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同遊曼谷
大犬從美國來電,彼將在七月上旬來東南亞出差,約在曼谷相會。於是與大犬一家、乾女兒一家就在曼谷及其附近欣賞天然風景,觀賞人工文物等,過了五天的三代同樂,人倫歡聚。
賴家三代在曼谷及其附近的觀光行程,不管住宿、饍食、交通,全由在美東的大犬與在曼谷的乾女兒透過網路越過太平洋相談商量決定。臺灣爺與臺灣嬤只從臺北各自提行李前往,以享三代同遊之天倫快樂。
進泰航機艙就接受泰航空姐之合掌行禮,出泰航機艙二度又有溫雅的合掌行禮。進曼谷的小雅橡木旅舍,或芭塔亞的大派幻像旅館總是享合掌行禮的待遇。或去逛曼谷的暹羅百貨公司的內店專櫃,或在考亞國家公園裏的品牌專門店,進出均會有合掌行禮之迎送。
即使在高速公路途中公廁,亦有合掌含笑的行禮木雕置放在門口旁或洗手臺上。有次搭曼谷市內的高架捷運車,受讓座於妙齡微笑小姐。當她要下車離去時,也對臺灣爺來個合掌行禮;受讓者來不及回禮答謝,其蹤影已杳然。合掌以迎以送是敬人。
走動觀光於曼谷市街總感其人多車多。有天乾女兒余邀賴家三代去自稱國際級的葡萄高爾夫球場同樂。早上六點遇到十字路口的紅燈。曼谷的紅綠燈除了有顏色顯示外亦有秒數現出。美國男孫A等得似有不耐,玩起其隨身攜帶之遊戲器來了。足足等了一百八十秒的紅燈才有綠燈轉現過來。清晨六點就有如此交通難關,實因車輛太多。車多顯示著其個人收入,企業收入均在增長;但另一方面則顯露政府的公共支出並未等比增加或超越增長。是否紅與黃的二軍黨爭使然?
就在十字路口苦等紅燈轉綠燈時,眼望人行道有三五成群穿紅黃間色袈裟的和尚托著鉢緩慢行腳,或停佇接受俗人之布施菜飯,或站立彎身祝福跪在地上的信徒。清晨能看到如此佛僧與俗人之施與捨之場面,使人由衷起敬,而忘卻了剛在苦等的不快。或許步調慢、動作緩是其習性。
玩在曼谷會看到砂塵多,垃圾多。砂塵多是因為其地理位置處在地球上的砂質地帶,不像五月中旬去觀察的德國處在岩質地帶上。是否泰國人有其落地的悲哀無法自怨。只是垃圾多,則是人為造成。在這方面,五月的德國給遊人的感受是乾淨整潔。曼谷人在生活環境的品質改進猶有極大空間。自問臺灣?
雖是砂塵多,垃圾多,但其綠樹多,佛寺多。而綠樹多、消暑品多,則是臺北人所望塵莫及的。泰國的綠樹多,可使其吸塵降熱。曼谷令人感燠熱,似是太陽的直接射熱,臺北令人感刺熱,似是來自天上的太陽直射熱與得自地面的水泥反射熱。
車駛過路,可見兩側有人坐在樹蔭下閒聊納涼。也可見兩側有陽傘攤販,賣著椰果汁、西瓜汁供人去暑。美國孫女二位最喜愛慢慢喝椰子汁。這二位孫女來到熱帶地區就棄其喝慣了的寒帶飲料,而就地適應了當地天然產品的飲料了。臺灣爺欣賞其適應能力。
曼谷佛寺多,到達翌日就在乾孫男A導引下拜觀了玉佛以及臥佛。其寺殿之金壁輝煌甚為奪人眼目,其香火之鼎盛甚為動人之心。就在此日之前夕,泰國乾女兒就提請美國女孫勿穿露背短褲前往。美國孫女D一向著短褲露其美腿而傲行於美國、臺灣。然當天則改穿洋裝以對玉佛、臥佛示敬。孫女V與D變得端正,可得衣裝定形象之語。
美國孫男J在曼谷高爾夫球場,就被球場經理要求將T恤換成P衫方可上場。大犬趕緊將其打完球後要換裝之P衫交給美國孫男J換之。
可見衣著在泰國是有其迄今留存之時間、地方、場合之文化的。也讓美國孫理解了這個世界、社會是有個人行為之禮儀限制存在的,個人行為必須被納入在公眾秩序範圍內。既要揚己又要尊人。
在曼谷有佛寺林立,且其歷史至為悠久,是泰國人、國際人爭先恐後去拜見之聖地。在泰國乾女婿陪同下去了芭塔亞海邊。參觀了一座已建造四十年而尚未完工的原柚木廟。這座廟是一位退休銀行家發願要興建的,目前則是其子秉承父親遺志來完成「四十年尚未成功」的宏業。這座廟有其特色,是以原柚為建材,其內供奉的是印度教神明、佛教菩薩等,是多神教之堂殿,取名為真理之聖殿。真理聖殿將二宗教融合進一屋,實有警世之意義。尤其將真理聖殿建造選在遠離世俗,臨近大海之處,是否擇寂靜之地意欲世人去深思共好才能世界平和之真理?
人之相處共好會呈太平盛世,人之你爭我奪則入不寧亂世。在泰劇場所演出的一場戲將泰國的由平靜轉入動盪,由亂世變成盛世,演出得淋漓盡致。戲中有故事令人稱好,也有動作使人感惡,有幽默使人一笑,也有嚴肅使人起敬,有科技演出教人驚喜,也有人身演出教人稱奇。其舞、其技,讓在美國、歐盟觀看過或演出過多場的大一美國孫男J喊:「可以。」他總是含珠不吐,這次難得說出一句讚賞話。
在觀看泰劇時,看到有象為保衛國土而與入侵國之象爭鬥,給人和平印象的象也可成為戰爭武器,則世上任何物具皆可成為殺器了。
泰國人性情溫和有如大象。在考亞國家公園時乾女婿提議騎象遊叢林。臺灣遊客人人裹足不前,美國孫女D則鼓起勇氣率先騎上象背。如此展開了緩慢的穿通密集林間,涉過驚浪的河流,坐在象背上隨著地勢的凹凸不平而搖晃上下左右,既是害怕又覺興奮。與大象共同冒險叢林約四十分,事後賞給大象一把香蕉,三十七歲大象跪前腿領受,十一歲馴師則合掌行禮道謝。
由芭塔亞返回曼谷途中,去水上市場觀覽。公家在水湖上規畫了商店街,遊客可在水上商店的木板走道漫遊。市場內商店林立,販售著泰國土產,有食品,有用品。臺灣嬤買了二條當地模樣褲子,一直誇讚質料好,花樣美,款式素。店街環繞湖面,街街以木橋連接,而其中湖面則有小舟徐行叫賣。小舟叫賣的以餐飲為多。湖面小舟點綴了水上市場的活力與雅情。水上市場可謂容納了眾多攤販,由此觀之,公家規畫實有眼光。既維持了小販生計,又營造社區成為觀光場所。
背向那公家照顧私人的水上市場,車子駛回曼谷。當夜就舉行答謝宴,賴家站在餐館門口迎接余家親人。餐會中余賴二親家難得他鄉遇故知就以母語的臺灣話交談。美國孫女D就會說:「聽嘸。」但余家子孫與賴家子孫以非各自母語的英語相談時,余、賴二家老人也會「霧剎剎」,但不敢言「聽嘸」。雖是一家親,卻令人感歎溝通之難如越山渡海。然合掌行禮則是易入人心,使人難忘。
謹向泰國合掌,微笑,行禮;感謝三代能享同遊幸福,合掌。
賴家三代在曼谷及其附近的觀光行程,不管住宿、饍食、交通,全由在美東的大犬與在曼谷的乾女兒透過網路越過太平洋相談商量決定。臺灣爺與臺灣嬤只從臺北各自提行李前往,以享三代同遊之天倫快樂。
進泰航機艙就接受泰航空姐之合掌行禮,出泰航機艙二度又有溫雅的合掌行禮。進曼谷的小雅橡木旅舍,或芭塔亞的大派幻像旅館總是享合掌行禮的待遇。或去逛曼谷的暹羅百貨公司的內店專櫃,或在考亞國家公園裏的品牌專門店,進出均會有合掌行禮之迎送。
即使在高速公路途中公廁,亦有合掌含笑的行禮木雕置放在門口旁或洗手臺上。有次搭曼谷市內的高架捷運車,受讓座於妙齡微笑小姐。當她要下車離去時,也對臺灣爺來個合掌行禮;受讓者來不及回禮答謝,其蹤影已杳然。合掌以迎以送是敬人。
走動觀光於曼谷市街總感其人多車多。有天乾女兒余邀賴家三代去自稱國際級的葡萄高爾夫球場同樂。早上六點遇到十字路口的紅燈。曼谷的紅綠燈除了有顏色顯示外亦有秒數現出。美國男孫A等得似有不耐,玩起其隨身攜帶之遊戲器來了。足足等了一百八十秒的紅燈才有綠燈轉現過來。清晨六點就有如此交通難關,實因車輛太多。車多顯示著其個人收入,企業收入均在增長;但另一方面則顯露政府的公共支出並未等比增加或超越增長。是否紅與黃的二軍黨爭使然?
就在十字路口苦等紅燈轉綠燈時,眼望人行道有三五成群穿紅黃間色袈裟的和尚托著鉢緩慢行腳,或停佇接受俗人之布施菜飯,或站立彎身祝福跪在地上的信徒。清晨能看到如此佛僧與俗人之施與捨之場面,使人由衷起敬,而忘卻了剛在苦等的不快。或許步調慢、動作緩是其習性。
玩在曼谷會看到砂塵多,垃圾多。砂塵多是因為其地理位置處在地球上的砂質地帶,不像五月中旬去觀察的德國處在岩質地帶上。是否泰國人有其落地的悲哀無法自怨。只是垃圾多,則是人為造成。在這方面,五月的德國給遊人的感受是乾淨整潔。曼谷人在生活環境的品質改進猶有極大空間。自問臺灣?
雖是砂塵多,垃圾多,但其綠樹多,佛寺多。而綠樹多、消暑品多,則是臺北人所望塵莫及的。泰國的綠樹多,可使其吸塵降熱。曼谷令人感燠熱,似是太陽的直接射熱,臺北令人感刺熱,似是來自天上的太陽直射熱與得自地面的水泥反射熱。
車駛過路,可見兩側有人坐在樹蔭下閒聊納涼。也可見兩側有陽傘攤販,賣著椰果汁、西瓜汁供人去暑。美國孫女二位最喜愛慢慢喝椰子汁。這二位孫女來到熱帶地區就棄其喝慣了的寒帶飲料,而就地適應了當地天然產品的飲料了。臺灣爺欣賞其適應能力。
曼谷佛寺多,到達翌日就在乾孫男A導引下拜觀了玉佛以及臥佛。其寺殿之金壁輝煌甚為奪人眼目,其香火之鼎盛甚為動人之心。就在此日之前夕,泰國乾女兒就提請美國女孫勿穿露背短褲前往。美國孫女D一向著短褲露其美腿而傲行於美國、臺灣。然當天則改穿洋裝以對玉佛、臥佛示敬。孫女V與D變得端正,可得衣裝定形象之語。
美國孫男J在曼谷高爾夫球場,就被球場經理要求將T恤換成P衫方可上場。大犬趕緊將其打完球後要換裝之P衫交給美國孫男J換之。
可見衣著在泰國是有其迄今留存之時間、地方、場合之文化的。也讓美國孫理解了這個世界、社會是有個人行為之禮儀限制存在的,個人行為必須被納入在公眾秩序範圍內。既要揚己又要尊人。
在曼谷有佛寺林立,且其歷史至為悠久,是泰國人、國際人爭先恐後去拜見之聖地。在泰國乾女婿陪同下去了芭塔亞海邊。參觀了一座已建造四十年而尚未完工的原柚木廟。這座廟是一位退休銀行家發願要興建的,目前則是其子秉承父親遺志來完成「四十年尚未成功」的宏業。這座廟有其特色,是以原柚為建材,其內供奉的是印度教神明、佛教菩薩等,是多神教之堂殿,取名為真理之聖殿。真理聖殿將二宗教融合進一屋,實有警世之意義。尤其將真理聖殿建造選在遠離世俗,臨近大海之處,是否擇寂靜之地意欲世人去深思共好才能世界平和之真理?
人之相處共好會呈太平盛世,人之你爭我奪則入不寧亂世。在泰劇場所演出的一場戲將泰國的由平靜轉入動盪,由亂世變成盛世,演出得淋漓盡致。戲中有故事令人稱好,也有動作使人感惡,有幽默使人一笑,也有嚴肅使人起敬,有科技演出教人驚喜,也有人身演出教人稱奇。其舞、其技,讓在美國、歐盟觀看過或演出過多場的大一美國孫男J喊:「可以。」他總是含珠不吐,這次難得說出一句讚賞話。
在觀看泰劇時,看到有象為保衛國土而與入侵國之象爭鬥,給人和平印象的象也可成為戰爭武器,則世上任何物具皆可成為殺器了。
泰國人性情溫和有如大象。在考亞國家公園時乾女婿提議騎象遊叢林。臺灣遊客人人裹足不前,美國孫女D則鼓起勇氣率先騎上象背。如此展開了緩慢的穿通密集林間,涉過驚浪的河流,坐在象背上隨著地勢的凹凸不平而搖晃上下左右,既是害怕又覺興奮。與大象共同冒險叢林約四十分,事後賞給大象一把香蕉,三十七歲大象跪前腿領受,十一歲馴師則合掌行禮道謝。
由芭塔亞返回曼谷途中,去水上市場觀覽。公家在水湖上規畫了商店街,遊客可在水上商店的木板走道漫遊。市場內商店林立,販售著泰國土產,有食品,有用品。臺灣嬤買了二條當地模樣褲子,一直誇讚質料好,花樣美,款式素。店街環繞湖面,街街以木橋連接,而其中湖面則有小舟徐行叫賣。小舟叫賣的以餐飲為多。湖面小舟點綴了水上市場的活力與雅情。水上市場可謂容納了眾多攤販,由此觀之,公家規畫實有眼光。既維持了小販生計,又營造社區成為觀光場所。
背向那公家照顧私人的水上市場,車子駛回曼谷。當夜就舉行答謝宴,賴家站在餐館門口迎接余家親人。餐會中余賴二親家難得他鄉遇故知就以母語的臺灣話交談。美國孫女D就會說:「聽嘸。」但余家子孫與賴家子孫以非各自母語的英語相談時,余、賴二家老人也會「霧剎剎」,但不敢言「聽嘸」。雖是一家親,卻令人感歎溝通之難如越山渡海。然合掌行禮則是易入人心,使人難忘。
謹向泰國合掌,微笑,行禮;感謝三代能享同遊幸福,合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