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舞蹈給問嗎?

「口述影像」作為輔具,能協助視障者自立選擇文化藝術的內容,在近年成為劇場體驗的選項之一。在舞蹈領域,視障藝評人許家峰呼籲應把這個實驗工作稱為「口述舞蹈」。最主要的原因是,舞蹈作品所帶給觀眾的,總是溢於言表、多說無益的感同身受,舞蹈擅長在表象、言說和意義之間搖晃出裂隙,能夠被化約成文字的動作過程,會不斷質變。本期「劇場ㄟ冷知識」邀請口述舞蹈工作者,以5大問題,梳整其作為舞蹈書寫者「個人的反思與習作」的工作眉角,看不斷流變中的言語,如何邀請視障者成為舞蹈的觀眾。

口述舞蹈為誰而設?

我曾以為經驗過短時間的損傷或不便,就能共感障礙者的感受。這種自以為是的討人厭程度約等於「我有很多某某少數族群的朋友」。作為舞蹈的愛好者,我們就是不滿足於僅能存在於視覺上的觀演關係,視野中的表演對我們而言更像是一份邀請,我們受舞者的身體動作邀請,渴望無限趨近眼前那股身體動起來的感覺。一個想寫舞的人,本來就恨不得把身體的動作過程謄錄下來,我很幸運地找到了一群不得不配合書寫者任性的讀者,也就是視障觀眾。很理想地宣示,這群讀者在既存的社會架構裡,是有障礙的,而當我們討論描述舞蹈的語言之時,卻能因為視覺的差異,直接跳離在視覺世界僵化的符號系統,回到人類可能共通或共感的身體動作經驗如何被語言表達,這是場受視障者的感受啟發而能重新探討身體與語言的關係的實驗。

我們如何「同看」一場表演?

近半個世紀以來,以障礙者展開「自立生活」計畫為核心開展的支持或輔助服務總算成為主流的聲音。以視障者在文化藝術場域而言,要自主決定自己想參與的展演,就需要口述影像作為視覺的輔具,其中的製作細節最難解的問題就是「時間」。

戲劇或電影因為有角色、角色和台詞,口述影像看似需要說話的時間不多,但抓準沒有對白的時間,讓視障者能精確地捕捉到視覺訊息,以連結前後場景和情節就是困難所在。舞蹈通常沒有上述的元素,對視障者而言,單純聽見聲音難以成立一場表演,口述影像就像是咒語,把身體和動作召喚到視障者的面前,雖有大量的時間發揮,然而舞蹈當下全身同步運作,並不如語音內容只允許線性邏輯,描述的先後順序、視野的遠近、口述稿的修辭與節奏感都深刻地影響著我們能不能有效地輔助舞者的身體動作,對視障者提出共感的邀請。



踹共:嘴一波口述舞蹈!

在口述舞蹈設計完稿之後,會邀請視障觀眾擔任聽審員,協助「試聽」。以下為目前最讓我謹記在心的筆記,以及理想上的改進方案:

1. 過多動作細節的描述,使觀眾失去跟隨語言進行想像的興趣。剪裁後,將焦點放在動作的啟動部位、身體與地板或其他舞者的接觸面、力學上維持平衡的方法,並相信在舞者的現場能量和音樂的交匯之下,就足以邀請觀眾感受到全身性的運動。
2. 許多常見的動詞,都需要更多細節補充。比方說舞蹈的「跌落」,我們會說成「在跌落的瞬間軀幹旋轉向右,雙手和右大腿外側先著地,全身摔落到地面發出聲響」,然而許多動作質地受迫於時間的壓力,只能留下「跌落」兩個字,就非常仰賴視障觀眾的身體經驗。
3. 當創作者慷慨分享動作編排所指涉的概念或狀態,並希望能把相關訊息放置在口述稿裡,視障觀眾常常會回應我,可以透過客觀的描述中引導觀眾去詮釋或理解,而非直接說出來,「明眼人直接看到那個了嗎?不是的話你為什麼要這麼說?」

在劇場聆聽口述舞蹈的意義是什麼?

國內中擁有視覺經驗的視障者占總視障人口的8成以上,不同視障者之間的視力又有許多差異:有完全失去視覺者、能辨明暗保有光覺者、能辨色彩者、能利用視覺協助行走者等。許家峰曾經告訴我,雖然醫生判斷他已全盲,且不具光覺,但是他在日常生活一樣能辨識白天黑夜,甚至進劇場看演出能辨別些許燈光的亮暗。也就是說,視障者有各自不同的方法去識別空間,並感受面前的人事物所散發的能量。就像編舞家黃翊發覺入耳式耳機,會阻隔劇場裡其他的聽覺訊息,而購置骨傳導眼鏡式耳機。另一方面,口述舞蹈的現聲在劇場這個充滿未知的實驗場域,扮演一種陪伴的功能,讓視障者確知,有為同伴與自己共在於劇場裡,不致因為不清楚眼前發生的事情而感到焦慮。

撇步:舞者每一場就是都想跳不一樣的怎麼辦?

在工作倫理上,口述影像作為觀眾的輔具,不會影響演出內容。然而如何在口述稿裡保留結構即興的空間?我們需要大量觀看排練,預先選定同一片段的3個版本,做出3個同一個時間長度的描述句,並且將其他版本不同的關鍵字句,羅列在旁邊,目標是在現場播音的時候,即時取用。以目前的經驗而言,這是非常耗時費力的工作流程,在演出現場,甚至有可能需要開啟共編文件,即時修改。因此,我們的工作夥伴鎖定同時有口語專長,對身體結構有清楚的認知,且長期與非專業表演者工作身體的跨領域舞蹈工作者,便是希望能夠減少舞者開始即興之後的臨場反應時間。畢竟當口述影像語塞停頓的時候,對視障者而言,舞者就像是石化在原地,甚至從劇場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