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放手,從辦公桌開始

辦公桌的整理祕訣

整理物品時,幾乎每個人都有共通的煩惱,那就是不知從何處著手。
我所推薦的方法是:從辦公桌或餐桌開始。因為那是每天最常使用的地方。這樣的地方,正是反映你行動的鏡子。當忙碌不堪時,辦公桌應該也會散落各種物品,雜亂不堪,影響工作情緒。
先準備三個開口大、淺底的袋子,分類成「需要」、「不需要」、「不知道」。
辦公桌上或許雜亂地堆積了資料、書、小物品、電腦、手機……等物品吧?請依據上述的三類別門分類,使辦公桌空無一物。
如果這時候出現很多「不需要」的物品,就表示你早就知道這些應該丟棄,卻逃避丟棄的證據。不要覺得麻煩,把不需要的物品一次處理掉吧。
辦公桌上空無一物,房間就會跟著清爽、看起來更寬敞,心情也會怡然自得。
辦公桌是為了使用而存在,體驗完清爽的感覺後,請將必要的工具放回桌上吧。
要從哪個袋子、拿出什麼呢?
這時,希望大家注意觀察一件事─放在辦公桌上的物品,是否是從「需要」的袋子中拿出來的?若非如此,表示你「認為需要」和「實際需要」的物品有所落差。也就是說,在你的認知上極有可能產生誤解。回歸原點的作業,是為了讓你正確地認識需要與不需要的物品。即使是放在「需要」的袋子,最終沒有拿出來,還是屬於「不需要」的物品。
當辦公桌回歸原點時,就會清楚地浮現什麼是「一定會使用的物品」,以前被堆積如山的資料阻礙而擺不下的桌曆,也能因此變得可以使用。這麼一來,用具的「指定席」就安排好了。
慣用右手的人,儘量不要把物品放在右邊,把空間挪出來吧。如果沒有多餘的物品,辦公桌就會更方便使用,工作也能順暢進行。雖然已經安排好「用具指定席」,但另一大重點是,辦公桌三分之二的空間不要放任何物品。
使用過的物品,當下就將它們分為「需要」、「不需要」、「不知道」吧,這樣反覆分類的過程,就等同於整理。如同數學,經常練習速度就會變快,判斷需要或不需要,也是同樣道理。所以辦公桌上,也能說是「捨棄不需要物品的訓練場」。
請儘快處理掉放在「不需要」袋子中的物品,至於被分類於「不知道」的物品,如果經過一個月也沒有放上辦公桌的話,就拿出魄力來,放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