬」計數。這些臨時投宿、短期居留的客鳥,各類各種的都有,大型的有譬如叫聲如吹小號的「喇叭手」天鵝,中型的若雪雁或尖尾鴨,小的例如各種的鷸科濱鳥。很多的鳥種,原來在更北的北方繁殖,如今也都陸陸續續沿著太平洋的海岸線,浩浩蕩蕩南遷過冬。
保護區裏有大小不一的沼澤、泥灘、溼地、水塘、潟湖、草原和田野,又有人類立法保護,簡直就是眾鳥樂不思蜀的人間天堂。
水緣岸邊又是一大片的潮汐淺灘,潮落時分,眾鳥萬頭鑽動,時而默默無聲,時而嘈雜翻天,忙碌地在泥灘裏覓食。當潮水上漲,潮間帶逐漸消失之時,眾鳥就會被迫向岸邊內地移動,這時候正是得以近距離觀察的好機會。
俗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當大群禽鳥專心一意埋頭「顧三餐」,四處找東西果腹之際,天空也有幾隻猛禽「個體戶」,精明地來回盤旋巡弋,耐心地尋找下手的目標。常見的有遊隼、白頭鵰以及灰澤鵟等,個個身手慓悍,動作俐落。每次一旁看見水裏一群三趾濱鷸或黑腹濱鷸原本埋頭啜食,突然,嘩地一鬨而散,然後很快地在別處又聚在一起,我就知道,一定有猛禽來襲。
一大群受驚的濱鷸在水面上,忽上忽下,忽東忽西,明明看見向著遠方飛去,瞬間又唰一聲從眼前急速劃過。濱鷸體色背暗腹白,集體動作整齊劃一,忽明忽暗,翻轉自如,好似在空中跳芭蕾舞,襯著水面上驚豔的倒影,雖然知道牠們是在逃命,卻不能不在心裏暗叫一聲「好看」。我想大自然裏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每年十月中旬過後,從西伯利亞南下過冬的雪雁,成千上萬,這塊三角洲就是牠們的中繼站。每年的春天,大約四、五月時分,這些北方過客又要再經過一次,重返北方古老的繁殖地。通常,返北的數量要大於南下的數量——我是指在這裏落地的。
雪雁,可分大雪雁與小雪雁兩種,我們在三角洲看到的是小雪雁。如果稍加注意,即可發現小雪雁的飛行習慣和形態,顯然與常見的加拿大大雁鵝迥然有異。雪雁的翅膀鼓動,一般比較急,飛行速度也比較快。更有趣的是,牠們在空中飛行的樣子,比起加拿大大雁,簡直可以用「漫不經心」四個字來形容。牠們的隊伍形狀通常不似大雁鵝一般「規矩」,偶爾飛成鬆鬆的U字形,有時候則是一邊長一邊短的「勾」形,甚至常常散漫隨便不成形;即使採縱隊飛行,也多半歪歪斜斜,拉不直一條線。更且,隊伍裏的成員,幾乎總是「各吹各的號」,各飛各的高度,一會兒上一會兒下,時高時低,「離離落落」難成軍。不過,有時候我會想,也許牠們比較「隨性」吧。
初見雪雁,給人最大的印象,大概就是聒噪不安,好像特別的「愛講話」,不論是在天上飛翔,還是在地面休息或覓食,也許有大小聲的分別,但幾乎沒有片刻的安靜,就好像有的人嘴巴裏即使含著食物,依舊講話講個不停。
當牠們棲落在海面上,載沉載浮的時候,站在遠遠的海風吹不停的堤防上,隔著大片枯黃的草原,仍然可以感覺到一波波聲浪的震撼,深入耳膜。漲潮之後,一大群一大群的雪雁,就移聚到陸上的農地。你試想看看,突然一大群數以百計千計的雪雁,爭相飛上天空,從你頭頂正上方低低飛過,就算一隻雪雁只叫一聲,幾千隻的雪雁同時齊聲吶喊不斷,噪聲鼎沸,彷彿街頭暴動,排山倒海,衝著你來。我懷疑,雪雁不停的叫聲,是不是有維繫大家相聚不散的功能?
你知道嗎?禽鳥遷徙,不盡然都在白天進行,譬如三趾濱鷸都是夜晚摸黑搬家。有些岸上的鳥也都是夜間移民,但因為牠們無法降落海面,只有被迫白天繼續飛行,不得休息。有些鳥種,就只限於白天搬遷,因為牠們需要依賴上升的暖氣流,待攀升一定高度之後再滑翔飛行,這種飛行方式可以節省不少體力,也就毋須花費太多時間在進食。有些鳥,例如雲雀或雀科鳴鳥,只利用天亮之後的幾個小時匆匆搬家,一次連飛四、五個小時,大概可以飛上一百五十到二百公里,然後停下來休息。前後整個遷徙過程約略分成四、五個段落,如此斷斷續續地進行,也就不必依賴什麼特別的夜間飛行技術了。
大部分習慣夜間搬家的鳥,有一個說起來也是十分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彷彿大家都事先約定好了一般,大概太陽下山之後半個小時,同時打包好行李,同時上路。至於「直航」專機,多半屬於較小型的鳥種,只要身體儲存足夠的脂肪,也就是說只要加滿了油——有時候添增的脂肪,就跟自己一身的體重,同等重量——常常,就可以一路直飛到底,一口氣續航三千公里沒有問題,中途毋須再落地尋找加油站「加油」。
簡單而言,每一種必須遷徙的鳥,究竟要晝行還是夜行,或是日以繼夜不停地飛行,端視個別的條件和需求,然而不管各自的選擇為何,大家都能獲得自己所追求的滿足。若說禽鳥是巧妙而神祕的飛行器,我想大家應該都會同意。
有時候細細思量鳥類的遷徙行為,不得不由衷佩服牠們的「能耐」與「成就」,尤其是牠們做到了我們人類做不到的「理想」——自由是沒有國界的——牠們以天地為「國」,以這顆星球為「家」。不劃地自限,不拘囿自己。牠們突破了人類自製的藩籬,以令人難以想像的「遷徙」方式,超越了高山大海還有沙漠的自然設限,將那些被大水分裂割離的幾塊大地,遙遙牽繫,綴補起來。那種「自由」,不知讓人類深深迷戀了多少個世紀,嚮往了多少的世代。候鳥的來去,也許不能說瀟灑,卻是自如十分。這是可以肯定的。
我以為,飛鳥的家園,沒有國界的存在。
天氣愈來愈冷了,我常常去的這個大湖,雁鵝也愈聚愈多。
湖的北邊有一片淺水區,是眾多水鳥覓食與遊戲的聚集場所,大雁鵝也不例外。牠們多半在上午時分陸續飛抵,然後下午三四點左右,再分批離開。群雁升空離去之前,都由領頭的一隻率先發聲為訊。起初只是寥寥幾聲,低沈而響亮,慢慢聲音愈來愈急,愈來愈密,偶爾旁邊也會有一兩隻同行的夥伴,忍不住加入召喚,也或許表示呼應申援。一會兒之後,可以感覺空氣裏,緊張騷動的氣息愈來愈濃。我知道,牠們隨時就要升空了,不知不覺我把手中的相機抓得更緊。
突然間——即使心裏早已有所準備,依然不免「大吃一驚」——一陣霹靂嘩啦巨響,只見湖面水花四濺,群雁夾著嘹唳的嘎叫,爭先恐後奔馳起來,很多時候,甚至迎面直接衝了過來。舒展開來的巨大翅膀,颯颯生風,一隻接一隻,一群接一群,低空掠過,場面豈止「驚心動魄」。有好幾次,我被逼得不得不立刻蹲下身子,低下頭來。真的是,「一一雁聲飛上天」。
這時候,我往往會不自覺地放下相機,在不止息的風聲雁鳴中,禁不住想像自己,將身一聳,雙臂一伸,一把抓住即將離去的隊伍,最末一隻大雁的尾翼。我以為自己,也跟著一起飛上了天空,手臂瞬間變成了一雙翅膀。再回頭看看自己在地上的那個「我」,被斜陽拉得細細長長的影子,愈來愈遠,愈來愈渺小,終至於完全再也看不見。
不瞞你說,這是我長久以來觀察大雁鵝,每每最開心最興奮的一刻。
那一天,有一小群雁鵝就這樣升空離開,好不喧鬧。眼見隊伍轉個大彎,就要朝湖的東端飛去,沒想到其中一隻雁鵝,突然脫離了隊伍。我遠遠看牠緊急煞車,猛地掉頭轉向;一邊高聲嘎叫,一邊向著原來的湖面急速滑降。
如此異常的情景,我在湖邊觀察水鳥多年也是首見。「奇怪,一定有什麼事情發生了。」我搔首忖思,「不過,究竟是什麼事呢?」一時也想不出來。
我的眼睛,自然而然隨著牠滑落的方向轉了過去,一眼望見湖面上另有一隻孤單的雁鵝,正吐著舌頭,伸直脖頸,半甩半抖,用力對著半空嘎嘄,聲音十分急切。
兩隻焦急的雁鵝會面之後,嘎叫並未立刻就此停止,雙方仍然面對面,輕輕互叫了幾聲。彷彿有一隻在「責罵」,另一隻在「道歉」。不過,留在湖面的那一隻似乎叫得比較「久」一些,多叫了一兩聲。我仔細看了看,留下來的顯然是雌雁,因為牠的體格比飛回來的那一隻略小了一些。
我不知道,為什麼當時只有大雄雁獨自飛上了天空。也許性急,一聽到呼喚,立刻本能地鼓動雙翅跟著大夥兒一起升空,一時沒有注意到另一半還留在湖中;也或許牠根本跟錯了領袖,跟錯了隊伍。不過,牠在半空中一聽見湖上另一半的喊叫,卻也即時「慌慌張張」,立刻掉頭轉向。
對我來說,所有雁鵝的叫聲,聽起來幾乎都一樣,然而牠們個個卻都具有清楚分辨,「不容錯誤」的神奇辨音本領,就好像企鵝媽媽有本事在一萬隻的企鵝裏,找到自己的孩子一樣。
雖然大雄雁如此的「糊塗」只是一時,雖然後來也在第一時間立刻「道歉」,最後好像仍然免不了惹來另一半幾句的「數落」。不過我相信,讀者如果跟我一樣身在現場,親眼目睹大雄雁突然轉彎折返的動作與模樣,一定能夠會心同意,我為什麼選擇「慌慌張張」這四個字來形容——我覺得那樣的「慌慌張張」裏頭,除了「焦急」之外,還揉雜了幾分的「擔心」與「抱歉」。
老實說,當我把事情本末弄清楚之後,忍不住在心裏笑出聲來,覺得整個過程不但生動而且有趣,至少大雄雁的「慌張」,讓我心有戚戚焉,油然「感動」。
也許你也曾經注意到,常常有很多的鳥,昨天明明還看見牠們在枝頭上高興跳躍,還聽見牠們晨昏努力叫唱,隔日一覺醒來,山林水邊,任你走遍野地各個角落,突然再也看不見牠們的身影,再也聽不到那些熟悉的聲音。過了幾天,依舊如此。於是你心裏知道,也終於肯定,牠們走了,走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了。縱使知道牠們會有再回來的時候,心頭間仍會禁不住升起一絲淡淡的落寞——那是一種想念朋友的心情。
鳥類有很多種,如果按照居留的類型來區分,一年四季與我們住在一起的這些鳥鄰居,我們稱為「留鳥」。有的或許經常相見,譬如大冠鷲、「烏秋」大卷尾、紫嘯鶇,或者「魚狗」翠鳥;有的隨時擦身而過,譬如「青笛仔」綠繡眼、紅嘴黑鵯、白頭翁、小白鷺鷥、紅鳩,或者經常停立電線屋角唧唧喳喳講話,不然就是忙著在地上覓食的「厝鳥」麻雀。
而那些時候一到就要搬家遷離,然後隔年或隔了一陣子,有一天又再回來的鳥,我們則稱之為「候鳥」,不過有些候鳥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也常常選擇留下來變成了「永久居民」。譬如黑面琵鷺,在臺灣純粹屬於冬候鳥;綠頭鴨雖然也屬於冬候鳥, 不過留下來申請居留權的似乎愈來愈多了。「暗光鳥」夜鷺,則既是留鳥,也是夏候鳥;至於高蹺鴴,當然是冬候鳥,但也是普遍的留鳥,都算是雙重身分的。
「迷鳥」,顧名思義就是「迷途了的鳥」。譬如有一天,有一隻加拿大的北方大雁,不知何故迷失了路途,趴噠趴噠跑到了我們亞熱帶的臺灣,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孤伶伶的只有自己,就成為了臺灣的迷鳥。這次雖然意外碰面,下次再見,就不知何時何日。對不少鳥友來說,那種心情就好像集郵迷見到印刷錯誤了的郵票一般。
還有一種,可以說是不小心從飼養的籠子裏逃了出去,但也或許是不負責任的主人蓄意棄養的鳥,我們一律稱之為「逸鳥」,通常多屬外來種。譬如中山高速公路沿途可見,臺北士林棒球場旁邊的公園也有不少,鼎鼎大名,但也可以說「惡名昭彰」的林八哥。不過,這類逸鳥現在恐怕要改名換姓,稱做「非法留鳥」了。他們對本地的生態,通常「過」大於「功」。
至於「過境鳥」,寬鬆地講,好像也可以歸納為「候鳥」的一種吧,只是牠們不以我們的居住地做為遷徙的終起點,只當作暫時歇息的中繼站。譬如,現在愈來愈有機會看見的紫鷺;或者每年當恆春半島吹起落山風時節,就可以看見的赤腹鷹,則是秋季過境臺灣,暫時落地休憩的猛禽。
禽鳥為什麼要「搬家」?每一次遷徙,往往數千甚至數萬公里,有的不吃不喝,有的根本沒有睡覺,究竟如何辦到?穹蒼無垠,往哪裏看都是一樣的藍天一樣的白雲。漫漫長路,難分東南西北,又怎麼不會迷失方向呢?
地球上有很多的動物,都有遷徙的行為與現象。有的靠著四條腿桿子,埋頭努力走路;有的在水裏拚命游泳,甚至在深深的海底,大夥兒結伴慢慢爬行;有的則不停凌空鼓翅,攜家帶眷,翻山越嶺。路途不管多近多遠,「搬家」不能不說是一樁備極辛苦的事情,不但要能夠吃苦,還要有耐勞的本領,更不用說事前需要做很多很多的準備。
灰鯨原來在地球北方水域覓食,為了生育孩子,不得不迢迢向南泅水八千二百公里;嬌小的黑頭黃鶯,體重不過只有十公克,卻必須一口氣堅忍飛越墨西哥灣將近一千公里的距離。美洲馴鹿為了追尋食物,也大概要跋涉一千三百公里的陸路;簑羽鶴,則必須翻越地球上最高的山脈,才能到達印度過冬。北極燕鷗,每年都要披星戴月往返地球南北極一次,計算起來共要飛行四萬公里,大約等於一個地球的圓周長。記得三年前,科學家以衛星跟蹤一隻黑尾鷸,發現牠以八天的時間,一口氣從阿拉斯加飛到紐西蘭,全程一萬一千七百公里。截至目前為止,根據人類所知,地球上所有物種能夠全程不休,遷徙距離最遠的,就是黑尾鷸。
我們知道,臺灣南北長達三百九十四公里,請不妨換算一下,這樣的旅程有幾個臺灣呢?如果我們用自己身上的兩條腿來行走,你說——要走多少天呢?如果,不吃不喝也不睡,又能走多久呢?
三、四十年來,鳥類科學家雖然不斷有了一些新的發現,但也還沒能夠完全解答所有的謎題,甚至可以說,還有很多的問題尚未解決。不過,鳥類的遷徙,大概有三個主要的原因:氣候的變化、食物的不足以及繁殖的需求。基本上,我們不可忘記,動物的遷徙乃是一種求生的行為。
我住的這座城市北端有一條泱泱大河,河水從上游挾帶大量的泥沙,經過數不盡歲月的淤積,在入海口的地方,堆成了一片大到可以在上面建造城市住人的沖積平原,大河又分支從中切過,在外緣割出了幾個大大小小的洲渚,洲渚又慢慢變成了島嶼。
其中有一個島嶼位於大三角洲的最西端,依靠著一條長長的翠綠色木橋與平原相連繫。木橋狹窄,只能容一輛車子通過,兩端的車子常常必須耐心等待,互相禮讓。島上的人家都為農戶,種植一些馬鈴薯、玉米、草莓等等。經過了一大片一大片的農田之後,在面對海峽的岸邊,有一塊面積三百四十四公頃大的候鳥保護區,過了海峽,再去就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了。
保護區位於各種飛鳥南北遷徙必經之途,飛累了的禽鳥,也就是那些「過境鳥」,就在這裏降落,加油或加水,休憩一陣時日之後,再繼續未完成的旅程。每年的四、五月,以及八月至十月這兩段時期,可以說是保護區鳥口最密集的時間,往往不止以「千」而是以「萬」計數。這些臨時投宿、短期居留的客鳥,各類各種的都有,大型的有譬如叫聲如吹小號的「喇叭手」天鵝,中型的若雪雁或尖尾鴨,小的例如各種的鷸科濱鳥。很多的鳥種,原來在更北的北方繁殖,如今也都陸陸續續沿著太平洋的海岸線,浩浩蕩蕩南遷過冬。
保護區裏有大小不一的沼澤、泥灘、溼地、水塘、潟湖、草原和田野,又有人類立法保護,簡直就是眾鳥樂不思蜀的人間天堂。
水緣岸邊又是一大片的潮汐淺灘,潮落時分,眾鳥萬頭鑽動,時而默默無聲,時而嘈雜翻天,忙碌地在泥灘裏覓食。當潮水上漲,潮間帶逐漸消失之時,眾鳥就會被迫向岸邊內地移動,這時候正是得以近距離觀察的好機會。
俗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當大群禽鳥專心一意埋頭「顧三餐」,四處找東西果腹之際,天空也有幾隻猛禽「個體戶」,精明地來回盤旋巡弋,耐心地尋找下手的目標。常見的有遊隼、白頭鵰以及灰澤鵟等,個個身手慓悍,動作俐落。每次一旁看見水裏一群三趾濱鷸或黑腹濱鷸原本埋頭啜食,突然,嘩地一鬨而散,然後很快地在別處又聚在一起,我就知道,一定有猛禽來襲。
一大群受驚的濱鷸在水面上,忽上忽下,忽東忽西,明明看見向著遠方飛去,瞬間又唰一聲從眼前急速劃過。濱鷸體色背暗腹白,集體動作整齊劃一,忽明忽暗,翻轉自如,好似在空中跳芭蕾舞,襯著水面上驚豔的倒影,雖然知道牠們是在逃命,卻不能不在心裏暗叫一聲「好看」。我想大自然裏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每年十月中旬過後,從西伯利亞南下過冬的雪雁,成千上萬,這塊三角洲就是牠們的中繼站。每年的春天,大約四、五月時分,這些北方過客又要再經過一次,重返北方古老的繁殖地。通常,返北的數量要大於南下的數量——我是指在這裏落地的。
雪雁,可分大雪雁與小雪雁兩種,我們在三角洲看到的是小雪雁。如果稍加注意,即可發現小雪雁的飛行習慣和形態,顯然與常見的加拿大大雁鵝迥然有異。雪雁的翅膀鼓動,一般比較急,飛行速度也比較快。更有趣的是,牠們在空中飛行的樣子,比起加拿大大雁,簡直可以用「漫不經心」四個字來形容。牠們的隊伍形狀通常不似大雁鵝一般「規矩」,偶爾飛成鬆鬆的U字形,有時候則是一邊長一邊短的「勾」形,甚至常常散漫隨便不成形;即使採縱隊飛行,也多半歪歪斜斜,拉不直一條線。更且,隊伍裏的成員,幾乎總是「各吹各的號」,各飛各的高度,一會兒上一會兒下,時高時低,「離離落落」難成軍。不過,有時候我會想,也許牠們比較「隨性」吧。
初見雪雁,給人最大的印象,大概就是聒噪不安,好像特別的「愛講話」,不論是在天上飛翔,還是在地面休息或覓食,也許有大小聲的分別,但幾乎沒有片刻的安靜,就好像有的人嘴巴裏即使含著食物,依舊講話講個不停。
當牠們棲落在海面上,載沉載浮的時候,站在遠遠的海風吹不停的堤防上,隔著大片枯黃的草原,仍然可以感覺到一波波聲浪的震撼,深入耳膜。漲潮之後,一大群一大群的雪雁,就移聚到陸上的農地。你試想看看,突然一大群數以百計千計的雪雁,爭相飛上天空,從你頭頂正上方低低飛過,就算一隻雪雁只叫一聲,幾千隻的雪雁同時齊聲吶喊不斷,噪聲鼎沸,彷彿街頭暴動,排山倒海,衝著你來。我懷疑,雪雁不停的叫聲,是不是有維繫大家相聚不散的功能?
你知道嗎?禽鳥遷徙,不盡然都在白天進行,譬如三趾濱鷸都是夜晚摸黑搬家。有些岸上的鳥也都是夜間移民,但因為牠們無法降落海面,只有被迫白天繼續飛行,不得休息。有些鳥種,就只限於白天搬遷,因為牠們需要依賴上升的暖氣流,待攀升一定高度之後再滑翔飛行,這種飛行方式可以節省不少體力,也就毋須花費太多時間在進食。有些鳥,例如雲雀或雀科鳴鳥,只利用天亮之後的幾個小時匆匆搬家,一次連飛四、五個小時,大概可以飛上一百五十到二百公里,然後停下來休息。前後整個遷徙過程約略分成四、五個段落,如此斷斷續續地進行,也就不必依賴什麼特別的夜間飛行技術了。
大部分習慣夜間搬家的鳥,有一個說起來也是十分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彷彿大家都事先約定好了一般,大概太陽下山之後半個小時,同時打包好行李,同時上路。至於「直航」專機,多半屬於較小型的鳥種,只要身體儲存足夠的脂肪,也就是說只要加滿了油——有時候添增的脂肪,就跟自己一身的體重,同等重量——常常,就可以一路直飛到底,一口氣續航三千公里沒有問題,中途毋須再落地尋找加油站「加油」。
簡單而言,每一種必須遷徙的鳥,究竟要晝行還是夜行,或是日以繼夜不停地飛行,端視個別的條件和需求,然而不管各自的選擇為何,大家都能獲得自己所追求的滿足。若說禽鳥是巧妙而神祕的飛行器,我想大家應該都會同意。
有時候細細思量鳥類的遷徙行為,不得不由衷佩服牠們的「能耐」與「成就」,尤其是牠們做到了我們人類做不到的「理想」——自由是沒有國界的——牠們以天地為「國」,以這顆星球為「家」。不劃地自限,不拘囿自己。牠們突破了人類自製的藩籬,以令人難以想像的「遷徙」方式,超越了高山大海還有沙漠的自然設限,將那些被大水分裂割離的幾塊大地,遙遙牽繫,綴補起來。那種「自由」,不知讓人類深深迷戀了多少個世紀,嚮往了多少的世代。候鳥的來去,也許不能說瀟灑,卻是自如十分。這是可以肯定的。
我以為,飛鳥的家園,沒有國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