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演出 預估每日廿萬人欣賞

視聽交融 原創大秀
上海針對世博主題,製作了四齣原創舞台秀,分別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駐場演出、主題秀《城市之窗》、原創舞台秀《CHA》與少林功夫劇《少林寺之武僧傳奇》。原創舞台秀是上海世博會演出活動的一個門類,作為直接演繹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的載體,演出活動屆時將會以其精美的整體藝術效果,為參觀者帶來一頓視覺、聽覺與情感上的饕餮盛宴。

以室內大型奇景裝置「魔方」舞台和演員的特技表演,並採用音樂和舞蹈抽象敘事的方式,《城市之窗》演繹了一個愛、和諧與感動的故事。這是滬台兩地率先在世博文藝中合作的節目,台灣歌手張韶涵除了演唱全新編曲的《隱形的翅膀》外,更將扮演守護天使角色領唱主題曲《城市之窗》,中外多元音樂元素,實現東西方舞台藝術的相容並蓄,也是凝聚兩岸及國際文創團隊集體智慧,一場不可思議的夢想。

雜技舞台秀《CHA》在園區舉行全球首演。全劇以「茶」為主題,融合武術、魔術、絕技、歌舞等藝術樣式,再現中國源遠流長的茶文化,是一齣表現中華傳統文化永恆魅力的精品雜技劇。少林功夫,對於外國參觀者,應該是極有吸力,《少林寺之武僧傳奇》不再是體操般的簡易式展練,而以少林武術及現代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法,加上雜技、多媒體、視覺藝術等綜合,以舞台秀展現少林功夫的哲思與美學。東方演藝集團向來是外賓觀賞中的特級水準,一般多在境外巡演宣揚華夏聲盛典,此次打造的節目由〈風從五洲來〉、〈神州風彩〉等篇章所組合,表現世界和中國民族風情的大型音樂舞蹈晚會,除了假日外天天有演出,引領觀者進行一次超值全球文藝之旅。


傳統經典 滿漢全席
走進世博浦東園區,最醒目的莫過於世博軸兩旁的巨大鮮紅建築群,有中國主題館、中國館、世博中心及文化演出中心,被全世界看見和看見全世界,或許才是這全群標誌性建物誕生的重要因素。傳統經典的中國元素,隨著主題館宣示各省市的風俗人情,打造國家級精品工程的精神下,排出167檔節目,涉及舞台(廣場)、互動展覽、巡遊表演,將展現全中國卅一個省區和港澳地區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內中國優秀的表演藝術,高、精、尖的民間絕技絕活,各顯奇能瞠目結舌的傳統技藝,從東北粗獷的二人轉,看到西安兵馬俑陣在嗩吶的鳴奏聲中復活,四川的川劇絕活變臉、等民間民俗藝術和相關工藝展示都將精采呈現。武當功夫劇《武當—太極道》結合道教儀禮編排,通過武當傳統功夫、道家養生功法的演練來詮釋中國的「道」文化。有意思的是在每場演出之後,道士們都會現場教授一些基本的功法,群眾在領悟武術的奧秘之餘,還能練幾招健身拳。


街頭巡演 歡樂華年
對於大型活國際會展,如何在園區內抬高人氣、製造喜慶氣氛,花車巡遊隊是必需品,它宛如流動的舞台邊走邊演,大規模的車陣,多彩豐盈又伴侶激情的樂音,好比是你轉了轉地球儀周遊了列國。上海世博設計了「歡樂盛裝大巡遊」,說它大巡遊,因為它的路線分設在浦東和浦西,通過來自世界各國多樣化團隊的表演,呈現和諧歡樂的全球文化。不論你是喜歡各國獨特的傳統文化、或是嚮往未來城市發展的美妙前景,科技製造的機器人和未來城市模型彩車也會令你驚喜不已。

夜間入場遊客也不用擔心沒熱鬧可看,夜場的巡遊演出則是燈火輝煌,幸運的話還能碰巧遇上施放煙火,實在妙不可言。

為了讓參觀世博的中外觀眾擺脫排隊之苦,世博局活動部規劃了「城市廣場藝術節」,即興表演小型秀,調節等候人群的焦慮,引導排隊的人流。將近四千場的演出,靈活、有趣、創意的演出,幽默互動的近距離欣賞,從阿根廷足球先生、荷蘭白天使秀、澳洲氣球人秀、台灣鼓舞街頭,極少現身的陝西省潼關縣的民間藝術團、福州的金甌民間傘技隊,還有不亞於太陽劇團的花式跳繩…驚喜跟創意無處不在!據悉,每次表演都將與參觀者進行互動,由幸運觀眾宣佈表演開始。這個驚喜的畫面會用照片和場次編號記錄下來,成為一幅幅獨一無二的園區紀念照。歡樂時刻總是想到兒童的純稚,主辦單位特意利用浦西園區江南廣場1號船塢的特殊地貌,將其改建成園區內唯一的下沉式劇場,船塢底部地面作為「觀眾席」,將演出以此次世博吉祥物「海寶」為主軸的多媒體劇《海寶來了》,以雷射技術和投影設備,融合真人演出,帶領親子一起暢想未來城市的可持續性,3D空間效果,營造歡快新奇的奇妙互動。形式各異的兒童夢想探險活動,從美式逗喜的人偶劇《芝麻街》,傳統的杖頭木偶劇《西遊記》和皮影戲《三國演義》,在這樣艘曾經是江南造船廠歷史搖籃的劇場,激發孩子們自由創想的潛力,夢想既可以是風從西方來,也是傳統中伴隨成長的古典人物。


文化社區 社區文化
既然是全民動員的世博會,所以專為市民定製的藝文活動也不在少數。數字向來就不是號召的難題,數字的巧合與人員的整合,方是此地辦活動的精神奧妙之處。世博要的合唱節就是巧奪天工,二○一○年就定在2010人次的合唱盛典,成員來自合唱比賽的國際隊,加上音樂學院學生,市民代表社區,寓意巧思的龐大陣容,在七月廿一日共同演繹世界名曲和世博優秀歌曲。

值得一提是園中的寶鋼大舞台是一處特殊的演出場所,它的原址是上鋼三廠特鋼車間,《印象上鋼》是演繹當初居住工人的歷史記憶,三百名演員也是由在地人擔任,使用的道具就是原先的廢鋼破鐵,一幕以廢舊鋼片打擊出的《鋼趣》,竟然能敲打出接近乎編鐘古樂的音感,令人驚喜。這場情境劇的演員可能不夠專業,熱情的表演,卻打響出原生態況味的「俗夠力」,來自企業的財力支援,編導舞台班底,全是國家級的精英,社區文化的總體營造,凝聚生活的共識,恐怕沒有寶鋼人家做的出色吧!

(全文詳見《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09期)