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10問:楊志良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於任內積極推動二代健保,並曾揭露署立醫院弊案。其坦率直言的施政風格,造成正反兩面不同評價。他是民眾滿意度最高的內閣閣員,曾被票選為「最勇敢的公眾人物」,卻也被媒體冠上「白目署長」的稱號。楊志良日前出版新書《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白目署長楊志良的衝撞與改革》,在臺北接受講義專訪,分享他的堅持,與卸任前後的心路歷程。

天下文化提供


是什麼原因,讓你走上公共衛生之路?
大學前我對公共衛生並無概念,讀公衛是誤打誤撞,但一讀就愛上了。相較於醫師一次只能幫助一個病患,公衛卻能以很少的資源,照顧眾人的健康。例如六○年代臺灣曾盛行「大脖子病」,也就是甲狀腺腫大。臺大教授陳拱北經過調查,發現「大脖子病」導因於對碘的攝取不足,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在食鹽裏添加碘,果然「大脖子病」就大幅降低了。
公衛是重要的工作,也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經由公衛措施獲得健康的人,雖然得到了幫助,卻不知道自己受到了幫助。防疫做好了,不會有人讚美你;做不好,大家絕對罵你。以新流感疫苗為例,沒有人知道防疫措施究竟成功降低了多少死亡人數;也沒有人知道如果沒打疫苗,自己會不會是死亡案例之一。但該做的事,就是要做。投身公衛不會讓人得到金錢,也未必會得到掌聲,但絕對是「積陰德」的工作。


你曾說成長背景讓你對公衛更為熱愛,為什麼這麼說?
小時候家裏很窮,不只物質窮困,知識也很貧乏。爸媽忙著賺錢養家,不可能給孩子什麼「文化刺激」。剛進小學,老師點名「楊志良」,我根本不曉得老師在叫我。因為平常大家都叫我「阿良」,我不知道自己叫什麼,甚至連自己姓什麼都不知道。我很感激老天讓我經歷過貧窮的日子,自己曾經就是弱勢,所以我格外關注弱勢。一個國家的公共衛生做得好不好?看最弱勢的族群就知道。舉例來說,如果臺灣的外籍配偶懷孕時都能受到良好的檢查與照顧,可以想見臺灣多數孕婦醫療資源應當不虞匱乏。出國時我也喜歡到傳統市場裏、小巷子裏,看看那些人怎麼過日子,我認為這才能真正反映一個國家的狀態。


衛生署長任內,什麼事最讓你受不了?
那就是監察院和立法院。部分監委調查浮濫,大事不管,只管瑣事。我署長任內,監察院調查衛生署七百五十八件,衛生署同仁要花近兩萬個工作天整理資料,成本高達千萬元。值得檢討的地方,衛生署當然應當檢討,可是監委職權無限上綱,就成為虛耗國力、妨礙公務。
臺灣立法院之「爛」,國際公認。不少立委質詢官員的態度像在罵兒子,問政內容不專業又沒水準。媒體曾報導,美國以不衛生為理由,禁止全美製作、販賣豬血糕。這跟臺灣有什麼關係?結果衛生署先被叫到立法院做報告,再被叫進監察院修理一頓。後來證實那只是一條烏龍新聞,美國根本沒有這道禁令,衛生署卻為此忙翻了天,莫名其妙。


你在卸任前狀告電視名嘴,為什麼會想這麼做?
卸任前我以衛生署名義向地檢署告發七個電視名嘴散布謠言,導致沒打疫苗的民眾因流感重症喪命。流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遠超過地震、海嘯等天災。H1N1感染病例破千,多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發出不排除全球大流行的警訊,我們怎能不嚴陣以待?防疫如同作戰,疫苗就是武器,寧可多買,也不要準備不足。國際搶疫苗早就搶成一團,我們極盡努力,也只搶到五百萬劑美國生產的疫苗,幸好國內也研發成功,衛生署連忙下單。衛生單位這麼努力,可是,政論節目上,那些沒有醫學背景的主持人、名嘴卻質疑疫苗安全,高呼「這個疫苗不能打」,甚至鼓吹民眾自行購買「克流感」。節目播出後,疫苗施打率下降,感染、死亡人數卻增加了。看到有民眾可能因為沒有施打疫苗而喪命,心裏很痛。名嘴打著「言論自由」的大旗打擊國家防疫政策,他們的言論自由是人命換來的,良心何在?真該下地獄。


日前你出版了新書,你最希望讀者從書中看到什麼?
我在書中提及了救臺灣的「四根支柱」。第一是「清廉施政」,這是政府的首要之務,貪污的單位絕不可能做出正確的政策。例如某署立醫院院長貪瀆,他在採購時就不會優先考慮病人需求,而是回扣多寡,政府其他單位也是一樣的道理。
第二是「公平加稅」。聽到「加稅」,大家都會跳起來,可是我指的是合理的加稅。為什麼買賣豪宅的人只需繳少少的稅?為什麼財團可以養地,銀行呆帳卻要全民買單?為什麼政府舉債兩千多億元,這些錢不用還嗎?我把這些想法告訴政界大老,卻有人說:「你的想法很好,但這樣做會失去政權。」我回說:「失去政權,也好過失掉國家。」
第三是「合理漲價」。如果原物料漲價,政府對油、電、水就應該合理漲價。政府長期採低價政策,虧空結果還不是全民買單?另方面,政府也應高額補助公共交通工具,目前由於政府不再補貼,中、南部很多客運路線停駛,造成了民眾許多不便。第四是「照顧弱勢」。政府對弱勢的照顧實在太微薄,新社會福利法將收入最低的百分之三定義為「低收入戶」,遠不及歐美等國的百分之五或十。這四根支柱都撐起來,才能撐起臺灣內部基本的社會正義,否則談什麼愛臺灣、放眼國際,都只是空談。


你的新書大篇幅討論醫院弊端,並痛批醫界大老。在你心中,如何才稱得上「好醫師」?
簡單地說,就是「仁心仁術」,「仁心」一定要在「仁術」前面。好醫師要有好醫術,有好醫術卻未必是好醫師。以前日本的八三一部隊拿人做實驗,他們的技術好不好?當然一流,可是沒有人會認為他們是好醫師。
要當出家人,心中就要有眾生,否則就不要出家;要當公務員,心中就要有民眾,否則就不要當公務員;要當醫師,心中就要有病人,否則就不要當醫師。這就是為什麼我很氣那些涉入署立醫院弊案的院長,待遇已經這麼好了還要A錢。我當署長,如果不知道署醫有弊端,我是笨蛋;知道了不處理,我是混蛋。既然我不想當笨蛋也不想當混蛋,就不能坐視不管。


你有什麼話想跟有志投入公衛領域的後輩說?
我認為「成就」應該分為兩種,一種是金錢的,一種是心靈的。做公衛的人不會發財,卻能在其他的地方找到成就感。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我」。有些人心中的「我」,是自己,是家庭,但有些人心中的「我」,是團體,甚至是所有生命。有心投入公衛領域的人,心裏的那個「我」,格局一定要大。


你擔任衛生署長一年半,想必還有很多計畫尚未完成。心裏會有遺憾嗎?
有遺憾,但也沒有遺憾。有時候看新聞難免會想: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但也只是想一想罷了,我沒有那麼偉大,世界不是沒有我不行。之前雜誌做民調,選出最有勇氣的公眾人物,沒想到我會拿第一。其實我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只是「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政務官不就應該這樣嗎?知道做了會被罵,但該做的事情,就是要做,而不是先考慮選票、利益,再決定要不要做。


對於未來,你有什麼計畫?會考慮再次從政嗎?
我已經老了,應該不需要再對未來計畫了啦。如果我頭腦不清楚的話,或許會考慮再寫一本書。寫什麼?寫上一本書裏沒寫的,像是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結婚生小孩?為什麼會覺得未來沒有希望、社會沒有前景?為什麼自殺率這麼高?為什麼民進黨跟國民黨都是「爛黨」加「亂黨」?
幾個政黨的大老叫我出來選舉;也有民眾拱我選立委。我現在回學校教書,日子過得很開心,才不要回政治圈慢性自殺,那些叫我出來選舉的都是壞人。


你心中最幸福的片刻是什麼?
那就是二代健保通過,我可以離開衛生署的時候。真是「上臺容易下臺難」,好幾次我想辭職,但二代健保還沒完成,想走也走不了。我上任的第一天就希望自己將來能「沒有羞愧地離開」,我任內沒有做出虧欠社會的事,而且還算有做出一點成果,已經心滿意足了。

讀者10問來賓預告:
黃明正
(倒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