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活下去— 野鳥的「吃」
吃」這個字,我看見了一張「口」正在「乞」求。
乞求什麼呢?—食物!
臺灣諺語裏有一句「呷飯皇帝大」,古早人也有一句老話「民以食為天」,都是表示,「吃」在你我一生幾乎不斷的打拚裏,有多麼的重要。
這裏的「吃」非指求精求細的膾食饜飫,但求「活下去」的意思。
這個堪謂富裕甚至過剩的時代,我懷疑能夠體會這句話裏意思的人,恐怕愈來愈少了。「活下去」,就是「打拚顧三餐」;「打拚顧三餐」,最原始的動機不就是為了「活下去」?也許你心裏會想,「顧三餐」填飽肚子有這麼困難嗎?有飯吃,大家不是都說這是做人的基本權利?
請讓我舉個不算極端的例子來說。如果你曾經運氣比較差遭受裁員,嘗過失業的滋味,或者曾經有一段不算短的日子,甚至好幾年,很努力卻都找不到工作,人海茫茫,即使願意出賣勞力也沒有,家裏又有老少幾張口等著你,相信一定能夠深深體會,三餐有飯吃,即使多麼簡單,卻是人間十分美好的事情。而,我相信任何一個社會,任何時候的某個角落,都有這樣的人存在著,只是我們或許沒有注意到罷了。
請靜心環顧我們的周圍,這世界上有數百萬種不同的生物,包括你我,同時存在著。這種種的生物,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叫「植物」,另一種叫「動物」。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我以為,在於植物可以自體製造食物維持生命,動物— 包括人—則必須依賴「吃」,才得以繼續生存。
我們經常聽人說起「食物鏈」這個名詞。什麼叫做「食物鏈」呢?簡單地說,就是指植物與動物因由「吃」或「被吃」,所產生的聯結關係或方式,頗有「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味道。
大部分的食物鏈,可以說都是以「陽光」為起頭。
地上的植物,靠著天上撒下來的「陽光」成長,小兔子高高興興吃著細葉嫩草而長大,一旁虎視眈眈的老鷹就攫抓兔子為食,同時餵養孩子。海邊泥灘上的大小螃蟹,當海水漲進來的時候,「抓」到什麼就吃什麼,當潮水退了下去,牠們就躲了起來,不過饑餓的海鷗還是有辦法找到牠們,吃掉牠們。大自然裏,一條條不同的食物鏈,又編織成了一張張不同的食物網。從這些無數的「鏈」與「網」之中,我們得以了解在一個既成但又時刻在變化的環境裏,許許多多的動物,究竟如何依賴既有的其他各種植物或動物來維持生命,繼續「活」下去。
人,也是動物。凡是動物,皆需要外來的食物維持生命。人,生來兩肩扛一張口,為的就是一個「吃」字。有些動物只吃植物,有的只吃動物,我們人類既吃植物,也吃動物。其他動物的生活方式或謂層次,也許沒有我們人類「柴米油鹽醬醋茶」這般的複雜與講究,不過「吃」的基本需求與目的,大家並無不同。平心靜氣說,縱觀野鳥一生,除了再顯然不過的傳宗接代,最忙碌的另一件大事就是「覓食」了,如果把它放在一年的循環週期裏來看,當會更加清楚。
絕大部分的野鳥,經過發情求偶、交配下蛋,然後臥巢孵卵育雛。牠們短暫的一生,讓我們人類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這些一段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繁殖時期。如果仔細觀察,只有在孵蛋期間,一般鳥類才或許有暫時停止「覓食」的現象。有些鳥種母鳥在孵蛋生育期間,公鳥會不辭辛勞出外捕獵,再啣回來殷勤餵食母鳥。有的甚至一開始求偶,就「懂得」拿食物來討好未來的伴侶。
我看過枝頭上的朱連雀,兩隻並列,互相來回傳遞口中的果實,你推我讓,有半會兒之後母鳥才吞了下去。有些鳥學專家,會以比較「實利」的觀點來闡釋公鳥的行為,認為這並非僅僅為了博取母鳥的歡心,毋寧是為了讓母鳥蓄儲充分的體力,好讓自己的基因能夠健康地承傳下去,讓下一代在達爾文「物競天擇」的競爭中取得優勢。
禽鳥打從破殼而出之後,即使眼睛尚未張開,不管全身有毛無毛,幾乎就是不停地在「吃」,也不管是被關在籠子裏,還是在野地裏自己討生活。看看麻雀,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我想,這是我們許多人共有的經驗與印象。為什麼鳥要吃個不停呢?因為—牠們就是「必須」也「必需」如此。
鳥類新陳代謝的速率極其快速,依其身軀大小比例而言,所需要的「燃料」,也就是「食物」,量可以說相當大。就以我們介紹過的蜂鳥為例,翅膀雖小,由於經常需要極其快速的拍振,牠的新陳代謝速率,幾乎是大象的一百倍!理所當然,小蜂鳥每天都要「吃」上牠自身體重好幾倍的食物。
另外一個理由是,鳥類從「小」長「大」的時間並沒有很長,或者應該說大半都很短。換句話講,有些鳥種的雛鳥,在四、五月出生,必得在九月的時候就要有能力飛上天空,做一生裏第一次的遷徙,或者必須準備好接受很快就會來到,一生裏第一個冬天的考驗。這些,都是無可妥協的「時間壓力」。
基本上,雛鳥需要吃很多的昆蟲,即使牠們的父母屬於以禾本科種子穀粒為主食的鳥種。因為,昆蟲含有高量的蛋白質,讓牠們可以極其快速地成長,並且提供離巢時刻鼓翅飛行所需的燃料。再說,絕大多數的鳥類都需要飛行。不可否認,飛行是最快速最有效率的「旅行」方式,只是十分「耗油」。
此外,也可以說是最後一項我們所能理解的理由是,鳥類必須定時蛻換身上的羽毛。有的一年一次,有的兩次。不論多少次,鳥類為此所消耗的精力,比諸哺乳類動物譬如貓狗的長毛蛻毛尤甚。
蛻羽時候,羽毛更換的速度,大鳥並沒有比小鳥較快,例如鷹隼這類體形較大的猛禽,反而往往需要經過兩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整個蛻羽過程。大多數的鳥類,一次只更換部分的羽毛,以免喪失飛行能力。只有某些鳥種,大部分是鴨子之類的水鳧,才會因為全身羽毛同時蛻換,以致有段時間暫時無法飛行,這時期也是牠們較易遭受傷害的時刻。就是因為蛻羽並非如我們所以為的那般輕鬆容易,禽鳥自然「懂得」避開下蛋育雛、需要消耗大量精力的繁殖時期,或者遷徙季節。
消耗掉的精力,就必須依賴不停止的「吃」來補足。
此時時值二月,多雨。寒風中,霏霏落下的是刺痛入骨的冰水。眼前濛濛煙雨,不時有一陣陣的飄渺迷霧,貼著蘆草伏臥的大片草原上空,緩緩游移,猶似一卷卷的輕紗白紬,如夢似幻。
遼闊的枯黃草原,孤伶伶佇立著一棵少說高達四、五十公尺的枯木。多年來它就一直站在那裏,我在過去消逝的時日裏,親眼目睹它枯乾的枝椏,一根根的折損凋落。有一隻紅尾鵟最喜歡棲落它的枝頭,高高向下,睥睨四周。我知道,牠在等待「食物」出現。不過,牠對我極其敏感,無論我如何躲躲藏藏,總逃不過牠的「鷹眼」。本來牠多半停棲枯木的上半截,隨著枝椏愈掉愈少,牠停棲的時候也就愈停愈高。
今天我走過草原邊緣,遠遠看見牠又停在枯木的最尖端,我看牠也是沒有什麼選擇。我心裏想,草原上這棵唯一的枯朽木頭,早晚也有傾倒下來的一天。寒風淒雨迷霧的畫面裏,我的腦海中油然浮現出了一個「梟」字—這隻紅尾鵟猛禽,端正的棲落在高高的枯木頂端,不正就是一個「梟」的象形字嗎?牠,孤獨的踞立枯木尖梢,高高地,靜候出擊獵襲。
在城市裏討生活的人,雨來的時候總要找個地方避一避;田裏的農夫看天吃飯,也會披上蓑衣。我在野地裏一路走來,平常住在灌叢深處,避我惟恐不及的斑點唧雀,卻隔著重重雨水與我四眼相對,也許以為我身上有牠可以分享的食物。我可以感受,天寒地凍,覓食取食皆不易,斑點唧雀多少因此改變了牠的行為。
「誰也不怕」的烏鴉,孤立在枝頭,安靜地任由雨水從頭頂滑落下來,我可以清清楚楚看見一粒粒的雨珠,在牠烏黑的羽翼上閃著銀光。好幾隻知更鳥—也有人稱牠們叫「旅鶇」—分立在同一棵掉光了葉子的樹上,都成了名副其實的「落湯雞」,一直等我走到了樹底下,才有一、兩隻不得不似地趕忙拍翅離開。我想,牠們應該在等待雨霽天晴,繼續覓食;或者剛剛取食過後,此刻只是在雨中做短暫的休憩。
雨,並不會改變或削減禽鳥追尋食物的自然需求,生存的本能大過了一切。絕大部分的鳥類,都沒有類似人類那樣有「儲存」食物的行為,更無如臺諺所謂「好天要存雨來糧」的認知。
不過,我看落雨的時候,最高興的莫過水裏的鴨子。潛鴨也好,浮鴨也好,雨下得愈大似乎愈快活。「下雨,下雨,我不愁。你有雨傘,我可是水鴨」。水裏的魚兒,好像也因為雨滴的滴落,好奇地浮近水面,不僅讓秋沙鴨頻頻躍身潛水,更是讓有偷搶成癖的海鷗,不知厚顏企圖搶奪牠口中的獲物,有時候烏鴉也來軋一腳,以為可以漁翁得利分一杯羹,不過,如果鸕鶿突然從水下方「蹦」一聲冒出來—那條魚八成就是牠的了。可是這時候只要白頭鵰俯衝而下,大夥立刻紛紛爭做鳥獸散。
這樣的情節,常常成了雨天過後的清晨,或颳風的清冷日子,才看得到的精彩好戲。好戲不拖棚,稍一疏忽就錯過了。
話雖然這麼說,如果雨下得實在太大,再加上強風洌洌,風速在二、三十公里以上,原來五、六度的氣溫,可以驟然降成零下十度,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西方人有一句俗話“If you want to do the job right, then choose the right tool.”,頗似我們常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對鳥類而言也是對的。「吃」字屬口部,吃飯靠的是一張口,把飯送進口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工具,人的一雙手就是其中之一。鳥類「吃飯」,道理亦無異。
禽鳥沒有手,但是牠們一張嘴喙,卻能夠做到人類需要依賴雙手才能做到的事情。從編織草葉蓋房子,到幫孩子清理大便,都難不倒牠們,用的都是同一張嘴。
人,即使有一雙「萬能」的手,也不見得就能做好每樣事情。就以我自己為例,大概沒有人嗑瓜子像我這麼拙了。有人只憑一張嘴,兩顆牙齒,再加半截靈活的舌頭,就能毫不費力嗑開瓜子殼,兼把瓜仁輕鬆送進肚子裏,甚至一次同時嗑它兩粒都沒問題,然後露出滿足的笑意。我,就是找了兩隻手願意幫忙,幾乎每次都將瓜子連殼帶仁,嗑得破碎不堪。從此,我就不再嗑瓜子了,當然我的「嘴」在這方面更加退化不用說了。
動物的演化,最基本的「推動力」就是為了「適應」環境,延續生命。
不同的鳥種生存於不同的環境,不一樣的環境,有不一樣的食物源。可以說每一種鳥都有自己一份最愛的菜單,也許大同小異,但也可能各有各的喜好與偏愛。總之,經過漫漫長長的演化,由於食性不一,最後大家的嘴喙都長得很「特別」—形狀特別,功能也特別。簡單說,所以長得特別,長得不一樣,乃是為了「吃」不一樣的食物。
我們不妨舉幾個比較特殊的例子,大家就更明白。琵嘴鴨的嘴形寬扁,有如一根大湯匙,黑面琵鷺的更大,看起來像是調羹兼夾子,撈濾水生小型動植物,方便不過。大白鷺以及蒼鷺的彷彿一根矛槍,陸地上用來戳田鼠,水裏拿來刺魚,隨身攜帶,一矛兩用。至於知更鳥,水果蚯蚓昆蟲,幾乎什麼都吃,結果嘴喙的感覺特別靈敏,好似一把多功能的瑞士軍用刀。黑頭山雀嗛嗛小嘴,嗑起葵花子簡直一流。啄木鳥更不用說,一旦發現樹幹裏有蟲子,卯起氣力咚咚咚,一點不輸給手提電動鑿石機。還有鵜鶘下嘴喙下方,附有一只大「口袋」,是拿來「網」魚用的,可以填裝的食物比牠的肚子還大得多。
有些鳥類,牠們的名字更是取得乾脆,一眼便讓人知道牠們專吃什麼食物,譬如「蠣?」,英文名字也是明明白白叫做Oystercatcher;或者告訴我們牠怎麼吃,譬如「翻石鷸」(Turnstone),要翻動石頭才有飯吃,既簡單又明瞭。大家都知道翠鳥極擅捕魚,北美的魚狗就叫Kingfisher,塊頭比我們臺灣的大很多。
俗話告訴人說,「偷吃要懂得揩嘴」,很多禽鳥,尤其林鳥,卻是只要「用餐」之後,都會在樹上找個角落抹抹嘴。牠們會在枝幹枝枒上,左一擦右一磨,彷彿磨刀師傅霍霍磨刀,幾下子就淨淨溜溜。
舉個例子,伯勞與烏鴉都是這樣,小山雀和臺灣藍鵲也不例外。大蒼鷺在水邊捕到小魚,有時候順嘴也夾起了幾根水草或泥巴什麼的,魚兒吞下之後,會把嘴叉子在水裏晃兩下,算是洗滌。這些都是餐後揩嘴,餐前會先將食物清洗一番,這樣「愛乾淨」的鳥兒也是有的。我看過一隻白腹秧雞逮到一隻小青蛙,前前後後在水裏一共「洗」了五次才吃下去,這樣的伶俐並不多見。
我想,白腹秧雞能夠如此「從容」,也許是因為旁邊沒有「虎視眈眈」的眼睛。譬如,我經常看見有秋沙鴨捕獲了一條不知名的魚,不管大小,周圍五、六隻同伴立刻圍堵過來,甚至在水域遠遠的另一端,幾乎看不見的秋沙鴨,也會趴噠趴噠急急從水面上半飛半跑地奔趕過來。只見水花亂濺,水聲霹啪作響,一場激烈混戰,常常久久不息。更常見的是,那一條魚在冗長的追逐過程中,更換了好幾次不同的「嘴」,不過顯然那每張嘴的主人,既緊張又興奮又害怕,似乎誰也沒有機會享受口裏的「戰利品」,除非混戰之中有誰把那條比張開了的嘴巴還要大的魚兒,硬是囫圇吞了下去,水面才會恢復剛才的平靜—只是不知道,最後魚兒究竟入了誰的腹肚裏。
有幾次我在海邊,看見蠣?的亞成鳥會一旁垂涎伺機搶取成鳥的食物,因為幼鳥氣力不足,技巧尚不夠純熟,無法敲破蜆蛤堅硬的外殼。
禽鳥的世界裏,一見到食物,你爭我搶、你奪我偷,都是極平常的事。大家都說:「我要活下去!」然而事情過後,誰也不怨誰,誰也不記恨,誰也不會找來幾個夥伴狠狠把誰打個半死, 更不會有日後拿來當作「報仇」的藉口,甚至要誰付出生命代價這一回事。不過,我想爭搶之間,難免會有一些受傷事件發生。
或許你會問:「鳥類究竟吃什麼呢?」
這個問題,我們不妨改為:「什麼東西,鳥不吃呢?」
只要通得過咽喉,鳥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麼食物不吃的。一般比較普遍的有陸地昆蟲、種子、魚、肉、水果,水生無脊椎動物如浮游動物或水生昆蟲等,以及植物和穀類,還有如蝦蟹螺貝等甲殼類。比較「特殊」的則有花蜜、青苔,樹漿、腐肉、蜂蠟—甚至,海鷗烏鴉與禿鷹,也吃其他動物的排泄物。
地球表面,猶如一家龐然無比的超大級自助餐餐廳,只要是大自然的廚房有供應,任何可以「吃」的東西,至少都會有一種鳥類經過一陣演化後,就會以它為食,靠它維生。
我在野地裏走動,看見最多的植物,大概就是綠草與樹葉。我看過很多的鳥類囓草,但是沒有看過什麼鳥吃樹葉子。你看過嗎?禽鳥不似牛羊鹿這些反芻動物一般,沒有能力消化樹葉。再說,樹葉的營養價值並不高,如果企圖從中攝取足夠的養分,就必須進食大量的樹葉,不僅耗時也平添體重,有礙飛行。後來我知道了,全世界只有亞馬遜雨林一種叫做Hoatzin的食蛇鳥,牠的菜單上才有一小盤「葉子」小菜,因為牠有一個特殊的「胗」,可以先磨碎樹葉再進行消化。
我們人類的飲食文化裏,「吃」與「喝」總是難以分開,其他動物也是一樣,雖然意義也許不盡相同。一般說來,人可以維持四到六個星期不吃東西,但是一個星期沒有進水卻能存活,算是奇蹟了。那麼鳥類,最長可以多久不進食呢?大約四個月。我們都知道的南極帝王企鵝,當母企鵝遠離繁殖棲地,辛辛苦苦跋涉數百公里出海覓食,一去就是漫漫長長的一段時間,獨留公企鵝獨力照顧腳下唯一的一顆蛋。這段時期,公企鵝就只能依賴體內囤積的脂肪維生,即使母企鵝返回之後,牠仍然必須空著肚子,走一段一樣長的路,回到海上取食。
至於鳥類需要多久喝一次水,完全因鳥而異,看牠吃的是什麼。
譬如臺灣特有的樹叢鶯,或是冬候鳥極北柳鶯等等,這一類專吃昆蟲或以昆蟲為主食的鶯科小鳥,一天喝一次水大概就足夠了。如果吃的是種子或其他比較乾燥食物的鳥類,就至少需要喝個兩三次。有些鳥種,體內所需要的水分如果全部來自牠們所攝取的食物,那就不必喝水了。貓頭鷹就很少喝水,因為牠所需要的水分,大部分從獵物的身上就可得到供給。
信天翁是長期生活在海上的鳥種,茫茫大海,哪裏有淡水?放心。為了得以生存下來,信天翁的鼻管裏自然演化出一種特殊的腺體,可以將海水中含有的高度鹽分排出體外。所以,很多「靠海討生」的鳥類就不會給海水「鹹」死了。
有「進」,必有「出」。禽鳥吃下了許多的食物,經過一番吸收之後,總有一些剩餘的廢物必須排出體外。一般哺乳類動物,生殖與排泄的開口分開,鳥類為了減輕體重以利飛行,共用一個開口,稱做「洩殖腔」。在我個人的經驗裏,鳥類排泄只需不到一秒的瞬間,眼睛都來不及眨一下,牠就辦完了事。因此若要以相機記錄牠們的排泄行為,坦白說,大部分要靠「運氣」。雖然長期的觀察經驗,讓我累積了一些「觀顏察色」,判斷動靜的技巧與竅門,有些鳥種仍然需要一點「運氣」。不過,我還是拍到了一些難得的有趣畫面。
鳥事,當然是一門不小的學問。單單有關鳥類「吃」的故事與知識趣聞,當然也不只這些。我們常說,「了解別人,可以幫助了解自己」。同樣的道理,能夠多多了解別的動物,也可以讓我們更了解人類自己。
最後,請仔細再看一眼這個「吃」字。你看見了什麼嗎?
我看見了一張「口」,正在「乞」求。乞求什麼呢?不是別的—食物!
乞求什麼呢?—食物!
臺灣諺語裏有一句「呷飯皇帝大」,古早人也有一句老話「民以食為天」,都是表示,「吃」在你我一生幾乎不斷的打拚裏,有多麼的重要。
這裏的「吃」非指求精求細的膾食饜飫,但求「活下去」的意思。
這個堪謂富裕甚至過剩的時代,我懷疑能夠體會這句話裏意思的人,恐怕愈來愈少了。「活下去」,就是「打拚顧三餐」;「打拚顧三餐」,最原始的動機不就是為了「活下去」?也許你心裏會想,「顧三餐」填飽肚子有這麼困難嗎?有飯吃,大家不是都說這是做人的基本權利?
請讓我舉個不算極端的例子來說。如果你曾經運氣比較差遭受裁員,嘗過失業的滋味,或者曾經有一段不算短的日子,甚至好幾年,很努力卻都找不到工作,人海茫茫,即使願意出賣勞力也沒有,家裏又有老少幾張口等著你,相信一定能夠深深體會,三餐有飯吃,即使多麼簡單,卻是人間十分美好的事情。而,我相信任何一個社會,任何時候的某個角落,都有這樣的人存在著,只是我們或許沒有注意到罷了。
請靜心環顧我們的周圍,這世界上有數百萬種不同的生物,包括你我,同時存在著。這種種的生物,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叫「植物」,另一種叫「動物」。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我以為,在於植物可以自體製造食物維持生命,動物— 包括人—則必須依賴「吃」,才得以繼續生存。
我們經常聽人說起「食物鏈」這個名詞。什麼叫做「食物鏈」呢?簡單地說,就是指植物與動物因由「吃」或「被吃」,所產生的聯結關係或方式,頗有「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味道。
大部分的食物鏈,可以說都是以「陽光」為起頭。
地上的植物,靠著天上撒下來的「陽光」成長,小兔子高高興興吃著細葉嫩草而長大,一旁虎視眈眈的老鷹就攫抓兔子為食,同時餵養孩子。海邊泥灘上的大小螃蟹,當海水漲進來的時候,「抓」到什麼就吃什麼,當潮水退了下去,牠們就躲了起來,不過饑餓的海鷗還是有辦法找到牠們,吃掉牠們。大自然裏,一條條不同的食物鏈,又編織成了一張張不同的食物網。從這些無數的「鏈」與「網」之中,我們得以了解在一個既成但又時刻在變化的環境裏,許許多多的動物,究竟如何依賴既有的其他各種植物或動物來維持生命,繼續「活」下去。
人,也是動物。凡是動物,皆需要外來的食物維持生命。人,生來兩肩扛一張口,為的就是一個「吃」字。有些動物只吃植物,有的只吃動物,我們人類既吃植物,也吃動物。其他動物的生活方式或謂層次,也許沒有我們人類「柴米油鹽醬醋茶」這般的複雜與講究,不過「吃」的基本需求與目的,大家並無不同。平心靜氣說,縱觀野鳥一生,除了再顯然不過的傳宗接代,最忙碌的另一件大事就是「覓食」了,如果把它放在一年的循環週期裏來看,當會更加清楚。
絕大部分的野鳥,經過發情求偶、交配下蛋,然後臥巢孵卵育雛。牠們短暫的一生,讓我們人類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這些一段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繁殖時期。如果仔細觀察,只有在孵蛋期間,一般鳥類才或許有暫時停止「覓食」的現象。有些鳥種母鳥在孵蛋生育期間,公鳥會不辭辛勞出外捕獵,再啣回來殷勤餵食母鳥。有的甚至一開始求偶,就「懂得」拿食物來討好未來的伴侶。
我看過枝頭上的朱連雀,兩隻並列,互相來回傳遞口中的果實,你推我讓,有半會兒之後母鳥才吞了下去。有些鳥學專家,會以比較「實利」的觀點來闡釋公鳥的行為,認為這並非僅僅為了博取母鳥的歡心,毋寧是為了讓母鳥蓄儲充分的體力,好讓自己的基因能夠健康地承傳下去,讓下一代在達爾文「物競天擇」的競爭中取得優勢。
禽鳥打從破殼而出之後,即使眼睛尚未張開,不管全身有毛無毛,幾乎就是不停地在「吃」,也不管是被關在籠子裏,還是在野地裏自己討生活。看看麻雀,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我想,這是我們許多人共有的經驗與印象。為什麼鳥要吃個不停呢?因為—牠們就是「必須」也「必需」如此。
鳥類新陳代謝的速率極其快速,依其身軀大小比例而言,所需要的「燃料」,也就是「食物」,量可以說相當大。就以我們介紹過的蜂鳥為例,翅膀雖小,由於經常需要極其快速的拍振,牠的新陳代謝速率,幾乎是大象的一百倍!理所當然,小蜂鳥每天都要「吃」上牠自身體重好幾倍的食物。
另外一個理由是,鳥類從「小」長「大」的時間並沒有很長,或者應該說大半都很短。換句話講,有些鳥種的雛鳥,在四、五月出生,必得在九月的時候就要有能力飛上天空,做一生裏第一次的遷徙,或者必須準備好接受很快就會來到,一生裏第一個冬天的考驗。這些,都是無可妥協的「時間壓力」。
基本上,雛鳥需要吃很多的昆蟲,即使牠們的父母屬於以禾本科種子穀粒為主食的鳥種。因為,昆蟲含有高量的蛋白質,讓牠們可以極其快速地成長,並且提供離巢時刻鼓翅飛行所需的燃料。再說,絕大多數的鳥類都需要飛行。不可否認,飛行是最快速最有效率的「旅行」方式,只是十分「耗油」。
此外,也可以說是最後一項我們所能理解的理由是,鳥類必須定時蛻換身上的羽毛。有的一年一次,有的兩次。不論多少次,鳥類為此所消耗的精力,比諸哺乳類動物譬如貓狗的長毛蛻毛尤甚。
蛻羽時候,羽毛更換的速度,大鳥並沒有比小鳥較快,例如鷹隼這類體形較大的猛禽,反而往往需要經過兩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整個蛻羽過程。大多數的鳥類,一次只更換部分的羽毛,以免喪失飛行能力。只有某些鳥種,大部分是鴨子之類的水鳧,才會因為全身羽毛同時蛻換,以致有段時間暫時無法飛行,這時期也是牠們較易遭受傷害的時刻。就是因為蛻羽並非如我們所以為的那般輕鬆容易,禽鳥自然「懂得」避開下蛋育雛、需要消耗大量精力的繁殖時期,或者遷徙季節。
消耗掉的精力,就必須依賴不停止的「吃」來補足。
此時時值二月,多雨。寒風中,霏霏落下的是刺痛入骨的冰水。眼前濛濛煙雨,不時有一陣陣的飄渺迷霧,貼著蘆草伏臥的大片草原上空,緩緩游移,猶似一卷卷的輕紗白紬,如夢似幻。
遼闊的枯黃草原,孤伶伶佇立著一棵少說高達四、五十公尺的枯木。多年來它就一直站在那裏,我在過去消逝的時日裏,親眼目睹它枯乾的枝椏,一根根的折損凋落。有一隻紅尾鵟最喜歡棲落它的枝頭,高高向下,睥睨四周。我知道,牠在等待「食物」出現。不過,牠對我極其敏感,無論我如何躲躲藏藏,總逃不過牠的「鷹眼」。本來牠多半停棲枯木的上半截,隨著枝椏愈掉愈少,牠停棲的時候也就愈停愈高。
今天我走過草原邊緣,遠遠看見牠又停在枯木的最尖端,我看牠也是沒有什麼選擇。我心裏想,草原上這棵唯一的枯朽木頭,早晚也有傾倒下來的一天。寒風淒雨迷霧的畫面裏,我的腦海中油然浮現出了一個「梟」字—這隻紅尾鵟猛禽,端正的棲落在高高的枯木頂端,不正就是一個「梟」的象形字嗎?牠,孤獨的踞立枯木尖梢,高高地,靜候出擊獵襲。
在城市裏討生活的人,雨來的時候總要找個地方避一避;田裏的農夫看天吃飯,也會披上蓑衣。我在野地裏一路走來,平常住在灌叢深處,避我惟恐不及的斑點唧雀,卻隔著重重雨水與我四眼相對,也許以為我身上有牠可以分享的食物。我可以感受,天寒地凍,覓食取食皆不易,斑點唧雀多少因此改變了牠的行為。
「誰也不怕」的烏鴉,孤立在枝頭,安靜地任由雨水從頭頂滑落下來,我可以清清楚楚看見一粒粒的雨珠,在牠烏黑的羽翼上閃著銀光。好幾隻知更鳥—也有人稱牠們叫「旅鶇」—分立在同一棵掉光了葉子的樹上,都成了名副其實的「落湯雞」,一直等我走到了樹底下,才有一、兩隻不得不似地趕忙拍翅離開。我想,牠們應該在等待雨霽天晴,繼續覓食;或者剛剛取食過後,此刻只是在雨中做短暫的休憩。
雨,並不會改變或削減禽鳥追尋食物的自然需求,生存的本能大過了一切。絕大部分的鳥類,都沒有類似人類那樣有「儲存」食物的行為,更無如臺諺所謂「好天要存雨來糧」的認知。
不過,我看落雨的時候,最高興的莫過水裏的鴨子。潛鴨也好,浮鴨也好,雨下得愈大似乎愈快活。「下雨,下雨,我不愁。你有雨傘,我可是水鴨」。水裏的魚兒,好像也因為雨滴的滴落,好奇地浮近水面,不僅讓秋沙鴨頻頻躍身潛水,更是讓有偷搶成癖的海鷗,不知厚顏企圖搶奪牠口中的獲物,有時候烏鴉也來軋一腳,以為可以漁翁得利分一杯羹,不過,如果鸕鶿突然從水下方「蹦」一聲冒出來—那條魚八成就是牠的了。可是這時候只要白頭鵰俯衝而下,大夥立刻紛紛爭做鳥獸散。
這樣的情節,常常成了雨天過後的清晨,或颳風的清冷日子,才看得到的精彩好戲。好戲不拖棚,稍一疏忽就錯過了。
話雖然這麼說,如果雨下得實在太大,再加上強風洌洌,風速在二、三十公里以上,原來五、六度的氣溫,可以驟然降成零下十度,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西方人有一句俗話“If you want to do the job right, then choose the right tool.”,頗似我們常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對鳥類而言也是對的。「吃」字屬口部,吃飯靠的是一張口,把飯送進口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工具,人的一雙手就是其中之一。鳥類「吃飯」,道理亦無異。
禽鳥沒有手,但是牠們一張嘴喙,卻能夠做到人類需要依賴雙手才能做到的事情。從編織草葉蓋房子,到幫孩子清理大便,都難不倒牠們,用的都是同一張嘴。
人,即使有一雙「萬能」的手,也不見得就能做好每樣事情。就以我自己為例,大概沒有人嗑瓜子像我這麼拙了。有人只憑一張嘴,兩顆牙齒,再加半截靈活的舌頭,就能毫不費力嗑開瓜子殼,兼把瓜仁輕鬆送進肚子裏,甚至一次同時嗑它兩粒都沒問題,然後露出滿足的笑意。我,就是找了兩隻手願意幫忙,幾乎每次都將瓜子連殼帶仁,嗑得破碎不堪。從此,我就不再嗑瓜子了,當然我的「嘴」在這方面更加退化不用說了。
動物的演化,最基本的「推動力」就是為了「適應」環境,延續生命。
不同的鳥種生存於不同的環境,不一樣的環境,有不一樣的食物源。可以說每一種鳥都有自己一份最愛的菜單,也許大同小異,但也可能各有各的喜好與偏愛。總之,經過漫漫長長的演化,由於食性不一,最後大家的嘴喙都長得很「特別」—形狀特別,功能也特別。簡單說,所以長得特別,長得不一樣,乃是為了「吃」不一樣的食物。
我們不妨舉幾個比較特殊的例子,大家就更明白。琵嘴鴨的嘴形寬扁,有如一根大湯匙,黑面琵鷺的更大,看起來像是調羹兼夾子,撈濾水生小型動植物,方便不過。大白鷺以及蒼鷺的彷彿一根矛槍,陸地上用來戳田鼠,水裏拿來刺魚,隨身攜帶,一矛兩用。至於知更鳥,水果蚯蚓昆蟲,幾乎什麼都吃,結果嘴喙的感覺特別靈敏,好似一把多功能的瑞士軍用刀。黑頭山雀嗛嗛小嘴,嗑起葵花子簡直一流。啄木鳥更不用說,一旦發現樹幹裏有蟲子,卯起氣力咚咚咚,一點不輸給手提電動鑿石機。還有鵜鶘下嘴喙下方,附有一只大「口袋」,是拿來「網」魚用的,可以填裝的食物比牠的肚子還大得多。
有些鳥類,牠們的名字更是取得乾脆,一眼便讓人知道牠們專吃什麼食物,譬如「蠣?」,英文名字也是明明白白叫做Oystercatcher;或者告訴我們牠怎麼吃,譬如「翻石鷸」(Turnstone),要翻動石頭才有飯吃,既簡單又明瞭。大家都知道翠鳥極擅捕魚,北美的魚狗就叫Kingfisher,塊頭比我們臺灣的大很多。
俗話告訴人說,「偷吃要懂得揩嘴」,很多禽鳥,尤其林鳥,卻是只要「用餐」之後,都會在樹上找個角落抹抹嘴。牠們會在枝幹枝枒上,左一擦右一磨,彷彿磨刀師傅霍霍磨刀,幾下子就淨淨溜溜。
舉個例子,伯勞與烏鴉都是這樣,小山雀和臺灣藍鵲也不例外。大蒼鷺在水邊捕到小魚,有時候順嘴也夾起了幾根水草或泥巴什麼的,魚兒吞下之後,會把嘴叉子在水裏晃兩下,算是洗滌。這些都是餐後揩嘴,餐前會先將食物清洗一番,這樣「愛乾淨」的鳥兒也是有的。我看過一隻白腹秧雞逮到一隻小青蛙,前前後後在水裏一共「洗」了五次才吃下去,這樣的伶俐並不多見。
我想,白腹秧雞能夠如此「從容」,也許是因為旁邊沒有「虎視眈眈」的眼睛。譬如,我經常看見有秋沙鴨捕獲了一條不知名的魚,不管大小,周圍五、六隻同伴立刻圍堵過來,甚至在水域遠遠的另一端,幾乎看不見的秋沙鴨,也會趴噠趴噠急急從水面上半飛半跑地奔趕過來。只見水花亂濺,水聲霹啪作響,一場激烈混戰,常常久久不息。更常見的是,那一條魚在冗長的追逐過程中,更換了好幾次不同的「嘴」,不過顯然那每張嘴的主人,既緊張又興奮又害怕,似乎誰也沒有機會享受口裏的「戰利品」,除非混戰之中有誰把那條比張開了的嘴巴還要大的魚兒,硬是囫圇吞了下去,水面才會恢復剛才的平靜—只是不知道,最後魚兒究竟入了誰的腹肚裏。
有幾次我在海邊,看見蠣?的亞成鳥會一旁垂涎伺機搶取成鳥的食物,因為幼鳥氣力不足,技巧尚不夠純熟,無法敲破蜆蛤堅硬的外殼。
禽鳥的世界裏,一見到食物,你爭我搶、你奪我偷,都是極平常的事。大家都說:「我要活下去!」然而事情過後,誰也不怨誰,誰也不記恨,誰也不會找來幾個夥伴狠狠把誰打個半死, 更不會有日後拿來當作「報仇」的藉口,甚至要誰付出生命代價這一回事。不過,我想爭搶之間,難免會有一些受傷事件發生。
或許你會問:「鳥類究竟吃什麼呢?」
這個問題,我們不妨改為:「什麼東西,鳥不吃呢?」
只要通得過咽喉,鳥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麼食物不吃的。一般比較普遍的有陸地昆蟲、種子、魚、肉、水果,水生無脊椎動物如浮游動物或水生昆蟲等,以及植物和穀類,還有如蝦蟹螺貝等甲殼類。比較「特殊」的則有花蜜、青苔,樹漿、腐肉、蜂蠟—甚至,海鷗烏鴉與禿鷹,也吃其他動物的排泄物。
地球表面,猶如一家龐然無比的超大級自助餐餐廳,只要是大自然的廚房有供應,任何可以「吃」的東西,至少都會有一種鳥類經過一陣演化後,就會以它為食,靠它維生。
我在野地裏走動,看見最多的植物,大概就是綠草與樹葉。我看過很多的鳥類囓草,但是沒有看過什麼鳥吃樹葉子。你看過嗎?禽鳥不似牛羊鹿這些反芻動物一般,沒有能力消化樹葉。再說,樹葉的營養價值並不高,如果企圖從中攝取足夠的養分,就必須進食大量的樹葉,不僅耗時也平添體重,有礙飛行。後來我知道了,全世界只有亞馬遜雨林一種叫做Hoatzin的食蛇鳥,牠的菜單上才有一小盤「葉子」小菜,因為牠有一個特殊的「胗」,可以先磨碎樹葉再進行消化。
我們人類的飲食文化裏,「吃」與「喝」總是難以分開,其他動物也是一樣,雖然意義也許不盡相同。一般說來,人可以維持四到六個星期不吃東西,但是一個星期沒有進水卻能存活,算是奇蹟了。那麼鳥類,最長可以多久不進食呢?大約四個月。我們都知道的南極帝王企鵝,當母企鵝遠離繁殖棲地,辛辛苦苦跋涉數百公里出海覓食,一去就是漫漫長長的一段時間,獨留公企鵝獨力照顧腳下唯一的一顆蛋。這段時期,公企鵝就只能依賴體內囤積的脂肪維生,即使母企鵝返回之後,牠仍然必須空著肚子,走一段一樣長的路,回到海上取食。
至於鳥類需要多久喝一次水,完全因鳥而異,看牠吃的是什麼。
譬如臺灣特有的樹叢鶯,或是冬候鳥極北柳鶯等等,這一類專吃昆蟲或以昆蟲為主食的鶯科小鳥,一天喝一次水大概就足夠了。如果吃的是種子或其他比較乾燥食物的鳥類,就至少需要喝個兩三次。有些鳥種,體內所需要的水分如果全部來自牠們所攝取的食物,那就不必喝水了。貓頭鷹就很少喝水,因為牠所需要的水分,大部分從獵物的身上就可得到供給。
信天翁是長期生活在海上的鳥種,茫茫大海,哪裏有淡水?放心。為了得以生存下來,信天翁的鼻管裏自然演化出一種特殊的腺體,可以將海水中含有的高度鹽分排出體外。所以,很多「靠海討生」的鳥類就不會給海水「鹹」死了。
有「進」,必有「出」。禽鳥吃下了許多的食物,經過一番吸收之後,總有一些剩餘的廢物必須排出體外。一般哺乳類動物,生殖與排泄的開口分開,鳥類為了減輕體重以利飛行,共用一個開口,稱做「洩殖腔」。在我個人的經驗裏,鳥類排泄只需不到一秒的瞬間,眼睛都來不及眨一下,牠就辦完了事。因此若要以相機記錄牠們的排泄行為,坦白說,大部分要靠「運氣」。雖然長期的觀察經驗,讓我累積了一些「觀顏察色」,判斷動靜的技巧與竅門,有些鳥種仍然需要一點「運氣」。不過,我還是拍到了一些難得的有趣畫面。
鳥事,當然是一門不小的學問。單單有關鳥類「吃」的故事與知識趣聞,當然也不只這些。我們常說,「了解別人,可以幫助了解自己」。同樣的道理,能夠多多了解別的動物,也可以讓我們更了解人類自己。
最後,請仔細再看一眼這個「吃」字。你看見了什麼嗎?
我看見了一張「口」,正在「乞」求。乞求什麼呢?不是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